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416


第七百八十八章
这是我们共同的失败
  坐不住的人,自然就是郭曙清。
  虽然郭曙清并未把‘去工业化’这个想法写到市委的文件中去,但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他曾经多次提到过这个概念,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秦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声称‘去工业化’是西方扔出的糖衣炮弹,相当于隔空打穴,给了郭曙清一记响亮的耳光。在会场上的人可有不少就是在各政府部门里工作的,谁不知道郭书记一向鼓吹‘去工业化’,闹了半天,书记是被人家的糖衣炮弹给打中了。
  秦海说出这句话,并不是无意失言,他还真是说给郭曙清听的。郭曙清不分青红皂白就宣布要永远关闭大秦的RX项目,这已经是触犯了秦海的根本利益,秦海当然要以牙还牙,给郭曙清一个回答。至于说到得罪了当地的土皇上会不会给RX项目未来的运营带来隐患,秦海并不担心,事情闹到这一步,郭曙清还想在宜坪再呆下去吗?
  这一场擂台赛的实况,第二天就在国家电视台的焦点节目里播出了。宜坪的RX风波在前些天已经引起了全国百姓的关注,中视现在播出大秦集团与蓝色天空组织的现场对质,也算是对这场风波进行了后续的报道。跟随秦海一道来到宜坪的中视记者姜百怡也不是省油的灯,她知道秦海在演讲里剑指郭曙清,便特地去对郭曙清做了一个专访,请他说说‘去工业化’的问题。
  经过剪辑之后的节目中,郭曙清和秦海似乎是在一问一答,这边是郭曙清慷慨激昂地说去工业化是宜坪未来发展的理念,那边则是秦海嘲讽地指出去工业化是西方的阴谋,接着还有古谢夫和埃金被揭穿之后的窘态。姜百怡还颇具恶趣味地保留了宜坪百姓为秦海鼓掌的场景,那一阵阵掌声,简直就是在对郭曙清进行丧心病狂的打脸。
  “太过分了!这完全是在曲解我们市委的意图!”
  在办公室里看着录播的焦点节目,郭曙清勃然大怒,好悬没把桌上的茶缸砸到电视屏幕上去。
  “这件事,要不要我们和中视那边联系一下,表示一下抗议。”宣传部长刘正芳怯怯地建议道。她其实也知道中视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抗议,这样说只是为了让郭曙清解解气罢了。
  副书记雷光程提醒道:“从市安全局那里传来的消息,古谢夫和埃金已经向安全部门交代了,说他们是收了沃伦集团中国代表处的好处,专门来阻碍大秦RX项目建设的,安全部门以商业间谍罪把他们驱逐出境了。现在看来,咱们是受了古谢夫他们的蒙蔽,这个时候如果去向中视提抗议,恐怕不太妥当。”
  “科技局那个许阳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事情,他怎么没发现!”郭曙清道,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得找个替罪羊了。
  雷光程落井下石道:“这件事,恐怕不是许阳没发现,而是他故意误导我们市委吧。关于许阳和秦海的宿怨,郭书记你听说过没有?”
  郭曙清点了点头,道:“我有所耳闻,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许阳这个人的人品就非常恶劣了,完全不适合再留在领导岗位上。”
  “市政府那边已经有这个意思了,等下次市长办公会议就确定这件事。”雷光程汇报道,接着,他又问道:“郭书记,大秦的这个RX项目,下一步该怎么办?”
  “不好办……”郭曙清皱着眉头。自从上次的演讲会之后,宜坪居民对于RX项目的反对声就基本消失了,偶尔有几个顽固不化的,也不敢在公众场合里开口,因为一开口就会被人耻笑为中了毒或者被洗了脑。据说网上有人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叫什么当代社会几大傻,其中包括什么抗议小区建变电站的,担心电信基站有辐射的,此外就是相信RX项目要建100公里远的。你想,在大家都嘲笑几大傻的时候,你还兴冲冲地去反RX项目,这不是明摆着自取其辱吗?
  普通百姓不再提反对RX项目了,政府这边再对RX项目发难,就有些师出无名了。可是,郭曙清毕竟是在众人面前许过诺的,说要永远关闭RX项目。堂堂书记,说话掷地有声、绕梁三日,现在自己就把这些话给否定了,以后还如何见人呢?
  这时候,郭曙清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刘正芳和雷光程赶紧回避。郭曙清拿起电话,刚喂了一声,马上就站了起来,表情也变得肃穆了,这是他在省里的老领导给他打来的电话。
  “曙清啊,听说你到宜坪之后,一直推行‘去工业化’的思路,这个苗头可不太对啊。”老领导的语气里透着责备之意。
  “赵书记……我只是想改变一下过分追求GDP增长的观念而已。”郭曙清怯怯地说道。
  老领导没有理会郭曙清的辩解,他继续说道:“你在宜坪发表过的讲话,有人整理过,送给我看了。另外,这一次你们市里的RX风波,你的处置是武断的,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当众宣布永远关闭RX项目,这种表态过于草率了。”
  “这个……主要是因为当时事情比较紧急……”郭曙清道。
  老领导叹了口气,说道:“看起来,你对基层的工作还是缺乏经验,主政一方对你来说,还是太勉强了。这样吧,我考虑你还是回省里来工作,做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可能更适合你的性格。”
  郭曙清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他焦急地喊道:“赵书记……”
  老领导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中央首长在有关的内参上做了指示,特别指出,中国永远也不能走‘去工业化’的道路,工业是中国的脊梁,任何鼓吹去工业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冀老也在一个场合里发表了讲话,说有些干部被西方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做出自毁长城的事情,这样的干部是绝对不能允许再留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你明白所有这些讲话的意思吗?”
  “原来是这样……”郭曙清的心终于沉到了谷底。
  郭曙清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宜坪。他的继任者汲取了他的教训,一到任就与大秦集团联系,一方面就此前市里做出的关闭RX项目的决定表示道歉,另一方面则摆出一副诚恳的姿态,询问大秦集团方面有什么需要宜坪市协助的事情。这位仁兄非常清楚,郭曙清铩羽而归的原因,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处置群体事件时的不当,大部分是来自于与大秦集团之间的恩怨。稍微多了解一下大秦集团的人脉也就知道,这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招惹的企业。
  与宜坪市领导有着同样感觉的,是德国沃伦公司中国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伯尼斯。在宜坪的这一出闹剧,都是出自于他的导演,古谢夫和埃金不过是他雇来的群众演员而已。在最初听说宜坪发生了反RX的群体事件时,伯尼斯欣喜若狂,自以为得计。谁料想,没过几天,便传来了古谢夫被中国安全部门盯上的消息,让伯尼斯吓出了一身冷汗。
  宜坪的风波很快就被平息下去了,但伯尼斯的麻烦才刚刚开始。中国官方高调地公开了古谢夫、埃金涉嫌商业间谍活动被驱逐出境的消息,这个消息一发布,立即引来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关注。记者们可都是有通天彻地之能的,没花多少时间,就有人挖出了古谢夫此行与沃伦集团之间的联系,并把这些年沃伦集团花钱买平安的事情也抖落出来,一下子就把沃伦集团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到了这个时候,伯尼斯也没法再在中国呆下去了,总部的命令已经发到了中国代表处,要求伯尼斯马上移交自己的工作,返回德国去接受质询。如果不出所料,他将会因为擅自行事而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伯尼斯先生,我真的很遗憾看到这样的事情,我个人一直认为,你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导者,总部这样对待你是不公平的。”行政主管宾德曼一边为伯尼斯整理着文件,一边假惺惺地说道。其实,看到曾经傲慢不可一世的伯尼斯倒霉,宾德曼是最为开心的一个。
  伯尼斯明白宾德曼的心态,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情绪去和宾德曼计较了。他冷冷地说道:“现在我们大家需要关心的,不是我个人的荣辱,而是沃伦集团在中国的利益……不,我甚至想说,是沃伦集团未来在全球的利益。”
  “怎么,你认为集团的全球战略会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吗?”宾德曼嘲讽地问道。
  伯尼斯摇了摇头,道:“这件事只是一个小插曲,如果你听过秦海在宜坪的讲话,你就会知道,中国人有着宏大的野心。他们不愿意屈居于欧洲人之下,他们想和欧洲人拥有同样的发言权,甚至于……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取欧洲而代之。我请蓝色天空组织到中国来,是想阻止他们的这种努力,但非常可惜,我失败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失败。”
第七百八十九章
梦开始的地方(大结局)
  伯尼斯的预言变成了事实。
  在宜坪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大秦集团位于宜坪和赤源两个城市的两座百万吨级RX装置同时试车成功,当年即达到了设计的产能要求。两年后,中油和石化两家大型国企麾下的四座百万吨级RX装置先后投产,再加上一些规模略小的RX项目的建成,中国基本实现了RX产品的自给自足,几年前在中国市场上几乎占据着垄断地位的德国沃伦集团和日本新冢化工不得不黯然离场。
  在夺回RX产品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材料企业并没有忽视其他市场上的竞争。2005年春季,国家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提出了名为“中国材料2025”的一个宏大发展计划,提出用20年时间完成国民经济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的全部国产化,并在若干新材料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秦海、宋洪轩领导着大秦集团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国际材料产业高峰的争夺战,凭借着以安河材料学院为主导的强大的科研团队,以及来自于钢铁、汽车、化工等项目的巨额利润,无数的新材料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让国际同行都感到目不暇接。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系,使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换速度大为提高,往往是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刚刚发出,对应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便已经启动。
  宁静的团队在实现了干冰温区超导材料的突破之后,再接再厉,又把超导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摄氏零度以上,基本上扫除了超导应用的障碍。用超导材料建立的全国输电网能够把西部廉价的水电、风电以几乎无损耗的方式送往东部;基于超导技术的磁悬浮铁路已经形成了几纵几横的格局,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交通面貌;至于超导电磁弹射技术,也早就成为现实,正装备在中国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之上。
  秦珊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化工过程专家,主持设计了千万吨级炼油装置、百万吨大型乙烯成套装置、百万吨级PTA装置、大型煤化工装置等一系列重大化工装备,为化工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夏扬杰和于利鸿的团队早在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碳纤维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金塘化工的碳纤维技术终于冲到了国际最前沿,所生产的碳纤维产品无论是拉伸强度还是拉伸模量,都不亚于国外同行的水平,而价格方面更具有特别的优势。大量的碳纤维产品被应用于国防、工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型飞机、汽车、运动器材等等地方处处可见碳纤维的影子。
  张娅婷的实验室在敏感材料应用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琳琅满目的热敏材料、光敏材料、气敏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使各种工业装备具有了触觉、视觉、嗅觉。用可燃气体气敏陶瓷制作的防泄漏报警器,能够在燃气泄漏的一刹那就发出警报,避免损失;用二氧化锆作为主要成分制造的氧敏传感器,能够识别出汽车发动机里氧气的浓度,从而达到供气量的最优调节。
  继超级电容之后,材料学院又推出了另外一种新能源材料——络合物储氢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吸附大量的氢气,在储氢密度、充放可逆性、充放速率和可循环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达到了商用化的要求。大秦集团的汽车部门迅速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所生产出来的氢燃料汽车在行驶时排放的尾气只有水蒸汽,困扰各大都市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从此成为历史。
  上述这些,其实只不过是少数的几个例子而已。大秦集团在材料产业全线出击,产品线覆盖了金属、高分子、无机及功能材料等各个领域。在玻璃材料方面,有微晶玻璃、光学功能玻璃、电磁功能玻璃、玻璃纤维等新产品;陶瓷材料方面,有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光学陶瓷、导电陶瓷、半导体陶瓷等等;钢铁材料方面,船用厚板、车用薄板、低温钢、耐热钢、超高强度钢等应有尽有;至于功能材料,那更是数不胜数,诸如电性功能材料、敏感材料、超导材料、磁性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智能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生物医学功能材料、光学功能材料等等,几乎每一项都能够独立支撑起一家特大型企业。
  大秦集团的崛起像是一个来自于东方的神话,让全球材料产业都为之感到震惊。所有的国际材料巨头都知道,中国的大秦集团是一家有着强大实力和坚定意志的企业,但凡它想进入的领域,就没有谁能够阻止。一旦它开始发力,那么竞争者的最佳选择就是退避三舍,否则必然会陷入惨败而不能自拔。
  集团的业务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逐渐分离成了若干个业务模块,每个模块最起码也有上千亿元的资产和同样规模的产值。宋洪轩、宁默、田如芝、王晓晨等人分别担任了各个业务模块的负责人,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知名企业家。在海外,陈鸿程和王哲奕分管着欧洲和美洲两大市场的开拓,在各种无形的刀光剑影中进退自如。此外,还有若干个其他的团队在亚洲、非洲等地培育着新兴的市场,为集团拓展着业务的腹地。
  秦海依然当着自己的甩手掌柜,随着集团业务日趋成熟,他在经营管理上花费的心思就更少了,大多数时候或者是在材料学院里跟着专家、学者们做科研,或者就是云游四方,和各行各业的新老朋友们喝茶聊天。国家的各个核心职能部门、军方的重点绝密科研院所,大门都对秦海敞开着,随时欢迎秦海去作客指导。
  时光匆匆,一晃又是十年。
  ……
  2015年,一个夏日的午后。
  秦海和宁静二人手牵着手,缓步走在平苑县的大街上。街道宽敞、整洁,两旁的绿化树亭亭如盖,挡住了灼热的骄阳。行人大多步履匆匆,不知哪家商店里的大喇叭里,筷子兄弟正在声嘶力竭地吼着: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
  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也许是这歌声太有魔性了,秦海和宁静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回眸四顾,眼神里都充满了喜悦。
  “秦海,你还记得当年的平苑县城是什么样子吗,我怎么好像想不起来了?”宁静轻声地说道。
  秦海用手指点着,说道:“让我想想……嗯,那边是老邮电局,再走过去一点有一个农贸市场,对了,那边还有一家欣欣商店,是专门卖港货的,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宁静带着几分向往地回忆道,“那次你带我和珊儿一起来,还有晓晨姐,你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条纱巾呢。”
  “有这事吗?”秦海倒把这事给忘了,他挠着头,笑着说道,“莫非那时候我就有泡妞的天份了。”
  虽然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说起少女时代的事情,宁静还是有几分羞涩,她嗔怪地捶了秦海一下,说道:“说什么呢,你当时根本就没这想法好不好?你当时一门心思都是想着和我哥一起赚钱呢。”
  秦海赶紧笑着附和道:“嘿嘿,是啊,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成为一个万元户,然后是十万元户,再往后就是百万元户,现在的理想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了……”
  “你现在已经是万亿元户了,还不知足?”宁静调侃道,接着,她又想到了自己,说道:“那时候,我才是真的很单纯呢,光想着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谁能想到……”
  秦海接过她的话头,说道:“谁能想到,咱们的宁教授已经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而且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尚没有人有实力挑战你的地位,所以这个荣誉基本上已经是宁教授的囊中之物了。”
  “真像做梦一样。”宁静感慨道,“我记得在我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你告诉我做铁基超导这个方向,还说能够因此而得诺贝尔奖,我当时可是一点都不相信的。现在梦想快要成为现实了,我突然又觉得很平常了,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
  秦海道:“这不奇怪啊。当年咱们国家穷,科技落后,诺贝尔奖对于咱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幻想着如果中国人能够拿到一个诺贝尔奖,该是多么荣耀,我们需要用这样的荣耀来鼓舞国人的信心。而时至今日,咱们的经济也罢、科技也罢,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了,拿诺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时间问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障碍。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对于诺奖也就淡然了。”
  宁静点点头道:“是啊,想想真是如此。秦海,你说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身处其中,好像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秦海笑了,他抬起眼看着前方,缓缓地说道:
  “你真的想知道这一切的缘由吗?好吧,至少在我的记忆中,这件事要从30年前说起,故事的起因是一把没有淬火的铁锹……”
  【全文完】
完本感言
  从去年5月11日开书,到今天结束,连头带尾共19个月,246万字,平均每天4500字的样子,算是橙子写得最慢的一本书了。不过总算是完本了,有同学觉得有烂尾之嫌,其实该讲的故事都讲完了,坑也填得差不多了,的确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
  材料帝国这本书,开得有些匆忙。所以选择材料这个题材,一部分是因为遗憾急冻人大神的力作《材料为王》没能写下去,总想有个狗尾续貂的感觉,一冲动就选了这个题,没想到是一个大坑。
  首先一点,材料的领域太宽泛,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每个东西都可以写一本书甚至若干本书,如果未来有人写陶瓷帝国,或者超导帝国,大家千万不要奇怪,因为这里头的故事也足够支撑一本书了。我一开始就把题定到这个程度,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