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416

  王松安的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这个经委主任干得好好的,熬够年头就能够升一级,弄个副市长之类的当当。如果跟着这个劳什子工作小组的几个小年轻一起瞎折腾,闹出什么事情来,影响了仕途发展,他可就亏大了。
  想到这里,王松安扭过头来,对秦海和路晓琳说道:“路秘书,秦秘书,你们也都看到了。我们金塘的化工工业,整体规模还可以,但技术水平有限,恐怕承担不了你们交付的任务。你们是不是可以到浦江的一些大企业去走走,他们技术实力强,搞点研究开发之类的,也容易。”
  秦海道:“浦江的大企业生产规模大,转产新产品的难度更大。此外,国家也希望整个汽车工业能够有一个更合理的布局,不要把所有的产业都局限于少数的大城市,这就是我们到金塘来寻求合作的原因所在。
  金塘的化工工业不算太大,更谈不上强,如果不能抓紧时机提升产品档次,只怕未来会面临着淘汰的风险。”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提升我们的产品档次,可是,我们缺乏研发实力,大家都担心投了钱却没有结果。如果能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拿过来,我们倒是很感兴趣的。”王松安说道。
  秦海早就在等着王松安这句话了,他笑着接过话头,说道:“王主任,你这个想法倒也不错。不过,如果技术是其他人开发出来的,恐怕咱们金塘就不能无偿使用了,而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如果成本合理,我们当然可以接受。”于克岫替王松安回答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科研是个大买卖
  “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考虑换一种合作方式,那就是请独立的研究机构来开发新产品,企业只负责按照设计进行生产。不过,产品的价格中间就需要分出一部分作为研究机构的利润。这个方案,大家能够接受吗?”秦海笑呵呵地对众人问道。
  刘杰插话道:“秦秘书,你说产品价格中间要分出一部分,大概要分出多少呢?”
  秦海道:“在传统产品与改性产品的差价中间,分出40%至60%,作为产品开发方的收益,刘厂长觉得这个比例可以接受吗?”
  “40%至60%?这不就是差不多一半了吗?”刘杰咂舌道,“这就意味着我们辛辛苦苦生产,挣的钱要分出一半给别人了。”
  路晓琳忍不住插话了:“刘厂长,你如果觉得这个比例太高了,你们可以自己搞开发呀。我们杨主任说过,技术是无价的,这也是我们前几天建议大家自己搞研发的原因所在啊。”
  “这……”刘杰语塞了,他扭头看看王松安以及其他的厂长,发现大家的眼睛里都有一些不甘心的神色,但又都不知道如何说才好。
  秦海道:“这件事情,我们还得回去向杨主任汇报一下才能确定,具体的分成比例,也需要请示上级领导,不是我们几个人说了就能算的。在座的各位领导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是自己搞研发合算,还是购买成熟技术合算。对于国产化办来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两种方式我们都是欢迎的。”
  “对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回去思考一下吧。”王松安顺着秦海的话头说道。
  会开到这个程度,只能算是无果而终了。王松安要求各家企业回去思考是否要搞自主研发,但金塘经委不愿意承担研发失败的责任,各家企业又哪里有胆量和积极性去独自冒风险?说到最后,反而是秦海提出的引进成熟技术的思路,更符合大家的实际情况,只是分出50%的利润来作为技术支出,也着实让众厂长们感觉到肉疼。
  “娘的,如果一吨改性聚氯乙烯有2000块钱的利润,那国产化办光提供一个配方就要拿走1000块。一年算生产1000吨,他们就白白拿走100万了,实在是太黑了。”散会的时候,于克岫一边往外走,一边对身边的刘杰嘀咕道。
  刘杰道:“人家不是说了吗,你不服,自己搞去啊!”
  “如果是我自己的企业,我还真就自己投钱去搞了。技术搞出来,可以吃一辈子,很划算啊。”于克岫道。
  刘杰冲着不远处的王松安呶了呶嘴,说道:“老王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你去担这事干什么?企业毕竟不是你自己的,万一弄砸了,你一世清名可就全完了。”
  “唉!”于克岫长叹一声,“现在报纸上都在讨论国企为什么搞不好,你看这样的事情,咱们能搞得好才怪呢。”
  厂长们在长吁短叹,这边工作小组的几位也在说着悄悄话。一出会场,路晓琳便拉住秦海问道:“小秦,你今天在会场上说的话,可没经过杨主任同意的,你能对这些话负责吗?”
  秦海嘻嘻笑道:“你不也帮我说话了吗?”
  路晓琳跺着脚说道:“你话都说出口了,难道我还能否定你?再说了,杨主任也叮嘱过,技术上的事情你可以自由发挥,这个问题,也可以算是技术上的事情吧?”
  “这个不能算是技术问题吧?这应当算是一个管理问题。”夏扬杰扶着眼镜,讷讷地说道,“小秦,你说可以找人先把技术开发出来,再卖给这些企业,你不会是想找高校做开发吧?”
  秦海道:“找高校做开发是一种方式,也可以找民间研究机构做开发。我想,国企没有搞研发的动力,民间机构说不定真有不信邪的。只要我们能够给予高额的回报,我相信肯定有人愿意出面来做的。”
  “民间研究机构?”夏扬杰挠挠头,“我怎么没听说过有什么民间研究机构?高分子的研究,投入可不少,民间有人愿意做吗?”
  秦海笑道:“放心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这件事情还得征得杨主任的同意,小路、老夏,你们回头得帮着我一起说话。”
  “这倒没问题。”夏扬杰道,“看这些企业的作派,我觉得研发新产品的事情,还真指望不上他们。可是,小秦,你确信真的有民间机构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吗?”
  “我确信。”秦海答道。
  “我明白了!”路晓琳突然一拍脑袋,“你们北溪不是有一个汽车材料研究所吗,你不会是想打他们的主意吧?”
  秦海笑道:“不会的,北溪那个研究所主要是搞金属材料的,高分子这方面,他们没什么优势。这件事情你们先不要多问,到时候我总会有办法就是了。”
  “又在故弄玄虚!”路晓琳瞪了秦海一眼道。
  几个人说话的时候,黑子照例是跟在旁边一言不发。路晓琳和夏扬杰弄不清秦海想如何做,黑子的心里却如明镜一般。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老板肯定又动了心思,想自己搞一个研究所来做新材料的研发了。按照过去的规律,自己的老板一旦有了想法,就会付诸实施,而且最终的结果肯定会是非常乐观的。
  黑子猜得没错,秦海心里想的,的确是要自立门户,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材料研究所,为那些不愿意进行科研投入,或者没有能力进行科研投入的企业提供成熟技术,然后再凭借这些技术赚取高额的利润。
  有关改性聚氯乙烯、改性玻纤尼龙等方面的思路,秦海都有所掌握,只要找几个懂行的人,照着他的思路去做一些实验,突破这几项技术并非难事。北溪的那个汽车材料研究所,秦海没能涉足,现在这个机会,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了。
  科研也是可以做成买卖的,而且完全可以做成大买卖。汽车国产化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秦海要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工作小组在金塘又逗留了两天,然后便打道回府,回到了浦江。秦海代表工作小组向杨新宇汇报了此行的见闻与收获,听说金塘经委和各家企业都不愿意承担研发的风险时,杨新宇的眉毛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有好处的时候,大家都来了。有风险的时候,大家都躲了。像这个样子,咱们国家的科技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啊!”杨新宇感叹道。
  秦海道:“杨主任,你也得理解基层的苦衷。咱们传统的企业管理讲究的是稳健经营,大家不愿意冒风险也是情有可原的。就说咱们国产化办吧,咱们能替企业担这个风险吗?”
  杨新宇点点头道:“你说的道理,我当然知道。你说说看,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秦海捅了捅路晓琳,示意路晓琳来汇报这件事。路晓琳瞪了秦海一眼,然后才对杨新宇说道:“杨主任,小秦在金塘提出了一个思路,就是把研发和生产分开,让专门的研发机构来开发新产品,然后再把技术交给生产企业去进行生产。这个思路提出来之后,倒是得到了金塘市一些企业的赞成。”
  杨新宇道:“这个思路倒也不算新鲜了,我们此前也设想过产学研一体的思路,那就是让高校和科研院所来承担科研任务,企业只负责生产。只是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企业要承担研发的投入,现在小秦的这个想法,是让双方相互独立,各自为战,这恐怕有些难度。”
  “有什么难度呢?”秦海问道。
  杨新宇道:“照这个思路,企业是坐享其成,而科研部门则要承担研发的风险,这太不公平了。”
  秦海道:“所以我同时也提出来,要让科研部门从企业的生产中分走一部分利润,比如说,50%左右。这样一来,科研部门就有积极性了。”
  “可是,科研部门的初始投入从哪来呢?还有,如果科研部门投入之后,没有能够取得成果,这些投入又由谁来承担呢?”杨新宇问道。
  秦海道:“这就看科研部门有没有这种风险投资的意识了。我建议,我们不要把科研主体限定在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吸引民间力量来参与,这叫开门办科研。”
  “好个开门办科研!”杨新宇哈哈笑了起来,同时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秦海,并不揭穿秦海的真实用意。
  与路晓琳不同,杨新宇对秦海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此前青锋厂的事情,杨新宇已经隐隐感觉到,秦海身上有许多含而不露的技术。此时听秦海说要吸引民间力量参与,杨新宇马上就意识到,秦海是在为自己准备舞台。
  “这个开门办科研的想法不错,我们的确应当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国家的科研中来。小秦,你把这个想法写成一个报告,我亲自去向部长请示。”杨新宇说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
高档餐厅
  汇报完毕之后,工作小组的各位便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对金塘的调研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下一步还要继续到其他地方调研,因此有些功课是必须要先做好的。
  快下班的时候,正在整理资料的秦海接到了杨新宇从办公室打来的电话。
  “小秦吗?下班以后有什么安排没有?”杨新宇在电话里用温和的语气问道。
  “……没有。”秦海一时有些错愕,弄不清杨新宇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安排的话,下班以后你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吧,我请你吃晚饭。”杨新宇说道。
  “有什么事情吗?”秦海奇怪地问道。杨新宇是从京城派到浦江来工作的,家人都在京城,所以他在浦江也相当于是单身汉,平时都是和大家一起吃食堂的。他专门请下属吃饭这种事情,至少秦海还是第一次遇上。
  “没什么,只是想找个人聊聊天罢了。”杨新宇说着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秦海有些不淡定了。领导无缘无故请你吃饭,和有关部门请人喝茶好像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可谓是宴无好宴。秦海不用太多琢磨,也能猜出杨新宇请自己吃饭与此前自己向杨新宇汇报的事情有关,纵然其他人看不出秦海在这件事情里的考虑,杨新宇对此肯定是洞若观火的。
  既然杨新宇选择了吃饭这样的方式来与自己交谈,秦海自然不便让其他人知道。他在办公室里一直拖到了下班之后,等其他人都走完了,这才收拾好东西,来到了杨新宇的办公室。
  “杨主任,我来了。”秦海站在门口说道。
  “哦,稍等片刻,我写完这一行字。”杨新宇头也没抬,在面前的一份文件上匆匆写了些什么,然后盖上笔帽,收好文件,站起身呵呵笑着问道:“怎么样,没影响你和对象约会吧?”
  “呵呵,我对象还不知道在哪个幼儿园里上小班呢……杨主任倒是会挑人,如果你请小路陪你吃饭,人家估计还真是没空了。”秦海也笑着回答道。
  “怎么,小路和小夏真的在谈恋爱了?”杨新宇颇为八卦地打听道。
  秦海道:“只能说是刚擦出了一点火花吧,小路这么时尚的人,居然会相同老夏这个书呆子,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杨新宇摇摇头道:“这你就不懂了,正因为小路是个时尚女性,她才会喜欢比较稳重可靠的小伙子,这就叫性格互补。小秦,你现在还小,等你开始找对象就知道了。”
  “杨主任果然是情场……呃,果然是经验丰富,以后我还得多向杨主任学习。”秦海果断把“情场”后面的两个字咽了回去。领导跟你开玩笑,那是为了表示平易近人,你可千万别拿领导当成可以无话不说的哥们。跟领导开玩笑开过头,后果是很严重的。
  两个人说着很轻松的话题,一齐出了国产化办的小楼。来到大街上,杨新宇对秦海问道:“小秦,我对浦江不熟悉,你知道什么地方有不错的馆子吗?嗯……档次要稍微高一点的。”
  “您还请了其他客人吗?”秦海问道。
  “没有,就咱们俩。”杨新宇道。
  “咱们俩……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就行了吧?”秦海道。在他想来,杨新宇请他吃饭只是一个形式,真实的目的是要和他谈谈工作上的事情,既然只是一个形式,何必还要找高档的场所呢?
  杨新宇摇摇头:“今天日子不一样,所以得找个高档一点的地方。”
  “好吧……不过我对浦江也不熟,前一段时间和小路一起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时候,小路跟我说过一家在怀海路上的餐厅,据说档次很高,要不咱们上哪去?”秦海道。
  杨新宇道:“听你的,你带路,我掏钱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