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6

  秦海道:“李老师,你离开了研究所,有没有兴趣到我这里再兼一份职啊?”
  “你这里?哪里?”李林广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特钢厂啊。”秦海说道。
  “嗯嗯,我倒把这事给忘了。”李林广不好意思地说道。他最初到平苑来,其实就是受秦海之邀,到平苑特钢厂去帮忙的。后来因为做汽车配件的事情,他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青锋厂的实验室那边,倒把特钢厂的事情给忘记了。不过这也难怪,秦海这一段时间跑到浦江去帮国产化办的忙,让人都忘了他还是平苑特钢厂的老板呢。
  “特钢厂这边,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找我啊,我们一直都有学生要找实习单位的,就是不知道你们还接收不接收。”李林广稍尴尬了一下之后,便笑着说道。
  秦海道:“学生来实习,我们永远都是欢迎的,李老师尽管安排就是。不过,我请李老师过来帮忙,可不是过去那些炉前指导的事情,而是想请李老师主持一个实验室,专门从事特种钢材的开发。”
  “这个嘛……”李林广忽然有些迟疑了。
  “怎么?李老师觉得我这里不合适?”秦海有些奇怪,他记得自己最早约李林广来帮忙的时候,李林广是非常痛快的。现在大家关系这么熟了,怎么态度反而变得犹豫了呢?
  宁中英插话道:“小秦,你这样做也不太好。李教授刚刚辞掉材料研究所那边的职务,转身就到你这里来,还是做材料研究,这不明摆着是拆韦宝林的台吗?这样做,对于李教授和你,都不利,市里会有看法的。”
  “原来是这样。”秦海恍然了,他笑着说道:“李老师,咱们可以变通一下。您先不用到平苑来,甚至以后也可以不到平苑来。我提供资金,你带一些老师和学生搞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咱们双方共享。这件事不需要告诉任何人,韦宝林拿不住什么把柄,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小秦这里的研究项目,我倒是挺感兴趣的。”李林广终于表态了,“小秦过去搞出来的几种特种钢材,设计思想非常巧妙,我正打算就这个思想写点东西呢。不过,你说的合作方式,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咱们还得商量一下。”
  “没问题,回头咱们详细地商量一下。”秦海答应道。
  宁中英听他们俩说完,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说来,汽车材料研究所那边,你们俩都准备放弃了?”
  秦海耸耸肩膀,说道:“不放弃还能如何?”
  宁中英道:“你的也对,现在这种情况,咱们也没法插手。算了,我还是让冷玉明自己多费点心,有些技术就只能自己来做了。唉,咱们过去花这么多心血搞起一个材料实验室,现在又不得不重新开始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了几分颓唐之色。
第二百零九章
翅膀硬了可以飞了
  李林广发完牢骚,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他表示一回去就会把辞职报告交给韦宝林,从此之后材料研究所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宁中英和秦海把他送出办公楼,然后也没再返回办公室,而是一齐往宁中英家里走。按宁中英的话说:到家里喝点茶,聊聊天,比在办公室呆着轻松,此外,他家那个小闺女也想秦海了。
  听到宁中英后一句话,秦海有一种天雷滚滚的感觉,不过,看宁中英的表情,似乎又没有意识到这样说有什么不合适。在宁中英心目中,女儿还是一个小姑娘,想念一个能说得来的玩伴也是无可厚非的。他丝毫没有想到,女儿其实已经17岁,不是懵懂无知的年纪了。
  “韦宝林那个材料研究所,真的没办法了?”宁中英一边走着,一边把刚才对秦海问过的问题又提出来了。刚才他问这话的时候,有李林广在场,有些话估计秦海也不合适说,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宁中英还想再听听秦海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秦海道:“办法也不是没有,如果通过国产化办给研究所找点麻烦,让韦宝林无法应付,市政府就该考虑一下这个人是否称职的问题了。不过,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缪市长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抓权,并不在乎什么科研规律,咱们一个小小的青锋厂,去触他的霉头也没什么必要吧。”
  宁中英死心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咱们青锋厂手里有几十项技术,也足够吃喝了。原来柴市长希望研究所这边能够再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把更多的配件生产任务拿过来。如果研究所的工作陷入停滞,受影响最多的是北溪市,青锋厂反而问题不大。”
  “是啊。”秦海附和道,“再说了,当初研究所就是咱们建起来的,大不了,咱们自己再重建一个小规模的实验室,不就行了?”
  宁中英摇了摇头,道:“我怕是没有这个精力了。我最多还能再干三年,三年以后,也不知道是谁来接我的班,我如果把摊子铺得太大,后面接班的人不一定愿意。所以,我现在只要稳住现有的业务,就可以算是成功了。”
  “其实,您还一点都不老呢。”秦海违心地恭维道。
  其实,走在宁中英的身边,秦海可以明显地看到宁中英头上的白发比一年前要多了许多,这一年青锋厂的经营虽然是蒸蒸日上,形势极为喜人,但宁中英在其中花费的心血也是不可估量的。当初宁中英咬着牙借钱搞材料实验室,其实是担了很大风险的。现在让他再来一次,他也的确没有这样的心气了。
  “什么不老,我的身体我还不知道?”宁中英呵呵笑着,揭穿了秦海的马屁,他说道:“我现在身体大不如过去了,我家老伴天天提醒我要少工作、多休息。以后的事情,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做了。对了,你这几个月在浦江,工作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秦海应道。他没有向宁中英隐瞒什么,把自己在国产化办期间做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与东耀厂和夏扬杰合作搞科技服务公司的事情,也都如实报告了。
  宁中英听罢,皱着眉头说道:“你的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我给你算算,青锋厂这块就算了,你也没心思在厂里呆了。平苑钢铁厂、北溪钢铁厂、跟陈鸿程合作搞外贸、国产化办,现在又多了两个科技公司,对了,听你这意思,你还想跟李教授也弄一个科技公司出来吧?”
  “的确有这个想法。”秦海坦承道。其实宁中英还少算了一些东西,秦海与曲江农场合办了一个水泥厂,在曲武与沙仁元合办了一个工业陶瓷厂,这都是宁中英不知道的。但即使是宁中英算出来的这些,也已经是千头万绪,让人眼花缭乱了。
  “这么多事情,你忙得过来吗?”宁中英问道。
  秦海笑道:“忙不过来也得忙啊。我想做的事情太多,如果一件一件按部就班来做,时间就来不及了。您是知道的,新材料开发,周期都是很长的。我们现在和国外的差距就已经很大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追赶,就真的赶不上了。”
  “你想和国外竞争?”宁中英抓住了秦海话里的潜台词,问道。
  秦海想当然地说道:“当然是要和国外竞争。您想想看,我们现在搞汽车配件国产化,面临的问题都是材料问题。人家国外已经搞出来的材料,我们举全国之力都没有搞成,这个差距让人汗颜啊。”
  “国际竞争……有志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宁中英感慨道。换成其他的人,如果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宁中英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吹牛,觉得不靠谱。但这话出在秦海嘴里,宁中英是有几分相信的。想想看,经秦海的手出来的产品,已经有不少走出国门了,这个年轻人的确是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的。
  “对了,宁厂长,我这趟回来,想带几个人出去帮我,其中就包括宁默,您觉得合适吗?”秦海又说道。
  宁中英迟疑了一下,问道:“你觉得,小默能行吗?”
  秦海道:“不试怎么知道呢?我打算和刚才跟您说的那位夏老师合伙开一个材料技术服务公司,他是一个技术人员,管理方面的事情肯定不行,我想叫宁默去当总经理,负责行政和经营。”
  “在浦江?”宁中英问道。
  “是的,在浦江。”秦海答道。
  宁中英心里泛起了波澜,儿子能够到浦江去发展,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宁默原来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青工,秦海创办平苑特钢厂的时候,硬把他放在了管理位置上,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了。在过去这一年中,宁中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儿子的成长,虽然说话、做事偶然仍免不了轻率和莽撞,但犯错误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在待人接物等方面,也已经颇有一些章法了。
  看着儿子走上正轨,宁中英是非常高兴的。过去,他对儿子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轻易不与儿子说话,一开口就是训斥和指责。而过去一年中,他们父子之间交流管理心得的机会越来越多,宁中英几乎是把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向儿子倾囊相授,宁默也一反常态地对父亲表现出言听计从。
  如今,秦海提出要带宁默去浦江,宁中英知道,这是对儿子的一次新的挑战,但他也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儿子能够经受得起这次挑战,并且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
  “好啊,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宁中英喃喃地说道。说罢,他又认真地对秦海叮嘱道:“小秦,你带小默出去闯荡,我非常赞成。不过,在外面毕竟不同于在家里,北溪这边,如果你们闯出什么祸,我还有点老面子,能够帮你们周旋。到了浦江,如果做得不好,就没人帮你们了。所以,你们要千万小心行事,凡事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这话,估计是老一辈人对下一代用得最多的一句叮嘱了。而事实上,当年轻人能够做到三思而行的时候,也就不需要老一辈嘱咐什么了。秦海理解宁中英的心情,他点头答应道:“宁厂长,您放心吧,我不是一个莽撞的人。再说,我们在浦江也不是毫无依靠,杨主任对我还是很不错的,就像您对我一样。”
  “毕竟不是自己的长辈,还是隔一层的。”宁中英说道。
  呃……秦海无语了,好像宁中英也不是自己的长辈,莫非对自己也隔了一层?
  两个人边说边走,一转眼已经来到宁中英家的楼下。没等他们上楼,秦海就听到头顶上传来一声清亮的呼唤:“秦海,你回来了!”
  秦海循声望去,只见在二楼的阳台上,宁静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俩,脸上绽放着欢喜的笑容。没等秦海心里涌上来什么幸福的感觉,就听到宁静说了一句大煞风景的话:“你从浦江回来,给我带礼物没有,没带礼物我可不让你进门!”
  “这个……”秦海窘了,扬着头看着宁静,不知说啥才好。他从浦江回来,只是当作一次普通的出差而已,哪里会想着给女孩子带什么礼物。别说给宁静,就算给他自家的父母、妹妹,他也没准啥东西。可是宁静这样一说,他又觉得自己好像是做错了什么,早知如此,哪怕在上火车之前买几根棒棒糖搁在包里也好啊。
  “小静,怎么这么没礼貌!”倒是宁中英替秦海解了围,他假意地板着脸,对女儿训道,“还不快去开门!”
  “就知道你会护着秦海,对我哥你都没这么好!”宁静格格笑着,果真跑去开门等着了。
  “小静就是随便说说,你可别当真。”宁中英认真地向秦海做着解释,他怕秦海受此启发,以后真的每逢上门必带礼物了。
  秦海笑道:“怨我,怨我,小静把我当哥哥,我倒忘了这个小妹妹了,下次回来一并补上吧。”
第二百一十章
宁府家宴
  秦海随着宁中英上了楼,走进宁家,这才发现宁中英邀他来家里的目的并不仅仅限于喝茶聊天那么简单,而是已经有满屋子的菜香在等着他了。宁中英的夫人宋玉兰出来和秦海打了个招呼,就继续钻进厨房里忙碌去了。宁静倒是像只小猫一样时不时绕着秦海转几圈,但偶尔也会被母亲叫进厨房去帮忙。
  “宁厂长,你们家……这是要请客啊?”秦海用鼻子能够闻出炖鸡、煎鱼、粉蒸肉等味道,他知道,这可不是一顿普普通通的家宴,而是相当隆重的礼遇了。
  宁中英笑呵呵地招呼着秦海坐下,然后似乎不经意地说道:“你宋阿姨说你帮了小默很多忙,还给小静寄过参考书,一直也没机会感谢你一下。你电话里不是说今天回来吗,咱们就在家里聚聚,也没有外人,都是自家人。对了,小默一会就回来。”
  宁中英刚说到宁默,宁默就出现了。他走进家门,先是夸张地大喊了一声“哇,好香啊”,然后才发现端坐在自家沙发上的秦海,连忙扑过来,一屁股坐在秦海身边。他那200斤出头的分量,一坐下去,差点把秦海从沙发上弹起来。没等秦海抗议,他已经伸出胳膊,揽住了秦海的肩头。
  “喂喂,胖子,你没事吧!”秦海笑着问道。宁默这个亲昵的举动,让秦海像是骤然回到了一年前他们初次相识的场景,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但也都纯真烂漫,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牵挂。
  “秦海,你还知道回来啊!我和磊子还说呢,你是不是被那个路秘书把魂勾走了,乐不思蜀了!”宁默哈哈笑着说道。
  宁中英瞪了宁默一眼,道:“小默,乱说什么呢,这种玩笑也是乱开的?”
  宁默用耍赖的口吻说道:“爸,你也知道是开玩笑嘛。我和秦海这么长时间没见,你就不允许我们俩亲热亲热。”
  宁默这话说得太暧昧了,让秦海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浑身掉了无数的鸡皮疙瘩。他用胳膊肘在宁默的肋下撞了一下,然后趁着宁默吃疼的机会,把身子向旁边挪了几寸,算是脱出了宁默的魔爪。
  “胖子,厂里的生产怎么样?”为了不让宁默再起亲近自己之心,秦海赶紧找了一个话题来问宁默。
  听到秦海的问话,宁默果然老实起来,他坐正身子,答道:“挺好的,自从那个陈总给咱们提供合金元素之后,咱们的特钢产量翻了好几番,质量也比过去好多了。过去3个月,咱们总共生产了200多吨特钢,都通过陈总销到欧洲去了。”
  他说的陈总,自然就是指陈鸿程了。秦海自己没有外贸权,所以他与莱昂纳多之间的特钢交易,都是通过陈鸿程作为中间人的。特钢销售的收入,一部分按普通外贸的方式,直接在海关兑换成人民币,返回平苑特钢厂的账户,另外一部分则用于在国外购买各种原材料,分别提供给平苑特钢厂和北溪特钢厂。
  在这其中,平苑特钢厂是真正生产特种钢材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大,主要是以质取胜。而北溪特钢厂则是挂着特钢的名义,实际上生产的是普通钢材,主要用于满足安河省的省内市场。由于在国内无法筹措到足够的煤炭和铁矿石,北溪特钢厂现在使用的主要是通过莱昂纳多从澳大利亚采购来的煤和铁,其与平苑特钢厂之间的财务结算自有一套方法,也不必细说了。
  问过生产情况,秦海回到了正题,他问道:“胖子,你觉得平苑这边离了你,行不行?”
  宁默道:“应当可以了。秦大叔现在已经完全熟悉钢铁厂的运作了,他这个厂长当得挺好的。下面有一些中层干部现在也很得力,我和磊子要盯着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对了,阿姨现在在厂里的威望也高着呢,有工人都开玩笑说她是太后老佛爷了。”
  秦海笑了,宁默说的阿姨就是指秦海的母亲宗惠英,她现在分管平钢的后勤,在厂里人缘很不错,这一点秦海也是知道的。平苑特钢厂是私营企业,不像国企那样人际关系复杂,管理难度相对也小得多。
  “既然这样,那么胖子,过几天就跟我一起去浦江吧,给我当总经理去。”秦海说道。
  有关去浦江的事情,秦海此前也曾经与宁默讨论过几回,这一回算是正式决定。宁默心中既有几分忐忑,又有几分兴奋。他搓着手,用怯生生的眼光看了看宁中英,问道:“爸,秦海让我去浦江帮忙,你说我去不去?”
  “你想不想去呢?”宁中英假意板着脸问道。
  宁默道:“我当然想去……”
  “那就去吧!”宁中英道。有关让宁默去浦江的事情,秦海事先已经向他通过气了,所以他这番做作,只是给宁默看的。要说起来,他对宁默去浦江也是有些担心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又让他觉得应当让儿子出去经经风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