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山野怪谈(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72

  车内明明没有人,可是这车门却自动关合了,把我们给锁在了车内,这事能不怪么?所以当下李照堂和费三娘就一惊,特别是李照堂还吓得惊叫了一声,一下躲在了我的身后。
  这事要放在别人身上,遇上这种事指不定被吓死,不过好在我是阴阳先生,所以立即就更加明白我之前的猜测没有错了,这车的确不干净,有脏东西。于是我就急忙将天眼打开,接着回头朝车内看了过去……
  这一回头,只见原本空无一人的车厢里,此时却是坐着满满的一车人,每个座位上都有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全部都是面色惨白,蓬头污面的样子,一个个都望着我们,那感觉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看到这里,我自然明白车里坐着的这些都不是人了,而是鬼!
  其中做在最前面的一个老太婆木讷地说道:“小伙子,上来了就别急着下车了……”
  听到这话,我自然知道这是不想放我们走的意思了,于是当即就说:“阳人行夜路,勿闯此处,还望各位勿怪,凡请打开车门让我们下去!”
  身后的李照堂见我对着空无一位的车厢说话,当下就吓得不轻,问我在跟谁说话。我轻声回道:“这车里全是鬼,你们别出声!”
  一听我这么说,李照堂吓得赶紧闭上了嘴巴,吓得脸都白了,而费三娘虽然身为蛊婆,但是遇上这种灵异之事,倒也面露惧色。
  这时车里的鬼也说话了,他们全都朝我们招着手,说:“别走,别走,还差三个就正好满座可以走了!”
  一听这话,我忙朝车厢内看了看,只见车厢内的位乍一看去倒是都有人坐着,但是仔细一瞧,的确还有三个空位尚无人坐。看到这里,当即我也就明白那些鬼的意思了,他们这是要找人凑数呀,只要凑过数了,这车就能开去阴间地府了,而我们正好就是三个人,他们自然就不肯放我们下车了。
  其实,就在之前看见车里座位上放着的那些纸条上都写着人名时,我就意识到了这车是载鬼魂的车,一个人的名字就代表一个鬼魂,所以当时一反应过来我就拉着李照堂他们下车,不过最终还是晚了一步。他们这辆送鬼的车也不知道在这个地方等待了多久,一直在凑数,直到凑满了人数才能走,所以上车容易下车就难喽。
  不过,这都是对别人而言,而对于我来说,这些鬼魂要想留住我,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下我也不怕他们,正色道:“正所谓,鬼走鬼道,人走阳道,人鬼路不同,咱们并不同路,识相的话就让我们下去,否则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第三百四十章
阳魂法
  我其实这是在告诉对方,我不是你们可以招惹的,如果你们以为今日找到了三个替死鬼,那你们就找错人了。识相的话最好就快点放我们离开,否则只会是自讨苦吃。
  不过,那些鬼魂显然不为所动,依旧朝我们招手,道:“过来,过来,就缺你们三个!”
  那些鬼魂这么一招手,我身后的李照堂和费三娘竟然还真就直愣愣的要走过去,满脸呆滞无神的样子,一看就是被那些阴魂给迷了魂。见到这般,我当下就一把将他们二人给拦了下来,然后掐出法指在他们二人的额头上点了一下,他们这才清醒了过来,一脸无辜的问我刚才怎么了?
  我说:“你们被他们给迷了魂!”
  见我将他们两个打醒之后,就有几个鬼魂从座位上一下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十分生气的怒视着我,骂道:“岂有此理,想不到你这个年轻人竟敢坏我等好事!”
  我也说:“老子看你们是有眼无珠,竟敢欺负到阴阳先生头上来了,信不信老子把你们打得魂飞魄散,让你们连鬼都做不了!”
  说着这话,我就法步一踏,法指一掐,念起了阳魂法!
  所谓阳魂法,就是让自身阳火瞬间大盛的法术。正所谓气运高,百鬼逃,气运低,万鬼欺。这话是有道理的,当一个人的气运高的时候,就是有鬼跟你迎面而来,它都会远远地就躲开让你先行,担心被你的阳火烧到了。而气运低的人,但凡是孤魂野鬼,还是山中精怪,都会来招惹一下你,重则取你性命,轻则阴气冲身而犯病。
  也许有人会问了,你说的这个到底是真是假呀,真有这么玄吗?那我得告诉你,这还真没骗你。时运低,之所以会百鬼欺,这并非无稽之谈。因为鬼和人是一样的,他们也是欺善怕恶,当你时运低可欺之时,他们就会来上你的身,或者来折腾你让你犯病,甚至来找你驳替身。所以,人一旦时运低,就什么不好的事都能遇上。有些鬼魂他哪怕不想取你吃的喝的,也会来戏弄一下你,就当耍猴嘛。
  如今我们之所以碰上这些东西,显然就是因为阳气太低,要不然也不可能遇到这些东西。或许是因为被柳一手弄的木马追魂局给害了吧,所以气运不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就用这个阳魂法,把阳火点旺。
  不过这阳魂法也不是能随便成用的,“阳魂法”就是把三把火点旺,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阳气震慑恶鬼,这是阴阳仙经里的法术,其原理是用咒封住人身上的七脉,让全身的阳气无处泄出,达到阳火瞬间涨高。可是,人的魂魄是属阴的,人自身带着的三把火,正好与人身上的魂魄达到阴阳平衡,阳火一旦旺到一定程度,则就会让魂魄受伤,让自己的魂魄汲取身体中的阳气,会变成“阳魂”,这样的魂魄会因阴阳相冲而离体,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这种人统称为“呆尸”。所以,这阳魂法不可乱用。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阳魂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震慑眼前这些凶魂恶鬼,让他们明白我们不是好惹的主。
  咒语一念,全身七脉尽封,密咒催动阳气,瞬间我就感觉浑身热了起来,整个人就好像发高烧了似的。如果此时有一面镜子的话,我想可能脸都憋红了吧!
  人的阳气是从头入,从脚而出,一直循环的。可是如今一旦封住了阳气泄出,就好比一个人只能吸气,不让你出气,自然要不了几下就会憋死。阳魂法也是如此,很快我就憋得受不了了,额头上汗珠子都出来了,如果有人用天眼看我的话,肯定会见到我全身都罩着一团火光。
  阳魂法一起,顿时就把那些鬼魂给震慑住了,之前那些本还欲冲上来的鬼魂全给吓得连连后退,前面数排座位一下之间没有了一个鬼魂,全都躲到了车厢后边。显然,他们都害怕被我的阳火烧身!
  见到效果达到了,而我也快挺不住了,于是法指一掐,大喝一声:“破!”
  顿时一股热浪自身体向四周一下爆了出去,那热浪直接扫过整个车厢,顿时车厢里的鬼魂发出一阵惊叫,显然都被顿阵阳气给吓坏了,一个人都惊恐的望着我,满脸的惧意,哪里还有一点之前欺负我的模样呀?
  阳魂法一破,那车门也随着一声响,自己打开来了。
  我看了一眼那些吓傻到车厢尾部的鬼魂,见他们不敢动弹了,于是这才叫费三娘和李照堂赶紧下车。
  可是,当我就快要走出车门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一个鬼魂的喊声:“道爷留步,道爷留步……”
  “怎么,难道你们还不知好歹么?”我眉头一怒,回头对他们喝问道,掐出法指装作一副要动手的样子。
  只见那些鬼魂皆是连忙后退,满脸的恐惧,然后有几个鬼魂就连连摇头道:“道爷饶命呐,都是我们有眼无珠,不知是道爷在此,我们再也不敢了。”
  我一看他们果真是被我之前露的那手阳魂法给震慑住了,如今不敢再有害我之心了,于是我便继续加大力度威胁道:“你们说饶就饶吗,都像你这样阳间还不乱了套,谁知道你们已经害了多少人,我不和你们废话,如果你们还欲害人,我这就做法将你们通通打得魂飞魄散,让你们做鬼都做不成,免得你们四处害人!”说完,我就装模作样捏起指诀,胡乱叨叨起来。
  这下那些鬼魂可真怕了,马上全都跪倒在地上,惊惧的哀求道:“道爷饶命呐,道爷饶命啊。您请慢动手,我们绝不敢再害您了!”
  一见他们在我面前全都软了下来,服服帖帖的样子,于是我便收起“花把势”,然后问道:“既然不敢再生害人之心了,那为何还唤我?”
  这时,其中一个鬼魂,也就是之前那个不让我下车的老太太说道:“上仙,我们是想求您救救我们,我们困在此处已有两月,还望上仙能解救我们脱困啊!”
  “是啊,道爷救救我们吧,我们好惨啊!呜……”那老太太一说完,其余的鬼魂也都开始求了起不,最后他们全都跪了下去,而且好多鬼魂哭了起来,虽然鬼没有泪水,那是那种场面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凄凉。
  见到他们竟然突然跪在我们面哭了起来,这下倒是换作我慌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虽然我一头雾水,但是见他们这个样子,我也知道他们一定是有什么苦衷,虽然他们之前要过要害我的意思,但是如今毕竟在求我了,我也就不计前嫌了,于是就叫他们起来,同时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为何要我救你们?
  那些鬼魂纷纷起身,然后还是那个带头的老太太开口道:“上仙,我们本不是在这个地方,两月前被人将尸骨抛于此处玉米地里,致使我们徘徊此处,无法离开百步之远,我们好惨啊,还望上仙能帮我们脱身。”
  “竟有此事?”我一愣,心中大惊。同时,我也听明白了,一般阴魂被困离不开,那就一定是被什么阵法或局给困住了,也就是说,有人在对他们动了手脚。
  当下,我就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他们讲清楚一些,我才好决定能不能帮上忙。
  接着,他们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原来,他们这些人死了很多年了,是被日本人给杀死的,然后抛尸在一个土坑里,因为是惨遭横祸,并不是寿终正寝,加上死后抛尸于土坑之中,所以又是无主之坟,于是死后没能下去阴间地府,成了孤魂野鬼,常年一直徘徊于土坑四周。
  可是,就在两个月前,他们的尸骨被人从土坑中挖出,然后运到了这边的玉米地里埋着,而且不知道对方施了什么邪术,他们被抛到这里之后,就困在了这里,离不开百步距离。最后,在半个月前,他们就只好拦住一辆过往的客车,要那司机带他们离开此地,于是就有了我们上车那一幕,客车的座位上都放着一张写有名字的纸条,其实那些纸条就是当初那个司机弄的。
  听到这里,我就更加好奇了,问他们既然当初客车司机愿意帮你们,为何你们还没离开呢,一直还停留在此处?
第三百四十一章
净阴阵
  既然司机都在愿意帮他们忙,把他们带出去,按理来说他们就应该可以离开了,难不成是邪术的原因,致使他们就算外力因素也带不出这个鬼地方?
  那老太太叹了口气,于是接着讲道:“可是谁知道困住我们的邪术竟然需要讨口彩,当我们问那司机能不能走了时,那司机却说了一句人满了就能走。唉!”
  听到这里我算是全明白过来了,有些邪术的确需要讨口彩。讨口彩,就是讨好话,老辈人说话是很讲究的,特别是别人结婚生子,造屋搬家等诸多大事好事的时候,一定会说一些吉利的话,送上自己的祝福,谓之“口彩”,当事人心情愉悦,彼此高兴。即便有时遇上如搬家时摔坏了东西也会解说为“打发”,一件物品的破损本不是好事,但有人认为是一变多会“发”的吉兆,自然主人就会转忧为喜了。
  有些人遇到了疑惑的事或兆头不好的事来征询你的意见抑或来向你诉说,依你的说法以定行止,这就是“讨口彩”,也叫“讨口风”。讲些讨喜的话做出吉祥的解说就很有必要了。
  老辈人说:有心讲好话,不一定灵,无心之言都是很灵验的,尤其是童稚之言。所以从小祖父就告诫我要学会讲话,不然,最好闭嘴。当年比干剜心后就是讨错了口彩没的命,不过那是妲己专门害的他,也是没办法的事。比如鲁班术就是如此,拿着一个小玩意放在别人的房梁上就能害人,又能助人,就是鲁班术施放此物时口中说的话是好是坏。
  我记得关于鲁班术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解放前,有一个地主为人小气,为他做房子的木匠就打算害一下这个地主,他把一些芝麻偷偷的放在房梁上,寓意是想让这地主家以后的产业就如这芝麻一样小,让其家道破败。
  可是,就在木匠把芝麻偷偷放到房梁上之时,却被地主给撞见了。地主就问木匠,你为何把芝麻放到房梁上?当时那木匠做贼心虚,心中一慌,于是忙对地主说:“这芝麻放房梁上,是寓示着东家的家财如那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高,财源源不断。”
  地主听后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几年里,那地主家财果然是如那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家财那真是涨得飞快。这就是讨口彩。
  既然这车里的鬼魂当初问司机能不能走了,那司机就应该说能走,这样就等于是讨到了口彩,于是就能离开这个地方。可是那个司机不该说人满了就走,因为坏就坏在这辆车的座位并没有满,还差三个座位没人坐呢。这样一来,这些鬼魂自然就走不了了,只得在此等车子满座,方才能离开,这也是为何之前他们会想害我们三个人的原因了。
  我说:“那后来你们就一直在这里等车里的人数满?”
  众鬼魂纷纷点头,吐着苦水说他们原本也不想害人的,但是为了能脱离这个地方,才会在刚才来害我们,同时求我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他们一次。
  虽说他们之前想要害我,但是听完他们的来龙去脉之后,倒也觉得他们十分可怜,这害人也的确是实属无奈,心里倒不怎么怪他们了。
  我接着就问他们,那个司机呢?
  他们带着几分忧怨的口气,叹道:“那司机后来跑了!”
  我点了点头,心道换作任何一个人遇上这种事都会吓跑,哪里不敢留在这儿呀。
  此时我也十分同情于他们的,也想帮助他们,毕竟我身为阴阳先生,遇上这种事自然不可能不管,当初李神婆就叮嘱我,要我多帮一些可怜的鬼魂。
  不过,这些鬼魂都是死了近百年的孤魂野鬼,像他们这种鬼魂地府是不会多管闲事的,我记得第一次过阴曹的时候,经过鬼门关时,就有一个孤魂野鬼想入地府,被鬼差给打了个半死。因为阴间有阴间的律法,有阴间的“道”,游魂野鬼死时没有拿过路引,是进不了鬼门关的。虽然我与地府里的人有些熟了,但是就算是我去求阎王也没有用,因为他不会插手因果之事。
  就好比对付柳一手,按理来说阎王管着凡人的生死,要谁生谁便生,要谁死谁便死,可是阴阳之道在于定数,一切自有因果,所以对于世间因果之事,地府是不可能来插手帮你的。
  眼下,这些鬼魂其实就是种下了因果,当初没有及时入地府,这才成了这般境地。想起之前鬼门关被鬼差打得惨叫连连的那个孤魂野鬼,我就越加的觉得这种鬼魂十足可怜,于是叹了口气对他们道:“我只能试着救你们脱离此处,归还你们自由,但是却救不了你们入轮回。”
  “谢谢大仙,谢谢大仙”那些鬼魂听说我愿意帮他们脱离困局,顿时纷纷感激了起来。
  既然答应帮他们了,接着我就叫他们带我去坟头处看看,因为在我看来,原因一定就是出现在掩埋他们的地方了。
  下了车,费三娘问我谈得怎么样了,能不能走了?
  我摇了摇头,于是把阴魂们的事情告诉给他费三娘与李照堂。他们二人听后满脸惊讶,说怎么刚才明明是要害咱们,现在反而求起咱们来了?
  我笑了笑,于是替他们二人将天眼也打了开来,接着他们就看见身边站着一大群的阴魂,费三娘倒还好,李照堂则吓得一下窜到了我的身后。
  费三娘说:“既然如你所说,这些阴魂也的确可怜,那咱们就先帮一下他们吧!”
  就这样,我们在阴魂的带领下,走进了玉米地里。大约在玉米地里前行了几十米左右吧,接着前方的玉米丛就砍光了一片,露出一片空地,空地上翻着黄泥土,显然不久前动过土。
  阴魂们走到空地处就停了下来,然后告诉我,他们就被埋在了这儿。同时不知道埋他们的人使了什么法术,致使他们竟然走不出此地的方圆百米,被困在了这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