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416

  郭明真服了宁中英了,他索性也不再兜圈子,而是直接说道:“老宁,你乐观得太早了。我刚刚听到消息,各家协作企业觉得青锋厂给他们的协作价格太低,一直都有意见,但却找不到地方说。趁着这次现场会的机会,他们想向国产化办的领导当面提出这件事。听清楚了,人家可不是来给你老宁送锦旗的,人家是来告状的。”
  “有这事?”宁中英瞪圆了眼睛,“郭县长,你是听谁说的?”
  “我听谁说的不重要,关键是,这件事有没有可能?”郭明问道,他不想告诉宁中英这件事与韦宝林有关,因为这会使宁中英的注意力转移到韦宝林身上去,不利于解决问题。
  宁中英倒也没有追问下去,既然郭明不愿意说,自然有不愿意说的道理,他也不必追究了。郭明提出的这种可能性,倒是提起了宁中英的注意,对于这些协作企业里的厂长们有多大胃口和胆量,宁中英是非常清楚的。
  “要说可能性嘛,不小。”宁中英坦率地说道,“关于协作价格的事情,这些厂子倒是三天两头地提起过。不过,我们也都进行了解释,他们至少在口头上是表示理解的。至于说选择在这次现场会上集体向上级领导告状……如果有人牵头的话,他们的确有可能会联合起来。”
  “你看看,你看看。老宁,你让我说你什么好,都是兄弟企业,虽然现在也不唱什么全国一盘棋的高调了,可是起码的一点平等,你们总该做到吧?现在这个情况,你说吧,怎么应付?”郭明用手虚指着宁中英,像个怨妇一般地唠叨起来了。
第一百五十章
此风不可开
  “这件事,背后有黑手。”
  宁中英沉默了半天,缓缓地吐出了这样一句。
  郭明愕了一下,然后摆摆手说道:“老宁,黑手不黑手的事情,现在也没法追究。咱们还是考虑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好。我想问问,青锋厂有没有可以让出一些利润,平息一下各家厂子的怨气,为现场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至于说其他的事情,等现场会结束之后,咱们再慢慢研究不迟。”
  郭明这话相当于承认了宁中英的判断,而且向宁中英暗示自己已经知道黑手的所在了。只是现在最大的事情是现场会,在现场会之前大张旗鼓去追查什么黑手,纵然能够找出来又有何益?
  宁中英道:“郭县长,要说这利润的事情,当然是有余地的。但我觉得,此风不可开。如果别人随便找个机会就可以要挟我们,而我们为了顾全大局就要退让,以后人家就会变本加利,以为我们好欺负。
  我的态度是,要谈协作价格可以,但必须是在双方平等的条件下来谈。如果他们以为拿住了我们的把柄就可以让我们屈服,那我就要让他们知道知道,我老宁不是好欺负的。”
  “老宁,你冷静一点!”郭明喊了一句。宁中英的脾气他还能不了解吗,这是遇强更强的一个主儿,这么多家企业联手来逼宫,正好激起了宁中英的斗志,要让他后退实在是太困难了。
  “老宁,这可不是一个随便的机会,你要知道,部里和省里都会有领导过来参加会议,这样规格的会议,别说咱们平苑县,就是整个北溪地区,又开过几回?如果因为关系没有协调好,导致会场上出现一些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这丢的可是咱们整个北溪地区的脸,连柴市长都会受到连累的。”郭明苦口婆心地规劝道。
  宁中英道:“柴市长那边,我会向他汇报的。不过,当下的事情,是要先了解一下各家厂子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不能光听到几句风声,就乱了分寸吧?”
  “这倒也是。”郭明道,“那么,老宁,你就先了解一下情况吧。我也把县里的态度向你表达一下:第一,必须保证现场会的圆满;第二,青锋厂在这件事情里面受到的损失,县里会予以考虑;第三,县里还是支持你老宁的。”
  “谢谢郭县长,那我就先回去了。”宁中英向郭明和潘胜杰点了点头,然后便拉门离开了。
  看着宁中英离开,潘胜杰小声地对郭明问道:“郭县长,老宁说这事背后有黑手,你感觉如何?”
  郭明阴沉着脸,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等这件事过去,看我怎么收拾这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宁中英不知道郭明和潘胜杰正在对韦宝林主仆二人磨刀霍霍,他坐上车回到青锋厂,马上喊来了项纪勇、萧东平和秦海,向他们通报了刚刚从郭明那里听来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项纪勇瞪大了眼睛惊呼道,“我前两天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还是满口答应,态度非常好的,怎么两天时间就全变了?”
  “你还好意思说!”宁中英斥道,“让你负责联系协作企业,你就是这样联系的?他们有什么要求,打算怎么做,你一概不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我们还要等着县里听到了消息才知道,这算个什么事?”
  “我……我操!”项纪勇张口结舌了好一会,终于爆了一句粗口,转过身便奔着宁中英办公桌上的电话机而去了。
  “你要干什么?”宁中英问道。
  “我给卫荣平打个电话,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项纪勇怒气冲冲地说道。
  “放下!”宁中英下令道,想了片刻,他站起身,走到项纪勇身边,把电话机从项纪勇手里接过来,说道:“还是我来打吧。”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接电话的对方正是卫荣平。听到话筒里传来宁中英的声音,卫荣平微微有些慌乱,但随即就镇定下来了。
  “是老宁啊,哈哈哈,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卫荣平哈哈笑着,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老卫啊,我想你了不行吗?”宁中英也同样打着哈哈,那份热情让旁边的秦海等人都打了个寒战。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些没营养的废话,最终还是宁中英把话归回了正题:“对了,老卫,有件小事,我想向你打听一下。我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你们几家企业对青锋厂给的协作价格不太满意,打算趁着现场会的时候向部里的领导提出来,这不会是真的吧?”
  “这个事嘛……呃,老宁,你听我解释一下。”卫荣平既然打算做,自然也是准备好了应付宁中英的质问的,他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老宁,关于协作价格这个事情,我们厂里的一些同志一直都是有些看法的。
  这一次,你们那位项厂长通知我们去参加现场会,我们当然是打算要积极配合的。但是,有些同志提出来,既然是现场会,经验的交流固然重要,存在的问题也是可以提一提的。至于说青锋厂这边是不是能够解决,那就取决于老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是不是?”
  卫荣平一下子把责任推到了莫须有的“有些同志”身上,宁中英自然也就没法对卫荣平发作了,他冷笑了一声,问道:“老卫,我想再打听一下,如果我们不接受你们提出来的要求,你们打算怎么做?是退出协作吗?”
  “这是不可能的。”卫荣平肯定地说道,没等宁中英松一口气,卫荣平马上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嘛,青锋厂这一段给我们留的利润实在太低,我们都拿不出钱来进行设备更新,有些生产设备已经出现故障了,说不定会影响生产,我现在正为这事着急呢。”
  “原来如此。”宁中英淡淡地应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们是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提出涨价的要求,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们就进行第二步,估计是集体罢工。”宁中英简单地向属下说明了面临的情况。
  仅仅是提要求,这些协作厂的胜算并不大。双方毕竟是有协议在先的,白纸黑字都签了约,青锋厂是否同意涨价,这是青锋厂的自由。协作厂有意见,参加现场会的领导有可能支持,也有可能不支持,协作厂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如果在提要求的基础上,再以各种借口威胁停止供货,性质就不同了。浦桑汽车的生产每天都需要配件的供应,北溪提供的配件已经成为稳定的来源,如果突然中断,就会影响到浦桑汽车的生产,这样一来,国产化办就不可能坐视不管了。
  “好阴险的想法!”萧东平咂舌道,“如果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浦桑汽车生产受到影响,那咱们的罪名就够大了,恐怕柴市长也保不住咱们吧?”
  “这的确是挺麻烦的。他们如果这样做,咱们也挑不出他们什么错来,最终责任肯定是由咱们来承担的。说老实话,这个责任,咱们还真有点承担不起呢。”项纪勇也郁郁地嘟囔道。
  “小秦,你的看法呢?”宁中英此时最希望听到的,是秦海的意见,而秦海却始终一言不发,这让宁中英很是不满,忍不住开口发问了。
  秦海道:“我刚才在琢磨,在这件事情里面,咱们到底有没有错。”
  “当然没错。”项纪勇道,“虽然说配件生产的利润大部分归了咱们青锋厂,但他们那些厂子也不是白干的。咱们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去搞技术开发,他们怎么不说?我们双方是有协议的,他们现在这样做,就是违背协议。”
  秦海点点头道:“这就对了,既然我们没有错,为什么我们要害怕呢?”
  “因为……这毕竟会造成恶劣影响啊。”萧东平迟疑了一下,回答道。
  秦海道:“刚才宁厂长回来的时候,说到县里担心出现不良影响,因为部里和省里都有领导下来参会。我想,这些领导也都是有智慧的人,不会看不出是谁在无理取闹。既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没有错的,我们就应当坚持下去。”
  “万一他们真的中断供货怎么办?浦桑汽车生产受到影响,这可是大事啊。”项纪勇道。
  秦海道:“很简单啊,咱们和浦江汽车厂是有供货协议的,因为供货问题造成的损失,由我们来赔偿就是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这些协作企业中断向我们供货,同样造成了我们的损失,那就让他们来赔偿。谁做错事情,就由谁负责,这个道理,部里、省里的领导都应当会懂吧?”
  “可是……”项纪勇和萧东平二人没词了,他们虽然觉得秦海说得太过简单了,但却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青锋厂在此事中没有任何一点责任,要让青锋厂来妥协,他们也是不服气的。
  “小秦说的有道理。”宁中英沉吟道,“项纪勇,你马上找人把和浦江汽车厂的协议都找出来,看看咱们到底要承担什么责任。”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新宇来了
  郭明也罢,宁中英也罢,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政治挂帅”的阶段,面对着政治上的压力,一切规则都必须让路。而秦海是后世穿越众,信奉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制度至上的观念,所以对于各家企业的逼宫行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会造成什么样的政治影响,而是这个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青锋厂、平苑县、北溪市政府等等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
  青锋厂除继续准备现场会之外,还主动地增加了与各协作厂的沟通,探听他们的底线。各协作厂早已建立了攻守同盟,都指望着利用这一次机会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对青锋厂的回答也是统一口径,那就是:第一,对价格不满;第二,服从大局,不会破坏现场会的和谐;第三,因为客观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将不得不中断或者减少供货。
  这样大的事情,郭明和宁中英都不可能不向北溪市政府汇报,在全面听取了宁中英的意见之后,柴培德毅然做出了决策,那就是站在宁中英的一方,支持协议的严肃性。他安排市经委及各工业局的领导给下属企业打电话、做工作,要求各企业放弃向青锋厂发难的计划。但是,各企业的回答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市里光给我们施加压力,不给青锋厂施加压力呢?
  时间在不停的扯皮中匆匆而过,临到现场会召开的前一天,市里仍然未能做通各家企业的工作,而青锋厂也是一口咬住,坚决不接受城下之盟。到了这个时候,郭明也无计可施了,只能硬着头皮等待可能来临的风暴。
  “杨主任,这就是青锋农机厂。”
  一辆小轿车轻盈地开进了青锋厂的厂区,从车上走下来浦桑国产化办副主任杨新宇和秘书路晓琳,陪同他们的则是郭明和潘胜杰二人。杨新宇一行是在前一天从浦江飞抵红泽的,又从红泽乘车来到了平苑。他们谢绝了平苑县政府的款待,要求马上前往青锋厂参观视察。
  宁中英带着一干下属早已等待在厂部小楼前,见杨新宇下车,他大踏步地迎上前去,与杨新宇握手问候:“杨主任,一路辛苦了。”
  “宁厂长,咱们又见面了。这半年来,你们青锋农机厂给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我一直想抽个时间过来当面向宁厂长致谢,再看望一下进行技术攻关的同志们,无奈到今日才能成行。”杨新宇热情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还要感谢国产化办给我们这样的信任呢。”宁中英答道,随后,便开始向杨新宇介绍厂里的领导和干部,还有安河工学院在厂里帮助搞技术攻关的教授们。
  “你就是李林广教授?久仰久仰。”在宁中英介绍到李林广的时候,杨新宇眼睛一亮,把一只手换成了两只手,紧紧地与李林广相握,那份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饶是李林广生性洒脱,也被杨新宇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了,连声说道:“杨主任太客气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而已。”
  杨新宇大摇其头:“李教授,我看过你在《汽车工业》、《冶金》等几份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关于我们的配件国产化工艺的,我们这边的几个专家以及德方的专家都表示,这些论文的水平非常高。德方人员甚至认为,中国有像李教授这样的优秀学者,在十年之内解决浦桑汽车的全部国产化问题也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有很多关键的思想都是小秦贡献的。论文署名的时候,他执意要署在后面,倒让我这个老人占了小年轻的便宜了。”李林广红着脸解释道。
  杨新宇当然知道李林广说的“小秦”是何许人也,他抬头扫了一眼,看到了站在人群背后的秦海,便呵呵笑着指了一下,说道:“秦海同志,别站在后面了,你是这次国产化工作的主要功臣之一,部里的领导可是指名道姓要见你的哦。”
  “其实我真的没做啥。”秦海装出一副腼腆的样子,走上前来,一边与杨新宇握手,一边向杨新宇身边的路晓琳点头微笑,结果换来了路晓琳一个佯嗔的白眼。
  互相寒暄之后,遵照杨新宇的要求,宁中英开始陪同他参观青锋厂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这半年来,青锋厂新建了两个专门进行热处理的车间,原来建在工棚里的材料实验室也搬进了新建的两层楼房。在各个车间里,杨新宇一行既看到了崭新的机器设备,也看到了青锋厂因陋就简自己制造的各种工艺装备。等到走进材料实验室的时候,见多识广的杨新宇也惊呆了。
  “这就是你们的材料实验室?我怎么觉得,部里的机电研究所,都没有你们阔气啊!”杨新宇略带些夸张地赞叹道。
  青锋厂的实验室从总体规模上说当然无法与部里的机电研究所相比,但具体到一个实验室里,看起来的确是要阔气得多,因为其中的实验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新近采购的,无论是外观的成色,还是技术水平,都超出了科研资金极其拮据的机电研究所。
  “没办法,我们承接的这些配件,核心技术难题都是集中在材料技术上,没有一个像样的材料实验室,怎么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要说建这个实验室,可费了劲了,我们厂几乎是砸锅卖铁,才凑出买这些设备的钱呢。”宁中英嘴上叫着苦,脸上却尽是得意之色。不说他这话本身还有水分,就算是真的,别家企业可是连砸锅卖铁的资本都没有呢,他有何理由不感到得意呢?
  李林广在一旁补充道:“青锋厂的领导的确是非常有眼光、有魄力,在科研投入方面不惜代价。没有这样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就算是拼出老命,也不可能拿出这些成果的。”
  杨新宇笑着对宁中英说道:“宁厂长,我作为一个外人多一句嘴,李教授他们为这个项目贡献了智慧,你们应该按他们的贡献给他们支付应得的报酬。现在社会上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你们不能让搞材料的不如卖木料的。”
  “不会的,不会的。”李林广抢着回答道,“宁厂长他们对我们非常照顾,给我们的报酬……唉,说出来我们都脸红,不好意思拿呢。这半年来,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利用这些实验设备,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向宁厂长他们交实验费才对呢。”
  “哈哈,原来是这样。”杨新宇爽朗地笑着,说道:“这样就好,生产和科研相结合,这是我们一贯提倡的作法嘛。在这次现场会上,你们也要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经验介绍,以便在全国进行推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