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416

  “李教授,我路格生今天以此酒为誓,只要秦组长能够帮我家小菲回到二中,我这条命就交给他了,不把冶金工艺搞出来,我提头来见。”
  说罢,他一口气把酒全部喝干,然后狠狠地把酒碗砸碎在地上。
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担不起责任
  砚北市政府。
  市长康卫利早上一上班,就得到秘书魏国兴的通报,说33所所长田庆松带着一个小年轻在接待室里等着要见他,已经等候十几分钟了。
  “田庆松?”康卫利皱了皱眉头,“他找我有什么事?”
  “不清楚,他说是很重要的事情要找您谈。”魏国兴规规矩矩地答道。
  康卫利不屑地说道:“他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不是想找我帮他们解决什么困难,谁知道这回又是什么麻烦事,真是的。”
  要说起来,康卫利和田庆松还是挺熟的。早些年,康卫利还没当市长,在市经委当主任,而田庆松也还没有提拔为所长,只是一名副所长,那个时候他们就经常有一些业务上的往来。33所是海军的单位,有些话能够上达天听,康卫利有几回遇到市里解决不了的麻烦事,都是请田庆松帮忙找上面的人给摆平的。当然,康卫利也少给33所帮忙,涉及到副食品供应、职工家属安置、子弟就学之类的事情,市里的资源是远比所里要丰富得多的。
  这两年,随着市里的工作重心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建设,而33所的经费又越来越少,双方的地位开始出现了落差。从那时起,康卫利就有些不太待见田庆松了,田庆松求他帮忙的事情,十件里他最多只能解决一两件,其余的都是找各种推辞回绝的。这也不能怪康卫利过于势利,一个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凭什么浪费在33所这种没有什么油水的单位上呢?
  田庆松感觉到了康卫利的冷淡,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就很少直接找康卫利,而是找康卫利手下的副市长或者委办局的负责人协调。以田庆松一个正师级干部之尊,找下面这些处级甚至科级的官员办事,还要低三下四地陪着笑脸,正因为了一句老话,叫作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这一回,田庆松突然直接找到了康卫利的头上,想必是有什么下面的人无法解决或者不愿意解决的事情吧。这样的事情,对于田庆松来说当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康卫利来说,就是隔岸观火,无足轻重了。
  “你跟他说,我上午有安排,抽不出时间见他。”康卫利这样对魏国兴交代道。
  “我是这样说的,可是……”魏国兴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他想了想,最终还是说出来了:“市长,田所长倒没说什么,可是他带来的那个年轻人,他说……”
  “说什么了?”康卫利随口问道。
  “他让我必须向您通报一下,还说我担不起责任。”魏国兴讷讷地回答道。
  魏国兴实在不想把这样的话转告给康卫利,但又的确怕担不起干系。其实早在田庆松他们来的时候,魏国兴就对田庆松说过,康卫利上午已经安排满了,不可能抽出时间来会见他们。这并不是魏国兴自做主张,而是康卫利早有过吩咐,说如果田庆松来访,就直接挡驾。
  魏国兴这样回绝田庆松之后,田庆松没什么反应,倒是他带来的那位名叫秦海的年轻人冷笑了一声,对魏国兴警告道:“魏秘书,我劝你还是向康市长通报一下好,否则,有些责任不是你能够担得起的。”
  乍听此言,魏国兴有一种勃然大怒的念头。但当他看到秦海眼里那一丝傲慢的神情时,就忍不住有些觉得背心发凉了。能够这样威胁一位市长秘书的人,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真的有一些底气。秦海是跟着田庆松一起来的,田庆松的为人,魏国兴自然知道,所以也能明白秦海肯定不是骗子,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秦海是大有来头之人。
  “秦海?没听说过这个人啊,他是什么来头?”听完魏国兴的讲述,康卫利问道。
  魏国兴摇了摇头,道:“他没说,不过我看田所长对他也是挺恭敬的样子。”
  “你说他是一个小年轻?”康卫利奇怪地问道,“老田怎么会对他很恭敬呢?”
  “我看他最多也就是25岁左右,可是田所长的确对他很恭敬。”魏国兴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安排他们过五分钟后进来吧。”康卫利也有些吃不准了。事有反常必为妖,一个能够让田庆松表现得很恭敬的年轻人,还敢于向魏国兴说狠话,这样的人康卫利也不敢无视。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他觉得自己索性还是见见为好。
  田庆松和秦海二人被魏国兴带进了康卫利的办公室。不管康卫利心里如何看不上田庆松,见了面,他还是装出了一副热情的样子,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迎上几步,与田庆松紧紧握手,称道:“老田,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到我这里来了,不记得老朋友了?”
  田庆松无奈地握着康卫利的手摇了摇,说道:“这不是怕影响康市长的工作吗?砚北这么大的一个市,康市长日理万机,哪能像我们这种小研究所那样清闲。”
  田庆松这话,多少是带着一些怨气。要用官本位算起来,他和康卫利的级别是一样的,但二人的权力却是天壤之别。地位不等,就别奢谈什么老朋友之类的话了,就在几分钟之前,你康卫利的秘书不还在牛烘烘地挡我的驾吗?
  康卫利并无尴尬之色,他哈哈笑着,松开田庆松的手,说道:“老田这是批评我呢?不过,有一句话你是说对了,我们地方上的工作的确是千头万绪,不比你们军队里,令行禁止,容易管理啊……对了,这位是你们所新来的领导吗?”
  最后一句话才是康卫利的关键,在田庆松和秦海一同进门的时候,康卫利就敏感地注意到了二人身份上的差异,确切地说,就是田庆松对秦海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敬意,这让康卫利确定了魏国兴的说法,即秦海的确是大有来头之人。
  “我叫秦海,是受冀老的指派来协助田所长工作的。”秦海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道。
  “冀……冀老?”康卫利用手指了指上方,意思是问是不是高层的那位冀老。高层姓冀的领导只有一位,那就是冀明初,这一点谁都能够想得到。
  秦海点了点头,道:“正是。不过我本人并不是在军队里工作的,我此前在国家计委负责一些装备制造方面的工作,这是我的工作证。”
  说到这里,秦海从兜里掏出一本工作证,递到康卫利的手里。康卫利假装半推半就地接过去,翻开封皮一看,脸色蓦然变了:“原来是秦秘书长!失礼了,失礼了。”
  秦海有足够的信心能够用这样一份似是而非的工作证把康卫利欺骗过去,其实这份工作证并不是计委正式的工作证,而是属于临时聘用人员的临时工作证。这种工作证如果拿给计委大院的看门老头看,他一眼就能够识别出秦海不过是一个打酱油的副秘书长,地位连院子里一个普通的科员都不如。
  但康卫利没有在计委看过大门,哪知道这些讲究。这份工作证上有计委办公厅的钢印,加上秦海又是由田庆松陪同到来的,这些足够让康卫利相信秦海的身份了。工作证上写的秦海的职务是重装办秘书处的副秘书长,看不出是什么级别,但这并不重要。计委官员驾临,到地方上基本就是见官大三级,康卫利岂敢怠慢?
  宾主分别坐下,因为有秦海在场,康卫利没敢坐回他的大办公桌后面去,而是坐在会客的沙发上,与田庆松、秦海保持位置上的一致。
  “秦秘书长这次到砚北来,具体是有什么工作吗?”康卫利小心翼翼地问道。
  秦海淡淡地说道:“今年春天,计委在京城举办了第一届材料科学展会,首长同志亲自参观了展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座谈的时候,冀老特别提到了33所正在研制的98号钢材问题,首长高度重视,指示国家计委要全力配合。在那个会上,冀老亲自点将,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派我来协助田所长工作,帮助田所长解决33所目前存在的困难。”
  “首长……”康卫利心里抽搐了一下。真是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眼前这样一个小屁孩,搁在砚北市的机关里,最多也就是一个副科级,那都还算是破格提拔的结果了。可作为京官,人家说起首长和冀老简直就像说起隔壁老王一样,人比人,真是没法比啊。
  想到这里,康卫利的态度变得更加恭敬了,他说道:“首长和冀老对33所的工作有些什么具体的指示,需要我们砚北市做哪些服务工作,请秦秘书长明确提出来,以便我们照此执行。”
  秦海说道:“关于98号钢材对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康市长应当也有所耳闻。首长和冀老的指示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98号钢材的研发问题,以便尽快用于海军装备建设。冀老特别提出,南海有一些跳梁小丑,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航母这样的利器,才如此嚣张。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咱们自己的航母开到曾母暗沙去。”
第四百七十章
老康是个实诚人
  冀老的有生之年……
  康卫利忍不住有些牙疼的感觉。那时候没有度娘这样的大杀器,他没法马上去查一下冀老的生辰八字,但根据他的印象,这位老将军现在该是80高龄了吧?要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航母巡航南海,这是对自己的寿命有信心,还是对中国的技术有信心呢?
  作为砚北市的市长,康卫利当然知道98号钢材是什么,这种级别的秘密对于他来说是透明的。要建航母,就必须先研究钢材。航母的日程表这样紧张,钢材的日程表还用多说吗?秦海这句话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白,那就是98号钢材的研发是刻不容缓的。
  作为33所所在城市的地方官,康卫利应当能够想到这种事会对砚北市带来什么影响。
  “秦秘书长放心,我们砚北市一定做好33所的后勤工作,绝不会给33所的工作拉后腿。”康卫利拍着胸脯表态道。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感谢康市长了。等到98号钢材投产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冀老面前为康市长请功。”秦海毫不犹豫地给康卫利开出了一张金光闪闪的空头支票。
  “老田,咱们所里现在有什么困难,趁着秦秘书长在场的时候,你一并说说吧?”康卫利扭头向田庆松说道。他知道田庆松带着秦海来,就是来提要求的,与其等着对方提出来,还不如自己先把姿态做足了。
  看着康卫利在秦海面前毕恭毕敬的样子,联想到自己在康卫利这里吃过的闭门羹,田庆松心里已经把康卫利家的前十几代直系女性都问候了一遍,正在犹豫要不要问候一下旁系的那些。听到康卫利的话,他收起了心里邪恶的念头,笑着说道:“康市长这样关心我们所,让我都不好意思了。实不相瞒,我们所现在的确有一些困难,真的需要康市长伸出援手,拉兄弟一把呢。”
  “老田,瞧你说的,咱们不都是一家人吗?”康卫利亲热地说道,“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你有什么困难,就直接说出来,只要我这里能够解决的,马上就给你解决。”
  如果是一位官场菜鸟,听到康卫利的话,秦海当场就会感动得涕泪横流了。可惜,他这些年与官员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哪里不知道官员的节操和某些特殊行业女子的贞操一样,早就卖出去几百回了。康卫利的话里留了一个非常大的余地,那就是有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简单的困难,他自然可以答应解决,遇到麻烦的事情,他一句“没有能力”,直接就能糊弄过去,这种伎俩对于地方官来说,实在是太正常了。
  “我们所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砚北二中向我们的子弟收赞助费的事情。这件事对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非常大。我们所的骨干研究人员,都是30出头至40出头,孩子正好上中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这个当所长的,真的很难让他们安心工作。”田庆松带着苦恼的神情说道。
  “砚北二中……”听田庆松说起这件事,康卫利的脸立马就由人脸变成狗脸了,他把眉头皱成一个疙瘩,缓缓地说道:“这件事情,还真是挺麻烦的。”
  “麻烦?”秦海淡淡一笑,“我怎么觉得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康市长怎么会觉得麻烦呢?”
  康卫利看了看秦海,说道:“秦秘书长是从京城来的,对我们地方上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地方财政非常紧张,虽然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保障教育经费,但经费的总额还是有欠缺。砚北二中收赞助费的事情,是市政府办公会讨论通过的,市委那边也同意了。我身为市长,也不敢随便开口子。
  33所那几十个子弟虽然人数不多,但如果其他单位知道市里为33所开了口子,都到市里来要求,那我们可就承担不起了。”
  “是这样吗?”秦海道,“据我们了解,砚北有一家企业,叫英格利斯(砚北)音响设备有限公司,他们的职工子弟,在砚北二中是免收赞助费的。”
  “你是说英格利斯?”康卫利当然知道秦海所指,他解释道:“这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根据砚北的招商引资办法,合资企业可以享受这些税费方面的减免。”
  秦海冷笑道:“这就奇怪了,中国的军工部门享受不到的待遇,美国企业倒反而能够享受到,这不是咄咄怪事吗?我倒想知道,砚北市政府是中国人的政府,还是美国人的政府。”
  这话可就是有些诛心了,康卫利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样的问题上随便表态。如果仅仅是田庆松在场,他还可以强硬几句,现在有这样一个扛着首长和冀老两杆大旗来的计委官员存在,他怎么敢在这种政治问题上落一个话柄?
  “秦秘书长,你误会了……”康卫利拼命地在心里组织着词汇,“关于招商引资的政策,的确是有点……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央也是鼓励各地积极引进外资的,东远省其他的地市,也有类似的政策。至于33所的情况……这样吧,老田,我就独断专行一回,给你们10个……不,15个名额!你看怎么样?”
  “可是我们所有37个子弟,你才给我15个名额,我怎么分配啊?”田庆松作出苦恼的样子说道。
  能够弄到15个名额,田庆松已经非常满意了。虽然说无法全部满足职工的要求,至少说明所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资源,用来奖励一下工作积极的职工、安抚一下中层干部,都是很好的。至于说余下22个孩子,想别的办法就是了,再说,又不是哪个孩子都有希望上大学的,原本成绩就差,给他们弄个二中的指标,不是浪费了吗?
  心里这样想,田庆松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借着秦海的虎皮,能够多从康卫利那里榨出一点好处,田庆松又何乐而不为。
  “是啊,康市长,15个名额你都给了,还不如一步到位呢。”秦海在一旁敲着边鼓。
  康卫利苦着脸道:“秦秘书长,老田,你们就算现在拿枪顶着我,我也只能拿出15个名额了。就这15个名额,我还不知道要在办公会上费多少口舌去解释呢。老田,你也理解一下我的难处,如果我给你们全部解决了,我怎么去跟其他单位说话?”
  “田所长,是这样吗?”秦海转头看着田庆松,问道。
  田庆松知道,秦海这是准备放弃了,故意把这个替康卫利开脱的机会交给了自己。他也明白康卫利说的道理是成立的,政府做事,最怕厚此薄彼,如果康卫利答应把33所的子弟入学问题全部解决,那么其他单位肯定会把市政府都掀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康卫利能够吐出15个名额,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当然,这个面子是给秦海的,与他田庆松无关。
  “老康这个人我了解,是个实诚人。”田庆松向秦海说道。康卫利实诚不实诚,天知地知,田庆松心里也如明镜一般。但这种时候,他当然得说几句好话,这也就是花花轿子大家抬的意思了。
  “是啊,还是老田了解我。”康卫利的脸色好看多了,他说道,“名额的事情,我真的已经尽力了。老田,你看看还有什么困难,一块说说,能解决的,老弟我绝对不会推托的。”
  秦海非常聪明地不吭声了,算是把这件事揭了过去。田庆松借机又说了几件需要市里帮忙的事情,诸如夏天用电啊、副食供应啊,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康卫利想着前面二中的名额还欠着秦海一个交代,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不再为难,叫过魏国兴,让他一一记下,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田庆松自然是感谢不已。
  从市政府出来,上了吉普车,田庆松笑容满面,对秦海说道:“秦组长,还是你这样的钦差大臣说话管用啊,就今天这些事情,我们跑了市政府不下20次都没有解决,今天你一出马,这个老康就满口答应了。哈哈,你们如果早几年来就好了。”
  “我看这个康卫利还是欠收拾,我把冀老的旗号都打出来了,他才给了15个名额,真是太嚣张了。”秦海说道。
  “已经不错了,我很知足。”田庆松赶紧说道,“老康有老康的难处,逼得他太紧了,没准就崩了。对了,秦组长,关于这15个名额的分配,你有什么考虑?”
  这样的问题,田庆松是肯定要征求秦海意见的。名额是秦海弄来的,如果要在所里做人情,也理应由秦海先做。那些在工作小组入驻之后积极配合工作的人,估计应当是能够优先得到这些名额了,秦海会因此而赢得人心和威望,这一点田庆松完全可能预料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