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416

  “纤维切割是个难题,需要有高强度的刀具……”
  “要考虑耐热性的问题,这种纤维耐热极限是130摄氏度,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很重要……”
  几个人七嘴八舌,不断地补充着工艺要求,其中有些问题是秦海事先就已经想到的,有些则是秦海自己也不知道,一听众人说起才恍然大悟的。术业有专攻,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中间有无数需要注意的环节,只有长期从事这类工作的专家才能够想到这样的细节。秦海、夏扬杰和于利鸿不停地记录着众人的思想,一套完整的研究思路逐渐在他们笔下成型了。
  “大家说得很好,我综合大家的意见,现在做一下分工……”秦海拿着笔记本,开始逐个地给众人安排着工作,在有些地方,他还会提纲挈领地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当然是后世曾经得到验证的有效方案,而在当时看来,就属于高屋建瓴的指导了。
  安排完各个工艺环节的研究工作,秦海又把脸转向夏扬杰和于利鸿,说道:“老夏,于工,关于溶剂的问题,我也有一些想法,不过比较复杂,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一会咱们会后再谈,你们看如何?”
  夏扬杰和于利鸿心领神会,所谓不耽误大家时间,其实更主要的是不愿意提前把关键思路透露出来。国外厂商用了十几年时间才找到合适的溶剂,而且还申请了专利作为壁垒,阻止后来者进入,由此可见一种溶剂的开发有多大价值。这样的开发思路,岂能随便让众人知晓。
  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搞技术的,哪能不懂这其中的奥妙,既然秦海选择了一种更为委婉的解释,大家自然也不会去深究。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有高额的奖金可拿,大家何必去碰公司的核心机密呢?
  “夏工,我手头正在做芳纶纤维的那个项目,和现在秦总布置的任务有些冲突,你看该怎么解决?”有人对夏扬杰请示道。
  夏扬杰看了看秦海,不明白秦海的意图。秦海对众人说道:“现在大家手边正在做的项目,除非是有合同限制必须按期完成的,否则全部停下,集中精力做我刚才安排的事情。在所需要的经费方面,大家回去以后马上做一个预算,交给夏工审核。别的话我不多说了,我只说一句:这个项目,我的原则是不惜成本,只要时间。”
  “明白了!”众人异口同声地答道,同时在心里暗暗想道:未来三个月时间,自己恐怕是得把行李搬到公司来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世界上谁最有钱
  打发走了众人,留下来的夏扬杰和于利鸿眼巴巴地看着秦海,等着他说话。他们知道,秦海肯定对于超聚乙烯纤维溶剂有了成熟的想法,所以才敢做出这样的决策。在以往,秦海也曾多次向他们展现过自己异乎寻常的技术远见,对于这种远见,大家在最初的惊讶之后,就逐渐麻木了,他们把这解释为秦海的天分。天分这种东西,本来也不是人类的智慧能够解释的。
  “你们不用这样看着我,其实我也只是有一些猜想而已……”秦海悻悻然地给二人做了点心理铺垫,经常这样施展自己的金手指,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被人家像看妖精一样地注视,秦海觉得自己压力山大。
  “用十氢化萘和石蜡油作为溶剂,都已经被申请了专利了,咱们自己小打小闹可以,但要面向国际市场,就不能做这种侵权的事情。前一段时间,我自己琢磨了一下,觉得二甲苯也有溶解聚乙烯的能力,效果不会比十氢化萘差,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试一试?”秦海说道。
  “二甲苯?”于利鸿皱着眉头,在心里推演了一下,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我觉得可以试试。”
  夏扬杰笑道:“老于,你也别说试试了,小秦既然说了,我觉得八成有戏,你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实验吧。小秦刚才不是说了吗,不惜成本。”
  “真的不用再论证一下?”于利鸿看着秦海,等着他最后拍板。
  秦海点点头,说道:“不用论证了,于工,你就安排实验吧。如果这个方向选错了,大不了就算是白干了,咱们也损失得起。至于其他的方向,暂不考虑,省得五心不定,最后什么也做不成。”
  “小秦说得也对,伤其十指,莫如断其一指,集中一个方向是对的。不过,一旦真的全力以赴去试,可能就是上百万的投入。万一有差错,真的有些可惜了。”于利鸿说道。
  “不用犹豫,就按这个思路去做吧。”秦海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在当时,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机构很多,使用各种溶剂进行实验的都有,大家都在寻找着专利壁垒之外的其他溶剂。不过,敢于认准一种溶剂坚持实验下去的,只能秦海,而秦海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二甲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形成技术突破。
  确定了以二甲苯作为备选溶剂,并不是说所有的技术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同样是二甲苯,还有各种类型,具体用什么样的浓度、如何与聚乙烯进行配比,这都是需要进行反复实验的事情,需要的花费也的确要以百万计算。方向对了,余下的实验并不困难,只要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技术就能够被探索出来。
  于利鸿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了“二甲苯”这个词,同时开始盘算着如何组织实验。为了尽快拿出结果,他需要安排好几个小组齐头并进,而这就涉及到人员、设备等等的安排,还有,他自己在未来几个月之内估计是不要指望有时间休息了。
  还好,自从他能够大把大把地往家里拿回工资和奖金之后,老婆对他的关心就全面升级了,他即使几个月不回家,老婆也绝无怨言,而且会三天两头炖好排骨汤,亲自送到公司来,给他补养身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于利鸿是深深地体会到了。
  送走于利鸿,夏扬杰关上门,坐下来对秦海问道:“小秦,你这么着急想搞超聚乙烯纤维,到底有什么打算?我印象中,这种纤维现在还没什么具体的应用,就算咱们搞出来,要让下游厂商接受,还得一段时间吧?”
  “不用,我已经找到了它的一个用途,那就是制作防弹衣。”秦海说道。
  “防弹衣?”夏扬杰眼睛瞪得老大,“你怎么会想到这么偏门的一个应用?”
  在夏扬杰看来,军事上的事情与平民百姓实在是离得太远了,如果秦海要搞的是什么民用产品,他还完全可以理解,可怎么一下子弄到军品上去了?
  “很偏门吗?”秦海笑道,“你想想看,这种纤维强度极大,而密度又极低,正好适合用来制作防弹装备啊。不但可以用来制作防弹衣,还能用来制作钢盔,绝对比现在用的凯芙拉纤维要好得多。”
  凯芙拉这种材料,夏扬杰自然是知道的。它是芳纶纤维的一种,早在70年代就已经被用于制造软性防弹衣,目前是制作防弹衣的主流材料。凯芙拉纤维的强度很高,防弹效果不错,唯一的缺陷是面料较为蓬松,制成的防弹衣看起来比较臃肿。
  臃肿这个特点,在实用中的缺陷并不仅仅是外观难看以及行动不便,它还会暴露出士兵穿着了防弹衣的情况,从而使敌方选择没有穿防弹衣的部位进行射击。在防止暗杀或者冷枪方面,这个缺陷是非常致命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度远远高于凯芙拉,可以预见,用这种新材料制造的防弹衣,外观会显得更加紧凑,重量也会更轻,从而比凯芙拉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你的想法可能是对的。”夏扬杰道,“可是,防弹衣应当是国家限制生产的产品吧?咱们一家民营企业,生产防弹衣,合适吗?”
  秦海道:“我不是在和军方合作吗?如果没有军方作为背景,我怎么敢往这个方面想?”
  夏扬杰摸了摸脑袋,说道:“对了,我倒把这事给忘了。怎么,你打算生产防弹衣,卖给部队?”
  秦海大摇其头:“咱们部队现在穷得很,哪有可能大规模装备防弹衣。依我猜测,最多也就是一些特种部队、特警之类的能够装备几件,如果光指望他们采购,咱们连前期科研的投入都收不回来。”
  “那你打算卖给谁?”夏扬杰问道。
  秦海道:“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莫过于美军了,所以,这东西肯定是拿来卖给美军的。”
  “美军!”夏扬杰感到自己得去买点啥预防心脏病的药备着了,这一会工夫,秦海给他的震惊已经让他应接不暇了。
  “小秦,咱们可不能开这种玩笑,美军……怎么着也应该算是敌军了吧?咱们怎么能够把防弹衣卖给美军呢?”夏扬杰认真地质疑道。
  秦海不屑地说道:“你想多了,别说咱们和美国之间并不是敌对国关系,就算是敌人,你以为咱们不卖防弹衣给他们,他们自己就造不出来?防弹衣又不是什么战略性装备,你担心什么?我的打算是和70X所合作生产防弹衣,还有钢盔之类,然后高价卖给美军,拿美国人的军费,来补贴中国军方的科研,何乐而不为?”
  “我怎么觉得我就绕不过这个弯子呢?”夏扬杰苦着脸说道,涉及到国际政治的事情,对于他这个工科男来说实在有点复杂。
  秦海道:“绕不过去,就别绕了。你放心吧,这件事我肯定会通过军方来办的,没有军方的授权,我也没这么大的胆子。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组织人手赶紧把这项产品搞出来,让它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我回头再安排喻海涛去联系几家服装企业,准备生产防弹衣。至于销售的问题,你就别操心了。”
  “我明白了。”夏扬杰道,“你安排的事情,我照着做就是了,反正这些阴谋诡计的事情,我本来也不如你。”
  把这些事情安排完,秦海出了夏扬杰的办公室,转身来到了宁默和喻海涛的办公室,这俩人现在常驻在浦江,负责打理海杰公司的日常行政事务。
  “胖子,海涛,你们过得怎么样啊?”秦海一进屋便嘻嘻哈哈地向二人打着招呼,这些年,他们几个人聚少离多,但当年的友谊并未淡薄,反而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深厚了。
  “哟,秦总又来我们公司视察工作了?”喻海涛一边拿杯子给秦海倒水,一边笑着调侃道。
  “岂止是视察工作啊,简直就是来催命了。刚才那几个眼镜已经来过了,说是你布置的任务,还是紧急任务,要求给他们拨款、拨材料,还要请助手,说是什么不惜成本,这应该是你说的吧?”宁默咧着嘴说道。
  “没错,是我安排的。”秦海拉了把椅子坐下来,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们要给予最大的支持,钱如果不够,就跟我说,我给你们再拨钱。这件事弄好了,明年我带你们俩去趟美国。”
  “美国也没什么稀罕的,我们都去过好几回了。”喻海涛不屑地说道。公司有了钱,秦海倒不吝啬,逮着点机会就会安排几个手下到国外去开开眼界,宁默、喻海涛他们以外出推销产品的机会,的确已经去了几次美国了。
  秦海不以为然,笑着说道:“你们去过美国不假,可是进过五角大楼吗?现在这个项目如果做好了,咱们就能到五角大楼去逛逛,看看美国大兵长什么样子。”
第三百二十九章
秦玲的梦想
  几个哥们正在聊着,只听门声一响,一个身影闪了进来,没等秦海反应过来,就觉得有一只纤细柔软的小手从背后伸过来,捂住了他的眼睛。
  “谁呀?”秦海一愣,这是哪个姑娘跟自己这么熟,居然不顾男女大防。
  “格格。”没等秦海去猜,身后那个姑娘已经忍不住笑出声了,秦海心中大定,伸手掰开捂在自己眼睛上的手,拽着那人的胳膊把她拉到了自己面前。
  “小玲,你怎么到浦江来了?”秦海看着那人,笑着斥道。
  捂秦海眼睛的,正是他的小妹妹秦玲。她现在也是高三的学生,正处于高考前夕。秦海这一次去桐江之前,秦玲还在平苑一中好好地读着书,怎么几天时间不到,她居然跑到浦江来了。
  “我到浦江来考试的呀。”秦玲拉着秦海的手,直接坐到了他的腿上,带着几分撒娇的口吻说道。
  秦海的两个妹妹里,大妹妹秦珊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好,为人也极为懂事。小妹妹秦玲则是恰好相反,性格活泼,能歌善舞,就是不爱学习,挺大一个姑娘,在秦海面前还像个孩子一般。不过,秦海也颇为疼爱这个小妹妹,表面上有时候板着脸,但内心里却是对她百依百顺。
  “你到浦江来考什么试?”秦海奇怪地问道。
  秦玲忸怩了一下,说道:“我是来参加浦江音乐学院的面试的,我报了声乐系。”
  “你真的想学唱歌?”秦海无奈地问道,这丫头小时候想演电影,大了想当歌手,总之就是不愿意像姐姐那样去当个学霸。秦海自己也是个学霸,但对于当演员、当歌手这样的选择也没什么歧视,只是觉得有点不习惯罢了。
  宁默看秦海一脸不乐意的样子,在一旁劝道:“秦海,小玲喜欢唱歌,你就让她去学吧,过去我妹妹说过,小玲唱歌不比那些歌星差,将来说不定也能成个歌星呢。”
  “当歌星有啥好的,到处给人陪笑。”秦海拍着秦玲的脑袋,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秦玲反驳道:“什么陪笑,你说得真难听。你看人家程琳,走到哪去演出都是人山人海的,谁敢不尊重她?”
  “小玲,你可不知道,文艺圈子多乱啊,有很多坏人的。”秦海凭着自己前世对文艺界的一些看法,对秦玲说道。
  秦玲前几天就已经到了浦江,在浦江这边接待她的,就是宁默和喻海涛。这两个人自然也是把秦玲当成了自己的小妹妹,百般呵护,有求必应。听到秦海似乎不赞成秦玲的选择,喻海涛插话道:
  “老大,小玲喜欢做的事情,你就让她做吧,她唱歌挺好听的,能当个歌星也挺好。至于你说有很多坏人,你想想看,谁敢跟咱的妹妹过不去?如果真有这样不开眼的人,别说你秦海,就是我和胖子,也饶不过他们。”
  秦海笑了起来,他看着秦玲,问道:“小玲,你觉得海涛说得对吗?”
  秦玲道:“喻哥说的当然对了,我哥是百万富翁,谁敢跟我过不去?”
  “嗯,那好吧。”秦海想明白了,像秦玲这样的女孩子,有个明星梦也很正常。像秦珊那样能够在学术中找着乐趣自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像秦玲这样追求成为粉丝无数的明星,又何尝不算一种生活呢?
  与别的歌手、演员不同,秦玲并不需要借卖艺去挣钱,有他这个亿万富翁的哥哥在背后撑腰,恐怕也没什么经纪公司敢于欺负秦玲。至于说什么演艺圈里的潜规则,秦海暗自下了决心,只要有人敢向自己的妹妹伸出一个手指头,他就会动用自己所有的力量,让此人从此皈依葵花派,只能练葵花宝典。
  “好了,我得先去上课了。哥,你得等我回来吃晚饭,我得让你请我吃西餐。”秦玲站起身来,笑嘻嘻地对秦海说道。
  秦海也站起来,问道:“你要上什么课?”
  “声乐啊。”秦玲道,“婷婷帮我联系了一位浦江音乐学院的教授,让他指导一下我的发声。下星期就要考试了,请他指导一下,我通过的把握就能大一倍。”
  “婷婷?”秦海莫名其妙,“怎么又冒出一个什么婷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