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16

  秦海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陈老师,刚才也怪我太冲动了,也许我换种方式来说就会好一点。”
  “这个也不一定吧,回头我再做做她的工作,总不能让她带着情绪搞研究,这样也不利于研究中心的团结。”陈宗则说道。
  在陈宗则心里,也不知道这件事该责怪谁更合适。秦海的话说得自然是有些偏重的,但张胜颖的教授架子,也的确是摆得有些离谱了。陈宗则自己也琢磨过,如果秦海不以这样的强硬态度打压住张胜颖,今天的会还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秦海讲的道理,陈宗则现在已经完全想通了。天下的文章是写不完的,天下的资本家也没有不逐利的,如果研究中心不能给秦海创造利润,秦海根本没义务继续向研究中心投入,届时中心的经费来源就会中断,大家的文章也就写不下去了。
  他要想长期地维持这个研究中心,就必须让大家放弃一点眼前的功名,去搞点应用研究。这样的要求,由秦海这个资本家提出来,远比由他提出来要更合适,至少大家会觉得比较合理。今天秦海把大家都拾掇了一通,日后陈宗则再安抚大家一番,这样一套组合拳,对于陈宗则是最有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当支持秦海的表现才是。
  秦海冷着脸说道:“陈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张老师如果能够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真心地愿意拿出一些时间来为研究中心做事,那今天的事情就算过去了,我以后也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她道歉。但如果她觉得自己有几篇文章就很了不起,不愿意做这些庸俗的事情,那我只能请她另谋高就,研究中心这边,不会再给她一分钱经费。”
  “这个……”陈宗则有些迟疑了。研究中心的经费是由大秦集团划拨过来的,名义上是由陈宗则说了算,但如果秦海已经放出话来,要断张胜颖的粮,他是没法拿着秦海的钱去做人情的。可是,这样红果果地挥舞经济大棒,张胜颖能接受得了吗?学校如果追究下来,他又当如何解释呢?
  秦海看出了陈宗则的担心,他说道:“陈老师,这个恶人不需要您去做。张老师如果有意见,您就说这是我的意思。她如果不服,可以去找学校,我不相信学校会为了她而得罪我。”
  “好吧,我尽量做工作吧。”陈宗则知道这肯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了,张胜颖是没那么容易屈服,而秦海就更不会退让了。至于说学校,给他陈宗则施压或许还有可能,给秦海为难,那就是犯傻了。秦海不欠学校一分钱,反而是学校的大金主,校领导一个个都比猴还精,哪会去得罪秦海?
  张胜颖觉得自己有些学问,看不起秦海。殊不知在学校的眼里,秦海的地位比张胜颖要高得多。这样说吧,学校里最不缺的就是教授,最缺的就是钱,要学校在教授和钱之间做一个选择,结果还需要猜测吗?
  商量完这些,就已经到下班的时间了。陈宗则假意地表示要请秦海吃晚饭,秦海则假意为难地推托了。该说的事情已经说完,陪着一个眼镜七八百度的糟老头子吃饭,实在让人提不起胃口,更何况,门外肯定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宁静在等着他呢。
  秦海只猜对了一半,当他走出研究中心楼门的时候,门外等着他的不光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宁静,还有一个外貌恰与宁静形成互补的女生,换言之,就是宁静有的,她都没有,比如那啥……
  “这是戚月师姐,她是杜老师的弟子。”宁静拉着那个女生向秦海介绍道。
  “幸会,幸会。”秦海笑着招呼道。
  “秦总,你今天说的真棒。”戚月带着几分腼腆地向秦海低声说道。尽管秦海今天骂的是她的老师们,但年轻人的心就是那么容易沟通,尤其是当对方年少多金,而且还英俊潇洒的时候。
  “师姐,你叫他秦海就好了,什么秦总不秦总的,那是吓唬别人的。”宁静用无所谓的口吻对戚月说道,然后又转头看着秦海,道:“秦海,你是不是该请我和戚月师姐吃顿好的?要不明天我们同学说你坏话的时候,我们可不帮你说话。”
  “这样不好吧?”秦海继续惺惺作态,“我一下子把你们研究中心的两个美女都约走了,你们的男生岂不是更恨我了?”
  听到秦海把自己与宁静同称为美女,戚月笑得花枝乱颤,道:“咯咯咯,不会的。今天开完会,我们导师马上就给大家安排了新的工作,我们组那些同学都在忙着写实验方案呢,哪有空管这些事情。”
  “那就好,二位美女请上车吧,我请你们吃川菜去!”秦海走到蓝鸟车前,掏钥匙开了车门,然后向宁静和戚月做了一个极具绅士风度的邀请动作。
  戚月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不知该如何做才好。宁静倒是一点也不忸怩,自己先坐进了车里,然后又一把把戚月也拉了进来。
  秦海发动引擎,驾驶着汽车离开了研究中心。他没有注意到,在研究中心楼上的若干个玻璃窗后面,无数的学生正看着他的车咬牙切齿:
  有钱人真特喵的霸气啊,刚刚把我们导师都给数落了一通,现在又把我们的妹纸给勾走了。你把宁女神带走也就罢了,怎么连戚师弟都不放过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你知道Nature意味着什么
  “孟校长,你来评评理,老师是不是应该以科研为重心,而不是屈服于铜臭?如果随便一个私企老板给学校投一点点钱,就能够对老师颐指气使,粗暴干涉老师的正常科研活动,我们还能叫作京城大学吗?咱们和那些地方上的小学校有什么区别?”
  在副校长孟启龙的办公室里,张胜颖义正辞严地发出了质问。
  “张老师,你不要激动。”孟启龙亲自起身,给张胜颖倒了杯水,然后说道:“超导研究中心的事情,宗则同志已经向学校汇报过了,你的心情学校也可以理解。不过,事情都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理论科研固然重要,应用研究呢,也不能说就不重要吧?理论研究是科研,应用研究也是科研,二者并不冲突嘛……”
  “怎么会不冲突?”张胜颖可不会接受学校这种和稀泥的态度。这几天,她找陈宗则闹过,也找系主任汤荣敏闹过,这些人的说辞都与孟启龙一样,那就是深表同情、决不通融。
  陈宗则倒还没有对她斩尽杀绝,她的实验室依然是保留着的,但做实验用的材料却已经中断供应了。有设备没原料,她还做个屁的实验啊,组里的几个助教、博士和硕士生都已经歇下来了。助教要等着做实验出文章评职称,博士、硕士要等着数据写毕业论文,大家的眼睛都在盯着她这个实验室组长,她能不着急吗?
  “孟校长,你过去也是搞科研的,你说说看,做科研的人,一心能够两用吗?我们好不容易有一个方向能够达到世界前列,这都是靠我们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支撑起来的。应用研究能出什么高水平论文?我想问问,咱们学校还要不要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了?”张胜颖色厉内荏地说道。
  孟启龙道:“张教授,实话实说,如果我有钱,我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你去发表高水平论文,这是为国争光,也是为校争光的事情。可是,研究中心是人家大秦集团投资兴建的,设备和经费都是大秦集团给的,咱们说了不算啊。”
  “怎么会说了不算?”张胜颖道,“他有钱不假,可是他没人才啊。咱们提供了这么多人才给他用,难道还不能和他平等对话吗?如果他不听学校的,咱们可以请他走,死了张屠夫,难道我们就要吃混毛猪吗?”
  你说得太对了,孟启龙在心里暗想。不过,你才是那个张屠夫,有你没你,人家秦海都能搞超导。而你离了秦海,上哪找个人傻钱多的资助者去?
  心里这样想,孟启龙当然不会说出来。他可以瞧不起张胜颖,但他不能给张胜颖落下话柄,这就是领导艺术问题了。他点点头,说道:
  “张教授,你这话,原则上说是没问题的。学校也一直在和秦董事长沟通,他不是也同意大家拿出一半的时间去搞自主科研项目吗?这些自主科研项目都是他出钱资助的,署名的时候,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吧?人家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比社会上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做得都要好。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还能提出什么更高的要求呢?”
  “这么说,学校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把我从研究中心赶出去了?”张胜颖问道。
  孟启龙叹了口气,道:“我跟宗则同志说了,研究中心的地皮是学校的,没有学校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把我们的老师赶出研究中心。所以,张老师你就安心地带着你的学生在研究中心做实验好了。”
  孟启龙的话说得很牛,其实这也是征求过秦海意见的。如果秦海坚持不退步,孟启龙还真不敢给张胜颖这个承诺。这一年多时间,秦海除了给超导研究中心投钱之外,给物理系、化学系也都投过钱,学校里拍秦海马屁的教授有一大把,其中多数都比张胜颖要牛气。惹毛了秦海,一旦把这些教授手里的经费给卡了,校长还不得被他们给生吃了?
  可是孟启龙的这个承诺,对于张胜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她要的是实验经费,而不是实验室本身,她现在搞的是稀土系的超导材料,稀土这玩艺有多贵,外人是难以想象的。没有钱,什么也玩不转。
  “孟校长,你说让我们安心做实验,可是实验材料呢?陈老师现在唯秦海是从,别人去领材料都没有问题,我们实验室的学生去领材料就不行,这算什么道理?”张胜颖问道。
  孟启龙道:“我问过宗则了,他说研究中心的实验材料,都是通过大秦集团拨款进行采购的,所以秦董事长如果不点头,他也不好做主。要不这样吧,这件事学校再协调一下,尽量为你们争取一下。张教授你这边呢,也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搞搞工艺研究,这也算是回报企业嘛。你看如何?”
  说了半天,其实还是回到了原点。所谓协调沟通,其实就是拖延时间的委婉说法,一件事协调上一年半载,也是完全可能的。而后面的规劝,则是红果果地告诉张胜颖,你想要钱,那就低头吧,否则,学校也帮不了你。
  张胜颖气得满脸通红,她站起来说道:“怪不得社会上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这个搞超导的,还不如秦海那个搞倒买倒卖的。孟校长,我的话放在这里,我是绝对不会屈服于权贵的。学校如果不能给老师撑腰,那以后也别指望老师为学校做什么贡献。”
  说完这些,她不再等着听孟启龙的解释,甩手就走出去了。孟启龙满脸微笑地送到门口,听着她高跟鞋咯噔咯噔的声音消失在楼下,这才收起笑容,摇摇头叹道:“还是太祖说得对,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对于张胜颖的折腾,秦海尽在掌握,但却丝毫不会松口。他知道,如果自己放过了张胜颖,未来杜翔望、曹国林以及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就都不会在乎他的要求了。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市侩黑心的商人,他还是有一份为国家科研做贡献的良知的,但良知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要使科研能够可持续发展,他就必须要硬下心肠。
  “秦海,你也太狠了吧?你知道吗,现在张老师的弟子都在商量着打算集体换导师呢,你看你把人家一个老太太给逼成啥样了?”
  在宁静和秦珊合租的两居屋单元房里,宁静一边给秦海削着苹果,一边幸灾乐祸地说着研究中心里的事情。
  在本科阶段,宁静还是生活很俭朴的,一直都住在学生宿舍里。现在读了研究生,也就逐渐放开了,拉着秦珊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单元房住着。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偶尔能够自己做做饭,改善一下伙食,另外就是女孩子到这个岁数,慢慢有一些不能为人道的隐私了,离开集体宿舍当然是更为方便。
  秦珊坐在一旁,一边看着文献,一边插话道:“哥,你也别做得太过分了。我听说张老师也是快50岁的人了,跟咱爸妈的岁数差不多,你怎么能这样为难人家?”
  “她这也算是自取其辱吧?”秦海从宁静手里接过削好的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口,然后一边嚼着苹果,一边含含糊糊地说道:“她觉得自己有几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就了不起,看不起我这个没发表过文章的技校生,我不收拾她还能收拾谁?”
  “扑哧!”秦珊忍俊不禁,笑着说道:“哥,我看你是嫉妒人家吧?我上次就说了,我写的那篇文章可以署上你的名,因为主要思路都是你提供的,是你自己不同意署名的。我那篇文章发的刊物影响因子也到了5.3,足够满足你的虚荣心的。”
  “5.3算什么好刊物。”秦海不屑地说道,他扭头看着宁静,道:“小静,有一个思路,做好了可以上Nature,或者Science,你有没有兴趣去做?”
  “Nature和Science?秦海,你没发烧吧!”宁静正在削第二个苹果,这是给秦珊准备的,听到秦海的话,她的水果刀一哆嗦,差点把手指给切了,“你知道Nature意味着什么吗?如果我能够有一篇论文上Nature,我可以不答辩直接拿到博士学位了。”
  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宁静岂能不知道Nature和Science这两份杂志在学术界的地位。就拿张胜颖念念不忘的影响因子来说,别的刊物能有三四的影响因子就算不错了,这两份刊物最起码也能达到20以上,有些年份冲到30多也是寻常的事情。
  秦海对于这两份杂志都不陌生,他用一种牛哄哄的口气说道:“其实上Nature也没多麻烦,主要是需要有原创性的思想,文章并不需要写得非常好。我现在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你去做一组实验验证一下,如果成功了,Nature也罢,Science也罢,肯定都会抢着给你发的。”
  为了避免发生切手的悲剧,宁静把苹果和水果刀都放了下来,认真地看着秦海,说道:“那你说说吧,我听听秦董事长有什么天才的创意。”
  “我这个创意,就是铁基材料的超导特性研究。”秦海平静地对宁静说道。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铁基超导
  陈宗则他们目前正在研究的钇钡铜氧超导材料,被称为铜基超材料。这类材料的基本设计思想都是在氧化铜基体上通过掺杂其他元素,例如钇、钐、钕等等。铜基超导材料甫一问世,就迅速突破了77K的液氮沸点,引发了液氮温区超导应用的热潮。
  然而,铜基超导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氧化铜本质上属于一种陶瓷材料,缺乏韧性和延展性,力学性能极差。这个弱点使铜基超导材料的制备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要制作成线状或者带状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借助于其他韧性材料作为衬底。
  此外,虽然铜基超导材料的最高临界温度已经达到了常压下的135K,以及高压条件下的164K,但距离300K左右的室温要求,还相差甚远。最为关键的是,科学家们通过理论研究认为,164K或许已经接近铜基超导材料的最高理论上限。换句话说,别看铜基超导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如果最终的目标是室温超导,那么铜基材料已经可以考虑洗洗睡了。
  除了铜基材料之外,科学家们还研究过二硼化镁以及有机超导材料,但进展也都十分缓慢,尤其是未能在理论上形成突破。到21世纪的前几年,超导研究似乎进入了一条死胡同,难以找到新的方向。
  2008年初,日本西野秀雄研究小组报道在氟掺杂的镧氧铁砷化合物中观察到了26K的超导电性,早就在类似结构体系中探索过新型超导体的中国科学家得到这一消息,迅速用钐、铈、镨、钕、钆等元素替代材料中的镧,在短短几十天时间内就突破了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从而推开了铁基超导材料的大门。
  铁基超导材料的发现,是超导研究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发现。尽管一直到秦海穿越之前的那个时候铁基超导材料仍未突破77K的液氮温区,但科学家们相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未来的室温超导材料,极有可能在铁基超导材料中诞生。
  秦海对于这一段科学史话是非常熟悉的,既然有了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不会拒绝把发现铁基超导材料的荣誉送给自家人。而且,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手上,把铁基超导的临界温度一直提高到室温,从而最终解决百年的室温超导难题。
  听到秦海说出铁基超导这四个字,宁静皱了皱眉头,说道:“秦海,你这回可是大错特错了,根据BCS超导理论,具有磁性的物质是不可能具有高温超导性的。铁是典型的磁性元素,我们在设计超导材料的时候,都会尽量规避铁元素的存在的。”
  秦海笑道:“谁告诉你说BCS超导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或者说,谁告诉你自然界只有一种超导机制呢?我不告诉你我是如何考虑这一原理的,但我可以建议你尝试一下用不同的元素掺杂铁砷化合物,我猜想你能够观察中其中的超导特性。”
  在铁基超导概念提出的几年之内,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上百种铁基超导体,更有人估计铁基超导家族的成员数可以达到3000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秦海不必直接把后世日本人的实验思路全盘告诉宁静,他只要指出这个方向,宁静哪怕是误打误撞,也必定能够撞上其中的一种。
  “真奇怪,哥,你怎么就这么自信呢?”秦珊扭头看着哥哥,好奇地问道。读中学的时候,她只知道这个哥哥虽然没上过高中,却谙熟高中知识,能够给她和宁静许多精准的指导。上了大学之后,她才发现哥哥远不是功课出众这么简单,他对于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几乎是了如指掌,随随便便给你一个思路,就能够做出非常优秀的文章。如果说高中的那些指导还能用学习认真来解释的话,现在在科研上的这些指点,就只能用神鬼莫测来形容了。
  所幸,无论是秦珊还是宁静,在秦海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对于这种神迹已经有些麻木了。偶尔有所怀疑,也会因为习惯成自然,而将这种怀疑置之脑后。对于秦海的指点,她们俩现在共同的反应就是赶紧记录,然后照着秦海指的方向去努力,她们知道,这个方向上一定会有大鱼出现。
  “铁基超导……”宁静拍打着自己的额头,说道:“难道这和空穴与电子型费米面上的电子散射有关?陈老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倒是讲过一个这样的猜想,只是没有时间去做实验而已。秦海,你不会也是听了陈老师的报告才这样想的吧?”
  “有这种猜想的人恐怕也不止陈老师一个吧。”秦海笑着说道,宁静说的这个什么空穴、费米面等等,秦海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往下说就得露馅了。他摆摆手道:“这种理论问题,你就别难为我这个技校生了。你抓紧时间去做实验,理论上有什么问题,就去找陈老师探讨。不过,这个想法你可得先保密,万一泄漏出去,被其他人知道了,你就抢不到原创性了。”
  “你不是要求我们都去做应用研究吗?我哪有时间做这些实验?”宁静嘻嘻笑着,将了秦海一军。
  秦海正色道:“做应用研究,那是其他人的事情。你好歹也是研究中心的大股东,还需要去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吗?”
  这话如果让张胜颖听见,估计直接就一口老血喷出三丈远了。她一个大教授,被逼着必须去做应用研究,否则就别想领实验材料。宁静这么一个一年级的直博,居然就能够享受不用做应用、专心搞理论的待遇,这个世界还有天理可言吗?
  宁静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她说道:“我可不敢,回头同学们该说我了。”
  秦海道:“这个不难,我跟陈老师说一声,让他安排你去做这个新方向就可以了。文章写出来以后,让陈老师挂第一作者,你挂通讯作者,利益均分,他不会不同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