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16

  两人这番对话,看起来像是互开玩笑,其实每句话都是有深意的。秦海的话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他绝对不会抢徐扬的风头,双方可以荣誉均沾,这对于有意在仕途上取得长足发展的徐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
  “小秦,你这边的招募工作,最好能够尽快完成,以免我们北钢人心思动,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等到生产正常开展之后,我们双方要加强沟通,保持联络,有什么困难,你随时向我提出来,我自会尽力帮你们协调解决就是了。”徐扬也投桃报李,给了秦海一个对等的承诺。
第一百三十七章
喝酒与采购的关系
  林西省曲武市,中国北方素有煤城之称的重要煤炭产地。
  坐了三天三夜火车的秦海和黑子拎着手提包走出火车站,望着这座被煤灰染得黑乎乎的城市,都是感慨万千。
  “这交通条件,真是特莫太差了,什么时候才能修好高铁啊!”秦海发出的是不着边际的评论,他实在是太怀念那个高铁四通八达的年代了。
  “我的妈呀,中国也太大了,当年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黑子对于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这段经历激动不已,看着路边的黄土、平顶的民居、得得走过的小毛驴,都觉得十分新鲜,眼睛都不够用了。
  “黑子,饿不饿,找地方吃东西去。”秦海招呼道。
  “好,头儿,你可得好好请我吃一顿,这三天净啃干馒头,我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罪啊。”黑子抱怨道。
  秦海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斥道:“什么叫净啃干馒头,过中原的时候,我不是给你买了一个烧鸡吗?”
  “那是烧鸡?我怎么觉得还没有乌鸦大啊。”黑子絮絮叨叨地反驳着。
  “你就知足吧,走,那边有家馆子,咱们过去看看。”秦海用手指了一下,带着黑子向前走去。
  秦海与黑子千里迢迢赶赴林西,是来洽谈采购煤炭事宜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北溪特钢厂已经开始了生产。在初期,北溪钢铁厂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多余的铁水,但徐扬明确说了,特钢厂是生产计划外钢材的,不能总是使用计划内的原材料。如果特钢厂不能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问题,那么别说一年20万吨钢材,就是2万吨都是空中楼阁,毫无可能性。
  炼钢需要铁水,冶炼铁水需要铁矿石、煤炭、石灰石等各种原料。在这其中,铁矿石和煤炭是最为紧张的物资,北溪钢铁厂每年能够获得的矿石和煤炭都是有限的,要想增产,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杨亦赫、柴培德等人都不是玉皇大帝,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们所以把秦海推到这个位置上来,也是看中了他的市场运作能力。秦海知道搞物资的事情是责无旁贷,因此在车间事务步入正轨之后,便带着黑子傅志昊踏上了旅途。
  秦海的班底还是过于薄弱,平苑钢铁厂的采购是由宁默负责的,经过半年多的摔打,宁默已经成熟起来,能够独当一面了。秦海不能把宁默带出来,因为平苑钢铁厂的生产也要维持。矮子里拔高子,秦海只能选择黑子来当自己的随从了。
  黑子和宁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均为干部子弟。不同的地方,则是宁中英所在的青锋农机厂效益还过得去,宁默没有沦落到去社会上当混混的地步。而傅文彬所在的曲江农场经济状况不好,因此黑子只能带着赵辉、栾小龙等一帮小兄弟到平苑县城去坑害中学生,挣一口饭吃。
  去年因为王晓东的事情,黑子与秦海算是不打不相识。随后,秦海把黑子等人招进平苑钢铁厂当辅工,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对他们提出各种严格要求,倒是让黑子等人洗心革面,有了不少进步。黑子脑子活络,懂得一些江湖门道,关键时候能够发挥一些特殊作用,所以秦海便把他带在了身边,一同前往林西来弄煤。
  “两位老板,你们要吃点啥?是刚下火车吧,要不给你们来两大碗焖面,再来壶汾酒,解解乏,你们看如何?”
  秦海和黑子刚刚走进小饭馆,便有热情的服务员迎了上来,业务熟练地给他们推荐着饭菜。服务员满嘴林西口音,说出来的话三句中秦海倒有两句听不懂,不过其中那个“老板”的称呼却显得脆生生的,让秦海有一种违和的感觉。
  “怎么,你们这里也时兴叫老板了?”秦海笑着对服务员问道。
  老板这个称呼,是从南向北逐渐推广开的。在南粤地区,人们以老板相称已经是十分自然。安河省因为地处南方,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使用这个称呼。但在秦海的印象中,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像林西这种中部内陆省份,应当还没那么开放,如果服务员称呼他一声“同志”,他反而会觉得更合理一些。
  听到秦海的疑问,服务员腼腆地笑了笑,说道:“老板你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南方客越来越多了,大家都是这样叫的。你看看那几桌,都是南方大老板,有钱着呢。吃鸡都要现杀的,还要吃鱼,我们这地方哪有鱼啊。”
  秦海放眼望去,果然见小小的饭馆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好几桌客人在那里觥筹交错,用秦海都听不懂的南方鸟语大声地说着什么。众人身上的金饰闪着光芒,把秦海的眼睛都给晃花了。
  “他们是老板,我们是打工的。这样吧,就照你刚才说的,来两碗焖面,二两汾酒,切一盘熟肉。”秦海交代着服务员,然后拉着黑子在靠门边的一张小桌子边坐下了。
  “头儿,这些人也是来弄煤炭的,我听他们说话里提到煤炭了。”黑子坐下之后,小声地向秦海汇报道。
  “你能听懂他们说话?”秦海有些好奇,他听得出那些人说的都是港岛方言,但具体说的是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黑子笑道:“我虽然没去过港岛,可录相片没少看啊。他们说的话,我能听懂七八成。他们在说怎么摆平几家国营大矿的矿长,想办法弄到煤炭呢。”
  说话间,又有人挑门帘进来了,这是一位黑大汉,满脸胡子茬,像个老采购员的样子。由于其他桌子都已经坐满了,服务员把那黑大汉带到了秦海这一桌,让他在秦海对面坐下了。
  “焖面,一壶酒,来两头蒜。”黑大汉用简捷的语言向服务员吩咐道,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这一带常来常往的。
  “二位是第一次来曲武吧?”打发走服务员之后,黑大汉把目光投向了秦海一行。
  秦海嘿嘿一笑,道:“大哥真是好眼力,小弟的确是第一次来曲武。”
  “哈哈,什么好眼力,一看你们面前的这么点酒就知道你们没干过采购,这点酒,喂猫都不够呢。”黑大汉说道。
  “这采购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吗?”秦海明知故问,他也不是个雏,当然知道中国的酒桌文化有多么繁盛,但对方能够从他俩的酒量看出他们是第一次到曲武,这倒让他觉得有些好奇。
  “认识一下,我是东远省察阳钢厂的采购员,我叫李尚明。”黑大汉豪爽地做着自我介绍,看起来倒真有点采购员的气质。
  秦海道:“我是安河省北溪特钢厂的采购员,我叫秦海,这位是我同事傅志昊。”
  “哦,小秦,小傅,都很年轻嘛,没到30吧?”李尚明问道。
  “没呢。”秦海答道,萍水相逢,他自然不可能上赶着跟别人说自己才19岁。在火车上窝了几天,他和黑子都是篷头垢面的,显得比真实年龄要大上几岁。
  李尚明道:“太年轻了,你们厂长也真够宽心的,居然敢派你们两个小年轻来搞煤炭,而且是两个不会喝酒的小年轻。对了,你刚才问我,喝酒和采购有什么关系,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他刚说到这,服务员把他要的酒和面都送上来了,秦海心念一动,对服务员吩咐道:“劳驾,再给我们上一壶酒,来两个好菜,要快。”
  李尚明一听秦海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要请客了,不禁有些脸红,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秦海向李尚明拱了拱手,说道:“小弟没干过采购,还请李大哥指教一二,叫两个小菜,就当小弟的谢师礼了。”
  “这怎么合适,你们小年轻的……”李尚明支吾着,终于也没说出诸如由他买单之类的豪爽话语。看起来,此君也是囊中羞涩,轻易是不敢妄言请客的。
  “我跟你们说啊,这喝酒和采购关系大着呢。”也许是因为吃人的嘴短,李尚明打起了精神,开始向秦海传授经验:“你们一定都知道吧,现在全国上下都缺煤,发电要用煤、炼钢要用煤、烧水泥也要用煤,还有老百姓家里,现在也不烧柴草了,都改烧煤球。好家伙,你算算,这一年得烧掉多少煤?”
  “我们已经有所体会了。”秦海点头说道。其实安河省也有不少煤矿,产量也说得过去。但这一次秦海去与几家省内煤矿接洽,对方都表示煤炭供应极其紧张,无法满足秦海的需求,否则秦海也用不着跑到林西来了。
  李尚明接着说道:“曲武这个地方,是全国知名的煤城,煤炭多,而且煤质也好,盛产炼钢用的焦煤。这不,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到这里来采购煤炭了,你们多呆几天就知道了,在这里,哪个省份的方言你们都能听到。”
  “可是,这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呢?”黑子忍不住插话了,他发现眼前这位怪叔叔实在是太会扯了,一不留神就不知道扯到什么地方去了。
  “对对,我来跟你们说说喝酒的事情。”李尚明也发现自己跑题了,他说道:“曲武市能够提供煤炭的,一共是6家国营大矿,还有一些小乡镇煤窑,我们就不去说了。这6家大矿的矿长,个顶个都是酒中好手,要和他们谈煤炭的事情,先得喝,什么时候喝高兴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得见真章
  “这个规矩也太霸道了吧?”秦海皱了皱眉头,说道。
  中国社会盛行酒桌文化,这一点秦海是有所体会的。但要说到不喝够酒就别想谈事,这就属于霸王行为了,莫非曲武这个地方的矿长都已经牛气到了这样的程度?
  “我还能骗你不成?”李尚明道,“霸道怎么啦,人家有霸道的资本啊。现在煤炭多紧张啊,整个曲武一年下来,能够自由调配的也就是一百来万吨,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到这里来了,给谁不给谁,可不就取决于矿长一句话?我告诉你们,这喝酒还只是一个开头,喝好了,你才有跟矿长搭话的机会。再往下,那就得见真章了。”
  “啥叫真章啊?”黑子装出傻呵呵的样子问道,他怎么可能不懂得李尚明所指,这样问的目的,不过是想套套李尚明的话罢了。
  “真章你都不懂?”李尚明果然被黑子蒙住了,看到面前两个小年轻都是不谙世故的新人,他忍不住有一种想调教一下的愿望。他接过黑子递上来的一支烟,又就着黑子的火点着,深吸了一口,扮够了酷,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真章,就是要有实惠啊。你想,人家手里有煤炭,给谁都行,你不拿点实惠来交换,人家凭什么给你?”
  “一般是什么样的实惠呢?”秦海问道。
  李尚明道:“这可就没准了,得看矿上缺啥。比如说,你们是南方的,弄点大米来换,矿上一般是比较喜欢的。像我们那边产苹果、大葱,那就得弄一两车皮来,才能换到煤炭。还有的地方是拿工业品来换,像什么钢材啊、棉布啊、化肥啊。总之吧,什么东西缺,你就弄什么来,准没错。”
  “矿长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尤其是什么化肥之类,和煤矿有什么关系?”秦海对于这些事情还真不是太懂,索性不耻下问。这时候他点的菜也已经上来了,他赶紧往李尚明的碗里挟了几筷子肉,以换取李尚明的好感。
  李尚明对秦海点了点头,那意思大概是对秦海的态度表示满意,然后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解释道:“这些东西都是替矿上弄的,有些是替地方上弄的。煤矿是归上头管的,可是矿上的人得在曲武生活,最起码来说,矿上的子弟得在曲武的中学上学,这就得给曲武当地一些好处。像什么化肥啊、农药啊,都是帮当地搞的。”
  “你等等,我怎么觉得这事有点复杂啊。”秦海被李尚明描述的这张关系图给弄晕了。
  煤矿有煤,所以可以用来与需要煤炭的单位交换各种物资。这些物资换来之后,也并非全部是归煤矿所有的,煤矿还需要拿出一些来讨好地方政府,以换取地方政府对煤矿的照顾。比如说,各家煤矿都有自己的矿办中小学,但一般来说教学质量都是惨不忍睹。矿上的子弟想到市里的好学校去就读,就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便利,而这些便利,又是煤矿用物资换来的。
  人情社会,谁也离不开谁,手上拿捏着紧俏物资的单位,就可以凭此换取各种各样的好处。而需要这些物资的单位,则不得不拿出好东西来上贡,这就是李尚明所说的“真章”。
  “李大哥,我想再问一下,你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给矿上的。那矿长自己……我们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秦海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尚明想了想,说道:“这个就不好说了。你要说给矿长送几条烟,弄几瓶好酒之类,那是必须的。至于说更多的嘛……”
  说到这里,他把脑袋向秦海那边凑了凑,用手偷偷指了指旁边几桌南方人,说道:“我听说,那些南方人都是直接给‘现的’,不过我没亲眼见过,也不敢乱说。你们二位也是国营企业的吧,咱们国营企业哪敢搞这套,光财务上就过不了关嘛。”
  “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黑子,看来咱们这趟算是白跑了。”秦海假意地对黑子说道。
  黑子明白秦海的暗示,当下回答道:“头儿,领导让咱们来,咱们总得见着矿上的人才行吧,要不回去又该让领导骂了。”
  “说得是啊。”秦海装出苦恼的样子,对李尚明说道:“李大哥,你看我们两个都没什么经验,对曲武的情况也不了解,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约矿长。你看……”
  “这个只怕有点困难。”李尚明带着歉意说道,“你是想让我带你们去见矿长吧?老实说,我能把矿长约下来,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带其他人去的话,只怕有点说不过去。”
  “哦,我理解,是我们唐突了。”秦海道。严格地说,他和李尚明属于竞争关系,李尚明费了不少力气找到的关系,当然不可能无偿地给他们使用。
  李尚明大概是觉得吃了秦海的东西,却又帮不上秦海的忙,有些脸上挂不住,于是说道:“这样吧,你们都是刚到曲武,还没找到住处吧?我给你们介绍个便宜的住处,你们先住下来,有些事情慢慢打听一下就都知道了。干采购这行,讲究的就是一回生、二回熟,你们如果想真的弄到煤,得准备在曲武呆上一阵子了。”
  “那就多谢李大哥了。”秦海说道。
  接下来自然是继续喝酒,李尚明向秦海和黑子介绍了不少采购中的规则,让二人大开眼界。其间李尚明也打听了一下秦海的来历,被秦海用一些半真半假的话给搪塞过去了。李尚明认准了这二人就是两个刚出茅庐的新手,自然也不会想到更多的事情上去。
  吃过饭,李尚明没有食言,果然带着秦海二人找到了一个看起来还挺整洁的小招待所,进门一打听,每人每天的住宿费才两角钱,的确是十分便宜。秦海交了两个人住十天的房费,然后便领了钥匙和脸盆、拖鞋等物,来到了房间。
  这是一个八人合住的大间,搁着四张双层的铁架子床,与大学宿舍相仿。秦海和黑子住的正好是一张床的上下铺,黑子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赶紧把自己的东西扔到了上铺,把下铺留给了秦海。
  “哟,来了两个小年轻。”
  看到秦海和黑子在收拾床铺,对面床上一个正在看小说的汉子扭过头来,笑呵呵地对他们打了个招呼。
  “是啊,刚干这行。请问师傅贵姓啊?”秦海向汉子抱抱拳,然后从兜里掏出一盒牡丹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秦海自己不抽烟,也没有在兜里放烟的习惯。但这一次出来跑原料,他专门买了几条好烟放在包里,准备用于各种应酬。像这种八个人同住一个大房间的情况,如果互相不敬几支烟,是很难与大家打成一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