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416

  “是啊是啊,咱们都听振江的,谁不听振江的,咱们就跟他没完!”纨绔们都闹哄哄地喊起来,虚伪的笑声在别墅内外荡漾着。
  与孙振江的别墅里那派弹冠相庆的场面不同,在王鸿生的办公室里,气氛显得有些严肃。不过,如果细加端详,会发现办公室里坐着的王鸿生与秦海二人脸上的表情还是十分轻松的,甚至还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
  “王主任,听说你们大主任被中央领导批评了,有这么回事吗?”秦海一边用嘴吹着茶杯里的热水,一边随意地向王鸿生问道。
  “你听谁说的?”王鸿生反问道,不等秦海回答,他又接着说道:“你的消息挺灵通,关于钢材价格的问题,中央领导的确是比较担心,专门把大主任和我叫去了解了一下情况。计委原来向中央保证的价格上限是2500,现在却已经达到了3200,中央领导担心也是正常的。要说批评嘛,倒还没有,领导对于我们的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
  “那么计委这边能不能顶得住领导的压力呢?”秦海问道。
  王鸿生道:“领导并没有给我们压力,只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管2500也好,3200也好,甚至到3500、3800,只要是在我们控制之下的价格,就不要紧。请君入瓮的计谋,领导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那就好,我还真担心我们做得太过头了,影响到你们计委在中央领导那里的印象呢。”秦海说道。
  在了解到介子基金参与炒作钢材价格的情况之后,王鸿生与秦海便确定了一个将计就计的方案,准备引诱介子基金深深地陷进来,让它在这个泥坑里栽一个大跟头。这样做的目的,倒不是为了满足谁的恶趣味,而是要给介子基金这样的国际投机商一个教训,让他们以后轻易不敢觊觎中国市场。
  在秦海心里,还有另外一个小算盘,那就是利用介子基金以及孙振江等人的贪心,让他们身不由己地高价囤货。等到他们的资金消耗殆尽的时候,再突然出手打压价格,让他们不得不赔本把囤积的货物抛出来。在这一进一出之间,秦海作为一个操盘者,就能够赚到大笔的差价。这些差价是来自于贪婪的投机商的,秦海赚这样的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鸿生与秦海一方面积极筹集钢材,一方面放出钢材储备告罄的虚假信息,并使市场上的钢材价格节节抬升,显出计委完全没有能力控制价格的样子。果然,孙振江和介子基金被这个假象所迷惑,利令智昏地打算把钢材价格一直炒到4500元以上,以求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
  事实上,钢材价格越高,这些投机商囤货的风险就越大,一旦价格崩盘,他们高价囤积的货物就成了负担。孙振江所以会继续囤货,正是建立在计委无力控制价格这一虚假判断之上的,如果他知道王鸿生和秦海的手里还有过硬的底牌,恐怕早就甩货退出了。
  “下一步,咱们应当放弃3200元这个阵地,把价格抬到3600元去。”秦海向王鸿生建议道。
  “呵呵,这可就是把我们计委架到火上去烤了。”王鸿生笑呵呵地说道,“这么高的价位,会对市场信心带来严重的打击,我们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精力去稳定各家企业的军心呢。”
  “你们可以发表一个电视讲话,告诉大家说困难是暂时的,曙光就在前面。”秦海半开玩笑地说道。
  王鸿生倒是当真了,他说道:“恐怕还真的得发个电视讲话了,钢材价格涨成这个样子,有些不法企业会借机抬高自身产品的价格,形成一种示范性的涨价。一旦弄假成真,真的导致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咱们两个人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有这么严重吗?”秦海紧张了,他毕竟不是搞经济工作的人,不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也分不清王鸿生说的是真实情况,还是危言耸听。
  王鸿生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至于有这样大的风险,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毕竟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事情,来不得半点侥幸。还有,咱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如果我们让钢材价格涨到3600元,对于那些钢材用户,咱们必须想办法进行补偿。”
  秦海道:“我明白,您放心,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会拿介子基金的钱来补偿那些在涨价中受到损害的用户的,不过,具体的名单可就得请王主任来开具了,哪一家补偿多少,我只听计委的。”
  “我会安排人做好信息的搜集工作,看看有多少企业在这一轮钢材涨价中受到了损失。对于那些带着囤积居奇动机而盲目购买钢材的企业,我们可就管不着了,让他们吃点亏,也能长点教训。”王鸿生说道。
  “那好,我这就去安排后续的工作。”秦海站起身来,向王鸿生告辞。
  王鸿生也站起来,他走上前,拍了拍秦海的肩膀,说道:“小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一次大秦集团为国家做的贡献,国家是不会忘记的。”
  “哈哈,等到这个战役结束之后,我可得向王主任要报酬哦。”秦海笑了起来。
  “一言为定!”王鸿生斩钉截铁地答应道。
第五百零一章
每吨加400块钱
  凌风贸易公司正是凌一平的企业,公司的业务方向很杂,概括地说,就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基本上以倒买倒卖为主。如果要说有什么核心能力,那就是董事长凌一平经常能够了解到一些别人无法获得的内部信息,而利用这些信息就能够轻松地赚到大钱。
  公司只有十几名员工,平日的工作就不是很多,这一段时间,因为公司把资金都用于囤积钢材了,其他的业务也无暇顾及,员工们就显得更加轻松了。不过,轻松归轻松,每个人还是要按时上班,在各自的位子上打着盹,随时等待着老板的召唤。
  “请问,这里是凌风贸易公司吗?”
  一个带着浓烈南方腔调的声音在前台接待小姐的耳畔响起,接待小姐猛地抬起头,只觉得眼前金光闪烁,晃得她眼睛都有点睁不开。她努力地定了定神,才看到在自己的面前站着两条汉子,其中一位的脖子上戴着大拇指般粗细的金链子,刚才那阵金光,正是从这条金链子上发出来的。
  “你们找谁啊?”接待小姐没好气地问道,她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类土得掉渣的暴发户,要论有钱,谁能比他们公司的凌总有钱呢?可是凌总就不会弄得自己一身珠光宝气的,人家那叫低调的奢华。
  戴着金链子的汉子牛烘烘地说道:“我找你们老板,有大业务要跟他谈。”
  “什么大业务?”接待小姐问道。
  “你是你们老板吗?”那汉子反问道,“我跟你们老板谈的业务,你个小前台多什么嘴?”
  呸!
  接待小姐在心里唾了一口,嘴里却不敢公开地表现出来。她虽然看不起眼前这两个人,但人家脖子上的大金链也的确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再土的大款也是大款,这不是她能够得罪得起的。
  “那好,麻烦问一下,你们二位的姓名、单位,我好向我们凌总通报一下。”接待小姐用尽量柔和的语气说道。
  “我叫辛金隆,云江省金隆地产公司的总裁,来找你们老板,是想谈谈钢材的事情。”戴金链的汉子说道。
  这名辛金隆,正是秦海在南方整治稀土的时候曾经交过手的那位稀土矿主。因为暴力抗法,他被拘留了十几天,出来之后对秦海顶礼膜拜,声称愿意为秦海鞍前马后地效劳。辛金隆知道,如果秦海真的想收拾他,随便罗织一个罪名也能够判他几年,顺便还能够把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也据为己有。可是秦海并没有这样做,在略施薄惩之后,就把他放出来了,还给了他一个继续投资稀土相关产业的机会,这怎么能不让辛金隆折服。
  秦海在云江省把一盘散沙的稀土产业进行了整合,让原来的稀土矿主都成为稀土相关产业的投资者,由于新产业的技术含量高,加上秦海推动了稀土价格的上涨,那些交出了稀土矿的矿主们收入反而比过去还要提高了几成,真正达到了秦海承诺的“多赢”的目标。这样一来,众人对秦海的怨恨早就烟消云散了,代之而起的是由衷的感激。
  这一次,秦海专门打电话到云江,找到辛金隆,请他到京城来,说是有事相求。接到这个电话,辛金隆二话没说,马上就买了飞机票直飞京城。到了京城,见到秦海,辛金隆才知道秦海是要借他的土财产身份来演一出戏,对于这样的要求,辛金隆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就这样,辛金隆从一个稀土矿主,摇身一变成了金隆地产公司的总裁,带着自己的贴身狗腿子李传平,来到了凌风公司的前台。
  “金隆地产公司?”凌一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到前台打来的电话,皱了皱眉头,他想不出自己与这家金隆地产公司有什么瓜葛,不过,听前台小姐说来人金光扑面,极其符合“人傻钱多”的标准,凌一平还是决定要见一见对方。
  得到凌一平的首肯,前台小姐带着辛金隆和李传平来到了凌一平的办公室,一进门,她就指着坐在大班台后面的凌一平向辛金隆介绍道:“辛总,这位就是我们凌总。”
  “哦,凌总,久仰久仰。”辛金隆大大喇喇地笑着走上前,隔着大班台便向凌一平伸出了双手,做出要与对方握手的样子。
  凌一平看着来人那一身打扮以及黑黝黝的肤色,心里早有了几分厌恶之意。他随随便便地伸出手,与辛金隆碰了一下,然后冷冷地说道:“辛总,请坐吧。”
  “好的好的。”辛金隆没有在意凌一平的态度,他退后几步,一屁股坐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还使劲地颠了几下,赞道:“这个沙发真好,弹簧过硬,皮子也好!传平,你看看这是什么牌子的,回去给我办公室也弄一个。”
  “是,辛总。”李传平答应着,随即便在沙发上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似乎真的打算把沙发上的商标揭一个下来存着。
  凌一平看着对方的恶俗表现,一口气从丹田涌上来,差点要憋死。他使劲地忍了忍,这才说道:“辛总,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当然有事情。”辛金隆放弃了对沙发的研究,看着凌一平,说道:“我来找凌总,是想谈谈钢材的事情。”
  “钢材?”凌一平心中一凛,他现在全部的心思都在钢材方面,所以对于这个话题格外敏感。他故作镇静,对辛金隆问道:“你想跟我谈什么钢材的事情?”
  “盘条啊!”辛金隆想当然地道,“我听说你们凌风公司进了5万吨盘条,怎么样,我每吨给你们加400块钱,你全部转给我?”
  “你听谁说的?”凌一平不动声色地问道。
  “北方钢厂啊。”辛金隆道,听到凌一平有些不相信的样子,他又解释了一句:“北方钢厂是我的老关系了,我这次到北方钢厂想进点钢材,他们说已经没货了。我细一打听,他们的货都被你们公司吃下去了。要不怎么说京城的人有眼光呢,我怎么就看不到钢材要涨价,没先下手囤上一批。”
  “是谁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凌一平有些恼火,自己从北方钢厂进了一批盘条,这是实情。可是北方钢厂的人怎么能够随便把这个信息透露给不相干的人呢?更何况是辛金隆这样一个啥都不懂的土财主。囤积居奇这种事情,非常讲究信息的不对称,如果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广而告之了,那还做什么倒买倒卖的生意?
  辛金隆哈哈地笑了:“这个我就不能向凌总说了,我得对得起朋友啊。我跟你说,凌总,其实他们也想替你保密的,不过嘛,我向他们意思了一下,他们也就不好意思瞒着我了。”
  “我去……”凌一平差点就想骂街了,北方钢厂这帮孙子,也太不是东西了。人家给点好处,他们就能把自己给卖了。最可气的是,辛金隆还拿着这件事在他面前炫耀。
  “辛总,你处心积虑打听这些事情,是什么用意?”凌一平心里不痛快,说话也就带着火药味了。
  “凌总说什么滤?”辛金隆装出很好学的样子,对狗腿子李传平问道。
  “我也没听懂,好像是个啥成语。”李传平道。
  “成语,哦,难怪我没听过,我读书少。”辛金隆并不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羞耻,他说道:“凌总,我打听这事,就是想跟凌总做笔生意。我是搞地产的,在我们省里也算有点小名气,跟各家建筑公司也有点小关系。现在我们省钢材紧张得很,好多工程都快停工,有钱都买不到盘条。我想请凌总把你手上的盘条转给我,我按每吨给你加400块钱,5万吨给你加上2000万,你看怎么样?”
  “每吨加400块?在哪个价格上加400块?”凌一平问道。
  “你的进货价啊。”辛金隆道,“我打听过了,你是2500一吨进的货,我给你2900,你转转手就能赚2000万,多划得来啊。”
  “辛总,你没喝多吧!”凌一平斥道,“你出去打听打听,现在市面上的盘条都卖到啥价钱了,2900一吨,亏你想得出来,现在3500一吨你能买得到,都算本事。”
  “真的?”辛金隆眨巴着眼睛,努力想装出一副萌态。可惜他生就一脸横肉,怎么装也装不出天真烂漫的样子,“盘条现在真的这么贵了?要不,就依凌总的意思,3500一吨好了,我全要了。”
  “……”
  听到辛金隆改口改得这么利索,凌一平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要说辛金隆此前不知道钢材行情,凌一平用脚后跟去思考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这家伙分明是打听到自己的钢材进价低,想忽悠着自己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把钢材卖给他,然后他再转手出去,从中渔利。现在听凌一平报出了价格,他马上就把价格从2900提到了3500,中间你好歹也打个磕绊,装出一点迟疑不决的样子好不好?
  “辛总,你就别费劲了,我说的是,现在市面上3500一吨的货根本就不存在,你别把我当冤大头去耍。”凌一平说道。
  “那么,凌总觉得什么价钱能出手呢?咱们凡事好商量嘛。”辛金隆被人揭了老底,却一点也不窘迫,依然厚颜无耻地询问着价钱。
第五百零二章
强化你的信心
  由于有对孙振江许下的承诺,凌一平一时并不打算把手里的钢材转让出去,即使他知道一转手就能够有几千万的利润,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按照孙振江的说法,眼下的钢材价格还没到顶点,未来还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凌一平也希望再囤上一段时间,能够赚到更多的差价。
  虽然打定了继续囤货的主意,但凌一平还是愿意听一听辛金隆的出价,他要凭借这些信息,来判断市场形势,确定最佳的出货时机。
  带着这种想法,凌一平把对辛金隆的反感压了压,问道:“你打算出什么价钱来拿我手里的货呢?”
  “三千……三千八,凌总觉得怎么样?”辛金隆咬了咬牙,说道。
  3800!凌一平心里一阵激动,他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3600左右,但这个价位也是有价无市,要想大量采购是办不到的。辛金隆声称愿意出3800的价格来从他手里拿货,意味着辛金隆的下家愿意支付的价钱还要更高,这不正印证了孙振江的预言,显示出钢材还有更大的涨价余地吗?
  辛金隆说了,现在下面省里的建筑公司都严重缺乏钢材,有钱都买不到材料,这样的需求是具有刚性的,不会因为钢材价格的上涨而消失。那么凌一平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压货,等待着价格的继续飚升。
  “辛老板,你别逗了,3800拿货,你回去以后一转手,起码每吨还能再赚三四百吧?”凌一平装出一切尽在把握的样子,用嘲讽的口吻说道。
  “你怎么知道?”辛金隆吃惊地说道,说罢才似乎感觉到自己说漏嘴了,连忙改口道:“哪有这么高的利润,这么贵的钢材,谁能用得起?我也就是帮朋友弄点货,3800这个价钱,我没准还得赔本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