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16

  秦海摇摇头道:“我哪有什么路子,就算有路子,也不想这样用。我只是想,既然国内的煤炭和铁矿石这么紧张,我们为什么不到国外去买呢?”
  “国外,什么国外?”陈鸿程一时有点懵,不明白秦海的意思。
  秦海用手比划着,说道:“国外就是国外啊,蒙古有煤,印尼有煤和铁,还有澳大利亚、巴西、玻利维亚,那都是铁矿石出口国,咱们为什么不能去买他们的矿呢?”
  “小秦,你没事吧?”陈鸿程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秦海,在他看来,秦海一定是想铁矿石想得走火入魔了,居然会想出如此荒唐的主意。自古以来,中国的煤炭和铁矿石就是往外出口的,哪有从国外采购原材料的道理,你以为你是发达国家啊?
  “为什么不行呢?”秦海反问道,“据我了解,浦江钢铁厂也用澳大利亚的煤和铁矿石,进口量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那是浦江钢铁厂,国家重点企业,外汇都是特批的,你能比吗?”陈鸿程道,“不说别的,你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外汇从哪来?”
  秦海一下子被问住了,其实到目前为止,他做的外贸业务还真不算少。军铲卖到伊拉克去了,据说军方还在联系伊朗成为下一个买主。特种钢材卖到日本去了,一年的销量也在百万美元左右。可是,所有这些外贸获得的外汇,都没有落到秦海的手上,外贸部门直接把它们按外汇牌价换成了人民币再支付给秦海,秦海连一张美元的边都没摸着。
  国家严重缺乏外汇,秦海能挣来多少外汇,国家就收走多少,而如果秦海想用外汇去购买原材料,那可是难上加难,“有关部门”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以青锋厂来说,为了从国外进口几台先进的实验设备,宁中英拉着柴培德出马,才从省外贸求到了一点点外汇,为这事,省外贸还嘀咕了不知道多少回。
  秦海说的浦江钢铁厂使用进口煤炭和铁矿石的事情,倒也是真的。浦江钢铁厂是国家花费巨资从日本全套引进的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能够生产大量国民经济所急需的高端钢材。这样的设备,如果使用国内的低品位铁矿石,就十分浪费了,所以国家特批浦江钢铁厂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高品位矿石,而且还专门为之修建了一座当时国内最大的矿石码头。
  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企业,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的。秦海的北溪钢铁厂不过是安河省重点培育的一家企业,哪有资格与浦江钢铁厂去相比?
  “陈总,你对国家的政策比较熟,你能不能替我分析一下,我怎么才能拿到外汇呢?我们现在一年特钢的出口上百万美元,是不是可以拿这个来和省里谈外汇提留的问题?”秦海开始虚心求教了。陈鸿程在物资厅工作过,现在又是专门做贸易的,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应当更为熟悉。
  陈鸿程皱起了眉头,想了想,问道:“你说过,你们平苑钢铁厂的特钢可以卖到日本去,销路如何?”
  “销路非常好。”秦海道,“我们的特种品质和日本同类产品相差无几,而销售价格却要低出三成以上,所以在日本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的,日本几家和我们产品雷同的企业都快被我们挤垮了。”
  “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扩大生产呢?”陈鸿程又问道。
  秦海叫苦道:“我何尝不想扩大生产,可是我们要炼特种钢,需要多种元素。我们现在都是利用废合金钢来回炉冶炼的,安河省的废合金钢大多数都被我们采购来了,我们哪有条件再扩大产量?”
  陈鸿程道:“如果你能得到足够的原料,那么是不是出口额可以扩大十倍,甚至百倍?”
  秦海道:“百倍不敢说,毕竟特钢的市场容量也是有限的,但扩大十倍,我估计不成问题。除了日本市场之外,欧美市场也同样有特钢的需求,我的产品不会比他们的差。”
  “这就好办了!”陈鸿程以拳击掌,喜形于色道,“不就是外汇吗?只要你能出口,还愁弄不到外汇?”
  秦海道:“我还真没有这个办法,我的产品出口都是由省外贸代理结算的,他们拿到外汇就直接收走了,只给我付人民币。莫非陈总有办法让他们拿出外汇来?”
  陈鸿程笑道:“我也没办法,不管是你们安河外贸厅,还是我们红原外贸厅,都是有创汇任务的,完成得越好,他们的成绩就越大。所以外汇进了他们的手,就别想再拿出来了。我的意思是说,咱们为什么要让外汇落到他们手上呢?”
  “我不明白……”秦海大摇其头。
  陈鸿程道:“你可以和外商签个合同,规定你们销售的特钢,50%按外汇进行结算,另外50%用原材料来冲抵……相当于做加工贸易。这样一来,你用来买原材料的那些外汇,根本就不进入中国,外贸有什么本事把它们扣下来?”
  “居然还能这样干?陈总,你真是太有才了。”秦海如梦方醒,由衷地赞叹道。
  在中国的外贸中,有一种贸易方式叫作“加工贸易”,就是由国外把原料送到中国,中国的企业进行加工后,再送回国外销售。在其中,中国企业挣的就是加工费,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都是由国外企业完成的。
  做加工贸易最典型的是服装行业,由于中国的纺织业技术水平低,服装面料达不到国外客商的要求,所以国外的商家便直接从国外采购面料,送到中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再运往国外去销售。这样做虽然增加了两趟运输成本,但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外低得多,最终国外厂商还是有利可图的。
  陈鸿程的思路,就是让秦海装成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让国外的厂商帮助提供废钢、合金材料、煤炭、铁矿石等物资,然后再用国内生产的特种钢材去冲抵这些材料的费用,中间的差价则作为加工贸易的收入。这样一来,外贸部门也就无话可说了,因为如果他们不接受这种外贸方式,那么连加工贸易获得的那部分外汇都要泡汤。
  “小秦,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你联合来做这项业务,你看如何?”陈鸿程想到了解决方案,也看到了无限的“钱景”,马上热情地贴了上来。
  陈鸿程想到的东西,远比他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他想到,如果能够把秦海出口特钢的外汇保留一部分在国外,那么除了用于采购钢铁原材料之外,挤出一些来采购国外的家电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现在国内市场上进口家电的利润高得惊人,如果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货源,那可比倒腾点汽车配件要牛气多了。
  “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陈总不说,我也要央求陈总帮忙呢。”秦海哈哈笑着,接受了陈鸿程的要约。
  陈鸿程的方案听起来十分简单明了,但要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首先一点,秦海需要了解整个外贸体系的运行规则,从中找到漏洞。其次就是与外贸部门进行谈判,说服外贸部门接受这样的方式。为了打开销路,秦海还必须亲自到国外去走一走,寻找新的买家,而不是把自己吊在福冈会社这一棵树上。
  要做到所有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在体制内有一定能量的人帮忙,而陈鸿程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海的确需要与陈鸿程合作,这样可以省掉他无数的麻烦。秦海深知一点,自己在这个时空并没有太多的人脉,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至于说这种合作必然要让渡出一部分利润给陈鸿程,秦海是毫不心疼的,他从来没有吃独食的习惯。
  陈鸿程在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对于自己与秦海各自的情况也是进行了充分评估的。他认定,秦海要想实现这样的瞒天过海之计,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他陈鸿程,生意场上的事情就是如此,互相有可利用的地方,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
  “这么说,秦老弟是答应和我合作了?”陈鸿程笑着问道。
  “不敢奢谈什么合作,我只是求陈大哥提携而已。”秦海向陈鸿程拱拱手,做足了虚礼。既然双方已经打算联手,他也犯不着再一口一个“陈总”地装客套了,就着陈鸿程的口风称一句“陈大哥”,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外贸代表团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
  一队中国人从航站楼里鱼贯走出,他们穿着统一制式的西装、拉着统一规格的拉杆箱,甚至于脸上那份矜持与不安交织的表情都如出一辙。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50来岁、略有些富态的男子,跟在他旁边的,是一位靓丽可人的女翻译。
  “祝厅长,您请走这边……那边好像是特殊乘客通道!”
  刚从语言学院毕业不到一年的女翻译黄莉薇自己也是第一次出国,但她却不得不装出一副熟悉一切规则的样子,不时地提醒着身边的红原省外贸厅厅长祝晓峰。
  “不愧是老牌发达国家啊,这个机场……啧啧……真是太大太豪华了。”祝晓峰环顾着左右,发表着不着边际的评论。他倒是有过几次出国的经历,但由于语言不通,对于到过的国家都谈不上有什么印象,总结不出什么特点,所以就一概以“大”和“豪华”来加以评价了。
  “祝厅长,您看,那是大使馆来接咱们的人。”黄莉薇在接机的人群中一眼就发现了一个写着“红原省”的大牌子,立即兴奋地小声喊叫起来。老实说,如果在当地没有人接待,她还真不知道该把这一个团队带到哪去。
  “是祝厅长吧?我是中国大使馆的三等秘书王哲奕,受罗大使的指派,前来迎接你们。”一位与黄莉薇年龄相仿的姑娘笑吟吟地走上前来,向祝晓峰点头致意。
  “哦哦,王秘书,多谢罗大使,多谢王秘书。”祝晓峰赶紧伸手与王哲奕握手,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谦恭。他知道,别看自己在省里是个有实权的厅长,可以吆三喝四,跑到国外来那可就啥都不是了。人家大使馆平常接待的都是中央领导和部委官员,他这么个地方官,人家是完全可以不在乎的。
  王哲奕微微笑着,与祝晓峰轻轻握了一下手,然后伸手示意道:“我们替你们包的车就在外面,各位请随我来。给你们订的酒店叫梅隆宫酒店,到酒店之后,我会把它的名字和电话写给你们。”
  “太感谢了,大使馆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祝晓峰赞道。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王哲奕彬彬有礼地答道。
  从见到王哲奕那一刹那起,黄莉薇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她仔细地观察着王哲奕的衣服、裤子、鞋子、手串、发型、妆容,甚至偷偷地吸着鼻子闻了闻王哲奕身上飘逸出来的香水味道,并把这种味道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王哲奕的穿着其实十分普通,但其魅力也就在这不经意之中流露出来的洒脱,这是长期从事外事工作才能够熏陶出来的一种气质。反观红原省的这个外贸代表团,每个人穿的都是出国前专门赶制的西装,一个个看起来却别扭之极,难怪有人说不管在什么地方看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都不会将其错认为港、台人士。
  黄莉薇上学的时候,就非常羡慕那些能够把自己打扮得与外国人一样的老师们,她们这些学生既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买时尚服装,也没有足够的眼光来搭配自己的衣服。现在,在她面前出现了一个可以参照的蓝本,她岂能不认真学习一下。
  “小黄,小黄,看什么呢!”旁边的人开始出言提示了,黄莉薇只顾盯着王哲奕,自己都差点撞到别人身上去了。
  “哦哦,对不起,蒋厂长……我,我刚才在想王秘书说的梅隆宫酒店用西班牙语该怎么说。”黄莉薇赶紧掩饰着说道。她兼任着整个代表团的组织行政工作,对于全团的人都认识。刚才提醒她的这位是红原省钢铁厂的厂长蒋焕文,是此行的大金主。
  红原省外贸厅这次组织代表团到西班牙来,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红原省钢铁厂谈判引进一套达到欧洲70年代末水平的炼钢设备。红原省钢铁厂经过好几年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冶金部同意这个引进项目,又花了很大精力,让红原省拿出了资金来实现这次引进。要引进设备,自然要先上门考察,于是蒋焕文便向省外贸厅打了报告,要求组团前往西班牙。
  外贸厅批准了这个报告,同时要求代表团中必须有外贸厅的人员参加,以便为红钢在引进政策上进行把关。对于这样的要求,蒋焕文当然是不能拒绝的,于是代表团中就有了厅长祝晓峰、翻译黄莉薇、省政府办公厅某处长、处长太太、冶金厅某处长……在报送给省外事办备案的名单上,蒋焕文以及红钢的几位中层干部排名位于最后的几位。
  临到上飞机之前,蒋焕文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他们不再是名单上垫底的人了,又有两位新成员把名字续在了他们的后面,这两个人分别叫作陈鸿程和秦海。
  陈鸿程在物资厅当处长的时候,与蒋焕文打过交道,只是关系比较一般而已。这一次,陈鸿程是通过在外贸厅的关系,挤进了红钢的这个外贸代表团。让蒋焕文觉得舒服一点的是,陈鸿程以及那个名叫秦海的小跟班,差旅费是陈鸿程自己承担的,并不花红钢的钱。他唯一占到的便宜,就是捞到了两个当时极为宝贵的出国名额。
  在代表团出发前进行培训以及在出发、乘机、转机等过程中,陈鸿程都发挥了他长袖善舞的才能,迅速地与团里所有的人都打得火热。相比之下,秦海就显得木讷多了,他一直都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紧紧跟在陈鸿程的身边,像极了一个拎包者的角色。
  对于秦海的身份,团里的人也不是没有过猜测。以当年的资讯条件,秦海的大名还不足以传到红原省去,所以没有人知道他是何许人也。陈鸿程对众人介绍秦海的时候,只说他是红海公司的工作人员,但让大家觉得蹊跷的是,陈鸿程对于这个下属的态度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平等了,而这个下属似乎也太没有眼力架了。
  于是,具有丰富政治嗅觉以及八卦心态的官员们便对秦海作出了种种猜想,比较集中的一个看法是认为秦海可能是陈鸿程的某个关系户家里的孩子,被安排在陈鸿程的公司里混日子。有了这种认识,大家对秦海的态度就变得热情起来,别看这个小年轻傻乎乎的,谁知道人家的老爹是哪座庙里的神呢?
  众人在王哲奕的引导下,坐上一辆大巴车,来到了梅隆宫酒店。这是一家三星级的酒店,位于马德里市中心,周围有几条商业街,交通也比较方便。每次国内有类似的商贸代表团到西班牙来的时候,大使馆都会把他们安排在类似的几家酒店里,以方便代表团的成员逛街购物。
  这些年,前往国外开展商贸活动的国内代表团越来越多了,有些代表团甚至只是打着商贸的幌子,跑出来旅游和购物的。对于这些团,大使馆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帮忙租辆车去接机,然后找个酒店把他们放下,再往后的事情就由着他们自己折腾了。如果每个团来了都要大使馆的人全程陪同,那么大使馆就别想干别的事情了。
  入住酒店的过程自然是人仰马翻的,代表团里大多数的人连英语都不懂,更不用提西班牙语,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由王哲奕和黄莉薇两个人进行指导。这些人在国内都是有点头脸的,根本不知道啥叫秩序,遇到点啥事就大呼小叫,恨不得让翻译马上就去解决:
  “小黄,麻烦你过来看一下,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
  “小黄,我这边的灯怎么打不开啊……”
  “王秘书,能不能找人给换个枕头,我爱人睡不惯这种软的枕头……”
  楼道里的西班牙服务员们一个个面带微笑,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东方来的土老冒们,无动于衷,只有在王哲奕和黄莉薇请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才动弹一下。自从这家酒店成为中国大使馆指定接待中国代表团的酒店之后,服务员们对于这种景象已经是见惯不怪了。
  “祝厅长,我和小秦出去一下,你们就不用等我们吃午饭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陈鸿程带着秦海来到祝晓峰的房间,向祝晓峰请假道。
  “你们……你们去哪?你们认识路吗?”没等祝晓峰说什么,正在房间里帮忙指导各种电器用法的王哲奕却是一愣,情不自禁地回头看去。
  这一看,王哲奕想起来了,在众人都围着她问长问短的时候,这两个人好像什么话都没说。她把房间钥匙分发出去之后,别人还没找到电梯,这两个人就已经拎着箱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到这一会,大多数都还在忙着熟悉房间,可他们俩看起来已经收拾停当,其中那个岁数大一点的好像还忙里偷闲地洗了个头,吹了个风,头发看起来颇为顺滑的样子。
  “你们打算去什么地方,还有,你们不需要带上翻译吗?”王哲奕奇怪地问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会几句西班牙语
  这倒不是王哲奕八卦,她接待的国内代表团太多了,像这种一到酒店就急着要出去逛街的,当然也见过,但那些人都是死乞白赖非要她带路陪同的,没有人敢自己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瞎闯。可是眼前这二位看起来却像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到祝晓峰的房间是来请假的,而不是来找翻译帮忙的。
  “他们俩是我们省物资厅的,这是陈鸿程处长,这是小秦。他们这一次到西班牙来的任务和我们不同,出发前就已经说好是要单独行动的,这一点在省外事办备过案了。”祝晓峰赶紧向王哲奕解释道。出国人员脱离大队自己出去闲逛,属于比较忌讳的事情,所以祝晓峰必须要说明一下。
  王哲奕点点头道:“代表团是祝厅长负责的,只要祝厅长同意,他们去什么地方,我们是不会干涉的。我只是担心他们语言不通,出去怎么和人交往呢?”
  “我会点英语。”秦海很低调地发话了。
  “可是在马德里,大多数的人不会英语,甚至连警察都不会。”王哲奕提醒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