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416

  即便是如此,电动汽车对于消费者还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不过是10几度,按照4毛钱一度的电价,也就是五六元钱。而同样的里程,即使是最省油的燃油汽车,也要六七升汽油,折算下来要花到20多元钱。每百公里十几元的差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仅凭这一条,就足够让消费者们愿意承受各种因为充电而带来的不便了。
  每次充电花费几个小时,听起来似乎很麻烦,但事实上并不是不可忍受的。一般如果只是上下班开车,500公里的续航里程足够跑上大半个月了。每半个月里抽出一个时段进行充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充电可以在晚上进行,下班后插上电源,第二天早上拔掉线就可以开车,而且可以连续用上十几天,这样的不便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开始只是个别追求新潮的用户购买了电动汽车,但很快,这些用户的示范效应就显示出来了。在自动档燃油车还十分稀罕的年代里,电动汽车可以做到无级变速,极大地降低了驾驶的难度,尤其受到广大女司机的推崇。中国的家庭里,一半以上都是由女主人掌握财经大权的,电动汽车赢得了女司机的青睐,自然也就所向披靡了。
  京城、浦江、临水等大城市的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看到二三线城市里电动汽车正在普及,大城市里的居民哪里还坐得住。与中小城市不同,大城市的居民很多都住在高楼大厦里,要从自己家里拉一条电缆给爱车充电很不现实。加上城市里找不到充电站,这就导致这些大城市的居民想买电动汽车却苦于无法解决充电的问题。
  意见更为集中的,是城市里的出租车行业。出租车司机是对百公里油耗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一天要跑四五百公里,光是烧油就要花掉100多块钱,而如果能够把出租车换成电动汽车,这部分费用将下降70%以上,一个月光是油耗就能够节省两三千元,这是何等巨大的利益!
  各种各样的怨言从各个阶层产生出来,很快就波及到了机关干部之中。李东远走在市政府的走廊里,隐隐还能听到某个办公室里的干部在抱怨着本地没有充电站的问题,大家都在说,堂堂一个临水市,设施条件居然还不如下面的区县。没有充电站,就没法买电动车,现在这个年代,如果你买车还是买传统的燃油车,你好意思说自己有品味吗?
  “这样下去可真是不行了。”
  在市政府办公会上,李东远把自己听到的话向各位市领导转述了一遍,然后发出了一句感慨。
  李东远话音未落,一位叫骆荣春的副市长马上就接了过去:“是啊,这个问题我也意识到了。不瞒大家说,我老伴前两天还跟我嘀咕买车的事情呢,说她老家的表妹买了辆电动车,又省油又好开,外观也时尚。可咱们临水市找不到充电的地方,买了车也是一个废物。她还说我这个当副市长的,应当替百姓说说话,在临水建上几百个充电站,有什么不行的?”
  “充电站……”另一位叫周付友的副市长冷笑了一声,“当初人家大秦集团倒是说了愿意无偿为我们建设2000座充电站,结果呢……”
  “老骆,老周,充电站这事,市里是定了调子的,你们也都清楚嘛。”市长梁金泉轻咳一声,提醒道。
  “我当然清楚。”周付友道,“说穿了,不就是北店觉得大秦抢了他们的市场,利用咱们的手给大秦下个绊子呗?北店那边也就是张张嘴,啥都没损失。咱们可好,傻呵呵地给人当枪使,弄得咱们自己的群众怨声载道,矛盾全都冲着咱们市政府来了。”
  “这事嘛,咱们可不是冲着北店的面子,省里的领导也是打过招呼的。”梁金泉辩解道。
  骆荣春道:“市长,我倒觉得老周说的有一定道理。其实省里的领导也就是看着北店的老面子,随便说了一句。咱们拖了这么久,也算对得起北店了。电动汽车这个东西,的确是不错,老百姓都喜欢。咱们继续这样拖着,怨言肯定会越来越大的。”
  “唉,神仙打架,咱们这些凡人瞎掺和什么啊。”周付友嘟哝道。
  “老周,话可不能这样说。”李东远道,“大秦集团这事,本身也有做得不够地道的地方。北店在中央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咱们现在如果不站在北店一边,以后说不定就被动了。”
  “有什么被动的?”周付友梗着脖子说道,“为了几个充电站,中央能把咱们临水的成绩给抹煞了?要说起来,这件事里最理亏的恰恰是北店,技术上竞争不过大秦集团,就用这种方式下绊子,实在是太下作了。”
  “好了好了,北店的问题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梁金泉打着圆场,“充电站的事情,既然群众有意见,咱们还是慎重对待为好。这样吧,东远,你让计委那边先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选点、电网调整之类,把消息放出去,平息一下群众的议论。至于什么时候开工,我觉得可以再等一等,上面也不可能会无限地拖下去,最终总会有一个结果的。”
  正说着,市府办副主任王雪梅轻轻推门进来了,她走到梁金泉的身边,俯下身去,与梁金泉耳语了几句。梁金泉愣了一下,抬起头来,对李东远说道:“东远,你跟雪梅去一下,驻海东部队来了两个人,说是有事情要和分管城建的领导谈一谈。”
  李东远随着王雪梅来到小会议室,果然见两名军人正坐在屋里等着他,其中领头的那人看上去也就是30挂零的年龄,肩上扛着两杠两星,见李东远进来,他站起身,主动向李东远伸出手去,自我介绍道:“李市长,你好,我是驻海东某师副参谋长冯天磊,奉命前来与临水市洽谈军事设施建设的事宜。”
  “冯副参谋长,欢迎欢迎。”李东远与冯天磊握了握手,招呼冯天磊坐下,然后说道:“支持国防事业,是我们地方政府的职责。不知道冯副参谋长此次要谈的是什么设施,需要我们做一些什么工作。”
  “我要谈的事情非常简单。我部日前接收了一批新装备,其中一部分装备是使用超级电容组供电工作的。为了保障这批装备的运行,军委要求我们在当地建设一批充电站,其中在临水市要建设的充电站数量为300处,希望李市长能够予以支持。”冯天磊严肃地说道。
第七百一十二章
找那边合作
  冯天磊在一本正经地吓唬李东远的时候,秦海正坐在冀明初的办公室里,边喝着老将军珍藏的顶级龙井茶,一边听着老将军笑呵呵的训斥。
  “你啊,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扛,碰上问题为什么不想到来找我呢?”冀明初用手指点着秦海,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秦海憨笑道:“冀老,这种事情,我怎么好意思麻烦您?”
  冀明初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做的又不是什么坏事。倒是有些人,自己不思进取,还嫉贤妒能,成天只想着给别人使绊子,这样的事情就该狠狠地打击。如果不是小周告诉我这件事,我还真是蒙在鼓里呢。”
  秦海向坐在对面的周林磊点了点头,道:“多谢周工仗义直言,说真的,这次如果不是部队出面,我还不知道要花多大的精力去打开这几个城市的市场呢。”
  材料学院研制出超级电容,第一个用户并不是大秦汽车公司,而是周林磊领导的军方研究所。超级电容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远远高于民间,它可以用于雷达、电台等设备的供电,可以用于潜艇和无人机的驱动,可以用于导弹、运载火箭里的制导装置,其中最重要的,是为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系统提供强大的瞬时电流。
  提供给军方的超级电容技术更为先进,这部分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采取保密的方式,以免被外军掌握。作为交换,周林磊也让自己的科研团队帮助大秦汽车解决了一些电子控制方面的技术问题,捎带着也了解到了有关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以秦海的想法,与北店、安什之间的商战没必要搬动冀明初这样的大人物来撑腰,虽然王凯华他们也是找了上层关系来封杀大秦汽车,但秦海却不想用更大的权势来与王凯华对垒,他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达成目的。
  大秦集团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成功地把电动汽车推广到了二三线城市,再通过在二三线城市的应用吸引了一线城市的居民,从而对各城市的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但真正要使这些城市的政府放弃对充电站的禁令,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这一点,秦海也是一筹莫展,只能等待。
  周林磊作为一个旁观者,却看不下去了。他瞒着秦海,把这个情况向冀明初做了汇报。冀明初作为一位已经退居二线的军方领导,也不适合直接插手地方的行政事务,但他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指示几个地方的驻军,以军事需要为名,要求地方配合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从而解决了秦海的难题。
  军方出于军事目的需要建立充电站,地方政府是无法拒绝的。尤其是这些建设项目并不需要地方出钱,只是需要地方在规划、用地等方面提供一些方便。各地政府此前迟迟不愿意建设充电站,只是碍于上面有人打过招呼,不得不给北店、安什一个面子。现在军队出面说话了,地方政府也就有了借口,索性半推半就地放开了充电站建设的口子。
  从各地反馈回来的信息非常可喜,在大城市建设充电站的障碍基本上已经被扫除了。秦海此次专程赶到京城来拜见冀明初,主要就是来向冀明初表示感谢的。
  “你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尤其是为军队做了很大的贡献。军队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毫不客气地请你帮忙。现在你有了困难,却不愿意向我开口,是不是把我这个老头子当成外人了?”冀明初假意地绷着脸说道。
  “冀老,是我错了。”秦海道,“我主要是不想给别人一种仗势欺人的感觉。我们企业为国家、为军队做一些事情,是义务所在。如果以此为理由,动不动就搬国家的力量来给自己撑腰,就显得太不合适了。”
  “你有这种心态,就很不容易啊。”冀明初道,“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应当感到汗颜。他们动辄自称自己是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所以就有权利要求各种待遇,甚至借国家的名义挤压竞争对手。你们说说看,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管好一家大型企业呢?”
  “这一点……我就不便评价了。”秦海嘿嘿笑着,他当然知道冀明初的所指,但这些国企领导的去留,又岂是他能够评价的。
  “这件事,我会向中央汇报的,这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事件,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各级领导深思。”冀明初郑重地说道。
  “废物!无能!”
  在北店集团王凯华的办公室里,技术处长董林生、销售部长罗金辉正低着头站在王凯华的办公桌前,听着王凯华的咆哮:
  “上个月的销售下降了40%,这个月又下降了20%,再这样降下去,咱们还能剩下什么!罗金辉,不是已经通知你把所有车型都降价5%进行促销了吗,怎么销量还在下降!”
  “这个……”罗金辉一脸苦相,“王总,我们已经尽力了。各地的销售点除了按照集团统一规定降价5%以外,还推出买车送膜、送地垫、送加油卡等各种优惠,可是顾客就是不买账啊。在几个大城市,部队出面建了几百个充电站,市政府说他们也管不了。充电站的问题一解决,咱们的车根本就无人问津了。
  您不知道,就连咱们集团内部的职工,现在都在谈论购买电动汽车的问题,说电动汽车省钱,加一箱油的钱能够跑四箱油的距离,谁还乐意买燃油汽车。”
  “是哪些人打算买电动汽车?你去调查一下,一经发现,立刻开除!”王凯华怒道。
  “呃……王总,这个恐怕……”罗金辉不知道说啥好了,王凯华的霸道,是全集团人所皆知的。可是霸道也总得有个限度吧,人家职工拿自己的钱愿意买什么汽车,集团能管得着吗?事实上,罗金辉自己都打算买辆电动汽车开,又省钱、又好开,谁不喜欢?
  王凯华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威胁有些过份了,他避开了这个话题,把头转向董林生,问道:“董林生,你们技术处是怎么搞的,电动汽车的几项关键技术,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估计要一年时间吧。”董林生低声说道,在他心里,对自己的回答根本就不相信。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再给他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他也不敢保证能够突破这几项关键技术。其中最重要的超级电容技术,在他手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技术储备,整个技术处连一个懂超级电容原理的人都找不出来,你让他怎么去研究这个东西?
  “一年时间?绝对不行!”王凯华道,“汽车工业局给我们下了任务,要求我们适应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尽快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动汽车,给我们的时间也就是一年。如果一年之后你才能解决关键技术,集团哪来得及造出成品车来?”
  “可是,我们确实有困难。”董林生辩解道。
  “我不是交代你和国外车企联系吗,大众、通用、丰田,实在不行现代也行,不管是哪家,只要有合适的技术,我们全盘引进,你联系的情况怎么样了?”王凯华问道。
  董林生苦笑着摇摇头:“王总,我都联系过了,国外那些车企都说……”
  说到这,他顿住了,后面的话他实在不敢说出来。他去和这些外国车企联系的时候,对方的反应都是先表示愕然,随后就跟他讲了一大堆道理,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有病啊!
  超级电容技术出现之后,用充电电池作为储能部件的技术就完全被放弃了,因为与超级电容相比,充电电池几乎没有任何的长处。到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商用价值的超级电容就在中国人手里,各家国外车企都在与大秦集团洽谈引进超级电容技术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家中国车企跑到国外去要求技术合作,难道不是有病吗?
  “国外车企目前都在和……那边谈合作的事情,他们说如果要等他们自己开发出超级电容技术,恐怕要过好几年了。”董林生含糊其辞地说道,说到“那边”的时候,他用手指虚点了一下,这是一个大家都懂的指代。
  王凯华愣了一下,然后色厉内荏地说道:“既然是这样,你们也可以去找……那边啊!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总比外国车企和他们的关系近吧?外国人都能谈,我们为什么不能谈?”
  “可是……王总,您说过不要搭理他们的。”董林生说道。他不和大秦集团谈合作,恰恰是因为王凯华的反对,现在王凯华反而在指责他,这个黑锅他可不能背。
  王凯华道:“技术上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插过手了?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你们只要找到技术就行,不用管是和谁合作。你是技术处长,这样的小事,还需要我亲自过问吗?”
  “我明白了。”董林生只能点头称唯,谁让人家是老总呢。
第七百一十三章
虎落平阳的感觉
  王凯华真的有些急了,电动汽车的问题再不解决,他的帽子就有些危险了。
  电动汽车的事情已经惊动了上层,大秦集团展开的宣传攻势让中央领导也开始关注到这件事情,一些大城市迟迟不肯启动充电站的建设,引发居民怨声载道,这种情况也通过各种舆情渠道反映到了中央领导的面前。
  一开始,中央领导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企业间的竞争炒作,本着不干预经济活动的想法,并没有特别在意。随着各方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包括冀明初、崔洪春等人都开始反映此事,上层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件事原本也是大秦集团占着理,智囊机构随便调查一下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调查报告往中央领导面前一递,自然引来了上层的雷霆震怒。
  体制内的人,对于各种狐假虎威的猫腻是一目了然的。王凯华等人的做法,包括替他们说话的那些省部级官员的做法,虽然不正当,但在程序上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且初衷可以解释为保护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也算是一个能够上得了台面的理由了。在这种情况下,上层虽然知道事情的原委,但也不宜直接处分王凯华,毕竟他也是一个相当于正局级的企业领导,这么多年来,功劳苦劳都不少,为了与一家民营企业恶性竞争的事情就直接免掉,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向经贸委下达了一个指示,要求包括北店、安什在内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必须拿出自己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并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推出成熟车型。中央指示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电动汽车的所有关键技术都在国内,而且国内也已经有非常成功的应用,大型车企拥有地利、人和等各种优势,有什么理由不能拿出自己的车型呢?
  这个指示既是给王凯华等人的一个最后通牒,也是给他们的一个台阶。如果他们能够及时转变官商作风,踏踏实实地向大秦等先行企业学习,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障碍并非难事。一旦北店、安什等都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他们给大秦汽车设置的各种障碍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桩公案就算是结束了。
  当然,如果王凯华们执迷不悟,没有决心也没有能力解决自己面临的技术问题,那么以一个不称职的名义把他们调离当前位置,大家又有何话讲呢?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得到汽车工业局转发的通知,王凯华知道自己玩砸了。他没有估计到秦海的能量有这么大,也没有想到他会用这样一些手法来对付自己。他原来以为给秦海一些颜色,秦海就会乖乖地低头,谁料想他搬起来的石头,砸中的却是他自己的脚。
  这个通知,王凯华没有转给中层干部们看,只是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做了传达。但高层会议上的事情,哪有能够保密的。董林生和罗金辉说起来都是王凯华的亲信,与其他高层领导的关系并不好。但这种涉及到王凯华疼脚的事情,人家岂有不讲给董林生和罗金辉听的道理。
  明知王凯华是被经贸委逼得无路可走了,但董林生还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把责任都扛到自己肩上。王凯华放话说自己不管技术上的细节,其实就是告诉董林生,该去低三下四地求秦海帮忙了。明明是王凯华牛烘烘地赶走了上门来谋求合作的秦海,现在却要让董林生去找秦海讲和,这不是上赶着送脸去给秦海打吗?可是,当下属的,就得有替领导挡耳光的精神,董林生对此是有足够自觉性的。
  董林生去找的第一个人,并不是秦海,而是红原公司的张岱渭。张岱渭是从北店集团的技术处跳槽出去的,当年曾是董林生的手下。董林生把自己与张岱渭相处的过程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确信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对不起张岱渭的地方,于是便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上门去了。
  “哎呀,张老弟,我们好久没见了。”
  在张岱渭的办公室里,董林生用极其夸张的口吻向张岱渭说道。他把带去的礼品放在一旁,走上前做出了一个想与张岱渭拥抱的姿势。
  “原来是董处长,稀客,稀客。”张岱渭避开了董林生张开的双臂,只是伸出手,与董林生简单地握了一下,然后指了指沙发,说道:“董处,请坐吧……你看,我这里也没什么好茶叶,要不,我给你倒点白开水吧。”
  “不用不用,在外面已经喝过了。”董林生客气道,他分明看到张岱渭的桌上放着一个颇为精致的茶叶筒,而且也记得张岱渭本人是喝茶的,办公室里不可能没有茶叶。他这样说,明摆着就是不想给自己倒茶的意思了。这真叫虎落平阳,如果不是王凯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他董林生何至于到这来看张岱渭的冷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