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6

  秦海不是一个不讲大局的人,在国家外汇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他一家企业一年就给国家上交两三亿美元的外汇,也算是给国家做了贡献了。至于自己截留一部分,只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考虑,不希望外汇这个环节成为影响他实施个人计划的障碍。
  王哲奕以往在西班牙大使馆工作的时候,就曾调查过秦海与西班牙钢铁经销商莱昂纳多的交易,对于秦海的这种操作手法心知肚明。此时看到秦海一脸坦然的样子,她不禁狠狠地瞪了秦海一眼,说道:“我就知道你一直在搞鬼,你也不怕事情败露,国家找你的麻烦?”
  秦海梗着脖子道:“国家找我什么麻烦?我一没偷、二没抢,做的都是正大光明的生意,一年还给国家创造几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国家表扬我还来不及呢。实不相瞒,我私下留的这些外汇,其实我们省里的领导也都清楚,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哪家企业没有点这样的名堂?”
  “我不跟你贫嘴。”王哲奕哼了一声,说道。她知道秦海说的话是真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别说秦海是私营企业,就算国有企业,也有想方设法在国外留一些外汇作为小金库的。这种事情是公开的秘密,只要不做得太过分,一般上级领导也不会去深究。
  “如果你能自己解决外汇的事情,国家计委那边,我也可以帮你问一下。”王哲奕不再纠缠前面的事情,对秦海承诺道。
  秦海心中一喜,笑道:“怎么,你在国家计委有关系?”
  王哲奕讳莫如深地说道:“多少总认识几个人吧。不过,我只能先帮你问问,也不敢保证就能行。你自己有其他的渠道,也还是要去走一走的。”
  “那是肯定的。你能帮忙问问,就已经帮了我很大的忙了。唉,看来多请你吃几顿饭,还是大有好处的。”秦海一高兴起来,说出来的话就大煞风景了。
  “哥,你说什么呢!”秦珊用筷子敲了敲桌子,对秦海警告道,“哲奕姐帮你的忙,你怎么能这样说人家?”
  “不理他,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焚琴烹鹤,跟他计较的话,我早就气死了。”王哲奕笑呵呵地说道。对于秦海,她也真是有一种无奈的感觉,这家伙有时候显得很成熟,有时候又显得很幼稚,尤其是在和女孩子打交道这方面,实在太不懂风情了。
  吃过午饭,王哲奕因为下午还要上班,便匆匆地告辞离开了,临行前还叮嘱秦海把准备做的事情写成一个方案,以便她帮着递给计委的相关人员。
  秦海带着宁静、秦珊把王哲奕送出华清的校门。看着她坐的公共汽车渐渐远去,秦海回过头来,却正对上了两个姑娘那诡秘的眼神。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秦海诧异地问道。
  “你的魂都跟着人家走了吧?”宁静酸溜溜地问道。
  “人家?哪个人家?”秦海一时摸不着脑袋。
  “哼,你自己知道。”宁静斥道。
  秦珊赶紧安抚宁静:“小静,你别乱讲,我哥可没那个想法。”
  “你们是说王哲奕啊?”秦海这才回过味来,赶紧声明道:“我和她,那是非常纯洁的同志关系,你们可别误会。对了,这次见面,还忘了问她有没有找到男朋友呢,感觉她也老大不小了,再拖下去就成剩女了。”
  “我也快成剩女了,你怎么不管?”宁静不满地抗议道。秦海的话让她觉得很是满意,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卖萌。
  “你?”秦海上三路下三路地看了看宁静,说道:“我还真忘了,出门之前,老宁专门叮嘱我,要我警告你,大学期间不准谈恋爱,否则,老宁要家法从事……”
  “秦海,你太过分了,居然敢管我爸叫老宁!等我给他写封信告你一状,看看咱们俩谁先挨我爸的家法!”宁静跳着脚抗议道。
  三个人又闲聊了几句,宁静也坐上车回学校去了,她下午还有课,不敢缺席。
  送走宁静,秦海、秦珊兄妹俩肩并肩地往校园里走,秦珊问道:“哥,你真的对哲奕姐没什么意思?”
  秦海摇摇头道:“我们差距太大了,她好像是个官二代呢,我是个土包子,怎么配得上她?”
  “我看她对你挺好的。”秦珊说道。
  秦海想了想,说道:“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是那种‘哥们’的关系吧。她比我大好几岁呢,我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过。我感觉,她也没这种想法吧。”
  秦珊摇摇头道:“我倒觉得,她没准真有这样的想法,要不她怎么会这么热心帮你,而且对我和小静都特别好。”
  秦海道:“京城的人都挺热心的。我和王哲奕算是比较谈得来的朋友吧,她对我和对你们好一点,也正常。”
  “嗯,也许是这样吧。”秦珊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又问道:“那小静呢,你觉得她怎么样?”
  “不会吧,妹妹,你怎么突然这么关心我找女朋友的事情了?”秦海笑着打岔道。
  “爸妈都惦记着你早点成家呢,他们都想抱孙子了嘛。”秦珊也笑着说道,被秦海这样一说,她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太八卦。当年的大学虽然已经不再禁止学生谈恋爱,但总体来说恋爱的氛围并不浓,秦珊觉得谈论这样的话题也有些尴尬。
  秦海到华清大学来,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看望秦珊。与在京城大学一样,他也让秦珊约了她的系主任会谈,此时已经快到约定的时间了。
  化工系的办公室设在土木工程馆,这是一幢修建于二三十年代的红砖小楼,看上去颇有几分古朴典雅。秦珊带着秦海直接来到了系主任吉振荣的办公室,吉振荣正在屋里等着他们呢。
  “吉教授,您好,我是安河省青锋农机厂的秦海。”秦海依然用着惯常的开场白做着自我介绍。要说起来,他的身份有不少,但最正式的一个身份便是青锋农机厂的董事长,由于热喷涂机的大量出口,青锋农机厂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一家外贸型生产企业,一说出去很多人都能知道。
  “是秦董事长,快请坐,快请坐。对了,听说你是秦珊的哥哥,是亲哥哥吗?”吉振荣一边给秦海让着座,一边颇有些八卦心态地问道。
  秦海笑着点点头道:“是的,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小珊在华清读书,多蒙吉教授照顾,我这个当哥哥的一直都没机会过来表示一下感谢,真是太失礼了。”
  “哪里话,关心爱护学生,是学校的本份嘛,怎么当得起感谢二字呢?”吉振荣笑着连连摆手,随后又从兜里掏出香烟,向秦海示意了一下。见秦海摇头婉谢,他便自己拿出一支,点燃之后,轻轻吸了一口,然后问道:“秦董事长,你这回到华清来,该不是专程为了来向我们致谢的吧?”
  “致谢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秦海笑道,“不过,除了致谢之外,我还有一些事情,想请咱们化工系帮忙,不知道吉教授是否有兴趣。”
  “请讲。”吉振荣说道。
  秦海从随身的手提包里拿出一张折叠起来的晒图纸,对着吉振荣的方向在腿上摊开来,说道:“吉教授,您看看这个。”
  吉振荣从办公桌上拿过老花镜戴上,探头看去,只见在那晒图纸上,密密麻麻地画着图形,不同的图形中间还有箭头相连,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
  作为一名化工领域的专家,吉振荣当然能够看得出来,那图纸上长圆形的图形表示的各种化学反应器、冷却塔、溶解罐等容器,小圆形的东西代表着各种泵,而箭头代表的就是各种设备间的管线。他细细地把整张图看了一遍,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这是一套基本有机化工设备,看起来应当包括了甲烷系、乙烯系、丙烯系的各种产品。你拿这样一张图给我看,是什么意思?”
  秦海道:“我们准备投资兴建一家大型化工厂,以乙烯为主,同时兼顾甲烷、丙烯等产品。这张图是我们初步考虑的一个生产流程,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请华清大学化工系替我们完成全部的工艺设计。”
第三百零七章
紧急任务
  听到秦海的话,吉振荣摇了摇头,说道:“太困难了,这是谁设计的图纸,太不切合实际了。”
  “怎么会呢?”秦海有些纳闷,这张图纸是他结合自己前世的一些经验,又请了安河工学院的化工系教授一块捣估出来。实在是安河工学院化工系的实力不够,有些复杂的理论研究做不了,所以他才跑到华清大学来求助。当然,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合作,与华清大学化工系建立起业务联系,以便未来把这里变成自己的一个外脑。
  吉振荣道:“我没说清楚,我不是说这张图纸上的工艺路线不对,但它所需要的设备不是咱们国家能够做出来的。就说乙烯装置吧,现在咱们国家30万吨乙烯的工艺都还没有突破,你直接就想上80万吨的,怎么可能?”
  秦海想了想,说道:“吉教授,我的考虑是这样的。一部分设备,我们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比如乙烯装置里最困难的乙烯压缩机等等;有些设备呢,咱们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制造,比如乙烯球罐,需要一些耐低温的钢板,咱们目前还解决不了,可以考虑从国外进口钢板。至于国内能够生产的设备,就立足于国内。不过,有关整套装置的总体设计,必须在国内完成,这样也能够培养起咱们国家自己的装备制造能力,您看如何?”
  “分项进口,在国内集成?”吉振荣有些明白秦海的想法了,他轻轻地用手指敲打着桌子,陷入了沉思。
  大型化工设备的设计与建造,一直是中国工业中的一块短板。作为华清化工系的教授,吉振荣对此也是痛心疾首。他知道,要想培养起自己的设计与建造能力,必须拿着实际的项目来练手,而不是简单地纸上谈兵。但国内上马一套大型化工设备是何其谨慎的事情,怎么可能随便交给他们去练手?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几套大型乙烯装置,都是完全从国外成套引进的,国内也就是做一些边边角角的配套设备,核心部分根本容不得国内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插手。
  而听秦海的意思,他却是打算请华清大学化工系来做这套大型设备的总体设计,立足于国内力量来建设这样一套乙烯、丙烯的联合装置。如果这个想法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化工系那些做过程控制的教授们将得到一个极其难得的实践机会。
  “小秦,你想过这样做的风险没有?”吉振荣感觉到有些不踏实,他怕秦海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秦海笑了笑,说道:“总得有人去冒这个风险吧。吉教授,我觉得咱们国内这么多化工专家,众志成城,应当是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真的有什么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不信大家就看不出来。最后,等到全部设计完成之后,我们也可以请国外的知名设计院帮忙审核一下,他们是有这样的业务的。”
  “审核图纸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吉振荣提醒道。
  秦海道:“相比整套装置的投资,审核图纸的费用就算不上什么了。吉教授,我可是诚心诚意来求助的,您务必要帮我这个忙。”
  吉振荣道:“秦董事长,你这话说反了。你让我们来承担工艺设计,是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是帮了我们的忙呢。不过,要设计这样的装置,光靠我们化工系的力量还不够,我们理论方面没什么问题,但具体的工程经验,不如化工设计院的工程师,所以,到时候肯定要把他们也一起请进来,共同合作。”
  “没问题,到时候您跟我说要请什么人,我上门去请就是了。”秦海痛快地说道。
  “太好了!嗯……这个设计还真有点意思,你这张图纸先放到我这里,回头我把大家找齐了,一起来讨论讨论,看看如何分工。”吉振荣拿着秦海的图纸,上看下看,满心欢喜。
  秦海看看吉振荣,笑着问道:“吉教授,你就没有别的问题要说吗?”
  “别的问题?”吉振荣挠挠头,“没什么别的问题呀。”
  “费用呢?”秦海有些抓狂了,设计一套大型化工设备,在国外的费用是奔着上千万美元去的,吉振荣居然显得无动于衷。
  听秦海说起费用,吉振荣愣了一下,有些尴尬地说道:“嗯嗯,费用……肯定应该收一些的,要完成这项设计,恐怕得半年、一年的时间,大家偶尔报个误餐费……还有查资料的费用,图纸的消耗……”
  “是啊,我就等着您开价呢。”秦海笑呵呵地说道。
  吉振荣想了想,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秦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秦海只好赶紧鼓励他道:“吉教授,您尽管说,我是做企业的,做事要花钱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嗯,好吧。”吉振荣咬了咬牙,怯怯地说道:“我觉得,这个项目的支出,怎么也得要20万左右。”
  “多少?”秦海眼睛瞪得老大,这位老先生不会是不识数吧,设计一套大型化工设备,开价20万?这些钱别说请一帮教授干活了,就是请民工也请不了多少吧?
  吉振荣却是理解错了,以为秦海是嫌他开价太高。那个年代,教授的工资比普通工人高一点,一个月也就是200多块钱,20万的确是个很大的数字了。他摆了摆手,解释道:“我只是随便说说,具体的也没核算过,秦董事长觉得多少合适呢?”
  “我出两……呃,两百万吧。”秦海原本想脱口而出,说是两千万,话到嘴边,他犹豫了一下,终于改成了两百万。既然吉振荣的期望值只是20万,他出到200万,应当是完全出乎吉振荣的意料了。现在把价钱压低一些,未来如果需要的话,再往上加,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如果现在就把这些教授们的胃口撑大了,以后没准反而不好合作了。
  “两百万?这……这太多了。”吉振荣面红耳赤地说道。
  “这也不算多吧。”秦海道,“要完成这项设计,光靠咱们这些教授肯定是不够的,还要动员年轻讲师、助教,还有研究生、本科生一起参加,就算是勤工俭学,咱们系里也得给人家发点劳务费吧?全套设计下来,我估计得有几万张图纸了。对了,咱们系是不是也引进一套CAD软件,实现计算机辅助作图?”
  “这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过,CAD软件的价钱也不便宜,我们一贯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吉振荣笑着说道。有了秦海的那一番话,他已经决定收下这200万元的设计费了。这一刻,他开始有些心猿意马,想着200万能够在系里做成多少大事,作为系主任,手里没钱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秦海站起身,说道:“我把图纸先留在您这里,您找教授们商讨一下,看看这件事怎么做,回头咱们再进行进一步的磋商。要不,今天咱们就先谈到这里,我先告辞了。”
  吉振荣把秦海和秦珊送出土木馆,看着他们走远,转身便回去了。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推开了一间实验室的门,对里面的学生喊道:“你们几个,马上去通知一下过程室的熊老师、李老师、马老师,让他们到我这里来开会,就说有紧急任务,十万火急!”
  用区区200万的经费把化工系弄得人仰马翻,秦海颇有一些成就感。二人离开土木馆之后,秦珊到教室上课去了,秦海则独自一个出了校园,叫上一辆出租车,前往钢铁研究总院,去拜见老朋友陈贺千。
  “小秦,你可有日子没到我这里来了,听说你最近发大财了。”陈贺千一见到秦海,就乐呵呵地说道。
  这两年,秦海以协助研究课题的名义,给陈贺千提供了不少科研经费,让陈贺千取得了好几项在国际上都颇有一些影响的成果。陈贺千当然也是投桃报李,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秦海解决了不少生产、销售中的困难,二人的交情也是越来越深厚了。
  秦海在陈贺千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笑着说道:“用句时髦的话说,我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这不,这回是专程到京城来找专家们帮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