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16

  “呃……”秦海无语了,好像挤占红钢名额的,也包括自己这个王八蛋在内。他想说自己是无端中枪,因为他们的费用是自己承担的,与红钢无关,但这种事情又岂是能够解释得清楚的,再说下去,只怕是越抹越黑。再说了,姚国杰这话也不一定就是针对秦海来的,因为那边桌上也都是一群闲人。
  “这种事,找几个留学生来帮忙吧。”秦海建议道,“据我所知,咱们国家在西班牙是有留学生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找几个来也应该够用了。”
  朱守和摇头道:“这个只怕是不行。我们要翻译的是专业资料,没有专业背景是做不了的。”
  “哦?”秦海点点头,说道:“要不这样吧,我白天要出去办事,晚上回来以后没什么事情,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你译一些,权当是聊胜于无吧?”
  “你?”肖梦琴终于把头抬起来了,她看着秦海,奇怪地问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奥索,还敢帮我们翻译资料,难道你也是搞技术的?”
  秦海笑道:“我当然是搞技术的,我和我们陈总到欧洲来,就是来谈特种钢材问题的。有关冶金方面的东西,我多少知道一些,也懂一点英语,肖工如果不信,可以拿几份资料让我译译,一试不就知道了。”
  “我这就有一份,你看看吧。”肖梦琴也是说到做到,手一伸就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份资料,递到秦海的面前。估计这姑娘也是被翻译的工作给压狠了,连下楼来吃饭都随身带着资料,准备忙里偷闲地看几眼。
  秦海接过资料,一目十行地看着。冶金本来就属于材料的领域,这一段时间秦海主要是在搞炼钢,对于钢铁设备又更是多了一些关注,看这样的资料有何难度?
  他翻了几页,眉毛不禁皱了起来。他用手拍着资料,对朱守和问道:“朱科长,这就是你们要引进的设备吗?奥索方面真的告诉你们说,这是相当于欧洲70年代末水平的设备?”
第一百六十九章
超高功率电炉
  听到秦海的话,朱守和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道:“是啊,奥索方面给我们看了生产记录,这的确是1978年的型号。”
  “1978年的库存型号吧?”秦海毫不留情地说道。
  “小秦,你是什么意思?”蒋焕文插话道。他们这一趟出来,就是瞄准了要引进一套达到欧洲70年代末技术水平的电炉及其后续的连铸设备。
  他们到奥索公司去的时候,亲眼看到了这台据说是1978年制造的电炉,据奥索公司说,这台电炉制造出来之后一直存在库房里,依然是全新的。电炉上的烤蓝耀人双眼,每一个电钮都透着欧洲工业的美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与这台电炉相比,红钢现有的几台电炉几乎都是垃圾了。
  可是,就这样一台让蒋焕文他们如此心仪的电炉,却被秦海说成是1978年的库存型号。要说起来,秦海的说法也没错,的确是库存货嘛,但秦海话里的意思,分明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台RP电炉,欧洲至少在1975年之后就已经不再使用RP电炉了。”秦海简单地说道。
  所谓RP,也就是英文中的Regular_Power,即普通功率的意思。与之相对的,是Ultra_High_Power,也就是超高功率。超高功率电炉的概念是1964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并在美国的135吨电炉上得到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欧洲各主要产钢国纷纷上马超高功率电炉,到70年代中期,欧洲已经不再新建普通功率电炉,全部新建的电炉都是超高功率电炉。
  与普通功率电炉相比,超高功率电炉的优点在于能够缩短熔化时间、提高生产率,提高热效率,而且易于与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相衔接。以冶炼周期来说,普通功率电炉大约是160分钟,而超高功率电炉可以缩短到60至7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冶炼时间。
  秦海一句话,点醒了朱守和这个梦中人。他也是参加了谈判以及资料翻译工作的,岂能不知道他们洽谈的只是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只是在秦海提醒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普通功率电炉的技术年代,他还以为欧洲70年代末的水平就是如此。
  这其实也不能怨朱守和无知,超高功率电炉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国内的钢铁厂来说,的确有些显得过于“高大上”了。朱守和曾经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看到这个概念,也知道目前国外比较流行这种电炉,但没有想到国外的技术更新换代竟有这么快。
  “你是说,这台电炉不可能是1978年制造的?”朱守和犹豫着问道。
  秦海道:“它的制造日期有可能是1978年,也可能是更早,他们既然出示了生产记录,想必也是准备好了要照这个口径说的,我们无从考证。但它的技术设计肯定是在1975年之前完成的,因为欧洲在1975年之后不可能再制造普通功率电炉。我猜想,这可能是奥索公司为其他企业制造的一台电炉,因为技术落后被别人拒绝了,所以才想方设法要转手卖给咱们。”
  “老朱,小秦说的是真的吗?”蒋焕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盯着朱守和,严肃地问道。
  朱守和有些懵了,他支吾道:“小秦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欧洲到底是不是在1975年之后就不再生产普通功率电炉……我也不太清楚。从我看过的资料来看,超高功率电炉的确是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咱们如果引进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很有可能刚投产就落后了。”
  “你怎么不早说!”蒋焕文恼了,这算个什么事,堂堂技术科长,又是谈判又是翻译资料的,居然连这样大的一个破绽都看不出来,最终还是旁边一个打酱油的小年轻提醒了一句,大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万一小年轻没有多这一句嘴,难道红钢花了这么大精力,就只能买回去一台马上要被淘汰的设备吗?
  财务科长姚国杰在旁边打了个圆场,他说道:“蒋厂长,这事也不能怨朱科长。其实奥索也有更先进的设备,咱们不是买不起吗?这台电炉,虽然像小秦同志说的那样,有点落后,但拿回咱们中国去,也算是先进技术了,起码比咱们车间那些老爷货要强得多吧?咱们是发展中国家,哪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呢?”
  “可是……咱们要搞现代化,不能总是跟在人家后面吧!”肖梦琴满脸懊恼地嘀咕道,她累了这么多天,别说汗水,连泪水都流了半缸,如果最终引进的还是一台淘汰设备,实在是太不心甘了。
  秦海看着一干人等沮丧的样子,有些不忍了。他说道:“姚科长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这台设备比较便宜的话,买回去先用上几年也不是不行,毕竟它的自动控制系统、吹氧技术等等,都比咱们国内现有的设备要先进。我能不能打听一下,这台设备报价是多少?”
  换成此前,秦海问这个问题肯定是不会得到答复的,倒不是红钢的保密意识有多强,而是大家都觉得没必要让一个外人去了解这样的事情。但经过刚才这一番讨论,众人对秦海有了几分信任,姚国杰看了看蒋焕文,得到蒋焕文一个肯定的眼神之后,对秦海说道:“全套设备,包括电炉、变压器和连铸设备,一共是2200万美元。”
  “奥索方面说,他们现在库存有两套,如果我们能够一起拿下,两套只需要4000万美元。”朱守和补充道。
  “你是说,有两套?”秦海心念一动。
  “怎么,小秦,你能找到另一个买家?”姚国杰敏锐地发现了秦海表情上的波动。
  自从听到奥索开出来的条件之后,红钢的几位就一直在琢磨着,能不能再找一个买家,两家合伙把两套设备买回去,每套设备能够省下200万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可是,他们人在西班牙,根本就没法与国内的同行取得联系,因此同时买两套的想法,也就只能搁置起来了。
  秦海快速地在心里盘算了一番,然后对蒋焕文问道:“蒋厂长,是不是如果没有其他的选择,你们就打算花2200万买下这套设备了?”
  蒋焕文点点头道:“是的,我们申请到的经费,也就是这么多,想买更好的设备是不可能的。”
  秦海笑了笑,抛出一个众人都意想不到的新问题:“那么,如果花2200万买下他们两套设备,你们愿意吗?”
  “什么!”姚国杰瞪圆了眼睛,“小秦,你开什么玩笑?”
  秦海道:“我可以试一试,说不定能够帮你们把价钱谈下去。不过,如果能够把价钱谈到1100万以下,你们愿意把两套设备都吃下吗?”
  “可是……咱们要两套设备干什么?”朱守和挠着头皮,他实在有些转不过这个弯子来。作为技术科长,他当然知道厂里只需要一套这样的设备,两套设备买回去,既没有地方放,也没有那么多的业务可做。
  “你们一套,我一套。”秦海终于露出了獠牙,“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安河省北溪钢铁厂的,具体职务就不必细说了。我们目前也面临着炼钢设备落后陈旧的问题,如果红钢能够买下两套这样的设备,能不能匀一套给我们?”
  “你是说,你们北溪钢铁厂和我们红原钢铁厂合作购买这两套设备,顺便把价钱压下去?”蒋焕文沉着脸问道。面对着如此大的一个变化,作为厂长的他必须稳住心神,不能让秦海抓住什么破绽,把他们给坑了。
  秦海摇摇头道:“我们北钢申请不到外汇指标,1100万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目前拿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说,由红钢把两套设备都买下,然后其中一套设备转给北钢使用,我们可以算是租赁经营,未来分三年把设备款支付给红钢……好吧,再加上一些银行利息也是可以的,蒋厂长以为如何?”
  “这是不可能的。”蒋焕文果断地说道,自己花钱买设备,租赁给其他厂子使用,这样的事情他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自己去做。
  秦海笑了笑,把手里的资料递给肖梦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搅各位了。肖工,如果翻译工作比较忙,晚上我可以帮你翻译一些。”
  说罢,他站起身,端着空的食物盘子,向外走去。
  “哎……”朱守和下意识地喊了一声,话刚说出口,又看到蒋焕文那黑沉沉的脸,赶紧把话又咽了回去。一行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秦海放了盘子,然后带着陈鸿程扬长而去。
  “蒋厂长,我觉得这家伙提的方案可行啊。”姚国杰压低声音说道,“反正咱们也打算了要花2200万,买一套是买,买两套也是买。他不是说了租赁吗,相当于咱们白落下1100万美元呢。”
  蒋焕文看着已经没有了秦海背影的餐厅大门,说道:“你们觉得,这小子说的话,可靠吗?”
  “我觉得有几分可靠。”姚国杰道,“就算不可靠,让他去试试,又有何妨?对咱们又没什么损失?”
  朱守和道:“我今天去查查资料,看看他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如果这两套设备真的是过期的技术,那么奥索方面肯定是急于要出手的,咱们把价钱谈低一点,应当也是能够做到的。”
  蒋焕文道:“我的意思正是如此,既然他能够谈下来,咱们也能够谈下来,为什么要受制于他呢?”
第一百七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红钢的几位在如何密谋,秦海无须关心。他知道自己提出来的方案有些惊世骇俗了,要让蒋焕文他们马上接受,恐怕是不太容易的。不过,他也深信蒋焕文最终还是会找到他头上来,因为如果真的有这样大的利润,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人,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陈鸿程懒洋洋地跟着秦海出了酒店,抬头问道:“秦教授,咱们今天又去哪家学院啊?”
  自从秦海接连跑了三天学院之后,陈鸿程就改口称秦海为教授了。他无力改变秦海的安排,只能在口舌上出出气。
  秦海道:“去圣路易学院。”
  “圣路易……咱们不是去过了吗?”陈鸿程诧异道。
  秦海笑道:“去过了可以再去一趟嘛,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陈总应当知道吧。”
  “不会吧!”陈鸿程头都大了一倍,这几天,他天天计算着马德里的学院数量,琢磨着等秦海把所有的学院都走了一遍,自己的苦日子就到头了。谁料想,新的学院还没走完,秦海居然开始重新访问已经去过的学院了,这是真的打算在马德里寻一个教职的节奏吗?
  秦海知道陈鸿程在想什么,他其实也是故意在逗陈鸿程。见陈鸿程马上就要翻脸的样子,他赶紧拍拍陈鸿程的肩膀,说道:“放心吧,老陈,我们今天只是去找个人,然后让他给我们带路……我们今天不去学院了,行吧?”
  “这可是你说的!”陈鸿程来了精神,一抬手,直接截下了一辆出租车,探头用这两天刚学到的半生不熟的西班牙语对司机喊了一声:“圣路易学院!”
  两个人到了学院,秦海果然没有再进办公楼去与学者们洽谈,而是在门卫那里打了一个电话,把一位上一次陈鸿程见过的谢顶老外给喊了出来。
  “这是戈内特先生,冶金专家,对于冶金设备很有研究,西班牙很多钢铁企业都聘他为顾问。”秦海给陈鸿程介绍道。
  “戈内特先生,你好。”陈鸿程用英语问候道。
  “陈先生,你也好。”戈内特客气地向陈鸿程点点头,然后转头对秦海问道:“秦先生,你找我有事?”
  “是的。”秦海道,“我想向您了解一下有关炼钢电炉的情况,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
  “完全可以。”戈内特道,“请到我的办公室去谈吧。”
  秦海摇摇头道:“不,我可能需要麻烦你跟我们走一趟,大概需要占用您一天的时间,可以吗?”
  “这……”戈内特有些犹豫了,他心里想着:我跟你很熟吗,你随便说一句话,我就要跟你去跑一天,凭什么呀?可是,他又想起上一次秦海来的时候,给他讲过几个有关冶金方面的想法,他现在正在照着这些想法做一组实验,没准能够出几篇很好的论文。从这点来说,他其实是欠着秦海一个小人情的,直接回绝了秦海的邀请,似乎有些不讲情面。
  “这是给你的佣金。”秦海从陈鸿程那里拿过来5张1万比塞塔面额的钞票,递到了戈内特的手里。
  “哦……这怎么能行?不不,我的意思是说,我需要上去锁一下办公室的门,还要跟我的几个助手交代一下。”戈内特半推半就地收下了钱,然后便一溜烟地跑回办公楼去了。
  “他居然把钱收下了?”陈鸿程看着戈内特的背影,有些吃惊。在他想来,学者,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应当是颇为清高的,哪有见了钱就眉开眼笑的道理?5万比塞塔,合着七八百美元,放在西班牙也是一笔不错的外快了,但这样当面收钱办事,真的合适吗?
  秦海笑着解释道:“上次来的时候,我了解过了,戈内特和他的同事经常去给企业做技术指导,每次出去都是收佣金的。咱们这也是雇他干活,他没理由拒绝的。”
  “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不单在中国管用啊。”陈鸿程叹道。
  戈内特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换掉了他的西装,改成一件蓝色的工装,看起来有点像个企业里的工程师的样子。他对秦海说道:“谢谢秦先生付的佣金,你说吧,今天你打算要我帮你们做点什么?”
  秦海道:“我想请你带我们去几家钢铁厂走访一下,问问他们现在使用的电炉的价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