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士传奇(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36

  话说眼前这些守在门边的护堂没有动手,我们自然也不会先动手,于是我说:“我们是来找你堂主说事的,怎么,难道不愿请我们进去吗?”
  护堂见我话中的意思是一定非要进去不可,所以看了我身后的一众阴师一眼,然后便做了个请个手势,把我们请进了屋。
  一进屋,只见大堂极大,里面还有五六个问事的百姓,在大堂的上方站满了七八十个仙家。我们刚一进堂,只见坐在堂中间的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就突然无故打了一个冷颤,我知道这个男子应当就是弟马了,这是被仙家给上了身。
  果然,激灵一过。那男子就用一种苍老的声音,唱道:“我是常太奶,今早就知你要来,不过我家弟兄多,你休想今日能欺我!”
  我一听,这他娘的不就是昨晚上了刘扬身的那个蛇仙吗?看来这个蛇仙还真是挺记仇的,看来她今天是打算仗着堂口一众仙家,一定要跟我们硬碰硬了。
  不过今日我也是有备而来,为了就是讨回个公道,所以自然不会怕她,于是我说:“好你个小蛇妖,修个三百年道行就得意忘行了,今日我就是来找你的,如果你今日不对我身后这位兄弟认个错,道个谦,那么今日就算我愿饶过你,我这身后一众祖师也不会答应!”
  弟马冷笑了一下,嘴硬道:“昨晚是我大人不计小人过,今日你再次寻上门,不把我等众仙放眼里,我倒要看谁饶谁!”
  听到这话,我身后的阴师们都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显然是对这个蛇仙开始动怒了。于是我身后一个阴师就说:“一个畜生竟然如此大胆,叫你们大堂主出来答话!”
  弟马说:“我修炼已成仙,与你无分别,今日主帅上了天,此堂我说了算。”
  身后那个阴师显然是个爆脾气,受不了蛇仙那牛气轰轰的样子,直接对我说:“不要跟这畜生扯蛋了,端了这个小妖窝,看他还敢神气不!”
  既然身后的阴师都说要开打了,我自然不可能还阻拦吧?那样岂不把气势都整没了,何况眼前这个蛇仙也的确该打。于是我对大堂中那几个百姓说,你们先回去,今日这个堂口看不了事了。
  话说那几个百姓虽然听不见我身后的阴师说话,但是却能听到我跟弟马的对话,哪会看不出苗头。一听我这样说,他们立马吓得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当然,刘扬自然也是随着那几个问事的百姓出了大堂。
  一见我们要动手了,那个蛇仙也立马叫道:“探兵,立即去给我把东北所有堂口的仙家都请来,本仙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说完,就有十数个探兵接令就要出门,我身后一个阴师当下就闪身过去,大喝一声:“还想叫帮手,没门!你们今日就硬受着吧!”说完,只见那名阴师指决一打,一个敕令就打在了一个探兵的身上,把那个探兵直接给震飞了起来,砸在了蛇仙的脚下。看那要死不活的样子,显然是受伤极重,没个几十上百年是恢复不了元气了。
  有了人动手,这下就热闹了,话说我带来了有一百来阴师,而对方也有近百仙家。就在第一个阴师出手的下一刻,顿时两方人马就对战了起来!
  虽然我不知道我带来的阴师有多少个是高手,但是对方的高手不低于十个我是知道的。如果说是阴师厉害,还是仙家厉害,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修炼深的地仙,还真的比一般的阴师厉害。
  顿时,只见整个大堂里面,怒声如雷,一道道金光灿灿的敕令、剑气、法术在堂中闪现,没出半分钟,双方都有人负伤倒地。不过我眼光大略的扫视了一眼,我方也就只有两个阴师受伤比较重一些。
  当然,我也没闲着,我早就看不顺眼那个蛇仙了,见真的动手了,我当先就对着那个蛇仙冲了过去。
  不过好像看她不顺眼的不止我一人,就在我才冲出两步远时,就见有十几道金光灿灿的敕令当先一步,对着那个蛇仙射去!
  显然,那个蛇仙也没想到这打群架,一般都是乱打,或者一个对一个,怎么会有十几个人对着他一个人打的,这一下把她吓得够呛,想躲,可是敕令实在太快了,哪能躲得开。于是硬生生受了四五道敕令,把他直震飞起来,将大堂上方的供桌一块砸了个稀巴烂,而她也伤得是直接打回了原形,幻成了一条巨大的白蛇!
  要知道地仙一般都是幻成人形的,如今她变成了蛇形,显然是元气大伤了。也对,只见它的身子上鲜血淋淋,想将身子盘起来聚气。不过我身后的阴师却没有就此放过她的打算,直接就有两名阴师闪身冲她而去。
  要知道此时蛇仙已打回了原因,若是再被阴师补上几下,那就真的几百年的道行就没了。不过这个道理仙家们也是清楚不过,就在两名阴师直奔而去时,突然有十几个仙家闪现在蛇仙的面前,将两名阴师给阻拦住了。
  这才没几分钟,之前还好好的一个堂口,香客络绎不绝的堂口,转眼之间就成了破破烂烂。供桌砸烂了,一众仙家牌位也没了,墙上处处大洞,这情景就好像我读书破四旧的景象。而且一众仙家个个都带着伤,最主要的是对方一个副堂主还受了重伤,打回了原形,可以说得上是损失惨重。
  再看我们这边,也有三分之一的阴师带了伤,不过总体上没有仙家伤得那么严重。必竟我们这是在他们的地方群架,破坏的东西也是他们的,而且我们又占了人数上的优势,仙家们吃亏那是一定的。
  就在仙家们已经渐渐无还手之力之时,突然从大门口冲进了一票人马,我打眼一看,心中不由一惊,因为来者全是仙家,一共有五人其中有四个道行极高的仙家,全身仙气缠绕,看上去就跟大堂中的一众仙家不同。
  出现了意外情况,我和阴师们都警惕了起来,开始退到了一边。必竟来者是他们同类,所以足有八成可能是来帮忙的。
  而就在这时,大堂中那一众带伤的仙家都兴奋了起来,直接对那一票人马迎了过去,口中叫道:“大堂主,金光教主,通天教主,胡三太爷,胡三太奶!”
第39章
出马堂口(7)
  听到这话,我们都立马警戒了起来,开始退守到一边,做好拼死一搏的打算。要知道这刚来的这几个人可不简单哪,之前也说过,动物仙中以胡黄蟒常最为多见,道行最高,所以被世人称为四大家族,家族内又以金花教主,通天教主,银花教主,胡三太爷,胡三太奶最为著名,负责统领及监管天下出马的仙家。
  这负责统领及监管天下出马的四大教主一齐出现在我们眼前,你说我们能不警戒起来吗?要知道仙家的道行其实和我身后的阴师是差不了多少的,但是像眼前这四位仙家则是出马仙里道行最为高深的,如果这四们仙家是来帮忙的,那么今日我们就真的会有大麻烦了。
  堂口中之前那些打了败仗的仙家们,见自己的大仙来了,个个都开始叫嚣了起来。在那位大堂主面前开始叽叽喳喳地告起状来,说我们如何如何的暴力,如何如何不把他们仙家放在眼里,当然,还指着那个被打回原形的蛇仙,诉说着他们的遭遇。
  听完堂中的仙家诉说着苦水,那个大堂主非但没有对我们发怒,反而对自己手下的仙家怒道:“都给我闭嘴,四位上仙在此,谁是谁非自有上仙做主!”
  被自己的大堂主这么一吼,堂中的众仙家都立马不敢吭声了。接着那四位上仙其中一位老头上前一步,微微笑道:“众位道家的兄弟,今日此堂的堂在我那突然感知堂口牌位倒坍,心知出了大事。不过当本仙掐指一算,却发现是众位道家的兄弟来发难了。我们仙家与你们道家从不为敌,怎料今日却发生此事,所以还望众位道家兄弟给个说法才是啊!”
  这上仙就是上仙,说起话来就是不同,既不失道理,也不失威严。
  在眼下,虽然我辈份最小,本不该由我回话,但是此事是我牵的头,事情的原委也是我最为清楚,所以我当下跨前一步,作了一揖,说:“胡三太爷,弟子此次本只想讨个公道回去,奈何你仙班之中的那个常仙硬不讲理,这才有今日之事,望胡三太爷及各位上仙明断!”
  我知道,这老头子就是胡三太爷。他听我这么一说,当下也眉头直皱,于是转头对堂中已被打回原形的蛇仙问道:“常小凤,这位小兄弟说的可是实话?”
  蛇仙见胡三太爷这样问她,她也不敢说谎,只得点点头,然后将事情的原委通通说了出来。
  听完蛇仙交待完经过,胡三太爷狠狠的瞪了一眼蛇仙,然后对我们说道:“实在是对不起,这确实是我仙家班里有错在先,本仙在这替她认个错。不过我们仙家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找个弟马,弟马有事,我们仙家为弟马出出头也是常事,所以还望众位道家兄弟能看在本仙的面子上,就此化干戈为玉帛,此事到此为止,如何?”
  我点点头,说:“若只是此事,我等也不会找上门来,主要是你们堂口的这个弟马,财迷心窍,为了聚集钱财,竟然胡乱蒙骗百姓身上有仙家,然后为他们立堂口,以致造成百姓家中成了鬼堂口,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定出人命矣!正因此时,苦主昨日独自寻上门,本想讨个公道,没曾想你家弟马竟然反而派仙家上苦主身,所以今日我们才上门来为苦主讨个公道,奈何你仙家班中的仙家不讲理,这才产生了争斗之事。”
  胡三太爷一听这话,当下就怒意上脸,转头对着身后那位大堂主就骂道:“你这堂主是怎么当的,为一恶人做帮凶,赚那黑心钱,难不成你忘了自己是要修正果的?”
  那大堂主见胡三太爷发怒了,立马就哭诉道:“太爷不知道呀,我们也不想帮弟马赚黑心钱,但是这人心难测,当初这弟马还是忠厚老实,没曾想到如今已变得财迷心窍,我们也毫无办法呀!您老也知道,我们仙家要寻一个弟马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这也是有苦难言呐!”
  看到大堂主那满脸苦闷的样子,我并不认为他是故意装成这样的,我知道这是他的心里话。前面也曾说过,这些修炼数百年的仙家们,为自身修炼或接受上天正神的任务,来到凡尘积累功德,以达到位列仙班,成为正修仙神的目的。为了修行,积累功德,修成正果,普度世人,他们会选择有仙缘和悟性的人类做为香童,来与其相互配合以附体的形式来度化世人,达到修成正果的目的。他们要寻这样一个香童,也就是弟马,是很不容易的。
  人都有欲望,或是权,或是钱,或是色,等等此类的欲望,可谓是欲壑难填。也正因为有着七情六欲,所以人心往往难测,为恶也是这些弟马自己做出来的。但是仙家找一个弟马都很不容易的,他们在要出头找师傅的时候都会哭的,他们不想失去弟马,所以你做得不太过分,他们也不说什么,因为他们还要借助于你帮助人类。
  胡三太爷叹了口气,转头对我们道:“此事本仙已经知道原委了,这个弟马的确是太坏了,放心,此时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说法。”
  说完,他便对那哭哭啼啼的大堂主说:“从今日起,此堂口取消,以后我仙家班的众仙家,寻弟马之时需待查看清楚弟马的为人,若发现弟子心性已变,但离开弟马,决不助弟马为恶。”
  虽然大堂主听到这样的结果,心里很委曲,但是胡三太爷已下了令,他也只得接受。
  其实这个结果我还是很满意的,也最为公道。在仙家之中的众堂口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一些弟马心性变坏了,利用仙家害人或谋财,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仙家就会寒心,就一定会离开弟马。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堂口开始的时候看病看得很准,再过一段时间看得不准了,再过一段时间根本不能给人看了,就是因为此时仙家已经不再帮弟马了,已经离开了他。
  胡三太爷把堂口中的事情处理完后,接着他又问我,之前那个鬼堂口是哪家,我于是就把刘扬叫进了屋,告诉胡三太爷,那个鬼堂口就是他家的。
  胡三太爷点点头,让我先叫刘扬回去,说晚上会托梦去刘扬家,只要他家为人忠厚,他会去他家落仙,让他们家立一个真正的堂口。
  听到这话,我很是欣慰。老刘一身病痛,如果胡三太爷真的愿意收老刘为弟马,那老刘的病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再次回到刘扬家,刘家为阴师们准备了大桌的好酒好菜,黄纸香烛,果品供奉自然也不少。此次为了帮他们刘家讨公道,阴师们也的确是尽了力,最起码十几二十个阴师带着伤呢。
  经过这事,我心里也感叹颇多。有很多弟马不自强,不进取,有了外力就利用外力,利用仙家给他们挣钱,甚至是谋财害命。仙家在选择弟马的时候都是选那些心地善良的人,而被他们选中的人,往往无法逃离人类的本性——贪欲。
  其实这真的怨不得仙家,仙家们能怎么样,他们天天在教弟马要与人为善,弟马又不是听不懂,只是弟马的心慢慢的变黑了,在物欲、钱财面前,就会小民意识,变本加利。
  这也如同我们茅山的弟子一样,有的弟子因为学得一身法术,所以往往会为了钱财而无恶不作。这并不能怪祖师,也不能怪茅山法术,只能怪那名弟子心性已变。
  当然,弟马们只要心黑了,变坏了,都不会得到好报的,必竟因果报应,谁也逃不脱!
第40章
水鬼(1)
  当我解决了出马堂口的事情之后,我依旧像方外之士般到处云游,时时刻刻都谨遵着张真人的教诲,多行善事,多积阴德,步行千里,看天下之事而练本心。
  这一天,我行走到一处风景怡人的山头。只见那峭壁的瀑布从天上留下,如九天银河,滋生四周万物,水所倾泻之处,万物丛生,青草翠绿。
  但这水又是如此凶猛,看着它急流而下,汹涌澎湃,瀑布之下的万物又是如此渺小。随时有着被覆灭的可能。
  我抬头望了一下天空,在这天空之下的我,如同瀑布之下的小草般一样渺小。
  天道,正道!修道之人,一生都在追天寻道,对这未知的天地,总带有畏惧。
  我心中不禁有了一丝感悟,便盘膝于瀑布旁一块石头上坐下入定,感受那天地间的神奇。
  这个时候我有一点明白,张真人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我多行善事,多积阴德。更是让我在业火的浮沉中锻炼自己的心境。
  心境不稳,即使修为再高,法力再强,终究容易在世俗的浮沉中受不住诱惑堕入邪道。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懂茅山术士之人的修道之人,受不住钱,权,色利误入邪道的原因。他们空守一身修为,却不修心境,不明己身,自然不知“道”之所在。
  缓缓盘膝而坐,双手抱元。手中变化九字真言手印。所谓九字真言,便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九字真言,乃东晋著名道家代表人物葛洪仙师所创,汇聚了道家的精华,天地之真谛。
  天下万宗,皆出一门,无论五斗米教,或是我茅山正统。所学之法,皆是由道而来。无论是修行,或是布阵,驱邪祈福,都会用到这九字真言加持己身。
  临者,明天地所在,悟万物本来,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临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时刻感觉天地,万物的存在,这就达到了临字的本义,应该是临字作为修行的本义。
  兵者,由临而进,此时天地已明,阴阳已现,身内龙虎初啼,有争斗之意,当更进温养,以待咆哮之时。
  斗者,此时身内天地分明,龙虎咆哮,上下争斗,又有调和之意,宜静养龙虎待其鼎盛而调和阴阳。
  者者,者乃成相之意,与此当显真意。龙虎上下而行,于玄关而合阴阳相遇,如春阳融雪,又如泼火遇油,自然而然一点本源现于混沌之中,活泼泼,圆融融,得大药而金丹成。
  皆者,与此当明无内无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一理,不可躁进,不可强求当温养自然,漫求婴儿,九月功成,自然元神内现,此刻谁是我?我是谁?无分彼此,皮囊元神本为一体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于此则天地为过客,黄庭有我而独居。
  阵者,神居黄庭,则万物可为掌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不仁以天地为刍狗,世间浮华当云烟而过,入眼而不迷,入耳而不惑,入口而不味,入鼻而不嗅,触身而不坠,入神而不思,当悟却本性还归本来,面目一明自然超脱。阵者,天地为棋,苍生为掌,万物有而神不惑。
  列者,与此本来已明,面目一新,当继续精进,时刻一至自然超脱轮回,天地合一,与道同存。列者,乃列天地之意,超脱之喻,此时天地之间有其位,万物之内有其名是为列。
  前者,于本来之处当悟天地轮回之意,天地合一是为终,亦是为始,须知此轮回乃道之轮回天地之轮回,循环往复,当于静念处体会道之义理,道之本义,则可不惑于所得,不惑于所成,列天地而不坠,临万物而不迷。前者,进也,不思,不昧,不惑,循天地而演万物,得大道而不退本源。
  行者,于此当明道天地之间无不是道,万物之内无不有道,悟天地而不碍,观万物而不着,与此无碍无着方能直行而不周,循道而不迷。行者,无碍无着,天地如一,我亦如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