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416

  张岱渭道:“那还能怎么办?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他们要给小鞋,我就穿着呗,他们总不能开除我吧?”
  “你就没打算跳出来?”秦海赤裸裸地问道。
  张岱渭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神情,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怎么,秦总想给我什么建议吗?”
  “你有没有兴趣到安河材料学院来?调过来也可以,辞职过来也可以,我不敢给你承诺太多,一个高工待遇是完全能够满足的。”秦海说道。
  “我到安河材料学院去干什么呢?”张岱渭又问道。
  “搞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材料开发。我知道你不是专业做新能源材料的,材料学院这边有专门的人才和团队,我需要的是一个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的人,能够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秦海道。
  “刚才一直没顾上问你,你们大秦集团怎么会想到要办一个材料学院呢?”张岱渭终于把他此前一直都有的疑问提出来了。
  秦海也不隐瞒,把自己最初想到办材料学院一直到材料学院的发展现状全都向张岱渭介绍了一遍。张岱渭此前只是从材料学院的学者发表的成果中感觉到材料学院的实力,听秦海这样一说,他才知道,自己了解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安河材料学院的成就足以让他仰望了。
  “秦总,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张岱渭由衷地赞道。
  “不是我了不起,是我们那些学者了不起。”秦海笑呵呵地表示着谦虚,然后说道:“怎么样,我们这座庙,还能够容得下你这尊大神吧。”
  “秦总千万别这样说,真羞死人了。”张岱渭连连摆手,“和你们那些专家相比,我就是一个小学生啊,哪敢让秦总称为大神。”
  “你今天在会上提起的新能源汽车问题,也是我们材料学院一直都在研究的内容。不过,我们的专家大多数是做材料出身的,对汽车并不熟悉,迫切需要有汽车行业的人士加盟,张工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呢?”秦海再次发出了邀请。
  张岱渭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秦总这样真诚地邀请我,我也不便向秦总隐瞒什么了。其实,我所以敢在这个会上和我们王总叫板,一则是出于对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担忧,二则是因为我早就想离开北店集团了。”
  “怎么,你有去处了?”秦海问道。
  “目前还在谈。”张岱渭道,“红原省政府想搞自己的汽车产业,打自主品牌这个旗号,我有几个朋友打算过去,也约了我,不过具体条件还在谈。”
  “原来如此。”秦海笑了,看来这位张岱渭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得罪自己的领导之前,还是想好了退路的,或者说,是因为有了退路,所以无所畏惧。
  张岱渭似乎看出了秦海所想,他赶紧解释道:“秦总,你可别误会,这两件事一码归一码,我想离开,是因为北店集团的内部机制太陈旧了,没有创新的空间,我还是想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而今天的发言,完全是出自于我对汽车产业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在高档燃油轿车方面去和国外竞争,还不如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那么,你去红原省,打算搞新能源汽车吗?”秦海问道。
  张岱渭道:“原来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不过红原省那边希望能够尽快地见到成效,所以希望我们能够拿出一个大众型的车型,两年内投产。至于新能源这方面,需要等我们做出了成绩,能够在省里有话语权的时候,再来考虑。毕竟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技术还非常薄弱,指望红原省拿出很多的资金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也不太现实。”
  “嗯……”秦海微微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什么,服务员已经把他们点的酒菜都端上来了,其中一盘热气腾腾的啤酒鸭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其他几个菜也颇有些特色。秦海索性先把要说的话收回去,笑着指了指盘子说道:“来吧,张工,趁热吃,有点饿了吧?”
  “多谢秦总。”张岱渭道了声谢,便拿起了筷子。
  两个人吃了会菜,喝了几杯啤酒,感觉相互之间又更熟悉了几分。张岱渭感慨地说道:“秦总,如果我们领导有你一半的开明和随和,我也不会想着要离开了。北店集团毕竟是大企业,比红原省刚刚起步的那个摊子要大得多。说实话,在北店集团,如果有上级部门施加一点压力,促使领导采取行动,搞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要好得多。红原省这边,等到把市场做起来,怎么也得过去五年八年了,这一耽搁,跟国外的差距又拉开了。”
  “如果我们提供一部分资金,和你们办一个合资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你觉得红原省方面会不会答应?”秦海问道。
  “你们?大秦集团有意做新能源汽车?”张岱渭诧异地问道。
  秦海道:“我们原来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想法,不过和你聊过之后,我对新能源汽车也有一些兴趣了。你帮我评估一下,利用你们即将成立的汽车公司的平台,做新能源汽车的前期开发工作,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这个不好算。”张岱渭皱着眉头说道,“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障碍是在电池方面,目前国内在锂电池方面的研究还是差强人意,要赶上日本的水平,我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才行……”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秦海笑道,“我们材料学院开发的锂电池技术马上就能够实现量产,而且由于使用了不同于日本的材料,我们的锂电池安全性会远远优于日本的产品。”
  “你说的是真的?”张岱渭只觉得眼前一亮,“你是说,你们早就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当然,我们是材料集团嘛。”秦海得意地说道,“锂电池的应用可不仅仅限于汽车,在移动电话、手持设备、电动自行车等方面,都可以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我们岂能坐视?”
  “那成本呢?”张岱渭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同样的容量,成本比日本人要低三分之一以上。”秦海答道。
  “这怎么可能!”张岱渭差点嚷出声来了,作为一名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人员,他知道日本企业已经在利用锂电池制造新能源验证车了,目前的价格比燃油轿车略高一些,但也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国内的锂电池技术能够比日本的更安全,而成本还能降低三分之一,那就意味着在国内开发新能源汽车将是可行的。
  “可能不可能,你抽时间去我们的实验室看看,就知道了。”秦海说道,“还有,你说的超级电容技术,我们也正在进行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取得有效的进展,但主要原因是一种重要材料的开发还没有完成。一旦这种材料开发完成,我们可以在半年时间内就拿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超级电容。”
  “你说的重要材料,是指什么?”张岱渭追问道,他显然是被秦海的话吸引住了,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些自负,打算替秦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秦海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目前还是秘密,我不便透露给你。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们这种材料在国际上会是首创。我估计,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能够把它开发出来。”
  秦海说的这种材料,正是他安排聂森进行研发的石墨烯。使用石墨烯作为电容正负极之间的分隔材料,是制造超级电容的关键诀窍。在研发完成之前,秦海自然不会透露这方面的信息,以免走漏风声,被技术储备更丰富的国外学者拔了头筹。
  “我明白了。”张岱渭也是搞技术的,知道每个企业都有些技术是不便对外人提起的,他直接忽略了秦海说的超级电容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锂电池方面。
  “秦总,如果你们真的能够拿出比日本人更好而且更廉价的锂电池,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就可以大大地提前。至于研发的经费投入嘛……我没有细算,大概在1亿人民币以内就足够了。”张岱渭说道。
  “1亿人民币,这么便宜?”秦海有些不敢相信。隔行如隔山,他是材料专家,而不是汽车专家,自然不知道开发一种新型汽车的成本会是多少。在他想来,新能源汽车代表的是新技术,开发成本肯定是非常高的。如果只需要1亿人民币,岂不是说大秦集团完全可以自己出钱来搞这项研究?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言为定
  看到秦海一副诧异的样子,张岱渭放下筷子,开始掰着手指头给秦海计算了起来。
  按照张岱渭的说法,汽车其实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不外乎是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外壳以及车内的一些设备。与燃油机动车不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非常简单,只是一组电池加上一个电动机,不需要像燃油汽车那样有油箱、油路、发动机、冷却系统、废气处理装置等等一大堆东西。这样一来,动力系统的开发难度就与燃油汽车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
  至于说到外壳、车内设备等等,这都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以当年的人们的观念,汽车的外观设计是不太重要的,车内也没什么真皮内饰之类的奢华要求。
  “你说的也对。”秦海道,“不过,从瞄准国际市场的要求来说,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你今天在会上不是说过了吗,燃油汽车这方面,我们无法与国外最高水平竞争。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既然有机会,那就要直接对准最高端,不但电池要比别人的好,车的外观、内饰也同样要达到世界一流。”
  “领导的爱好真的都是一样的。”张岱渭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他说的领导,自然是包括了杨新宇、王凯华等人在内了。今天在会上大家谈论的是世界一流,到了会后,秦海说的也是世界一流,这种对世界一流的追求,真是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秦海没有在意张岱渭的玩笑话,他有穿越的金手指,现在又拥有了比较强大的财力,要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领域超越世界先进,还真算不上是好高骛远。在此前,他没有考虑过要自己去做新能源汽车,但与张岱渭谈过之后,他觉得这件事也有可为之处,于是忍不住跃跃欲试了。
  再往下的谈话,就转到技术环节上去了。两个人都是搞技术的,知识体系上又有些互补,所以聊起来颇为投机。一直聊到快2点,二人才起身,准备返回机械委去继续上午的会议。
  “老张,下午的会,你就别再放炮了,小心你们王总恼羞成怒,扣着你的档案不放,你就麻烦了。”秦海提醒道。经过刚才的闲聊,两个人的关系已经非常亲近,秦海也就把对张岱渭的称呼改成了“老张”,当然,这个老只是相对于秦海而言的。不过,张岱渭还没有张扬到敢于称呼秦海为小秦的份上。
  “不会了,我只是希望机械委的领导能够听到我的声音,既然已经说过了,下午我就装哑巴好了。”张岱渭说道。
  “嗯嗯,咱们说好的事情,下一步再进行接洽。”秦海又说道。
  “好的,一言为定。”张岱渭兴致勃勃地答应道。
  二人回到会场,杨新宇等人也刚刚从小食堂回来,大家显然都喝了点酒,脸上泛着红光,神情都颇为轻松。张岱渭不想给领导添堵,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去,还拿出笔记本挡住了脸。王凯华在座位上坐下之后,还果真扭头看了一下,结果没有看到张岱渭,他也就没有再计较了。
  下午的会场上再没有什么变故,用一句套话来说,就是开成了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不过,由于上午的那段插曲,各家车企提出的这个雄心勃勃的研发方案还是被搁置了,杨新宇在对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表示目前国家的财力有限,做事情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世界一流发动机这个目标,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暂时就先不要急于动手,各家企业还是专注于做好普通车型的发动机国产化工作为宜。
  当然,为了不让参会的代表们感到过分失望,杨新宇还是答应了给各家企业拨付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做高端发动机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预研工作,这些资金的额度大约都在几百万上下,对于车企来说也就是聊胜于无罢了。
  “小秦,对于今天这个会,你有什么看法?”
  把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企业代表送走之后,杨新宇对秦海问道。
  “算是见识了这些一方诸侯的嘴脸了。”秦海毫不客气地说道。
  “别这样说,这些领导还是很有能力的,管理这么大的企业,没两下子是不行的。”杨新宇纠正着秦海的话,“不过,向中央伸手要钱,也是这些企业的传统了,当领导的如果不会要钱,就是没能力的表现。你如果在部委工作过,就知道这一点了。”
  “这么说,你早就知道他们这个方案只是为了向中央骗钱的?”秦海没好气地问道。
  杨新宇点点头道:“以我对这几位领导的了解,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吧。他们现在通过生产合资品牌的轿车,日子都过得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开发新产品,尤其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产品,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他们提出这样一份方案,动机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找一个名目,让国家给他们投资;二是打一个自主研发的旗号,可以应付上级的要求。至于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嘛,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动机,但绝对不是主要的。”
  “那你还煞有其事地找他们来开会讨论,这不是浪费时间吗?”秦海说道。
  杨新宇道:“怎么能说是浪费时间呢?机械委也需要了解下面的情况,他们既然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就会有相应的理由,通过这次会,我们可以掌握他们实际的技术状况,判断企业是否到了可以向世界一流水平冲击的程度。还有,今天会上那个张什么的年轻工程师说的那些,不也很有启发吗?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会,我们怎么能够听到这样的意见?”
  秦海道:“这倒没错,我也觉得,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张岱渭这样一个人。中午的时候,我和他单独聊了聊,感觉他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有见地啊。”
  “是吗?”杨新宇笑道,“你不会又想把他收你的囊中吧?”
  “我倒真的这样想过。”秦海也笑着回答道,“不过,人家早就有去处了。红原省想搞自己的汽车工业,正在到处挖人才,张岱渭也是他们相中的人才之一。我们大秦集团这座庙还是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大的神啊。”
  “你们也打算搞汽车?”杨新宇有些奇怪地问道。他刚才问秦海是不是打算把张岱渭撬走,更多的是带着几分玩笑的意思,但听秦海现在这话的意思,好像秦海的确是想搞汽车,从杨新宇的内心来说,对于秦海的这个打算,还真是不太看好。
  “我原来没有这个想法,不过在和张岱渭聊过之后,我现在有点想做新能源车了,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秦海解释道。
  “新能源车?”杨新宇皱了皱眉头,说道:“从发展方向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确是有发展前途的。可是,这其中的难度你考虑过没有?你们大秦集团在材料技术上做得不错,我也非常希望你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方向。如果把精力用在汽车方面,说不定会顾此失彼,反而自己乱了阵脚。”
  秦海道:“杨主任提醒得对,不过,我们想搞新能源汽车,也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关键就是在新材料方面。我和张岱渭聊了一下,他告诉我说,目前国内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主要障碍就是锂电池技术,而解决锂电池技术的障碍又在于电池的正负级材料,在这方面,我们安河材料学院是有优势的。
  鉴于此,我和张岱渭商量好了,我们负责解决电池的材料问题,他负责解决整车技术问题。一旦我们的电池材料取得突破,我们会和红原省建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生产新能源汽车。届时这家企业将以我们为主,红原汽车厂只是提供配合。”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好了。”杨新宇高兴地说道,“新能源汽车也是机械委一直在关注的技术,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来承担这项技术的开发。如果你们能够和红原汽车厂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那可是一个好消息。”
  “既然是机械委一直都在关注的技术,杨主任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呢?”秦海笑呵呵地问道。
  “当然会有政策支持。”杨新宇毫不犹豫地说道:“汽车生产许可证,我们会提前给你们准备好,不需要你们再费心费力地去申请。还有,前三年时间,我们会协调财政部门,给你们免税的优惠。另外,在技术方面,如果需要支持,我们也会安排下属企业和你们协作。总之,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国家会给你们一路绿灯,保障你们的工作畅通无阻。”
  “哈哈,那我的信心就更足了。”秦海笑道,“我这就回安河去安排这件事,力争用五年时间研发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
第五百六十九章
借鉴一下曲陶的技术
  秦海一门心思惦记上了新能源汽车,在京城呆了几天之后,便匆匆忙忙返回安河布局去了。宁中英和宋洪轩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点子都非常看好,大力支持他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投入。至于安河材料学院方面,更是没什么好说的,有关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研究原本就已经立项,此时更是加了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进度可谓是日新月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