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16

  秦海道:“成本能降下来当然更好,降不下来的话,30元每公斤也不算贵了。只要你们能够生产得出来,我保证能够以300元每公斤的价格给你们卖出去。”
  “能卖得这么贵!”刘硕惊喜道,他回头看了看黄燕玲,说道:“燕玲,如果真有这么高的利润,那可比咱们生产陶瓷成品的利润高多了。”
  “这不奇怪,这种超细颗粒的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是用来涂在金属表面上的,使用量不大,却能让材料的耐磨和耐热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厂家对于价格并不特别敏感。”秦海解释道。
  “这么说,市场的需求量也不大了?”黄燕玲问道。
  秦海道:“目前需求量应当不会太大,估计等我们新开发的陶瓷涂层工艺得到推广,需求量会大一些,不过,一年有几吨估计也就到顶了。”
  “有几吨也不错了。”刘硕说道。如果照秦海的说法,一公斤氧化锆能够卖300元,一吨就是30万,几吨就是一两百万,而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其中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与秦海不同,刘硕现在还处于刚脱贫的状态,一两百万的利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
  说完生产上的事情,秦海才想起问了问刘硕和黄燕玲的来意。刘硕笑道:
  “我们这一趟是特地代表我们兄弟姐妹来看望一下秦厂长一家的。去年咱们厂子基本上盈亏平衡,根据秦厂长你的交代,我们在年底的时候给各家都分了红,一家分到1000多块钱,大家都高兴坏了。
  今年厂里的形势比去年还要好,很多市场都已经打开了,有了些稳定的客户。我和燕玲估摸了一下,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年底每家人家能够分到的红利起码要比去年翻上两番。
  大家都说,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好生活,工作又稳定又安全,收入也好,全亏了秦厂长帮忙。所以大家就非要让我们俩代表他们,来看看秦厂长,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
  “小海,刘厂长他们给咱们家送了小米、核桃、花生、芝麻油,一大堆东西呢,我和你爸爸还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才好。”宗惠英从里间屋走出来,对秦海说道。
  “大婶,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们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秦厂长给我们每家发了一个金饭碗呢。”刘硕笑着对宗惠英说道。
第二百六十三章
纳米级的二氧化锆
  刘硕这句大婶,把秦海雷了个够呛。以母亲宗惠英的年龄,在刘硕面前称句“大姐”都属于被叫老了,哪能再升一辈变成大婶。幸好宗惠英是从农村出来的,习惯了各种不同辈分的称呼。她在心里认定了刘硕等人是秦海的朋友,因此对于这声大婶也就泰然受之了。
  秦海向刘硕和黄燕玲拱拱手,说道:“大家的心意,我就不推辞了。刘大哥和黄大姐回去以后,代我全家感谢一下大家。为这么点事,你们还专程跑一趟,让我实在是过意不去。你们几位既然来了,就在安河多住几天吧,我找人给你们安排一个车,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省里几个著名的景区。”
  “不用不用。”黄燕玲连连摆手,“秦厂长,我们能够见到你和大叔、大婶,这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明后天我们就坐车回林西去,厂里还有不少事情呢。对了,我们这一趟来,其实还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秦厂长……”
  说到这里,她的语气变得有些迟疑,还不断地用眼睛瞟着刘硕,似乎是有什么想说却又不方便说的事情。
  秦明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黄燕玲这番做作,秦明华是完全能够看懂的。可以猜想,其实他们这一趟来的主要目的就是黄燕玲想说的事情,而这件事显然又是有可能会让秦海觉得不悦的,所以黄燕玲才会摆出这样一副架式。进一步地想,刘硕和黄燕玲在这件事情上肯定事先有默契,现在的局面摆明了就是想让黄燕玲唱黑脸,刘硕则作为备份,在必要的时候出来唱唱红脸。
  按照双方的协议,兄弟陶瓷厂由秦海保留决策权,重大的决策必须经秦海同意。双方虽然说是合作关系,但秦海与刘硕等人只有过一面之缘,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沙仁元又已经去世,所以刘硕、黄燕玲他们如果有什么想法想和秦海商量,的确是有些尴尬的。
  秦海也是聪明人,前后两世加起来也有五十几年的阅历了,岂能看不出黄燕玲的想法。他笑了笑,说道:“黄大姐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咱们其实是一家人,什么事都是可以商量的。”
  刘硕向黄燕玲递了一个肯定的眼神,黄燕玲这才带着怯怯的神情说道:“秦厂长,是这样的,当初你给我们陶瓷厂定下的方针,是生产工业陶瓷。目前,我们工业陶瓷方面的销售倒也还可以,今年有望盈利30万元以上。不过,据我们观察,工业陶瓷方面的市场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我们想到民用陶瓷方面去试一试,你看有没有问题。”
  “你想说的,就是这事?”秦海有些觉得意外。他给兄弟陶瓷厂的定位就是搞工业瓷,这个市场其实非常广阔,只是因为厂子目前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许多客户不认兄弟陶瓷厂的账,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发展会比搞民用瓷要强得多。不过,尽管他有这样的想法,黄燕玲提出搞民用瓷这个思路,也不算什么离经叛道之举,大可不必这样忐忑不安的。
  “秦厂长,我们也是随便想想,你觉得不合适也没关系的。”黄燕玲赶紧往回收自己的话。
  秦海无语了,他这才发现,自己与兄弟陶瓷厂的这些管理者之间,真的有很深的隔阂,以至于对方连提一点经营上的建议都要如此小心翼翼,生怕让他觉得不高兴。他想了想,说道:
  “刘大哥,黄大姐,可能咱们之间的沟通太不充分了。这事也怪我,我应当多往林西跑几趟,大家在一起多聊聊,也就不至于如此生疏了。其实,企业经营方面的事情,你们是实际的经营者,完全可以有相机决策的权力,我也是会充分尊重你们的意见的。”
  “秦厂长误会了……”刘硕有些脸红,他支吾着说道:
  “沙叔临走之前,交代过我们,说厂子里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你的同意,我们13家人都是在沙叔的病床前发过誓的,谁要违反了,大家都饶不了他。
  民用瓷这件事情,我们考虑了很久,也是犹豫不定。其实林西本地也有几家民用瓷厂,我们如果生产民用瓷,可能与他们也有竞争,到底能不能打开市场,我们也没数。我们大家的想法是,如果秦厂长能够给我们支支招,开发几种别人没有的新产品,那我们就可以做。如果没有这种新产品,那我们还是坚持做工业瓷的市场为好。”
  秦海道:“你们能够积极想办法促进厂子的经营,我非常高兴。以后像这样的建议,你们随时都可以提,行与不行,咱们可以一起讨论嘛。至于说民用瓷……我的感觉是,现在做还有些早。”
  “早是什么意思?”黄燕玲奇怪地问道。
  秦海笑了笑,说道:“我是说,现在民用瓷的市场其实很有限,不外乎就是一些家用的餐具,这个市场并不大。要等百姓都富裕了,家家户户买新房子,要用瓷砖做装修,买各种陶瓷洁具,那时候市场才值得投入。”
  “家家户户买新房子?”刘硕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这恐怕得等上几十年吧,再说了,就算单位上给分了一套房子,又会有谁去买瓷砖在家里用呢?”
  秦海笑而不语,80年代中后期的人,肯定是预见不到90年代中后期以及新世纪的购房潮的,由于全民购房潮的来临,在新世纪初,中国的民用陶瓷出现了井喷一般的发展。然而,这个市场对于现在的兄弟陶瓷厂来说,的确是太早了。
  “其实,工业瓷的市场还是挺大的,我们这样一个小钢铁厂,每年采购的耐火材料也不少呢。”秦明华在一旁插话道。他听懂了儿子与刘硕他们的对话,虽然有些想法,但也不宜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只能帮着儿子敲敲边鼓。
  “是啊是啊,其实我们坚持做工业陶瓷也是很有前途的。”刘硕果断地否定了黄燕玲的提议,这也是他们出发前就商量好的,那就是如果秦海不赞成搞民用瓷,他们也绝不纠缠,一切以秦海的意思为准。
  “对对,我们的确是有些性急了,其实,今年我们搞工业瓷起码也能挣到30万利润了,人还真是不能太贪心了。”黄燕玲抱歉地笑着说道。
  刘硕也表忠心道:“秦厂长,关于氧化铝和氧化锆,你这边要多少,我们就能够保证提供多少,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为了这个,我们还专门添置了细粒度的球磨机,花费是不少,不过大家都说值得。”
  “氧化锆……”秦海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其实是刚才他们已经谈论过的事情,但结合黄燕玲提出的希望往民用瓷方面转型的思路,秦海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想法。他愣了足足有几分钟,然后脸上绽出了笑容,对刘硕问道:“刘大哥,咱们厂生产的氧化锆粉末,最细能够达到多少纳米?”
  刘硕看秦海沉默了许久,以为他要说点别的事情,谁知道他问的还是氧化锆的问题。虽然有些不解,但刘硕还是规规矩矩地回答道:“我们用醇盐水解法来生产氧化锆粉末,颗粒最低可以达到100纳米以下。具体的尺寸,我们没有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测不出来。”
  “100纳米,倒是足够了。”秦海点了点头,他笑着问道:“二位,你们刚才提的搞民用瓷的思路,挺不错的。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民用瓷产品,技术上肯定是足够领先的,你们有兴趣去试试吗?”
  刘硕和黄燕玲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知道秦海此言是真心还是假意。黄燕玲说道:“我们听秦厂长的,你如果觉得可做,我们就做。”
  秦海轻松地说道:“这个产品的市场非常广阔,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估计还消化不了,只能是瞄准国际市场。生产工艺倒不复杂,主要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纳米级二氧化锆粉末。我们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凝胶,将粉末调制成胶泥,然后用冲压机冲压成型,再通过烧结工序,把凝胶蒸发掉……”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随手拿过来的一叠纸上写着工艺要求和凝胶的成分。刘硕和黄燕玲做了一年的陶瓷厂管理,对于这些工艺问题也多少有所了解了,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至于那种特殊凝胶,秦海也说了,他会委托一家名叫海杰技术公司的科研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来。
  “你们的动作要快,最好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把它开发出来。”秦海最后这样叮嘱刘硕和黄燕玲道。
  “这么急?”刘硕一惊,“有什么原因吗?”
  秦海笑道:“过一个月,我会去巴西参加一次国际展会,如果你们能够把成品拿出来,我们就可以一起去展会上推销。只要你们能够达到我说的性能要求,多的不敢说,我保证咱们陶瓷厂一年能够挣到1000万美元!”
  “1000万美元!”刘硕和黄燕玲眼睛里散发出异样的光芒,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但是,秦海那淡然的神情让他们相信,这不是一个幻觉。
  “我们明天就回曲武去!”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秘密武器
  1987年8月,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
  一架从马德里飞来的大型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圣保罗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舱门打开,乘客们有条不紊地走出机舱,令人瞩目的是,在一大群高鼻子、蓝眼睛的乘客中间,居然夹杂着30几个东方面孔,这正是前来参加国际耕作机具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团。
  即将在圣保罗举办的这次博览会,针对的对象是全球的农机企业,中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博览会。由于单个企业的实力不足以单独组团出国,国家农业部牵头,组成了一个联合代表团,带队的正是农业部的副部长崔洪春。
  得到中国将派团参加博览会的消息,博览会的主办方十分高兴,毕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往的农机博览会没有中国参加,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遗憾。这个消息也同样引起了媒体记者们的关注,他们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缠着会议主办方询问了无数的问题,今天又早早地赶到了机场,准备第一时间采访刚下飞机的中国人。
  “部长先生,请问您第一次前来参加国际耕作机具博览会,您有什么感想?”
  “部长先生,请问中国能够购买得起博览会上展出的新式农具吗?”
  “中国有多少农村能够通电,他们是否接触过现代农业技术?”
  “您对中巴关系怎么看……”
  “……”
  看到中国代表团鱼贯走出机场通道,记者们一下子就涌了过去。在向翻译确认过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之后,众人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提问了。对于记者们来说,能够采访到与红色中国相关的信息就能够抢到眼球,至于更多的细节,他们一时还真想不出来,他们中间所有的人都不曾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我们是带着学习的目的来到巴西这个美丽的国家的。中巴建交十三年来,双方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非常充分。中国将在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一次,我们带来了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耕作机具,希望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技术上的交流……”
  崔洪春对于这个场面倒是有所准备,他停下脚步,即席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记者们咔嚓咔嚓地拍了一通照片之后,正打算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前来接机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上前拦住了他们,护卫着代表团一行登上了大巴车。
  “哎呀,外国记者对于咱们中国的兴趣真是太大了,我几次出国都遇到这种情况,闪光灯把我的眼睛都晃花了。”崔洪春在大巴车上坐下之后,笑着对身边的几位官员说道。
  专程前来迎接代表团的大使馆农业参赞田玉中点头道:“是啊,主要是因为咱们国家出来参加这种国际博览会的机会太少了,如果是西方国家的代表团前来,就不会引起这样大的轰动。要说起来,农业部在这方面倒是走在各部委的前头了,这也都是因为崔部长您的思想开放,敢为天下先啊。”
  “哈哈,老田你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是不是当几年外交官,把嘴皮子练出来了?”崔洪春调侃着田玉中,他与田玉中在国内的时候就互相认识,那时候田玉中还是农业部下属一个单位里的干部。
  两个人开了几句玩笑,田玉中收敛起笑意,认真地汇报道:“崔部长,根据农业部发给我们大使馆的传真上所提的要求,我们已经与博览会的主办方联系过,租下了一个200平米的展区。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咱们能有这么多东西拿出来参展吗?”
  “怎么,老田,你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崔洪春反问道。
  田玉中嘿嘿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崔部长,我不是不相信咱们的能力,实在是咱们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我事先了解了一下,这次来参会的,有美国、欧洲、日本的许多大型农机厂商,他们的产品还是颇有一些技术实力的……”
  他的话说得很委婉,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很明白的,那就是提醒崔洪春,国外企业的技术很先进,如果咱们的东西不行,就别拿出来丢人了。
  其实,不用田玉中提醒,崔洪春自己也知道,中国的农机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还非常明显,如果没有秦海这样一个作弊器,他根本就不会考虑组团前来参加这次博览会,或者即便是前来参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而非演员。
  然而,秦海的出现改变一切。这一次,中国代表团带来了全系列的耕作机具基础件,包括青锋农机厂改良过的旋耕刀片,也包括其他一些农机企业在秦海指导下改良的犁铧、耙片等配件。所有这些基础件的性能,都是在国内进行过检验的,崔洪春深信,这一次中国代表团必定能够出一个大大的风头。
  “老田,老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出国来也有两年了吧?国内的技术水平如何,你恐怕也不清楚了。你凭什么就认为我们拿不出能够参展的产品?”崔洪春笑呵呵地向田玉中卖着关子。
  田玉中赶紧说道:“岂敢岂敢,强将手下无弱兵,崔部长的手下,搞出一些先进产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崔部长,你能不能先给我老田透个底,咱们到底弄出了啥秘密武器?”
  “这我可不能说。”崔洪春笑得更开心了,他看着田玉中一脸迷惑的样子,便伸手指了指大巴车后排的座位,说道:“老田,你看到那里有个年轻小伙子没有,他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小伙子?”田玉中顺着崔洪春的手指望去,只见在车里清一色的中年人之中,果然混迹着三个年轻得异常的面孔。这三个人包括两女一男,在他看过去的时候,那两个女孩子正一左一右把那个小伙子夹在中间,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这个小伙子,自然就是秦海。而他身边的两个女孩子,却是刚刚高考完毕的秦珊和宁静,她们是以青锋厂产品演示人员的身份,进入这个代表团的。
  农业部这次组团,除了部里的一些官员之外,余下的名额是分配给十几家农机企业的。青锋厂因为提供了参展的旋耕刀片,所以获得了两个名额,一个是“戴帽”直接指定给秦海的,另一个则由青锋厂自己确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