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416

  宁中英道:“上次开家长会,老师说现在她和小珊的成绩在年级里最突出,这都是你指导的功劳。她妈妈前两天还说呢,说小秦你真是我们家的贵人,我们全家人都得了你的好处呢。”
  秦海赶紧谦让道:“呃……宁厂长您太客气了,宁默是我哥们,小静也喊我一声哥,我帮他们一把都是应该的。”
  宁中英诡秘地笑道:“她妈妈说的,可不仅仅是小默和小静的事情哦。”
  “不是他们,那是指什么?”秦海诧异了。
  宁中英哈哈笑道:“你还不知道吧?这回是轮到我这个老头子沾了你的光,快退休的人了,还落着一个提升级别的机会呢。”
  “怎么,您要提升了?不会是要当县长了吧?”秦海猜测道。
  宁中英摇摇头:“县里哪有位子给我坐,我还是在青锋厂当这个厂长。不过,前两天省农业厅把我找去了,陈厅长亲自找我谈的,说准备把青锋农机厂升格为农业厅直管,级别升为正处级。厅里不另派厂长来,还是让我再当一届厂长。”
  “这样也行?”秦海目瞪口呆了。
  青锋厂是县里的企业,虽然归口在经委下面管理,但因为企业规模比较大,所以级别也比一般的厂子要高,是正科级单位。宁中英作为青锋厂的厂长,也就是正科级干部,与县里的那些局长们是一个级别。
  如今,农业厅要把青锋厂升格为直管,也就是让青锋厂变成了省属企业,这样厂长的级别也就水涨船高地升上来了,宁中英从正科级一步就升成了正处级,与县长成了平起平坐的关系。
  虽然说企业的级别与机关里的级别并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但当企业领导被调动到行政机关任职的时候,还是会参考他所对应的级别。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农业厅要把宁中英调去担任行政干部,必须给他一个处长或者副处长的位子,才算是合理。
  农业厅为什么要提升青锋厂的级别,秦海是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青锋厂把旋耕刀片出口到了日本,这件事已经惊动了农业部。安河省农业厅得到这样的消息,自然要有所反应,总不能让具有这样强技术实力的一家企业,还仅仅停留在县属企业的水平上吧?
  把县里的企业抢到省里去,这中间自然还要有一番复杂的协调,这些细节就不是秦海需要关心的了。既然农业厅的厅长已经找宁中英谈话了,这件事看起来应当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呵呵,那属下就恭喜宁厂长高升了。”秦海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嘻皮笑脸地向宁中英祝贺道。
  宁中英佯作嗔怒地斥道:“多大的人了,还成天这样油腔滑调的!”
  “不敢不敢,不过,级别提了总是好事。”秦海说道。
  宁中英道:“当然是好事,作为省属企业,各方面都会更受照顾一些。不过,陈厅长也跟我说了,农业厅不是平白无故给我们厂升级别的,农业部下了一个任务,让咱们研制耐用寿命超过2000亩的旋耕刀片,还要负责把堆焊技术转移给国内其他农机企业。我琢磨着,这事应当是你给我们揽过来的吧。”
  “这就是我上次给您打电话的时候说起过的,咱们可以借这个机会,把咱们青锋厂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农机巨头。省属企业算什么,咱们以后没准还能成为部属企业呢,到时候,您再混个厅级干部当当。”秦海说道。
  宁中英道:“这个目标倒是挺宏大的,不过,我这两天找冷玉明他们讨论过,要把刀片的耐用性提高到2000亩以上,他们信心不足啊,大家都在盼着你回来呢。”
  秦海道:“这件事我已经有安排了,不过现在还不能透露,因为可能涉及到一些专利技术,如果泄露出去,对我们不利。咱们现在先继续完善堆焊工艺,等新工艺成熟之后,我们再转过去。”
  “听你的。”宁中英点头道,他知道农业部会把这个任务交给青锋厂,也是看中了秦海的技术。既然秦海说自己已经有安排了,那他也就不需要再操心了,只要照秦海的话去做即可。
  “对了,宁厂长,我今天来找您,主要不是为了刀片的事情,而是我们钢铁厂那边出了点事情,我想听听您的意见。”秦海终于把话头引回到了自己的事情上。
第二百五十二章
阎王好斗,小鬼难缠
  在秦海讲述的时候,宁中英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没有插话,但他脸上那严峻的表情说明他是在认真地听,而且在进行着认真的思考。秦海把秦明华告诉他的情况全部转述完了之后,宁中英沉吟了一会,然后问道:
  “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没想好。”秦海坦白道。
  “找不到办法吗?”宁中英问道。
  秦海自嘲地笑了笑,说道:“恰恰相反,我是觉得办法太多了,难以取舍。”
  “哈哈,我也是觉得你的办法太多了。”宁中英会意地笑道,秦海的人脉关系,宁中英是有所了解的,也能够想象得出动用这些人脉能够产生出什么效果。不过,他的顾虑与秦海相似,都是认为用这些高层的力量来进行碾压,既浪费了资源,也不一定能够起到从根本上杜绝威胁的效果。
  “你搞钢铁厂,是杨省长点了头的。如果你去找杨省长帮忙,这个郑书记恐怕也要收敛几分。不过,阎王好斗,小鬼难缠,就算你把郑超给按住了,下面这些小喽罗照样可以给你捣乱,你还是没办法啊。”宁中英一语道出了秦海的尴尬之处。
  郑博佳敢于跑来强占平苑特钢厂,并不一定是出自于当副书记的父亲的授意,照着时下一些衙内的作派,甚至可以猜测此事郑超并不知情。郑博佳的倚仗,在于他的身份,他可以暗示各家单位给钢铁厂制造麻烦,直至钢铁厂举步维艰,不得不投入到他的怀抱中去。
  正因为郑超并没有参与此事,而郑博佳对钢铁厂的威胁也仅仅是限于口头,即使杨亦赫出面,也只能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郑超,不可能真的对郑超采取什么手段。这样一来,这种压力充其量也就能够让郑博佳在短时间内稍微收敛一点,等风头过了,他还是会卷土重来的。难道秦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上面的人出面吗?省长又不是你家的召唤兽,能喊一嗓子就跑过来给你帮忙?
  “宁厂长说得对,我现在的确是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所以只好来向您求教了。”秦海毫不掩饰地说道,在宁中英面前承认自己能力不够,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毕竟人家这辈子吃过的盐比秦海两辈子吃的饭都要多。
  宁中英皱着眉头抽了几口烟,然后开始替秦海分析起来了:“小秦,这件事情的麻烦之处,有几点。第一,是事情还没有发生,这个郑什么佳还只是找你父亲谈过一次,并没有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要进行针锋相对的反击,也找不到理由,你说是不是?”
  “正是如此。”秦海答道。
  “第二,他能够使用的手段,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但名目繁多。他可以让供电局停你们的电,也可以让自来水公司停你们的水,还可以让工商局去查你们的经营,这么多手段,你光靠一种办法来反击,显然是不够的。”宁中英接着说道。
  秦海再次点头赞同:“您说得对。”
  “还有第三……”宁中英又道,“这些人给你们添麻烦,他们自己却没有投入。就算你一时能够顶得住这些麻烦,也架不住他们天天来找麻烦,这个叫作什么来着?对了,叫阴魂不散,是不是这样?”
  “这才是最讨厌的事情。”秦海以手抚额,长叹着说道。
  钢铁厂每天都要生产,只要遇上一点麻烦,就会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而郑博佳这些人却是游手好闲之辈,他们本身没有什么正事,随时就可以来找钢铁厂的麻烦。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如何让郑博佳这些人断了找麻烦的念头,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我能够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三点了,你觉得我总结得对不对。”宁中英问道。
  “完全正确。您不愧是久经考验,考虑问题比我全面多了。”秦海由衷地恭维道,宁中英总结的这几条,也是他曾经想过的,但却不如宁中英归纳得这样清晰。其实,要解决什么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问题梳理清楚,宁中英说到这个程度,秦海已经能够隐隐地想到一些解决方案了。
  “好,咱们就从这三点入手。”宁中英没有在意秦海的恭维,他把手一挥,做了一个部署工作的手势,说道:“我是这样想的:首先,我们必须让他们再往前走一步,把他们的招亮出来,这样咱们才能拿住他们的把柄,也就有话可说了,日后要打官司,我们也能占得着理;第二,他们能够调动很多个部门的关系来跟你们为难,咱们不能怕麻烦,必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去解决这些隐患;第三……”
  作为一位资深的厂长,宁中英说话非常有条理,即使是这种日常的闲聊,他也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条,绝对不会把事情说得颠三倒四。
  随着宁中英的讲解,秦海紧锁着的眉头渐渐地展开了,他看到了一条非常清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个途径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切实可行,而照着这些步骤做下去,又能够行之有效地斩断郑博佳他们伸过来的黑手,让钢铁厂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继续经营下去。
  “高,实在是高啊。”秦海向宁中英翘起一个大拇指,连声赞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厂长,您真是一个……呃,我是说,您的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高兴之下,秦海差点就把宁中英说成一个活宝了,幸好他及时地改了口,否则铁定又要被宁中英痛斥一番了。
  “现在的社会风气,真是太恶劣了!”宁中英对秦海的溢美之辞无动于衷,而是开始批评起社会上这些不良风气了。平苑特钢厂遇上的这些事情,宁中英过去也有所耳闻。对于一些干部子弟的胡作非为,宁中英一向都非常不屑。
  秦海看着老爷子一脸义愤的样子,赶紧劝道:“这也是社会转型的代价吧。宁厂长,您就别生气了。”
  “对了,小默他们在浦江,没有为非作歹吧?”宁中英的思维也是极度跳跃,刚刚还在骂郑博佳那帮衙内,一转眼就说到自己的儿子头上了。或许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个小小的官二代吧。
  秦海道:“您放心吧,宁默、喻海涛他们在浦江非常老实,说句不好听的,浦江像他们这种家庭背景的人太多了,他们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我们在浦江成立的海杰公司,现在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宁默他们成天都在忙着处理各种关系,各种麻烦事也不比平苑钢铁厂要少。
  不过还好的一点是,浦江毕竟是个大都市,是比较讲规则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遇到特别不讲理的情况。另外,杨主任对我们也挺关照,有些事情他也能够出面帮我们解决的。”
  “小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说了一些浦江那边的事情。他现在也懂得一些分寸了,真碰上什么事情,摔几个跟头也好,不摔跟头怎么可能成长呢?”宁中英说道,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脸上浮出了几分慈爱的笑意。
  秦海想请教的问题已经请教完,接下来,他与宁中英聊了几句闲话,然后便起身告辞了。宁中英把他送出门,临别时还专门叮嘱了一句:“这件事情,你要冷静处理。实在解决不了的话,你来找我,我在县里的很多部门还能说得上话,应该能帮上你一些忙。”
  “多谢宁厂长,我尽量自己解决吧。”秦海自信地说道。
  想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秦海也就不着急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就呆在钢铁厂,上班的时候跟着工人一起炼钢,现场指导特种钢材的冶炼工艺,下班之后,他则回到家,给放学回来的秦珊和宁静辅导功课,解决她们的疑难点。妹妹和母亲对于秦海能够如此悠闲地呆在平苑,都觉得非常高兴。只有秦明华知道,秦海是在这里等着郑博佳等人再次上门。
  秦海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在他回家之后的第四天,一辆双排座的130皮卡车开进了钢铁厂的大门,径直开到行政办公楼前停下。从车头和车厢里跳下来五个年轻人,他们扬着头,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办公楼,来到厂长秦明华的办公室。
  “秦厂长,我们又来了,怎么样,上次跟你说的事情,你想好没有?”领头的一个年轻人大大喇喇地在沙发上坐下,对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秦明华问道。此人正是秦明华向秦海说起过的郑博佳,长得倒是还挺端正,只是那副刻意装出来的下流样子,让人不敢恭维。
  “是啊,我们都来两次了,行不行,给个痛快话吧。”另外几个年轻人都抱手站着,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秦明华抬起头,对众人笑了笑,说道:“哎哟,各位来了,都请坐下吧。这件事情,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我儿子秦海正好回来了,我让人去把他喊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你们看如何?”
  “你儿子在厂里吗?如果在,就快点让人去叫吧。我们时间宝贵着呢,没工夫在这里瞎耽搁。”郑博佳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应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个智慧型的衙内
  秦海在车间里接到秦明华的电话就赶过来了。他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五个年轻人都已经坐下,正在喝着茶水,互相聊着天。父亲秦明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埋头写着什么材料,显然是与这帮人无话可说,只能把他们晾在一边。
  秦海也没急着与这帮人打招呼,他径直走到秦明华身边,拉了一把椅子坐下,然后静静地打量着这五个年轻人。他发现,这五个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都是穿着花格衬衫、烫着鸡窝头、脸上写着“我是坏人”几个字的样子。相反,他们的打扮在时下堪称比较保守,发型也是中规中矩,打眼一看,就像是机关里新分来的几个大学生一般。
  其实,那年代真正的干部子弟,大多数在装束方面都是比较低调的,因为他们要出入机关大院,还要在父辈们面前扮演一个乖孩子的形象,绝不可能让自己与街上的小混混如出一辙。在父母看不见的场合,他们可以花天酒地,干出各种非主流的勾当,但要回家去的时候,就会把自己拾掇得严肃端庄,以便赢得长辈的好感。
  郑博佳正是这样一个人,在市委家属院里,他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他甚至还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一个中专,毕业后在市里一个不错的单位上了班。不过,单位上的领导知道他是副书记的公子,对他自然不敢有什么严格要求。他上班几年,真正在单位呆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余下的时间就是与一帮与他同样的衙内们在一起鬼混。
  市委领导的工资收入不低,各种福利以及下级单位的孝敬更是丰厚,但所有这些也只够郑超一家人过得相对比较富裕而已,离郑博佳期望的锦衣玉食、香车美女的生活要求还差得很远。作为一名干部子弟,郑博佳见过不少世面,他认识所有的车标,知道各种名烟名酒的价值,他想戴名表、穿名牌,在女友面前一掷千金,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他家里的收入所能够支撑得起的,更不用说他自己那点菲薄的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了。
  在那个年代里,作为一名干部子弟,他挣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北溪市有不少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颇为紧俏。郑博佳能够在这些企业以出厂价弄到一些产品,然后再以黑市价倒腾出去,转手之间,数百甚至上千元的利润就能落入口袋。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不少市县两级领导家里的子弟,形成了一个覆盖北溪的官二代关系网。
  倒腾紧俏物资来钱很快,但渐渐已经难以满足郑博佳等人的胃口了。高消费这种事情,永远都是没有止境的。最开始的时候,这些衙内只图能够到饭馆去点一桌子菜胡塞海吃一顿,就心满意足。到了后来,他们就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实在是太低端了,一顿饭再奢侈也不过就是一两百块钱的事情,而一枚金利来的领带夹,或者送给女友的一条进口名牌纱巾,动辄就是上千元,光靠倒卖一点紧俏物资哪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于是,一些小喽罗便开始提议做点大买卖,比如自己开一家厂子之类。一个来自于平苑县的衙内向郑博佳说起了平苑特钢厂的事情,表示这家企业挣钱极多,建议郑博佳也带着他们办一家类似的厂子。郑博佳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我哪会搞钢铁厂啊,既然这家厂子那么赚钱,咱们直接入股不就行了?”
  就这样,在两名平苑衙内的带领下,郑博佳一行来到了特钢厂,向秦明华提出入股的要求。郑博佳自然知道强取豪夺是犯法的事情,一旦传出去自己难以收场,因此他向秦明华表示愿意拿出1万元来作为股本,至于占有的股份嘛,马马虎虎算个40%就足够了。
  上一次郑博佳他们来的时候,秦明华告诉他们说,这件事需要自己的儿子秦海参加才能算数。郑博佳回去之后专门让人打听了一下,了解到了不少关于秦海的轶事,包括他曾经得到副省长杨亦赫接见这样的事情。郑博佳与小兄弟们讨论了一番秦海可能做出的反应,其中也考虑到了秦海可能动用杨亦赫这样的关系来给他们的父母施压。对于这种可能性,郑博佳自然是要考虑好应对方案的。
  看到秦海旁若无人地走进来,坐在秦明华身边一声不吭,郑博佳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先开口了:“你就是秦海?”
  “正是。”秦海笑着答道。
  “我叫郑博佳,秦厂长应该向你说过我的来意吧。”郑博佳问道。
  秦海点点头:“是的,我父亲说起过你的名字,至于来意嘛……他没太弄明白,郑先生能再解释一遍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