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16

  “刘厂长说得对,我们对职工必须一视同仁,还有退休工人,这也是我们厂子必须要管的。如果秦总觉得这些人都是负担,那我们宁可不合作。”于克岫也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说道。
  这番对话,其实正是秦海与刘杰、于克岫等人商量好的双簧,目的是要把沈传明的底线逼出来。秦海提出的要求,很符合一个投资商的本性,除非是非常了解他的人,否则绝对听不出他是在虚张声势、以退为进。事实上,他并不打算抛弃这几家工厂里的剩余人员以及退休工人,但他需要沈传明给他一个承诺。
  沈传明皱了皱眉头,说道:“秦总想兼并我们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自然是不会阻挠的。不过,秦总要淘汰企业里的职工,还想把退休工人全部推给市政府,这一点就不太合适了。”
  “养老社会化,没什么不合适的。”秦海说道,“《破产法》颁布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国有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可以破产。而企业一旦破产,在职工人可以另找工作,自谋职业,退休人员则必须由社会来负担其养老责任。国家也正在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工人的养老本身就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凭什么转嫁给企业呢?”
  “可是,我们过去并没有从企业提取养老保险金,现在突然把这些退休工人都推给政府,政府哪有钱来给他们发退休工资?”沈传明反驳道。
  “这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秦海摊摊手,说道,“我如果接手这些企业,可以保证足额缴纳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金,但以往那些退休工人,与我并没有关系。至于说政府过去没有为他们提取养老保险金,这个责任不该由我们来负吧?”
  “秦总,话不能这样说吧。”曾智强在一旁插话了,原本在沈传明说话的时候,其他下级官员是不敢随便插话的,但曾智强看到沈传明已经被秦海说得有些语塞,于是连忙出来解围。
  “秦总,老职工没有提取养老金,这是过去的政策决定的,并不是只有我们金塘是这样。如果像秦总说的,我们双方合作的前提是你们把退休工人全部推给市政府,那我们金塘又有什么必要和秦总你合作呢?”曾智强问道。
  秦海淡淡一笑,说道:“据我所知,目前红光厂、金南厂都已经停产了,别说退休工人,就是在职工人的工资,都是由市里来负担的,而且市里还拿不到一分钱的税收。如果这几家企业能够与我们合作,最起码我们能够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工资问题,还能够给市里提供税收,曾主任觉得没有价值吗?”
  “这……这当然有价值,不过……秦总,你过去在汽车国产化办工作过,也是国家干部,总应该多体谅一下我们政府的困难吧?”曾智强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能和秦海谈起感情来了。这样的话,也就是他能说得出来,沈传明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这样低声下气的。
  “体谅政府的困难,也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秦海道,“不过,我们体谅了政府的困难,政府能不能也体谅我们的困难呢?比如说,政府能不能不要对我们企业摊派太多的义务,不要干涉我们企业的经营,这些要求不算太高吧?”
  “秦总恐怕是对我们金塘不太了解吧?”沈传明找到了话题,他正色道:“我们金塘市政府一贯坚持维护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从来不向企业乱摊派,更不会插手企业的经营。所以,秦总说的这些担心,在我们金塘都是毫无必要的。”
  “刘厂长、于厂长,沈市长说的是真的吗?”秦海把脸转向刘杰和于克岫,笑吟吟地问道。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吃大锅饭
  当着沈传明的面,刘杰、于克岫等人当然不能说他在撒谎。事实上,政府对企业摊派是各地的惯例,金塘也未能免俗。比如市里搞什么庆典,各企业都要有所赞助;遇上大型活动,市里也会从各企业抽调人员去服务,而且肯定是无偿的。这两年,金塘的各家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市政府想摊派也找不着“肥羊”,所以摊派之风有所收敛,沈传明能够义正辞严地说金塘不搞摊派,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沈市长对我们企业一贯都是非常支持的,摊派这种事情嘛,很少见。当然了,我们作为金塘的企业,碰上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主动为市里分忧,这绝对不能算是什么摊派。”于克岫咬文嚼字地说道,这话搁在谁的耳朵里,都有那么一点此地无银的意味。
  刘杰也说道:“老于说得对,咱们金塘的领导一贯支持企业的工作,尤其是沈市长,一向反对向企业乱摊派。所以秦总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原来是这样。”秦海听到于克岫和刘杰的话,装出一副恍然的样子,说道:“看来,我对金塘的了解还是很不够,请沈市长批评。我相信沈市长的执政理念,不过,如果有朝一日沈市长高升了,到省里或者中央去任职,换一个其他的领导来,会不会出现变故呢?我们既然要在金塘办企业,肯定是希望做成百年企业的,不知道金塘市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长久的承诺。”
  沈传明脸色有些难看,他看出了秦海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但偏偏又找不出对方的什么破绽。人家在你这里办企业,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这也是人之常情,作为副市长,他必须给对方以一个承诺。如果金塘的状况更好一些,他或许还可以端端架子,与秦海讨价还价一番,但现在金塘的经济状况十分糟糕,几万工人中间有七八成都处于下岗或者下岗的边缘,这就由不得他再行矜持了。
  “秦总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长久承诺呢?”沈传明问道。
  秦海道:“这些天,我也了解了一下各家企业的情况,知道目前像红光厂、金南厂这些企业,职工都只能发出50%的工资,退休工人的工资也是长期拖欠,只能发出30%。我们的打算是这样的:
  对于退休人员,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基金,用于保障他们的退休金能够足额发放。未来国家建立起全面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这个基金的钱将用于补足他们过去欠交的保险金,从而保证他们能够被纳入国家的统一养老保险体系。”
  “你怎么知道国家会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沈传明诧异地问道。有关保险制度的改革,他也有所耳闻,但具体会改成什么样子,他并不十分了解。现在听秦海的意思,好像国家会把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纳入一个整体体系,他很奇怪秦海的这种预见是来自于何处。
  秦海微微一笑,说道:“我和国家几个部委有一些业务往来,是从他们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当然也不确切。”
  “原来如此。”沈传明点了点头,不再追问下去了,而是说道:“那好,秦总请继续讲吧。”
  秦海接着说道:“因为这些退休人员以往创造的财富都已经上交给了国家,所以他们的退休基金也应当由国家承担。鉴于目前政府没有这样的专项资金来保障他们的退休工资,我们认为应当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的资产来建立这项基金。简单说吧,我们愿意出资购买这些企业的资产,但其中的一部分资金应当专款专用,留作安置这些企业的退休工人。”
  “这……”沈传明愣了。秦海的这个提议,可谓合情合理。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依照破产法,可以申请破产,把资产卖给愿意出资的机构。但出售这些资产的钱,不能完全被政府拿走,而是应当拿出来用于安置企业的退休工人。这种做法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但在当年就属于一个创举了。
  正因为这是创举,沈传明才会感到犹豫。国家的资产被销售出去,最终政府拿不到钱,这种感觉是很失落的。
  “秦总,你想兼并我们金塘市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是可以同意这项兼并的。但政府收到你们用于兼并企业的资金之后如何使用,这就不是你们投资商应当考虑的问题了。政府有政府的安排,与你们没有什么关系吧?”沈传明说道。
  秦海道:“沈市长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拿金南厂来说,全厂有200退休工人,他们都是为金南厂做出了贡献的。如果我们兼并了金南厂,却不能保证他们的晚年幸福,那么慢说于厂长会觉得对不起这些老工人,就是我们接手金南厂之后,也会遇到工作上的困难,难以安抚职工的担忧。所以,我们如果要接手金南厂,就必须把退休工人的保障问题统筹予以考虑,如果市政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万万不敢接手的。”
  沈传明扭头去看曾智强,问道:“曾主任,你觉得秦总的这个要求,是不是合适呢?”
  曾智强目光有些闪烁,他不清楚沈传明是否支持秦海的想法,自然也不敢轻易表态。他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对几位厂长说道:“这个问题,是不是你们各位更有发言权?你们对此是什么想法?”
  于克岫毫不犹豫地接过话头,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赞成秦总提出的办法,也非常感谢秦总能够为我们厂的200名退休工人考虑得如此周全。我于克岫管理无方,导致企业停工停产,工人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我请求市领导给我处分。
  但我要说一句,金南厂现在的状况,与退休工人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已经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现在是我们考虑如何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的时候了。过去一年,我一直在为这个问题伤脑筋,今天听秦总这样一说,我茅塞顿开。我请求市政府、沈市长,充分考虑秦总的这个建议。”
  秦海的这个建议,分明就是与于克岫、刘杰等人商量出来的,他们只是在这里装腔作势,演戏给沈传明和曾智强等人看而已。听到于克岫表了态,其余几位厂长也纷纷发言,核心内容就是一个:支持秦海的提议。
  沈传明也没辙了,当着各位厂长的面,他没法全盘否定大家的意见。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是这个观点,那我会把大家的意见上报给市委,由市委党委会讨论决定。不过,大家放心,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你们各家企业的退休工人的问题,市里是会充分考虑的,不能让这些老职工晚年没有保障。”
  秦海道:“谢谢沈市长。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我们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完全是出于接收这些企业的需要,并不是想干涉金塘市的政策。所以,我们希望这笔基金应当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发放这几家企业退休工人的工资,而不能吃大锅饭,被平均用于全市所有的企业。这一点,我们需要市里给我们一个承诺。”
  沈传明的脸色变得更青了,刚才听秦海建议把出售企业所得的资金用于建立退休工人保障基金,他还有几分心动,觉得这是一个解决全市退休工人工资问题的好办法。但秦海补充的这一句,一下子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盘。
  出售几家企业,能够得到几百万的资金,这些钱用于保障这几家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可以管上几十年,但如果用于发放全市所有退休人员的工资,那就连半年都支撑不了。对于沈传明来说,他要解决的是全市的问题,至于半年之后怎么办,他可以先不去管。但秦海的想法却是相反,他只在意自己所兼并的这几家企业,全市的事情,与他无关。
  道不同,不相与谋,这是沈传明心里涌上来的一个念头。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对秦海过于忍让了,以至于对方如此步步紧逼,丝毫不给他留下什么空间。
  想到此,他冷冷地扫了秦海一眼,说道:“秦总真是做大事的人,对于政府的工作也如此了解,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好的建议。不过,你们做企业的,和我们做政府工作的,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有些不同。红光厂、金南厂,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它们的资产是属于全民的,不是属于个别企业的。出售国有资产的收入,应当由政府统筹运用,从来不存在什么专款专用的说法,这一点,还请秦总理解。”
  “沈市长,你这个说法,我不赞成。”没等秦海说什么,于克岫腾地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来了这样一句。
  “于厂长,你有什么不赞成的?”沈传明把眼睛一瞪,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恼怒。秦海是外来的投资商,他不便于发脾气,于克岫只是他治下的一个厂长,居然也敢这样顶撞他,他岂能不发威。
第三百四十章
谁比谁更强势
  在秦海与于克岫、刘杰等人事先商定的剧本中,并没有让于克岫出来与沈传明顶牛这样的安排。沈传明是个强势的领导,一向不喜欢下属顶撞自己。于克岫、刘杰等人都是快要退休的人了,退休后能够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与市里的关系。
  如果他们表现得好,在退休前调到市工业局去挂个职,未来就可以以机关干部的身份退休,无论是退休金还是住房、用车等福利,都会比从企业退休要好得多。但如果市里对他们的印象不好,那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与他们无缘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忧虑,这些厂长们都不愿意直接出头与市里叫板,而是把唱黑脸的事情交给了秦海,他们只负责在旁边敲敲边鼓而已。直到刚才那一刻,大家都是按照事先约定的角色去表演的,谁能料想,火爆脾气的于克岫最终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直接就跳了出来。
  “沈市长,你刚才说我们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是全民的,这个说法,我不赞成。”于克岫既然已经站起来了,也就不再顾忌什么了。这个时候再坐下去,也无法取得沈传明的原谅,还不如说个痛快。
  “于厂长,你敢说你们金南化工厂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吗?”沈传明质问道。如果不是有这么多人在场,尤其是有秦海这样的外人在场,沈传明的态度只怕会更严厉几分,饶是如此,他现在的脸色也是极其难看了。
  于克岫已经豁出去了,自然不在乎沈传明是什么表情。事实上,在沈传明来金塘当副市长之前,于克岫他们这些厂长在市领导面前都是很随意的,什么话都可以说,市领导也知道这些厂长们就是这样的脾气,根本不会在意这种言语上的冲撞。但沈传明来了之后,对大家不苟言笑,众人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小,终于发展到不敢随便乱说话的地步了。
  今天,面对着涉及全厂退休工人根本福利的事情,于克岫觉得自己不能再退了。秦海毕竟是一个外来者,对于金塘市的政策说三道四,是有些犯忌讳的。金塘的事情,他们这些企业厂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如果他们沉默不语,事情就会朝着沈传明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沈市长,曾主任,秦总,抱歉,今天我老于放肆了。”于克岫脸上带着几分决绝之色,对众人一一点头,说道:“如果是别的事情,我该忍也就忍了。但事关我们全厂200多退休工人以后几十年的生计,我老于如果不站出来说句话,我特莫就不是人了。
  这些退休工人,在你沈市长眼里,就是一堆包袱,想怎么甩就怎么甩。但在我老于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是他们亲手教会我老于怎么开阀门、怎么加料、怎么造粒。经济困难的那些年,他们饿着肚子坚持生产,这才有了金南厂的今天,有了我老于的今天。
  沈市长,你说我们金南厂是全民所有,我想问问,我们过去一年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市里怎么不拿其他企业的收入来给我们发工资?我们厂的退休工人,拿不到退休金,一大把年纪的人,背个编织袋满处拣垃圾去卖钱,就为了能够养活自己的孙子孙女,那时候,你沈市长怎么不说我们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了?还有……还有……”
  说到这里,于克岫的声音竟然有些哽咽了。坐在他身边的刘杰赶紧扯着他的衣服,小声劝道:“老于,别激动,你坐下说……”
  “上个星期,我师傅……老陈师傅,快70的人了,跑到我家里去,求我给他开个后门,报销一张20块钱的药费单子,说是家里已经两个月没见过荤腥了,小孙女哭着想吃一回肉,他这个当爷爷的,实在不忍心,这才厚着脸皮来找我开后门。我师傅,多要强的一个人啊,我当了这么多年厂长,他从来不肯找我开一回后门,可是这一回……”于克岫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才好了。
  全场的人都沉默了,即使是那些机关干部,或多或少也都和企业有些瓜葛,知道企业里的现状。他们知道,于克岫说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比这更让人觉得心疼的事情,还多得很呢。看着一把年纪的于克岫泛红的眼眶,大家都有些唏嘘,他们知道,于克岫这番以下犯上的言论,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出于一片公心。
  沈传明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他的威严是建立在别人敬畏他的职位基础上的,真到了人家撕破脸,不在乎他这番威严的时候,他的架子也就端不起来了。于克岫说的情况,他又何尝不知道。他口口声声说什么全市统筹,可事实上市里一贯的政策不都是让企业自生自灭吗?各人自扫门前雪,哪有用别家企业利润来补贴停产企业的。
  回到秦海说的退休基金上,道理也是一样。把金南厂、红光厂卖给秦海,所得的钱理应用于这两个厂的退休工人的安置。别的厂子有困难,他们同样可以考虑找人合作或者被兼并,凭什么分这些厂子的钱?刘杰等人没有像于克岫这样站起来反对,但沈传明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心里同样是很不满意的。
  道理是很简单的,但与沈传明的政绩心理一挂钩,就变得复杂了。他沉默了一会,说道:“于厂长,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有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光凭感情用事嘛。全市比你们更困难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的退休工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我作为副市长,怎么能不管呢?”
  “如果是这样,小秦,你也不用再和市里谈了,我不会同意把金南厂出售给你们的。”于克岫转头对秦海说道。
  “于厂长,你这是什么态度,金南厂是你私人的吗?你有什么权力决定厂子的去留。”沈传明厉声斥道。
  于克岫冷冷一笑,说道:“沈市长,金南厂不是我于克岫的,但我相信我在厂里说句话,还能管用。我现在就回厂里去,把秦总的提议和你沈市长的反对意见告诉全厂的退休工人,你信不信我们厂的200名退休工人今天就能够把你市政府的楼给拆了?”
  于克岫这话,让坐在旁边看热闹的秦海也恶寒了一下,不愧是久经各种运动考验的老厂长,平时看着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一旦发起狠来,还真有几分煞气。秦海自忖如果自己处于于克岫这个位置,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样威胁市领导的。带着200退休工人去市政府拆楼,这是何等疯狂的场面啊。
  比秦海更觉得惶恐的,是沈传明。他其实没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一直都是在机关里任职的。机关里的人,说话做事都有几分规矩,连吵架的时候骂娘都比外面的人要显得斯文。到金塘来当副市长之后,别人对他都是恭恭敬敬,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撂这样的狠话。他不知道于克岫所说的仅仅是一句威胁,还是真正打算付诸实施的诺言。
  “老于,不要说这种气话嘛。”沈传明的态度陡然变得柔和了,“你们企业的难处,我们是会充分考虑的。秦总刚才说的……对,要专款专用,我原则上是同意的,只是这件事还需要常委会决定,我一个人也决定不了嘛。”
  “常委会也得考虑我们企业退休工人的要求,我请沈市长转告市里其他领导,这些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不是政府恩赐给他们的,而是政府欠他们的。”于克岫得理不饶人,说话的态度也愈发强硬了。他已经想通了,自己这辈子就交给金南厂了,就算把沈传明得罪死了,沈传明还能撸了他的公职不成?
  “这件事,请沈市长向市里的其他领导解释一下吧。其实,我们并不是不考虑其他企业的退休工人,如果我们与红光厂、金南厂的合作能够成功,这也是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模式,对于其他企业脱困,也是有好处的嘛。”秦海悠悠地说道。
  “秦总说得对。”沈传明听出秦海是在给他找台阶,赶紧接过话头,不敢再打官腔了,“秦总不愧是改革的弄潮儿,思想开放,不像我们这样,脑子有点僵化了。看来,我们今天这个会谈,还是很有成效的,至少我个人就获得了很多启示。曾主任,你说是不是?”
  曾智强点头如啄米一般:“是的是的,我也得到了很多启示。秦总你看,我这笔记本都已经记了十几页了。”
  “不敢当。”秦海心中暗笑,看来,对付沈传明这样的牛人,还得靠于克岫这种狠人。刚才此君还在装13,转眼之间就怂了,早有这样的态度,又何必废这些话呢?
  “沈市长太客气了,我们只是从自己做企业的角度,请求市政府给我们一些帮助而已。……刚才我们说了退休工人的问题,现在我想再谈谈在职工人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同样需要取得市政府的配合,否则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开展。”秦海说道。
  “秦总请讲,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市政府一定会站在你们一边。”沈传明又恢复了那副凛然的嘴脸。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