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6

  众人瞪圆了眼睛:“那不就是3000吗!我靠,老陈,你答应没有?”
  “我……我还没想好呢……”老陈装出一副憨厚的样子,对众人说道。其实,他露出一手绝活之后,红泽电机厂临时客串的总工周林磊就把他看上了,而财务总监田如芝则直接给了他一个让人心动的高薪。老陈只是因为没来得及与家人商量,所以才没有马上答应,但对方已经放了话,他随时去,红泽电机厂的门都是对他敞开的。
  在他离开红泽电机厂的时候,田如芝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回安河厂来忽悠更多的优秀技工去红泽电机厂应聘。他现在是真正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对安河电机厂而言,他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内奸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装啥装过头了
  听说红泽电机厂被美资收购了,而且开始大规模招募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技工,安河电机厂的总工胡志忠心里很疼了一阵。
  前几年,安河电机厂的经营陷入困境,技术处也就陷入了无技术可研发的境地。后来,好不容易来了一家大秦集团,表示要兼并安河电机厂,并且提前启动了铈基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工作,胡志忠可谓是老夫聊发少年狂,颇为兴奋了一段日子。接下来的事情,则给胡志忠浇了一瓢冷水,大秦集团的兼并被否决了,改由一家名叫小原机械会社的日本企业,完成了对安河电机厂的兼并。
  在兼并之初,胡志忠还存着一些幻想,觉得日本企业应当也是非常重视技术研发的,没准会比大秦集团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新型电机的开发,也可能会从日本带来一些新技术,让大家开开眼界。谁曾想,小原会社兼并安河电机厂之后,采取的是限产降耗的策略,非但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思,甚至连原有的一些生产业务都在收缩,摆明就是没打算好好做下去的意思。
  胡志忠专门去找过小原会社派来的日方负责人小仓光政,向他提起稀土永磁电机研发的事情。小仓光政对胡志忠倒是非常客气,一口一个“胡桑”,但对于胡志忠提出的要求,他却是牙关紧咬,丝毫不肯接受。胡志忠问起其中的缘由,小仓光政告诉他:小原会社并不认为铈基稀土永磁材料有什么应用前景,稀土电机的研发,小原会社有自己的想法。
  胡志忠也曾通过陈昊找过刘序平,想通过这位擅长于曲线救国的翻译官向小仓光政吹吹风,让小仓光政对稀土电机提起注意。让他更为失望的是,刘序平的回答比小仓光政更为冷淡,按刘序平的观点,日本人比中国人聪明得多,技术也高超得多,人家都不看好的东西,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提建议呢?
  胡志忠完全绝望了,他开始计算自己的退休年龄,想着再混上几年就踏踏实实离开工作岗位,回家里含饴弄孙去了,什么稀土、什么电机,就让它们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片浮云吧。
  带着这种想法的胡志忠,开始研究起养花、钓鱼的技巧,不再提起有关技术开发的事情了。倒是他的助手陈昊最近蹦得比较厉害,三天两头与刘序平一道陪着小仓光政去喝花酒,然后到舞厅去找风尘女子探讨人生真谛。胡志忠眼看着陈昊一天比一天更像日本人,说话做事都是一股日本作派,也只能摇头叹气,不好多说什么了。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红泽电机厂正在招工,准备大干一场的消息,胡志忠想到自己已经赋闲,心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厂里已经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打算到红泽电机厂去碰碰运气。当然,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这些人还不敢在厂里过分张扬,一个个像当年游击队躲鬼子一样,瞒着小仓光政以及刘序平、陈昊等一干“皇协军”,偷偷地跑去应聘,再偷偷地回来与信得过的同事们商讨如何与对方谈判待遇等事。
  胡志忠在厂里有着很高的威望,因此也有不少人私下里打听他是否有跳槽的意思。对于这些询问,胡志忠的回答不外乎两点:第一,他非常支持别人跳槽到红泽厂去;第二,他自己没有这个打算,因为他觉得自己岁数已经不小了,折腾不起了。
  他的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一个神秘的电话打进他办公室的时候为止。
  “胡总工,我是小孙,你最近还好吧?”
  电话里,孙玉智的声音透着亲热,让胡志忠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是孙教授啊,我现在还挺好的,怎么样,你最近又有什么成果了吗?”胡志忠反问道。
  孙玉智道:“唉,什么成果不成果的,倒是有一篇文章被物理学报接受了,提了一些修改意见,不过我自己最近有点忙,顾不过来,正在让实验室里的几个助教帮着修改呢。”
  “物理学报?这也是TOP10的期刊了吧,恭喜孙教授啊。”胡志忠由衷地说道,他是在企业里搞科研的,对于发论文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对孙玉智的成就只是感到高兴,倒没有什么酸意。恭维之后,他又随口问道:“孙教授,你最近忙啥呢,什么事能比在物理学报发文章还重要?”
  “都是一些俗事。”孙玉智夸张地叹着气说道,“我有一个过去在工业大学时候的同事,出国留学,现在当了一个什么美国赛米公司的财务总监,回中国投资来了……”
  “赛米公司?”胡志忠心中一凛,“是那个收购了红泽电机厂的赛米公司吗?”
  “怎么,胡总工也听说这件事了?”孙玉智假装吃惊地问道。
  “我当然知道,都是同行嘛。”胡志忠道,他隐隐猜出了孙玉智给他打电话的意图,不过也不便直接说出来,只是问道:“怎么,孙教授也参与了这件事情?”
  “其实也不是我要参与。”孙玉智欲盖弥彰地说道,“我那个老同学,一到红泽就去找了我,说他们赛米公司所以到安河来投资,就是看中了安河的稀土资源,而其中又以我们新研究出来的铈基稀土永磁材料最为吸引力。她知道铈基永磁材料是我最早搞出来,所以非要请我帮助他们做产品开发不可。”
  胡志忠心不在焉地答道:“这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了。你们原来打算和安河电机厂合作,没弄成,我还挺遗憾的。现在好了,有了赛米公司和你们合作,你们应该能够如愿以偿了吧?”
  “其实这事和我们大秦集团没有太大的关系。”孙玉智说道,“不过铈基稀土永磁电机如果能够开发成功,倒是会促进铈基永磁材料的市场推广,也算是间接地帮助了我们吧。”
  “是啊是啊,其实铈基永磁电机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胡志忠敷衍道。他知道孙玉智给他打电话肯定不是为了闲扯,但他又不便直截了当地询问孙玉智的用意,所以只能虚与委蛇,等着孙玉智说出真正的目的。
  果然,孙玉智扯了几句题外话之后,便切入了正题,他说道:“对了,胡总工,我今天给你打电话呢,主要是有件事想问你一下。我那个同学向我打听安河省谁在电机研发方面最权威,我向她推荐了你。她表示想拜访你一下,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
  胡志忠的心抨抨地跳了起来,虽说他向若干同事都表示了不会跳槽的意思,而且自己也曾反复说服过自己不要考虑跳槽的事情,但他心里却一直都有一个挣脱不去的声音:为什么不去试试呢,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事业生涯有一个辉煌的句号呢?
  现在突然听说赛米公司的中方代表要面见自己,他原本打算断然拒绝,但话到了嗓子眼,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
  “这……呃,我算什么权威啊,还是不耽误她的时间了吧……”胡志忠用虚弱的声音说道。
  在电话那头,孙玉智愕然地捂住了电话话筒,扭头向身边的田如芝道:“胡总工说他不愿意见你……”
  “孙老师,你也太实在了吧?”一直在旁听着他们通电话的田如芝哭笑不得,“你就没听出来,这老爷子是言不由衷吗?”
  “这是言不由衷吗?”孙玉智诧异道,“我怎么听不出来?”
  “你跟他说,我只是想和他见见面,讨论一下技术问题而已,不涉及到其他事情。”田如芝恨铁不成钢地教着孙玉智。
  孙玉智这才重新把话筒凑近耳朵,却听到话筒里胡志忠在焦急地问着:“孙教授,孙教授,你在听吗?你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说……我怕耽误你那个同事的时间,毕竟她的时间也很宝贵嘛,我倒是没什么事情。”
  田如芝捂着嘴不敢笑出声来,这老爷子真是装啥装过了头,现在正忙着把话撤回来呢。
  孙玉智也是智商足够高的人,经田如芝这一点拨,再听胡志忠那番解释,便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他笑着对话筒里说道:“胡总工,你别多心,田总监说了,她只是想和你见见面,请教一些技术问题,不涉及到其他的,就是不知道你的时间方便不方便。”
  “方便,方便。”胡志忠连声不迭地说道,“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情,讨论技术上的事情,我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那好吧,明天中午12点,在人民广场旁边有家兴海餐厅,田总监想约你在那见面,你看合适吗?”孙玉智照着田如芝写给他的时间和地点,向胡志忠问道。
  “合适,我知道那家餐厅。麻烦你转告田总监,12点我准时到。”胡志忠爽快地应道,他是真的担心机会从自己指缝中漏过了。
  “胡总工答应了。”孙玉智放下电话,笑呵呵地向田如芝说道,“下面就看你怎么说服他过来了。”
  “要说服胡总工,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还得请周总工出面才行。”田如芝说道。
第六百二十二章
现在您放心了吧
  整整一天时间,胡志忠都处在忐忑不安的心理之中。如果当时有微博啥的,他肯定要发一条,让别人教教他要如何做才能显得不是第一次与外商洽谈的样子,最后还得加上一句:“在线等,急……”
  第二天上午,他更是心不在焉了。快到11点的时候,他编了个理由,离开了厂子,坐上公交车直奔人民广场。红泽市并没有多大,他到达兴海餐厅门口的时候,才到11点半,离田如芝与他约定的见面时间还差半个小时。他生怕给人留下一个迫不及待的印象,于是便转到旁边一家报亭,买了张报纸,站在马路牙子上,边看边等。
  直到12点差五分,胡志忠才卷起报纸,装出一副从容的样子,向兴海餐厅走去。
  “您好,请问您就是胡总工吧?”
  在餐厅门前,一位穿着职业装、浑身上下透着干练的女子向胡志忠迎上来,笑吟吟地向他问道。
  “我是。”胡志忠应道,“请问你是……”
  “我叫田如芝,美国赛米电机公司财务总监,现在兼任红泽电机厂的副总经理。”那女子答道。
  “哦,你就是田总监,幸会幸会。”胡志忠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
  “我在里面已经定好了包间,胡总工请吧。”田如芝道。
  胡志忠也做了个手势,说道:“田总监请……”
  两个人互相谦让着进了餐厅,来到田如芝预先订好的包间。兴海餐厅是红泽市一家颇有档次的餐厅,虽然田如芝订的是四人间,但房间面积很大,除了餐桌之外,一旁还有沙发和茶几,墙上还有省内的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沁园春·雪》,看上去很有些附庸风雅的样子。
  走进包间时,胡志忠发现,屋里已经有一个中年人坐在沙发上等着了。看到胡志忠进来,那中年人站起身,笑着迎上前来,伸出手问道:“是胡总工吧,我对你是久仰大名了。”
  “这位是我们临时聘请的总工程师周林磊先生。”田如芝指着那中年人向胡志忠介绍道。
  “哦哦,原来是周总工……等等,田总监,你刚才说,他叫周林磊?”胡志忠瞪大了双眼,指着周林磊,向田如芝问道。
  “是啊。”田如芝回答道。
  “是树林的林,光明磊落的磊吗?”胡志忠又问道,语气中透出了几分激动。
  “正是,怎么,胡总工听说过我的名字?”周林磊笑着问道。
  “你是不是在冰城工业大学读过电机硕士的那个周林磊?”胡志忠看着周林磊问道,他身上那股老学究的呆气又犯了,也顾不上这样刨根问底显得不够礼貌。
  周林磊点了点头,道:“那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怎么,胡总工认识我?”
  “哎呀,我岂止是认识您啊!”胡志忠伸出两只手,握着周林磊的手,拼命地摇着,说道:“你当年在《电机与控制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叫作《永磁电机磁场计算与电势分析》,写得非常精彩。我当年还是一个大学生,看到那篇文章,真是叹为观止。我记得我当时反复读了几十遍,现在都过去30多年了,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上面列出来的那几个推导公式,真是太漂亮了!”
  “那是我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在当时也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了,真难为胡总工现在还能记得。”周林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又有几分得意,微笑着说道。想不到胡志忠居然是自己在30多年前的粉丝,而且膜拜至今。
  田如芝在一旁笑道:“原来胡总工早就知道周总工了,这也真是太巧了。要不咱们先入席吧,大家边吃边聊?”
  “好好好,周总工,您请!”胡志忠摆出了一副谦恭的样子,向周林磊说道。
  “不必客气,胡总工请。”周林磊应道。
  三个人坐到餐桌边,田如芝喊来服务员,吩咐上菜。胡志忠稍稍客气了一句,然后便缠着周林磊问长问短去了。
  “周总工,我后来还看过您写的几篇文章,对我启发都非常大。不过,好像75年以后,我就没再看到您发表文章了,难道您改行做行政工作去了?”胡志忠问道。
  周林磊微微一笑,说道:“没有,我一直都在做电机方面的研究工作。75年我换了个单位,工作性质有些特殊,所以就不便再发表文章了。我倒是没想到,在地方上还有人能够记得我。”
  “当然记得。”胡志忠道,“我经常跟我们部门的技术人员说,搞电机研究这方面,国内最出色的莫过于周总工您了。可惜这些年一直没有听到您的消息,否则我早就登门向您请教去了。怎么,您现在也到赛米公司来工作了?对了,刚才田总监说您是他们临时聘请的总工,这是怎么回事?”
  周林磊道:“我现在还有正式的工作,到田总监这里,是给他们临时帮帮忙。他们想开发稀土永磁电机,目前缺乏能够领军的技术人员,所以我就滥竽充数,临时来客串一下了。我听说胡总工一直在做永磁电机的研究,是这方面的权威,所以今天就和田总监一起来向胡总工请教一二了。”
  胡志忠老脸通红,摆着手道:“周总工这样说,真是笑话我了。谁不知道您在电机研究方面的造诣,在您面前,我也就是一个小学生而已。”
  “胡总工过谦了。”周林磊道,“我听小秦给我介绍过,说胡总工对稀土永磁电机开发有丰富的经验,再说我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能在红泽久呆,所以非常希望胡总工能够接替我的工作,加盟红泽电机厂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