我是杀毒软件(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138

  至于说一年后再来取,开什么玩笑,这么多人,你又不问我们的名字,你能记得住?到时候大家都不用赖账。
  这真是个傻瓜。
  于是百姓们一哄而上,慕少安也就笑眯眯的发铜板,一人五个铜板,童叟无欺。
  也有人想多领一遍,慕少安也不在意,照旧发钱,但只允许作弊三次。
  就这样,一个村子接一个村子,一个城镇过一个城镇,慕少安就像是傻子一样漫天撒钱。
  五亿个铜板,看似很多,但慕少安走了大汉王朝的大半个州郡,基本上就把这些铜钱都散掉了,也有官府听说此事,前来捉拿,可根本逮不住慕少安的影子。
  而且百姓之间也是越传越邪乎,但没有人知道慕少安真正的用意。
  钱可通神,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拿这大汉帝国来讲,这是真实历史,在历史法则,战争法则等一大堆法则压制下,想玩点什么花样很难。
  可若是有钱就不一样了,慕少安只是拿出五亿枚铜板,就把大汉帝国至少三千万人给笼络住了。
  虽然说这个笼络很古怪,而且保证也不会有哪个拿了铜板的人会按照约定来还钱。
  但是,慕少安也根本没指望他们还钱,他想要拿到的就一样东西,那就是——信!
  不是书信的信,而是信义的信。
  不管这三千万大汉帝国的百姓是否愿意还钱,但只要他们从慕少安手里拿了这铜板,那就等于接受了这个交易,一年之后,还六个铜板。
  这是冥冥之中,受各种法则所认可的契约之信。
  一年之后,慕少安当然不会前来取钱,百姓们也不会还钱,于是这个契约之信就依然还在,这种无形的力量,比帝王的圣旨还要沉重的。
  用来压制死太监的秦始皇圣旨再好用不过。
  只不过,这种契约之信有一些弊端,会少少的掠夺那些百姓个体的福祉。
  现实世界中,曾经会有一些歪门邪道的家伙,或者是摸金校尉,或者是邪·教人物,往往会购买一大批剪刀啊,菜刀啊之类的生活用品,到偏僻的农村去送给村民,也是用赊欠的名义,说什么,等到谷子或麦子或稻子三块钱一斤的时候,他们就来收账。
  所以农民们都很踊跃的前来赊欠菜刀,剪刀,脸盆什么的,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啊。
  可事实上,那帮人从未来收账过,因为他们要的不是钱,而是这种契约之信。
  一个人的契约没什么,若是几百,上千,乃至数千,上万人都和你建立了这种契约之信,那么在这个契约没有完成之前,这种无形的力量就会一直笼罩在你身上。
  然后那帮人就会借着这个力量去盗墓,去打粽子,这可比什么黑驴蹄子好用多了,哪怕遇到女鬼吹灯,也都不用怕的。
  话说这才是真正的,有传承的盗墓门派的做法,糯米,黑驴蹄子什么的,小道尔。
  同样的,那些邪派人物,想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会采取这种契约之信的力量,最后天谴落下来,会有几千几万个的普通人帮着承担。
  其实这个道理那些大人物们都懂,否则他们做慈善干什么?
  只不过慈善捐款之类的,要比这种契约之信更温和,也更道德。
  当然了,慕少安现在的做法,一般人也无法效仿,如果说在现实社会,还有条件这么做,但在这古代,却是绝难做到的,至少那死太监就做不到,它是始祖病毒,当然明白这个操作,但之所以做不到,就在于,在古代,你首先得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翁才行,五亿铜板,这是什么概念啊。
  至于说,哦,我知道哪个地方有铜矿,我雇佣一些工人去开采,然后自己熔铸铜钱。
  呵呵。
  只能呵呵了。
  这是什么世界,历史法则,战争法则浓郁无比,山川河流都是有灵的时代,你有本事去开采一座矿山试试看?
  慕少安之所以能够肆意无比的开采铜矿,那是因为铜矿本来就是他自己的,并不属于本世界,然后才可以切割成铜钱。
  最后,假若说你从现代走私来一百吨黄铜,不好意思,还是不行,历史法则会压制的,最后一百吨黄铜,如果还能剩下一百斤就不错了。
  而想要形成大规模的契约之信,那送出去的铜钱少了根本没意义的。
  慕少安所切割的铜板,都是从商朝传下来的,虽然已经变成残渣了,可里面依旧藏着一定的历史气息,那自然不一样的。
  所以,哪怕是强如死太监,它也没办法和慕少安这样任性而为。
  不到一个月,慕少安就满载而归,他和三千多万人建立了契约之信,在这三千万人死光之前,这契约之信就会一直存在。
  然后就可以时来运转,吉人天相,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后宫和谐,大吉大利。
第259章
传说中的跳大神
  时光匆匆,又是一个月过去,寒冷的冬日似乎也到了尾声,大草原上,随处可以听到积雪融化的声音。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匈奴人的牧民彻底的活跃起来,驱赶着牛羊,漫山遍野的跑,这种终于煎熬过漫长寒冬的喜悦,洋溢在胸膛之中。
  不过这种春回大地的奇迹,那自然要归属于神灵的馈赠了,所以不管是匈奴贵族,还是平民,首先想到的就是献祭。
  虽然这种献祭在仪式上充满了黑暗夸张惊悚的风格,与汉民族庄严郑重的祭祀完全不一样,但性质是差不多的,很虔诚啊。
  四面八方的匈奴贵族,匈奴牧民从几百里外,甚至上千里外赶来,汇聚于——龙城。
  龙城当然不是一座城,而当十几万,数十万匈奴人汇聚过来的时候,它仍然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巨大的露天烧烤店。
  至少慕少安是这么认为的。
  “哈欠!”
  一口气打了五六个哈欠,他从睡眼惺忪的从一个巨大的,威风的,很有气势的毛毡牧包旁边的小牧包里钻出来。
  一夜好睡的感觉很不错,原地蹦蹦跳跳两下,整个人都很好的样子。
  慕少安现在的身份,是匈奴王庭大祭司手下的左祭祀的小祭祀,有一个很拗口的官名,但实际上就是神仆的仆人的意思。
  而且别看这官小,这还是过去一个多月里,慕少安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动用了导演的权力,又借助了三千万人的契约之信的力量,才顺利的拿到了这个身份。
  话说没有这个小祭祀的身份,也没办法参演这个电影副本啊。
  “喇叭图,去给额伦家去祈福消灾,记得收上来三十只羊羔。”
  慕少安的好心情在他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戛然而止。
  虽然在匈奴贵族和匈奴平民眼中,萨满祭司大人们都是神秘无比的,但这光环在自己人面前就变得丑陋,比如慕少安就知道,昨晚这个左祭祀大人至少睡了三个腰肢纤细,屁股·大大的匈奴小姑娘,还起夜了13次之多,夜壶都是黄金做成的。
  另外,祭祀驱邪,祈福祭天什么的,也分等级。
  如果是匈奴王来了,或者是匈奴人有大型战事,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由萨满大祭司亲自带领所有中小祭祀一起跳广场舞,咳咳,跳大神的意思。
  如果是匈奴贵族,或匈奴王族,也是有可能请得起萨满大祭司亲自出面祈福的。
  然后大部分的匈奴贵族只能请得动左右祭祀。
  至于更多的匈奴平民,不好意思,这时候就轮得到慕少安这种神仆的仆人出马了。
  至于说匈奴平民为什么不等候着匈奴整体大祭,非得要吃一份小灶,这其实很简单啊。
  匈奴人也是人,不是怪物,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私产,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千万别拿什么匈奴人好客的说法来证明他们很天真,把自己的妻子女儿拿出来献给远方的客人,纯粹是因为地广人稀,防止近亲结婚的。
  而面对商旅的热情也很正常,信不信把你丢到荒无人烟的大戈壁里待上一个月,那么随便看到一个小商店你也会觉得如亲人般可爱。
  什么纯粹,淳朴,只有文艺青年才会相信。
  不然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蒙古人早就都是乖宝宝了,何必年年骚扰劫掠汉地?
  所以,这十数万牧民跑来这里,也是为了祈求天神的保佑的,为了表明诚意,请一个或几个小萨满给自家独自祈福祭祀一番,这种好事谁会拒绝?
  真以为左祭祀牧包里的黄金便器是哪里来的?
  慕少安很痛快的答应一声,三十只羊羔吗?看来这是一个穷蛋啊,须知左祭祀手下二十多个小萨满,论业务水平,慕少安是最差的一个了。
  转身返回自己的小狗窝,慕少安就很熟练的拿出自己的一套行头。
  嗯,话说这萨满行头也是很有讲究的,因为萨满文化的关系,这行头都是朝着要多惊悚就有多惊悚,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去的。
  具体原因,慕少安不知道。
  而这些行头,却也不是上面的大祭司发下,而是需要小萨满们自备,而且就算你弄出什么花样,也没什么关系,估计那大祭司还不懂什么叫整齐划一。
  还有一点,那大祭司和左右祭祀们是掌握着天地间最大的神灵,而小萨满们居然也可以掌握一些小精怪,而且互不冲突。
  因为类似慕少安这样的小萨满在外出做业务的时候,是没资格请上天神灵的,连狼神都不允许,所以他们只能抓几只黄鼠狼,或者一只大狐狸,甚至一棵老柳树,一只老乌龟什么的,这都可以,后来甚至可以发展到一个扫把,一个碟子,一双筷子等等。
  总之,这都是小萨满们自己的业务专长。
  慕少安之所以在二十多名小萨满里面很不受待见,原因就在于,他恭请的神灵精怪是一只地老鼠。
  说实话这就是文化不够多的害处了,一开始慕少安根本没当回事,当左祭祀要求他去抓个动物的时候,他出门就抓了一只地老鼠,也叫大眼贼,在草原上一拱一个堆,据说肉烤着吃还不错,但慕少安没尝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