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学霸她重生了(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62

  这位男生只感觉额角猛的跳了两下。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还不等男生在心里感慨完,
就看到那位监考的体育老师一巴掌把乔依之的卷子按在桌面上。
  丢下掷地有声的两个字:“检查!”
  之前听力一共半小时,
不过最后几分钟乔依之用来写后面的题了,所以这会儿教室后墙上的表才走到三点零三分。
  也就是说,
此刻距离开考才四十三分种。
  体育老师以前是篮球队的后卫,
性格彪悍,
说一不二。
  “你再多检查几遍,今儿又没作业,
这么早回去干嘛?”
  乔依之:“……”
  后面那个男生做题间隙悄悄抬头看了一下乔依之的后脑勺,
只感觉这位大佬挂了满头的问号。
  可能大佬也是第一次遇到态度如此强势的老师吧。
  好在乔依之不喜欢抬杠、争辩,
因为从小就伴随着的心脏问题,她连跟人置气的情况都很少。
  这也是从小到大‘乔妹妹’路人缘特别好的原因。
  既然监考老师让她再检查一遍,
那么乔依之就真的到回去再检查了一下,
还把卷子上的答案跟答题卡上涂的核对了一番。
  “老师,我检查过了,交卷。”
  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把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把乔依之的卷子收上去,
就差把‘认真答卷、多检查才能考高分’这几个字写在脸上。
  可乔依之完全没看出来,收拾了书包后,轻飘飘的离去。
  她后桌倒是看出来了,心想,
自己这认认真真、慢工出细活做题的人,正确率还不上那位秒写卷子的大佬啊。
  等到六点二十,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两位监考老师收卷,整理试卷的顺序……
  负责站在前面看的这位体育老师念叨:“现在的学生啊,
看着这题目都是选择题,就随便选选了。那么快交卷,估计有一大半的题都是瞎选的。”
  另一位老师是教生物的,说:“我可真羡慕英语老师,连卷子都不用改,这成绩很快就能扫描出来。”
  体育老师说:“扫描的快有啥用啊,成绩低……成绩低,他们英语老师就要占我的体育课,这样我一周都没几节课上了。”
  生物老师:“……”别、别说了,再说就要羡慕哭了。
  乔依之的座位在他们那一列第一个,又因为是第二组,所以她的卷子放在最底下。
  体育老师数卷子的时候是反过来数的,这样乔依之卷子的背面就成了第一个。
  ——正好是她写英语作文的那一面。
  体育老师一份一份的数过去,突然说:“疑,这两份卷子怎么不一样?”
  这是月考,没有正儿八经的期中考期末考那么严肃,因此也就没有分AB卷。
  旁边的生物老师把自己数过的放一边,说:“哪儿?哪儿不一样?”
  “这一页这里是印刷的,这里是手写的……”
  体育老师说着,突然看到自己手指按的那个地方,把黑墨给不小心晕了一点。
  旋即他反应过来,说:“老张,快看,这是学生手写的英语作文!”
  “厉害啊,真的跟印刷体一样了。”
  体育老师满怀欣赏的仔细打量:“真的太漂亮了,这居然都能练出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附带标准答案的试卷呢。
  他刚说完,突然反应过来,这、这一摞试卷,不就是自己面前这一列的学生的吗?
  而这一份,就是那个提早了一个多少时交卷的女生的试卷!
  他是体育生,根本不擅长写字,从小到大的英语课都跟听天书一样。
  到现在只记得小时候课本上的第一个单词是‘school’,仅此而已。
  好像学了‘学校’之后,他就被学校给屏蔽了。
  正是因为他写字不好,写英语字母更是丑,因此觉得那些书写好看的人都是学霸、大佬。
  他把数好的卷子放一边,心里天人交战:“那个女生到底是真的能在短时间把题全做出来,还是就在旁边瞎写的ABCD……”
  顿了顿,他明悟了,“这份答卷正确率高不高不知道,但选择题肯定不是瞎写的。要知道,能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里自己挑不出几个认识单词作文,那这位同学的英语能力肯定在线。”
  所以,原来最开始是自己误会了这位同学……
  这个叫乔依之的同学,是真的认真做了题目的。
  但这做题速度,这还是人吗?!
  乔依之完全不知道考完试后这位老师的内心活动,此刻她坐在书房里,借用了母亲的电脑搜索清河大学陈礼教授近几年发表的文章。
  乔依之先登录了清河大学的官网查看陈礼教授的资料。
  点进去就是一张个人红底免冠照,上面的人正是四十多岁的陈礼教授。
  乔依之上辈子见惯了脸上挺多块老年斑,总是带着圆眼镜的七十多岁的陈礼院士。
  骤然看到现在才四十多岁,穿着白衬衣,双目炯炯有神,双眼皮沟壑很深的他,唇边不自觉带了笑意。
  这就跟老朋友聊天时候,突然翻到你小时候的照片一样,内心感觉挺奇妙的。
  不过乔依之的主要注意力主要还是在陈礼教授的著作和文献上。
  果不其然,最新的一篇正是有关脑电波传输的文章。
  乔依之翻墙后,上Googlescholar上检索,发现这篇的被引用次数足足有三千次!
  要知道现在距离陈礼发表这篇文章不过三个月,已经被引用这么次,足以看出其影响因子真的很高、非常高。
  乔依之还记得上辈子大部分教授对外的自我介绍是——我所发表的所有文章,被引用次数总计一千五。
  这已经算比较牛逼的人物了。
  而陈礼的这片短时间内就被引用了三千次,可以说他的这份脑电波传输的研究对科学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
  再点开到文章页面,乔依之想要下载下来仔细研读。
  就看到提示收费了,29.9美刀,两百软妹币左右。
  还得用visa或者master卡支付……
  乔依之只能求助于妈妈。她现在可是个真真正正、一穷二白的小孩。
  想到这里,乔依之就有点怀念上辈子在实验室,学校有跟各个网站合作,供校内学生IP免费下载各种文献。
  不过话又说回来,乔依之付钱时候特别爽快,毕竟这是别人的知识成果,自己能付费查看已经很不错了。
  通篇阅读英文文献对乔依之来说很简单,她把这篇文章打印下来后带回了自己卧室。
  虽然现在各种笔记、pdf查阅软件特别发达。
  把这种文献直接导入iPad,再利用其中软件,配上pencil,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记录心得,甚至直接截图翻译。
  但乔依之还是喜欢在纸张的质感。
  当年她给毕业生改论文的时候,也都是打印出来,用红笔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改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乔依之总觉得自己看电子屏幕上的文献,看一遍就忘,得看好几遍才能有深刻印象。
  而纸张上的就不一样,用笔尖滑过那些重点内容,配合着她的‘扫描式’记忆法,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很快就能被她吸收。
  虽然有上辈子的基础在,乔依之看文献的速度很快。
  但也敌不过陈教授这篇四十多页、饱含实验数据和内容分析的文章。
  这天晚上乔依之只看了一半。
  等到礼拜五考完试,乔依之才堪勘看完这篇文章,对其中实验步骤和思路分析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乔依之礼拜五下午急切的想回家看论文,因此最后那张物理卷子十二分钟就写完了。
  简直创造了实验中学交卷最快的记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