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416

  “你是不是还低估了他们的无耻?”田如芝没好气地补充道。
  秦海摇了摇头,说道:“天下之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利益最大化的,也无可厚非吧。就像我们当年垄断稀土资源,设套算计春山公司,其实也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无所谓是不是无耻。”
  “这不一样。”田如芝道,“算计日本人,毕竟是两国之间的事情。而我们和北店、安什都是国家的企业。虽然我们大秦集团是民营企业,但我们代表的也是民族工业,他们这样做,是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身居高位的。”
  “呃……田老师威武。”秦海败了,田如芝当年是在学校里做团委工作的,讲大道理一套一套,秦海还真不是她的对手。
  王晓东道:“秦总,田总,现在讨论这两家公司对不对,也没啥意思,还是想一下我们该怎么办吧。依我的经验,临水市肯定不会为了我们而去得罪那些打招呼的领导,所以我们要想在临水打开局面,已经没有可能了,是不是该考虑换一个地方了。”
  秦海道:“换一个地方也是一样。如果是不太重要的城市,我们就算打开了局面,也没什么用处。如果是大城市,我估计他们还是会故伎重演。对于这些领导来说,打一个招呼不过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情,没什么难处,所以他们不会在乎多打一个招呼的。”
  “这些说,咱们只能去走上层路线了?”田如芝看着秦海问道。
  “我打个电话问问看。”秦海说道。
  接着,他便掏出手机,拨通了京城王鸿生的电话。王鸿生在前年已经从计委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了,现在在一个协会里挂着理事长的头衔。要论对中央各部委的了解,秦海认识的人中,没有人比王鸿生更加权威,所以秦海的第一个电话,便是打给他的。
  王鸿生与秦海也是多年的老相识了,互相的脾气都很熟悉。寒暄了几句之后,秦海便直截了当地把自己在临水市的遭遇讲了一遍,关于北店和安什的事情,秦海只是说据集团公关部门掌握的线索,没有透露出自己在临水市拥有内线的情况。
  “这件事,是我忽略了。”王鸿生听秦海说完,先做了一个自我检讨。大秦电动汽车问世,王老爷子是知道的,而且对此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过,因为不在其位,所以他对于电动汽车推广的事情没有考虑过多,否则不至于想不到可能面临的阻力。
  “北店的王凯华找过我,非常委婉地表示过对电动汽车发展前景的怀疑。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现在想来,那应当就是他们在进行公关游说了,我这个退居二线的老头子,在一些地方还能够说上几句话,所以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游说的一个对象。除我之外,我想很多领导那里,他们都应当是去走过的。”王鸿生分析道。
  “这么说,他们的游说起作用了?”秦海问道。
  王鸿生道:“从你们的遭遇来看,他们的游说应当是起了作用。小秦,这件事你也应当理解。一来呢,北店、安什都是特大型企业,他们的领导说话是有一定份量的;其二,有一些曾经在北店、安什工作过的同志,对自己的老企业是有一定感情的;第三,你们毕竟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发生冲突的时候,各部委应该如何站队,不是很明白的吗?”
  “国企民企都是民族产业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你们这些官员怎么就接受不了呢?”秦海愤愤然地吐槽道。
  王鸿生笑了:“小秦,不要气馁,也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对民企有偏见,中央领导曾经明确提出过,民营企业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石。不过,涉及到冲突的时候,一部分领导有陈旧观念,也是难免的。”
  “那么,王老,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做呢?”秦海问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们是不是可以直接和北店、安什两家公司谈一谈,看看双方是不是有合作的余地。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个道理我相信他们的领导也是懂的。”王鸿生说道。
第七百零一章
化干戈为玉帛
  北店汽车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凯华的办公室。
  秘书黎永昕轻轻地推门进来,向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的王凯华低声汇报道:
  “王总,他们来了。”
  “来了几个人?”王凯华头也没抬地问道。
  “不算司机,一共是三个人。秦海亲自来了,另外就是他们的副总经理田如芝,是位女士,还有一个年轻人,是他们集团销售部的副总监,叫王晓东。”黎永昕流利地回答道。
  “秦海果然亲自来了。”王凯华抬起头,看着黎永昕,笑着说道,“我听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董事长很有一些创业时候的本色,经常不计较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从他能够亲自低下头到咱们北店来这件事看,外面的传言倒不是假的。他能够白手起家,把企业做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是的是的,我看他行事很低调,在会议室里跟服务员说话都很客气,的确是……呵呵。”黎永昕笑着附和道,心里却有一些不同的感觉。
  刚才,门卫通报说大秦集团董事长秦海一行前来拜访,这是两天前就已经约好的。按照常理,对口接待的王凯华应当亲自下楼去迎接,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只是安排了秘书黎永昕下去,这就有些要给秦海一个脸色的意思了。
  黎永昕下了楼,彬彬有礼地向秦海等人解释说非常不巧,王总正在接中央领导的一个电话,不能亲自来迎接,请秦总一行先到会议室等待。他原本以为秦海至少会给他一个白眼,甚至表现出一些愤怒的神色。谁料想,这位身家过千亿的国内首富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而是礼貌地表示了理解,然后便带着随从,跟黎永昕来到了会议室。
  更让黎永昕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服务员上前给客人们倒茶时,包括秦海在内的几名客人都客气地向着服务员点头致谢,让服务员都有些措手不及,一时涨红了脸。在以往,能够走进这个集团小会议室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从来没有人会对一个小服务员给予什么好脸。尤其是集团的领导们,与下层服务员之间差着七八个层级,能够从鼻子里“嗯”一声表示满意,就已经算是心情不错的表现了,有谁会慷慨到说一声“谢谢”呢?
  虽然在黎永昕的眼里,民营企业总是矮自己一头的。但企业与企业不同,大秦集团可不是寻常的一家企业,以北店汽车的风光,也离不开大秦集团旗下企业提供的各类辅助材料。秦海更是不能与那些土鳖一级的私营小老板相提并论,人家那也是能够在国家计委、机械委这些地方随意出入的人物。
  可这样一个人物,居然会谦逊到这个程度。黎永昕第一次在心里涌起一个淡淡的想法:自己的领导在平时是不是装腔作势过头了呢?谁说权威就必须靠板着脸才能表现出来的?
  当然,这只是黎永昕心里的想法,在王凯华面前,他是不会流露丝毫的。看到王凯华得意洋洋地嘲笑秦海的低调,黎永昕只能陪着笑脸点头称唯,这是神仙们在打架,他这个凡人帮着递个擦汗毛巾之类也就行了。
  “他们已经在小会议室坐下了,您现在过去吗?”黎永昕问道。
  “不,再等一会。”王凯华说道,“他不是想显得有涵养吗?那咱们就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充分地表现一下。”
  “那好吧……”黎永昕道,“我过去跟他们说一句,就说您还在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让他们再等一会。”
  王凯华摆摆手:“你也不用过去,让他们等着就是了。”
  “是。”黎永昕答应道,不管他对王凯华的做法有多么不屑,作为秘书,他的本份就是对领导唯命是从。另外,他也早就知道,北店的领导层早就定下了接待秦海时的基调,王凯华这样做,也是早就设计好的。
  北店和安什的联手封杀,对大秦集团电动汽车的推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大秦集团选择的几个重点推广城市,都因为碍于一些领导的“招呼”而对修建充电站的事情拖延不决。在充电站建设不能落实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销售状况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少数追求时尚的人选择了购买电动汽车,用于一些上下班的短途交通,大多数有购车需求的家庭都因为担心充电的困难,而放弃了对电动汽车的考虑。
  针对这种情况,大秦集团也采取了一些公关活动,拜访了一些与此事相关的部委和省市,但收效不大。的确有一些部委领导出面为大秦集团说话,希望城市政府积极配合开展电动汽车的推广工作。但对于各城市政府来说,上面有帮大秦集团说话的,也有帮北店和安什集团撑腰的,自己谁也得罪不起,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使起“拖字诀”。地方政府想找点理由拖延一件事,那是再容易不过了,上头领导官再大,总不能为了几个充电站的事情就把地方官给罢免了吧?
  秦海走访了不少领导,听到的意见都是劝他去与北店、安什两家公司直接沟通一下,解决双方存在的分歧,化干戈为玉帛。只要北店和安什两家公司不再从中作梗,而电动汽车的推广本身又是对地方上有利的,那么各地政府就不会再推辞了。这些领导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北店、安什毕竟都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的亲儿子,国家怎么能够不照顾着点呢?
  秦海对于这种现象也是充满了无奈,的确,一种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国企与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机关里的官员可以调到国企去当干部,国企的干部也可以调到政府机关去当官员,双方说到底就是一家人。而私企就不同了,不管一家私企做得再红火,对国家的贡献再大,它的老板充其量也就能弄个政协委员当当,绝对不存在平调进入行政体系去任职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做事的时候心应当偏向哪边,还需要考虑吗?
  明白了这一层,秦海决定接受众人的建议,直接去与北店、安什两家公司谈判,并做好了向他们让出一些利益的准备。其实,秦海原本也不是喜欢吃独食的人,如果两家公司愿意放下架子,来大秦集团寻求合作,秦海并不吝惜把超级电容、永磁电机这些核心技术与他们分享。中国市场足够大,更何况他的眼睛还盯上了国际市场。有这样大的一个市场,完全能够让几家汽车集团都吃饱,大家并不是什么竞争关系,而是能够实现共赢的。
  两家老牌公司没有主动上门来找大秦集团合作,反而采取了下绊子的作法,这让秦海感到愤怒。不过,愤怒归愤怒,生意还是要做的,秦海还不至于让愤怒冲昏了头脑。既然人家不肯上门,那他就索性放低身段,到对方门上去谈一谈好了。
  对此,宁中英、王鸿生都曾劝过他,说对方两家公司的老总毕竟都是五十来岁的业内资深人士,秦海作为一个小年轻,亲自上门去也不算丢人。做生意,面子之类的东西其实不太重要,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秦海向王凯华发出了上门拜访的请求,还请刚刚退居二线、调任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杨新宇帮忙打了个招呼。对于秦海的这个要求,北店汽车集团的领导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几点共识:
  首先,这是大秦集团在万般无奈之下的求和之举,这说明北店与安什的封杀策略发挥了作用,大秦集团已经无路可走,只能谋求北店与安什的合作。
  其次,北店集团应当响应这个请求,因为托人封杀大秦集团,本身也是在消耗北店的人脉资源,北店为此而欠下了无数人情,这场战斗再打下去,对于北店也是不利的。另外,北店集团也需要进入电动汽车领域,从大秦集团那里获得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对北店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那就是对大秦集团一定要采取居高临下的合作态度,必须让大秦集团明白谁才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在未来的市场上,大秦集团必须唯北店马首是瞻。
  基于这样的几条原则,王凯华做出现在这种表现就不奇怪了。秦海能够亲自上门,正说明大秦集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管北店如果晾着他,他都只能陪着笑脸等着。而给他一点脸色,有助于他更深刻地认清自己的地位,这样对于后续的谈判将是非常有利的。
  黎永昕坐在一旁不敢吭声,王凯华点起一支烟,嘴里哼着小曲,翻看着报纸上的副刊版,消磨着时间。直到两支烟抽完,王凯华估摸着秦海的忍耐极限也快要到了,这才慢吞吞地站起身,对黎永昕说道:“好吧,咱们现在过去吧。”
第七百零二章
我们愿意与北店合作
  与王凯华想象的不同,在小会议室里,秦海正悠然自得地翻看着自己带来的一本小说,脸上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相比之下,坐在他两边的田如芝和王晓东却是抓耳挠腮,眼睛不停地向门口瞟去,琢磨着为什么主人到现在还没有到来。
  “田姐,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我记得你一向是很有耐心的啊。”秦海看着田如芝的样子,笑呵呵地调侃道。
  “耐心也是分场合的。”田如芝嘟囔道。在他们前往北店之前,对于可能遭遇的情况是已经做过分析的,被晾在一旁也是他们提出的若干种可能性之一。
  如果没有秦海坐在身边,田如芝对于这种情况是完全能够忍受的,在商场上,各种事情都可能遇见,她早就见怪不怪了。可是,让秦海也这样傻坐着等待,田如芝就有些不甘心了。所谓主辱臣死的感觉,也不外乎如此,在田如芝的心目中,秦海就是自家的“主公”,自己可以忍受这种羞辱,但秦海受到这种待遇,就是让人不可忍受的。
  “没什么,宁厂长不是说过吗,越是大国企,这种老爷作风越厉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要说起来,咱们和北店之间还有一些宿怨,你可别忘了,张岱渭就是从北店跑出来的,在北店眼里,是咱们拆了他们的墙角呢。”秦海低声地向田如芝开导道。
  张岱渭当年是北店技术处的一名工程师,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因为北店对他提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路不认同,他便毅然跳槽去了红原汽车公司,并且与大秦集团联手推出了现在的大秦电动汽车,直接威胁到了北店的利益。
  对于北店的领导层来说,当然不重视张岱渭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记在心上的,他们只会觉得张岱渭是个叛逃者,而秦海则是张岱渭的同谋。如果张岱渭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也就罢了。现在张岱渭搞出了电动汽车,让北店颇感灰头土脸,北店岂能不把这股怨气撒在秦海的头上。
  “秦总,你说他们现在就这个样子,待会咱们还怎么跟他们谈啊?”王晓东担心地问道。
  秦海淡淡一笑,道:“这些小伎俩,咱们没必要在意。咱们只关注实质性的内容就是了。在面子上,咱们可以做最大限度的让步,但在实质性的问题上,咱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利益。咱们先礼后兵,如果他们实在要逼人太甚,咱们也不是没有其他手段的。”
  “明白了。”王晓东赶紧点点头,有秦海这些话,他心里就舒服多了。
  正在聊着闲话,小会议室外面终于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黎永昕抢先一步走了进来,微微躬着身子把身后的王凯华让进了会议室。王凯华在门口驻住了脚步,向秦海等人投来一束威严的目光。
  “是王总吧?”秦海站起身,不紧不慢地走上前去,伸出手招呼道。
  “你是……”王凯华看着秦海,并不着急伸手,而是拖着长腔问道。其实,从秦海的作派,他自然能够猜出对方的身份,但他非要做出一个不认识秦海的样子,言下之意,自己是有身份证的人,不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有资格和他握手的。
  秦海丝毫没有生气的感觉,反而觉得有几分好笑。好歹你也是五十来岁的人,身居高位,靠这种方式来刷自己的存在感,不觉得丢人吗?他微笑着说道:“我是秦海,大秦工业集团董事长,今天是专程来拜访王总的。其实咱们过去见过面,几年前,咱们在杨新宇主任那里开过会。”
  “是吗?哎呀,瞧我这记性,真是想不起来了。”王凯华装作回忆的样子敷衍道。他当然记得当年那个关于自主品牌发动机攻关的研讨会,也正是在那个会上,张岱渭狠狠地顶撞了他,并因此而离开了北店。
  秦海已经做了自我介绍,王凯华再怎么傲慢,也只能伸出手与秦海握了一下,表示欢迎。他可以用各种上不了台面的方法冷落秦海,但必要的礼节还是要保证的,否则就真成了个地痞混混了。
  双方分宾主落座,北店这边除了王凯华、黎永昕,还有技术处长董林生以及其他几名中层干部。会谈开始,王凯华先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欢迎辞,然后便把说话的机会交给了秦海。秦海向王凯华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自己见面表示了感谢,接着没有再说什么废话,直接进入了正题。
  “王总,我们今天前来拜访,主要是想请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北店公司进行一些磋商。大秦集团与红原汽车公司合作生产的大秦电动汽车目前已经定型,并且开始投放市场。在乘用车市场上,我们大秦集团是一个后来者,与北店集团相比,我们是小学生,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北店学习。我们希望能够与北店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共同把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做强做大。”秦海说道。
  “电动汽车吗?”王凯华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我听说你们开发了一款电动汽车,不过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北店集团在电动汽车方面,也做了多年的开发工作,目前技术储备十分充足,只是考虑到国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没有仓促上马。你们现在既然已经在向市场提供电动汽车,那么你说说看,你们和我们北店之间,打算怎么进行合作呢?”
  “我们打算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建设4万个充电站,作为推广电动汽车的前期基础工作。我们测算过,这些充电站前期的投入大约需要4个亿,因为目前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还比较低,充电站在一两年内估计会处于亏损状态,但三年之后应当可以扭亏为盈,并且持续地提供利润。有关的测算报告,我们已经带来了,请王总过目。”秦海说道。
  王晓东及时地从随身带来的包里掏出一份资料,隔着桌子递了过去。黎永昕接过来,放到了王凯华的面前。
  王凯华低头看了一眼资料的封皮,并没有伸手翻看,而淡淡地说道:“这些充电站,与我们北店有什么关系?”
  “如果北店集团愿意参与投资,我们可以拿出三分之一交给北店投资和运营。”秦海说道。
  “嗯,还有吗?”王凯华不置可否,继续问道。
  “我们开发的大秦电动汽车,主要使用了两项我们大秦集团独家拥有的专利技术,即石墨烯超级电容和稀土永磁电机,我们拥有的这两项技术目前是全球最为先进的,这是我们的电动汽车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北店集团有意在电动汽车方面做一些努力,我们愿意与北店集团分享这些技术。”秦海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