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鬼记(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34

  我笑了笑,问她:“你打这个电话来,是不是羊脂白玉上发现线索了?”
  徐小琳说:“是的,我们通过仪器发现,这块羊脂白玉上面以前是有文字的,不过在后来表面被处理过,使得之前表面上雕刻的文字被磨去了,所以造成我们用肉眼什么也发现不了。不过,我们通过仪器,对羊脂白玉表面轻微残破的雕刻痕迹,还是复原了羊脂白玉上面之前原本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记载了关于宝藏的秘密。”
  听到这话,我大喜,急忙问她:“真的吗?那上面文字记载的宝藏到底在哪呀?”
第九十二章
太平冢
  据徐小琳之前所说,这可是黄巾军起义时积累起来用于治国平天下的财富呀,这个宝藏可以说谁得到了就将富可敌国,如今我们知道了它的线索,你说我能不激动吗?
  徐小琳说:“根据羊脂白玉上的线索,宝藏在河北省巨鹿南部大行山里,有一个叫太平冢的地方。”
  “太平冢?”我一愣。
  “是的,羊脂白玉上是这样记载的。当然,时间过去了上千年,这名字如今或许早已经不存在了,又或许无人知道太平冢这个地名,但是这是我们唯一的线索,只要我们去太行山里努力查找,或许还是有希望的,你说呢?”徐小琳说道。
  是的,虽然太平冢我们不知道是在哪,也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今它是否还存在,但是最起码我们知道它是在河北省巨鹿县的南部太行山,这对我们来说明显有了一个大概的范围。想到此处,于是我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去河北巨鹿?
  徐小琳说为了宝藏的事,她追了将近五年,如今终于有线索了,当然想立马就动身前去,问我有没有空?
  我一想,我就是一闲人,如今老汤那边也没有业务找我,这些天一直就呆在家里,都快憋坏了,正想出去转转,于是立马答应道:“我当然有时间,你打算哪天去,在哪见面,我们约好了就动身吧!”
  其实,我一来和徐小琳一样,听说有宝藏的线索了所以就按捺不住了,二来说实话很想再次见到徐小琳。或许,我真的是对她着迷了。
  徐小琳说:“明天我来江西找你,到时咱们一块出发。”
  我问他:“就咱们两个人吗?”
  徐小琳说:“我这边会带几个手下来,万一遇上了麻烦也好有帮手,你呢?有信得过的人吗?”
  我想了想,我这个人也没啥朋友,如果非得说信得过的人,老汤应该算一个,毕竟这么些天的相处也很不错。想到此处,于是我就问她:“你不担心宝藏被别人分掉?”
  徐小琳笑了笑,说:“你觉得我们就算找到了它,光你我能搬得了吗?只要你找的人信得过,不会出卖我们就行了。”
  我点了点头,于是告诉她,要不把老汤一起给叫上吧。
  徐小琳是认识老汤的,之前一起去过牛头山,她并没有否定我的意见,说我认为合适就行。就这样,她说明天见,然后就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之后,我心里突然有些兴奋,这种感觉很复杂,说不清楚为什么,是因为宝藏的事?还是因为马上就要见到徐小琳了?亦或者是两者原因都有吧。
  接下来,我打了个电话给老汤,我说我这边有一个大好事,做得好或许咱们这辈子就发了。
  老汤说:“兄弟,是不是有富豪请咱们解灾看风水啥的呀?”
  我说:“比这还牛逼,还记得上次我们陪徐小琳一起去牛头山么,其实她是为了一个宝藏去的。”
  “宝藏?”老汤顿时就来了兴趣。于是,我便将宝藏的事情告诉给了他,问他要不要和我们一块,一起去搞这件事情。
  老汤早就听得心花怒放了,一听这种好事可以叫上他,哪里还有不愿意的呀,立马笑呵呵地说:“愿意愿意,陈老弟呀,你这兄弟真的没白交,你就是我的贵人呀,以后我要是发达了,你当我亲爹都行。”
  我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于是说:“一起去可以,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么重要的事,也就是打算叫上你一块的,只是这事儿重大,一定得保密,只得我们自己知道就行,切不可到处宣扬,否则到时候别宝藏没找到,自己小命倒先玩完了。”
  老汤说他知道轻重,叫我放心,同时问我什么时候出发去河北寻宝。
  我笑了笑,说明天见。
  就这样,一切交待出去后,我留下一两万块钱给家里,次日就拿着行李再次出门了。父母问我这是上哪去,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只是告诉他们我去外省给一富人看风水,要些时日才会回来。
  来到县城,先和老汤碰了面,大约在中午的时候,徐小琳也来了。她依旧是那么的漂亮,美得让人不敢直视,因为你没有那个自信敢和她直视。
  徐小琳带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和我们差不多年纪,但是却话不多,徐小琳也没有跟我们介绍他们的名字,但是老汤却告诉我,她带来的那三个人一看就是练家子,身手不会差到哪去。
  我们在县城落脚了一天,订好机票在第二天就飞到了河北。经过一天的时间,来到巨鹿南部的太行山。
  太行山有多大,它跨越多个省市,它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大山脉。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找遍整个太行山,也没有办法找遍整个太行山。但是我们也有一个大概的方向,那就是太行山靠近巨鹿这边的方向。
  一进太行山,就像一叶偏舟入了海,我们在山里每到一处地方,就向当地人打听太平冢这个地名,结果一连跑了好几天,找了十几个乡镇,所有人都不知道太平冢这个地方,当然,也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
  我们大家都有些垂头丧气,心想太平冢过去了上千年,不会真的早就不存在了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要想打听到它,就真的几乎没希望了。
  又寻找了几天,我们依旧毫无收获。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山里的镇子,太平冢虽然依旧没有打听到,但是却被我们打听到了一个叫太平村的村子。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是我们也还是觉得或许这两者会有联系,说不准以前叫太平冢,后来改名成的太平村也说不定。毕竟冢字,听上去并不吉利,所以去掉那个字也很正常。
  就这样,我们按照当地人所指,于是前往太平村。
  太平村是在太行山深处,我们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最后终于到达了太平村,一行六人,来到这个村子,村里的所有人都好奇的打量着我们,或许这个村子少有外人来吧。
  这个村子也有百十户人吧,只有电线,没有电话,我们告诉村民,我们是历史系的研究生,过来考察历史来的。
  一听说我们是外边来的研究生,村民们都热烈的欢迎我们,支书还请我们到他们家去住,说我们这些文化人能来这种偏僻的小地方,真是十分难得。
  山里人朴实热情,这真是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是在跟他们撒谎,但是心里还是感觉到一股暖流。
  支书有五十来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村干部。当时天近黄昏,我们也就没拒绝,直接住进了支书家。
  当天晚上,支书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这可是把我们当成贵客来招待了,这若是换在城里,谁会招待一群陌生人呀?
  感激之余,我们也做了决定,如果离开时,一定得留下一笔钱给人家,就当饭钱,总不能亏了农民老表。
  饭后,我们泡着茶,支书就和我们聊东聊西,所幸徐小琳是人寿古董这行当的,对历史很有研究,倒是没有露出马肚子,反而让支持十分的佩服她的知识之渊博。
  聊了一会儿,我就入正题,问支书有没有听说过太平冢这个名字?
  听到我问起正事了,大家都立马来了精神,竖起耳朵来听。
  支书眉头一皱,说:“太平冢,这名字如今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你们不愧是研究历史的文化人,竟然这连这么古老的名讳儿都知道。”
  一听这话,我大喜,与大家对视了一眼,于是我赶紧问道:“听您这意思,您就还真的知道太平冢这个地名?”
第九十三章
无人的村子
  我们大家都很惊喜,因为支书这话的意思,证明他多少也知道一点太平冢,这让我们犹如在黑暗中又重新看到了灯火之希望一样,通通盯向支书,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支书笑了笑,说:“关于太平冢的事,你们问我,那是问对人喽,这年头除了我们村有一两个老辈人还知道太平冢的事,那是再没有别人知道了。呵呵。”
  “哦?那我们真是幸运了,不知道支书能否跟我们说一说这太平冢的事情,它这个地名现今是否早已不存在了?”我心中十分的兴奋,但还是不敢太过表露出来,只是装作一副对此很好奇的样子问道。
  支书说:“太平冢其实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座大坟墓的名儿,不过你说对了,这个太平冢的名字对于如今的人来说,的确如同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人知道它了。”
  我们大喜,不是地名,是坟墓的名字,这就更加的印证着这有可能就是宝藏地点了,因为宝藏一般就是埋在地下的,或是跟墓陪葬在一起。
  当下,老汤不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急忙问道:“支书啊,不知道这太平冢指的是谁家的坟啊?现今坟墓可还在?”
  支书说:“太平冢指的是太平道祖师爷张角的坟墓,坟墓如今是否还尚在,因为都这么久时间了,也没有人去过,谁知道呢。”
  老汤说:“支书您对这个这么了解,应该知道太平冢的方位吧?”
  支书笑了笑,摇着头说:“具体方位我还真不知道,我也是听我上一辈的老人说的。之所以你们一问起太平冢的事,我会知道这么多,是因为我们这个地名据流传下来的典故,其实就是因为太平道张角的坟墓而得名的。因为有了太平道张角的坟冢落在我们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就叫太平镇。不过后来在解放前,此处人口变少了,就改为了太平村。”
  我们点了点头,心想怪不得这老头知道太平冢,感情人家这个太平村的名字由来,竟然也是因太平冢的名字而得来的。不过,听说那坟墓就是太平道创始人张角的坟冢,我们心里就更加相信这次没有找错地方了,因为据徐小琳讲,宝藏就是跟张角一起埋在地下的,这与支书的说法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找到了太平冢,就等于找到了黄巾军的宝藏。
  想到此处,于是我就问他:“支书,您说太平冢的具体方位不知道,但是大概方位您知道么?”
  支书说:“这个嘛,我只知道在解放前,我们这叫太平镇,山里头还有一个真正的小村子,叫太平村。据说太平道张角的坟冢就在太平村附近,因为听我那上一辈的老人讲,以前那太平村的人,据说就是太平道张角门下的弟子,他们之所以留在坟冢前,就是守墓的,这一守就守了上千年,世世代代如此。”
  一听说山里面还有一个小村子,那才是真正的太平村,村里人就是世世代代守墓的,我们大家都愣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别说找宝藏了,估计到那坟墓前去转悠,守墓的村民都会过来盯着你。
  徐小琳问:“那么山里面那个也叫太平村的村子,不知道离这儿有多远呢,守墓的人很多吗?”
  我知道徐小琳问这话的意思,她这是想打听一下那个村子里守墓的人,如果人少,或许我们还能偷偷摸摸的去做这件事。当然,若是人多的话,我们万一被人家给逮住了,还不是命都会保不住,一人上来打一棍子,不死也得丢掉半条命。
  哪知支书却说:“那个村子早就没了,要不然我们这个村也就不会在后来改为太平村了。因为山里面那个之前的太平村没人了,后来我们这个太平镇才改为太平村的。”
  一听这话,我们一愣,于是问道:“那个村子没人了?”
  “是的,在很久以前就没人了,听以前的人讲,说那个村子里的人发了一场瘟疫,后来全村的人一个不剩全都死绝了,也有人说是那个村子里闹僵尸,全村的老少全被僵尸给咬死了,反正众说纷纭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是真的。总之,这都是两三百年之前的事了,如今那个太平村几乎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支书讲道。
  “全村的人都死了?”我们眉头一皱,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没有了守墓人,我们只要找到了太平冢,就可以放心的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了。
  这时,徐小琳就问支书:“支书,那你能带我们去一趟那个没人的村子吗?”
  支书一听,却吓了一跳,好像十分害怕似的,急忙罢手道:“不行不行,那个村子可去不得啊,会死人的。”
  “会死人?”我们一愣,于是我说:“那个村子里有什么问题么,怎么会去不得呢?”
  支书说:“年轻人,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个村子里正因为当初全村人都死绝了,所以那里经常闹鬼,非常邪门的。以前听说过有人去到那个村子的附近,经过的时候可以看到村子里有飘忽的影子,而且有的人能够听到哭声。还有人听见村里人在喊他的名字,结果去过那附近的人,回来后都没有好下场,最后没有死掉,也全都疯得疯,傻的傻,就算是被鬼缠上了似的。总之,那个地方是去不得的,否则的话会倒大霉。”
  “竟然还有这种怪事?”我们大家皆是一愣,徐小琳他们都看向我,问我村子里死绝了人,是不是真的会闹鬼。
  我点了点头,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是横死的,或冤死的,死后怨气不散,的确会徘徊在村子里,害人索命。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有些害怕了。是的,谁会不怕鬼的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