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416

  两个人说笑了几句,秦海继续说道:“我们最终达成的方案是这样的,我们大秦集团出资收购尼斯公司的全部资产,其中专利技术部分由我们全部接收,同时我们还会在伯明翰建一个研发中心,利用尼斯公司原有的研发团队,继续开展IGBT芯片的研发工作。至于芯片的制造,将迁移到南美去进行,以利用南美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这也就是需要我出现的原因了。”王哲奕听懂了秦海的话。
  “我还没问呢,你现在是什么身份?”秦海问道。
  王哲奕笑着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一份护照,送到秦海的面前,说道:“我现在可是秘鲁人哦,是在秘鲁生活的华裔。我拥有一家名叫艺海的贸易公司,是在秘鲁当地注册的。公司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上至航空航天,下至电子机械,无一遗漏。”
  “原来是这样。”秦海心里微微有些震撼的感觉。
  回想起与王哲奕结识与交往的过程,秦海隐隐地能够猜出来,王哲奕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大使馆翻译,也并非是他从前认为的什么中资企业雇员,她分明就是肩负着一些神圣使命的特殊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听王哲奕的介绍,她在秘鲁当地所拥有的这家艺海公司,应当是一家为国家输送技术和物资的特殊公司。
  让秦海抨然心动的,还有公司的名称:艺海……奕海?
  “我们需要和艺海公司签订一个合作协议,由艺海公司利用尼斯公司的设备,在秘鲁组织芯片的生产。有了这样一个名义,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设备运离英国了。”秦海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王哲奕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出一个名义,等设备运离了英国海岸,就没我们什么事情了。”王哲奕笑着说道。
  “可以这样理解吧。”秦海道。
  王哲奕抱怨道:“早知道这么简单,还需要我亲自跑过来一趟干什么,我派个小办事员来也足够了。你不知道我有多讨厌英国,因为英国的饭实在是太难吃了。”
  说到这里,她刚才那副干练麻利的神色又消失殆尽了,代之以一副京城丫头的随意与开朗。听到王哲奕说起吃饭的事情,秦海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京城请王哲奕吃东来顺涮羊肉的事情,于是笑了笑,说道:“王总就忍耐两天吧,什么时候你回京城去,我再请你吃涮羊肉就是了。”
  王哲奕的眼睛里露出了神往的光彩,说道:“在外面这么年,就想念京城的涮羊肉呢,咱们可一言为定,到时候你不能耍赖哦。”
  “一言为定。”秦海郑重地说道。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细节,秦海抬手看了看表,说道:“走吧,约好和斯奈德见面的时间快到了,咱们得赶到尼斯公司去了。”
  王哲奕站起身来,转头环顾了咖啡馆一周,然后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轻轻叹道:“真是没有不散的……”
  两个人离开咖啡馆,叫了一辆出租车,径奔尼斯公司。由于这些天秦海频繁来访,公司的门卫都已经认识他了,也知道他将是公司未来的新老板,因此对他颇为恭敬。看到出租车里的秦海,门卫连忙上前帮他拉开车门,通报道:“秦先生,斯奈德先生已经在办公室等着您了。”
  “好的,谢谢你,老约翰。”秦海向那门卫点着头说道。
  门卫又看了随后下车的王哲奕,不禁两眼放光,对秦海说道:“哦,这位夫人真的很漂亮,怎么,她是您的太太吗?”
  “不要乱说话,老约翰。”秦海赶紧拦住门卫,不敢让他再胡说八道下去了。
  王哲奕已经听到了门卫的话,她优雅地向门卫点了点头,信手递过去一张小面额的钞票,说道:“谢谢你的夸奖,这点小意思,就用来请你喝咖啡吧。”
  “谢谢夫人。”老门卫高兴地接过钱,屁颠屁颠地跑在前头给秦海和王哲奕二人带路去了。
  秦海只能装作没有这段尴尬的插曲,他带着王哲奕进了办公楼,径直来到斯奈德的办公室。敲门进去之后,他发现办公室里除了斯奈德之外,还有另外一位长着鹰钩鼻子的欧洲人。
  “这位是欧盟贸易委员会派来的雷努夫先生,他将向我们介绍有关尼斯公司的设备的使用范围问题。”斯奈德用一种无奈的口吻向秦海介绍道,一边说一边还向秦海使着眼色,不过秦海却没看懂这眼色里到底说了什么。
  宾主分别坐下,秦海指了指王哲奕,对斯奈德说道:“斯奈德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哲奕女士,她是秘鲁艺海贸易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我的好朋友。这一次她是专程从秘鲁赶过来,商谈有关尼斯公司在秘鲁建立生产基地的事情的。”
  没等斯奈德说什么,雷努夫先用阴恻恻的目光扫视了王哲奕一通,然后意味深长地问道:“怎么,王女士是中国人?”
  “对不起,我是秘鲁国籍。”王哲奕淡淡地回答道。
第六百三十五章
信标
  “秘鲁国籍?”
  雷努夫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王哲奕,想从她身上找出一点破绽。
  王哲奕却是一脸坦然,她对雷努夫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直接向斯奈德伸出手,微笑着说道:“斯奈德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我希望我们在后续的事务中能够合作愉快。”
  “我想会的。”斯奈德和王哲奕握了握手,然后转头向秦海说道:“秦先生,你来得正好,雷努夫先生带来了欧盟的最新要求,他们希望我们能够保证这批设备始终在欧盟的监控之下,不会被运往不恰当的第三国。”
  “什么叫不恰当的第三国?”秦海明知故问道。
  斯奈德耸了耸肩,道:“自然是巴统禁止的那些国家。”
  秦海冷笑道:“呵呵,冷战结束了,欧盟的官员却还死抱着冷战思维,这真是一件令人觉得可笑的事情。”
  “我们只是希望能够维护欧盟的安全利益而已,与冷战思维无关。”雷努夫严肃地纠正着秦海的话。
  秦海道:“雷努夫先生,我希望你能够记住你今天的话,我相信有一天欧盟会求着那些所谓的不恰当的国家来购买欧盟产品的。”
  “是吗?我想我是不会看到这一天的。”雷努夫傲慢地说道。
  “二位先生,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咱们还是谈谈设备的事情吧。”斯奈德赶紧打着圆场,生怕两个人呛起来。雷努夫这个人,斯奈德是有所耳闻的,知道他是一位强烈的沙文主义者,尤其是对中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敌意。而秦海却又是一位民族自尊心很强的人,依靠自己的财富作为支持,丝毫不把欧洲放在眼里。这两个人凑在一起,不干仗倒反而是怪事了。
  秦海倒也没有与雷努夫纠缠下去的意思,作为一位有未来记忆的人,他知道现在正如日中天的欧盟在短短十几年后就会陷入颓势,出现所谓的欧债危机。到了那个时候,欧盟将会把中国的支持当成一根救命稻草,别说是几套半导体设备,就算是欧盟的领土都恨不得切几块来卖给中国,以换取中国手里的硬通货。
  这些事情如果现在说出来,别说雷努夫这样牛烘烘的欧洲人,就连王哲奕恐怕也不会相信。所以秦海选择了搁置这个话题,反正未来并不远,他和雷努夫都是有机会看到风水轮流转的场景的。
  “欧盟已经虚弱到了需要靠技术封锁来维持那点可怜优势的程度,真是可笑。算了,我们并不打算刺激欧盟的脆弱心灵,所以选择一家秘鲁企业作为设备的受让方。秘鲁是不在限运名单里的吧,雷努夫先生?”秦海嘴不饶人地说道。
  听到秦海的挖苦,雷努夫的嘴角抽动了一下,想反驳一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说法。他沉了沉,说道:“是的,你们可以把设备运往秘鲁,但你们同时也必须保证,这些设备不会再被转售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敏感国家。”
  “我们需要怎么保证?签字画押吗?”秦海问道。
  “你们需要签署一份正式的文件,承诺这些设备不会离开秘鲁。此外,我们还需要在设备上安装信标,以便随时监视这些设备的位置。”雷努夫说道。
  “信标?”秦海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这个变故倒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
  在设备上加装信标的方法,是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目的正是为了监控一些重要设备的位置,避免设备被用于指定用途之外的领域。信标是一个定位装置,能够借助内部的陀螺仪以及GPS信号等对设备的位移进行测定。装有信标的设备一旦被移动位置,哪怕只是平移了十几米的距离,也会激发信标传送出特定的信号,从而能够让监控者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在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设备的过程中,就屡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西方国家要求这些设备只能用于民用目的,不得被转往军工企业。为了监视设备的位置,西方国家的企业便会在这些设备上加装信标,以保证这些设备一直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没有变更。
  应当说,这是一种明目张胆地欺负人的做法。但由于中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不得不有求于西方国家,因此也只能接受这样屈辱的条件。随着中国装备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能够卡中国脖子的地方越来越少,这种在设备上加装信标的做法,也就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
  秦海希望从尼斯公司手里得到的半导体设备,虽然在西方已经算不上是最先进的设备,但与中国现有的设备相比,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正因为此,欧盟一些抱有冷战思维的官员对这批设备的去向非常重视,即便尼斯公司表示这些设备只是运往秘鲁,欧盟官员们也并不放心,因此便祭出了信标这样一个法宝。
  “这是欧盟允许我们运出设备的条件,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将不能把设备运往秘鲁。”斯奈德低声地向秦海解释道。
  秦海的想法,斯奈德是知道的。如果不是为了得到这批设备,秦海根本没必要斥重金收购尼斯公司。尼斯公司的董事会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答应秦海的要求,采取瞒天过海的方法,把设备以运往秘鲁的名义送出英国,到了茫茫大海之上,这些设备再往什么地方去,尼斯公司就管不着了。
  可是,这样一种默契却被欧盟的要求给打破了。设备的信标是要在设备运抵目的地之后才能装上的,这就意味着欧盟将会派出人员前往秘鲁去检查这批设备,然后再在设备上装配信标。一旦装上了信标,那么大秦集团再想把设备偷偷运走,就没有可能了。除非秦海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知会让欧盟察觉,而依然做出转移设备的事情。真到那一步的话,尼斯公司以及大秦集团都将受到欧盟的惩罚,这个代价将是非常大的。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斯奈德对雷努夫带来的欧盟指令感觉到了极大的无奈,他担心这样一来,恐怕秦海就不会再有兴趣收购尼斯公司了。
  秦海也在心里快速地盘算着这件事,公然违背欧盟禁令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毕竟大秦集团是一家外向型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大量的业务,如果遭到欧盟的封杀,损失将会十分严重。他虽然非常急于要得到这批半导体设备,但因此而把整个企业的信誉搭上,就有些不值得了。
  但如果不能成功地把设备运回中国,那么这桩收购案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价值了。把设备运往秘鲁,只是一个障眼法,秦海可不想弄假成真。
  看着秦海一脸犹豫的样子,王哲奕微微一笑,对斯奈德问道:“斯奈德先生,我想知道,设备上的信标是在英国安装,还是在秘鲁安装?”
  “当然是在秘鲁安装。”斯奈德说道,“因为装完之后需要测定设备的方位,并且记录相关数据,所以必须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才能装配信标。”
  “那么,安装信标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王哲奕又问道。
  “是雷努夫先生。”斯奈德指了指雷努夫,说道。
  王哲奕道:“如果是这样,那有一件事情需要事先说明。雷努夫先生前往秘鲁的交通费,我们可不负责。此外,他在秘鲁的食宿,也需要由他自己承担。因为他不是我们请去的客人,相反,他还是一位让人觉得厌恶的捣乱者。”
  听到王哲奕这话,秦海诧异地向她投去一束目光,得到的是王哲奕确定的眼神。秦海不明就里,但在这种时候也不适合向王哲奕讨教,于是便点点头,说道:“王女士的意见,就是我们集团的意见。欧盟想在我们的设备装什么信标,我们可以接受。不过,如果欧盟贸易委员会是想以此为名,对我们进行敲诈,让我们出钱安排他们的雇员免费旅游,恐怕我们就得向有关机构投诉了。”
  听王哲奕和秦海一唱一和,雷努夫的脸都气白了,他说道:“你们放心,欧盟会支付这笔旅费的,不过,为了防备设备被转运至其他地方,我必须跟随运送设备的船只一同前往秘鲁。”
  “只要你能付得起船票钱,我们并不介意。”王哲奕面带讥俏之色地说道。
  话不投机,大家也没法再聊下去了。雷努夫再次向斯奈德重申了欧盟的要求,然后便气呼呼地离开了斯奈德的办公室。斯奈德象征性地送他到门口,看他扬长而去,这才返回办公室,对秦海和王哲奕说道:“二位,我非常抱歉,欧盟是临时通知我们的,我甚至来不及向秦先生通报这个情况。”
  “没关系,反正我们做的事情是经得起检查的。”王哲奕轻描淡写地说道,“斯奈德先生,你现在就可以安排工人拆卸设备了,我期待着早日在秘鲁见到这些设备。”
第六百三十六章
无人分享的餐券
  斯奈德一直担心欧盟的严格要求会让秦海放弃收购尼斯公司的打算,听到王哲奕的话,他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看了看秦海,见秦海并没有表示出异议,这才轻松下来。
  “二位请放心,我们会抓紧时间进行设备的拆卸……对了,我们还是按照原定的方案进行拆卸吗?”斯奈德向秦海求证道。
  所谓原定的方案,就是仅仅把其中一部分需要运往中国的设备拆卸下来,装作是运往秘鲁的样子。中国在半导体工业方面并非完全空白,有一些设备是可以自己制造的,所以秦海需要的只是某些核心设备而已。按照秦海与斯奈德事先的约定,在把这些核心设备拆卸走之后,大秦集团还会向尼斯公司追加投资,购进新的设备,来形成一条新的生产线,恢复尼斯公司的生产能力。
  但如果前面说的那些设备最终不能运往中国,而是真的运到秘鲁去了,那么仅凭这些设备是无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的,需要再追加其他的设备才行。这其中的差异,斯奈德是非常清楚的。
  秦海也没有弄懂王哲奕的意思,不过从王哲奕的态度中,他能够猜出对方肯定有什么后备的方案,不会让这一出戏弄假成真。当着斯奈德的面,他不便向王哲奕探究,只是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还是按原定的方案进行拆卸。”
  “好吧……”斯奈德道,“那我们就尽快签订协议吧,董事会那边也正等着我们的消息呢。”
  跨国收购一家企业,当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秦海与斯奈德之间商定了收购原则之后,剩下的事情就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了。大秦集团在这些年里不断地招兵买马,现在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富有经验的国际谈判团队,能够完成一系列涉及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谈判工作。
  得到秦海的通知之后,宋洪轩马上安排谈判团队前往英国,接替秦海的工作。一群半导体技术工程师也随队前往,进驻尼斯公司,开始接收尼斯公司的技术专利和相关设备。
  按照协议,尼斯公司将保留原有的名称和生产场地,在运走一部分核心设备之后,大秦集团会继续注资,帮助其获得新的设备,研发并生产新的半导体产品。尼斯公司的大多数雇员,包括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等,都会被继续留用,作为大秦集团半导体事业部的海外雇员。大秦集团还会分期分批地安排国内的技术人员到尼斯公司来参与研究工作,以便从这些经验丰富的英国工程师那里学到半导体开发的技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