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451

  “是啊!”茅万全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反而觉得很是自豪的样子,说道:“我们温州工厂很多,你别看这些厂子小,技术可一点也不差。什么东西只要让那些老师傅看一眼,他们就能仿得七八成像。姚总这边能够从欧洲弄到轴承,可是价钱太高,有些厂子用不起。我们自己仿出来的,价钱能够便宜六七成,尤其是不需要用外汇,所以很多采购员都乐意买呢。”
  “质量呢?也能一样吗?”冯啸辰问道。
  茅万全尴尬地笑笑,说道:“这个肯定要差一点嘛。人家德国的轴承,轻轻一推,就能转几十圈都不停下来。我们本地仿的,转三五圈就停了。不过,咱们国家的厂子也没人家欧洲那么讲究,差不多就能用了。”
  “是啊,聊胜于无吧。”冯啸辰讷讷地说道。
  山寨这种事情,肯定是不对的,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冯啸辰没那么圣母心,其实在这个年代里,非但温州的这些小企业在仿造国外产品,就算是罗冶、秦重这些国家一流的大厂子,有不少传统产品也是从国外产品那里仿冒过来的,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在国人心目中没有那么严格。
  茅万全说的这些小企业,仿的是姚伟强从欧洲进口过来的产品,直接抢的是姚伟强的市场。不过听茅万全这个口气,姚伟强对此也并不介意,否则茅万全就不可能在冯啸辰面前提起这件事,毕竟冯啸辰自称是姚伟强的朋友。对此,冯啸辰也能想得通,姚伟强没有能力打击这些仿冒产品,同时,购买仿冒产品的那些厂商,也并非姚伟强的目标客户。
  会买山寨货的,肯定就不会去买原装货。原装货的价格过高,会推高这些企业的产品成本,这是一些企业无法承受的。如果他们买不到便宜的山寨货,他们会宁可换一个品种。
  俩人正说着,姚伟强跟着先前那个小姑娘从后院过来了,他一眼就看见了冯啸辰,脸上立马堆上了笑容,他紧跑两步,来到冯啸辰的面前,伸出双手,喊道:“冯处长,你怎么来了,哎呀,怎么不早说啊!”
  “我到建陆办点事,顺便过来看看姚总。”冯啸辰一边与姚伟强握手,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什么姚总,叫我小姚就好了!”姚伟强瞪起眼,装出生气的样子,但脸上的笑意却丝毫没有减少。
  茅万全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姚伟强自从与德国人合资之后,在温州的地位见长,脾气也跟着就长起来了。虽说还达不到欺男霸女的程度,至少是有些颐指气使,连石阳县长来了,也没见他如此热情和低调。眼前这位冯师傅,啊不,应当是冯处长,是何许人也,居然能够姚伟强如此低眉顺眼,明明比人家大十几岁,非要让人家叫他“小姚”,这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事情了。
  “姚总,这位冯处长是……”茅万全怯怯地问道。
  “老茅,是你陪冯处长来的?多谢多谢!”姚伟强伸手拍了拍茅万全的肩膀,然后用自矜的语气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你可站稳了,别把你吓着……”
  “老姚,你就别吓茅老板了,我们一道坐车过来的,也是朋友呢。”冯啸辰笑着说道。他此前称姚伟强为姚总,也就是凑个趣,以往在电话里,他称姚伟强也一直是叫老姚的。他转头对茅万全道:“茅老板,你别听老姚瞎吹,我在京城工作,在一个小单位里当个副处长,芝麻大的官,老姚跟我客气呢。”
  “看看,看看,人家京城的干部就是谦虚,哪像咱们县里那几个小领导,成天牛烘烘的,好像是多大的干部一样。”姚伟强啧啧连声地说道,听冯啸辰打岔,他估计冯啸辰是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于是也就不说了,只是招呼道:“冯处长,我一直想请你来视察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又怕耽误你的时间。现在好了,你既然来了,就多呆几天。我们温州别的没什么,海鲜那是足够的……小芳,你马上去富豪大酒店订个包间,要他们最好的包间。你跟富豪的李老板说,是京城来的大干部,让他给我安排得好一点!”
  最后这话,他是向先前那个小姑娘说的。冯啸辰欲阻拦他的安排,姚伟强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然后又继续吩咐道:“还有,你跟县里的张书记、王县长都通知一声,还有……”
  说到此,姚伟强又转向冯啸辰,小声问道:“冯处长,要不要请行署的领导一块过来?从温州到这里,有30多公里,请行署领导专门过来一趟,不太合适……”
  冯啸辰哭笑不得:“老姚,你还真把我当领导了?我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副处长,行署领导是正厅级好不好,那是我的领导,你能让他们专程跑来见我?还有什么张县长、王书记啥的,都别叫了,咱们就是朋友见面,叫这些领导干什么?”
  “是张书记和王县长。”姚伟强纠正道,接着又说道:“行署的领导不叫也就不叫吧,明天我陪你去温州,咱们到温州请他们。张书记和王县长也不算什么领导,平时跟我玩得都蛮好的,他们可专门交代过,你啥时候来石阳,一定要安排一起见个面。至于老茅……”
  听姚伟强说到自己头上,茅万全赶紧点头哈腰地说道:“姚总,不用管我,不用管我,我把冯处长送到就完成任务了,我那边还有刚进的货,要去安排一下。冯处长,我改天再过来请您吃饭……”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打发走了茅万全,姚伟强把冯啸辰请到后院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下,又给他沏了一杯茶,据说是什么正宗大红袍,闻起来倒是清香无比,比冯啸辰两辈子喝过的茶都要更好。
  冯啸辰端坐在真皮沙发上,一边吹着茶杯里的水汽,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老姚,你现在派头大了,书记、县长都是你的座上宾,随随便便就能够叫来。还有这个茅老板,在你面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我看他在长途车上的时候可是挺张扬的。”
  “唉,什么派头!”姚伟强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主要是因为我开的是一家合资公司嘛,所以行署那边也比较重视,三天两头有领导过来视察,县里的人也就不敢太放肆了。我说的那个张书记,还有我们王县长,过去哪看得上我们这些人,自从上次佩曼先生来之后,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完全变了,客气得很。我也不跟他们计较过去的事情,有时候还会拉着他们一起打打牌,输点钱给他们,大家关系也就好起来了。”
  “你这算是行贿了吧?”冯啸辰半开玩笑地说道。其实他也知道,这种事在地方上是难免的,姚伟强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不会搞这一套,倒反而显得另类了。
  “至于老茅他们,我没找他们算账就算不错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姚伟强愤愤然地说道。
  “怎么,他们还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冯啸辰问道。
  姚伟强道:“可不是对不起我吗?过去我因为卖轴承被县里公安局抓的时候,他们也没见一个出来帮我说话的。现在看我生意做大了,一个个都来学样,你看这条街上,全是卖轴承的,抢了我多少生意!”
  “也不能这样说吧。卖轴承的多了,买轴承的不也多了吗?光靠你一家店,也做不起名气来。经济学上,这叫产业集群效应,对你这家店也是有好处的。”冯啸辰说道。
  “我当然知道有好处。”姚伟强承认了,他刚才那话也是随口一说,以显出他的重要性,听冯啸辰这样一解释,他赶紧改口,说道:“就像冯处长你说的这样,大家一起做,名气大了,生意才能做得更大。不过,他们仿造我从德国进口的轴承,这事就不地道了吧?”
  冯啸辰点点头道:“我刚才听茅老板说过了,怎么,仿造轴承的厂子很多吗?”
  姚伟强道:“也不算特别多,不过,只要我这里有一个新产品,他们就能够马上仿出来。这些家伙的技术也还真不差,仿出来的轴承虽然精度、寿命什么差一些,外观是八九不离十的。有些单位进口设备里原装的轴承坏了,又没外汇去进口配件,就到这里来找,基本上都能够找到。有些轴承我这里也进口,客户拿着拆下来的旧轴承到石阳来找人仿造,也能仿出来的。”
  冯啸辰心念一动,道:“老姚,你能不能回头给我安排一下,我想去这些仿造轴承的企业看看。”
  “怎么,你想找他们的麻烦?”姚伟强有些迟疑地问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找他们的麻烦不是我的工作,我是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实力。你也知道,我是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的人,我们要搞重大装备,标准件的需求很大。我想看看咱们有没有国产化的能力。”
  “这个简单!我回头打几个电话,让他们准备好,你随时可以去看。”
  姚伟强听说冯啸辰不是去找麻烦,马上就轻松了,满口答应下来。他此前说起这些山寨企业的时候,咬牙切齿的,好像和他们有多大的仇怨,而事实上,他平日里与这些企业的小老板们关系非常融洽。正如他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认识谁呢?有几个搞山寨加工的老板,本身就是姚伟强的亲戚,否则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能够从姚伟强这里弄到进口的轴承。
  这时候,那位叫小芳的姑娘跑进来了,通报说县里的车子已经到了门口,请冯处长和姚总去赴宴。冯啸辰与姚伟强一道出了门,果然见着门口停了一辆皇冠轿车,一个瘦高个的男子正站在车边,等着他们。姚伟强小声地向冯啸辰介绍道,此人正是石阳县长,名叫王建峰。
  “这位就是冯处长吧,欢迎欢迎!”王建峰颇有眼色地迎上前来招呼道。
  “是王县长吧,叨扰了,还让你亲自上门来接,真不好意思。”冯啸辰也打着哈哈,与王建峰握手寒暄。
  “姚总,听说你安排的是富豪大酒店是不是?张书记直接过去了,咱们也赶紧过去吧。”王建峰对姚伟强说道。
  三个人一道上了车,王建峰死活要让冯啸辰坐在副驾的位置上,在地方上,副驾算是尊贵的位置,是领导的专座。冯啸辰有心推辞,无奈姚伟强也站在王建峰一边说话,两个人一起推着冯啸辰坐进副驾,冯啸辰也只能从命了。
  轿车向酒楼的方向开去,姚伟强坐在后面,不断地向冯啸辰介绍着两边的建筑。据姚伟强说,由于到温州来采购标准件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温州市和下属各县的住宿、餐饮业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石阳原来只有几家招待所,十几处餐馆,这一年时间,就发展出了几十家宾馆、客栈,至于大大小小的餐馆,更是不计其数。
  “一个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啊。”王建峰感慨地插话道,“不光是姚总说的宾馆、餐馆这些,运输业、农业、渔业,都被带起来了。那些外地来的采购员,走的时候谁不要带点虾干、紫菜之类的特产回去,光这一块,我们县今年渔民的收入就翻了一番呢。”
  “这都是咱们县里的领导指挥有方,组织得当,否则,光靠农民自发地发展这些产业,肯定做不到这样的规模的。”冯啸辰恭维道。
  “哈哈哈哈,还是京城的领导有水平啊,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工作高度给提起来了。”王建峰笑着说道。
  轿车开到富豪大酒店的门前停下,冯啸辰拉门下车,抬头一看,也不由得赞叹起来。这个富豪大酒店,还真是颇显富豪之气,四层楼的建筑,装饰得金碧辉煌,极尽暴发户特色。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就一个字:俗。可放在时下,大家就认这样的风格,觉得唯有如此才能显出气派。
  姚伟强在旁边介绍说,这个酒店其实是原来县里糖烟酒公司的办公楼,是石阳少有的几幢四层楼之一。去年,几个搞餐饮的小老板联手租下了这幢楼,进行了内外装修,颇费了一番心思。墙上描金用的金粉都是专门从香港买来的,国内找不着。目前,这家酒楼是石阳最高档的酒楼,没有“之一”的说法。石阳的企业家们但凡要宴请什么重要的客人,都是在这个地方摆酒席。
  “冯处长,快请吧,我包了这里最好的富贵牡丹厅,上次省里农业厅的副厅长到石阳来考察工作,就是在这个牡丹厅吃的饭。”姚伟强炫耀地说道。
  “太奢侈了,老姚,咱们没必要这么隆重嘛。”冯啸辰说着客气话,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在一个副厅长呆过的包间里吃饭有什么了不起,但姚伟强表现得这样热情,他总得说点好听的话,不能扫了主人的面子。
  一行人在服务员的引导下进了富贵牡丹厅,屋子里已经坐了好几位客人。见冯啸辰他们进来,众人都站了起来,笑脸相迎。姚伟强给冯啸辰介绍着,这干人中有县里的书记张福林,有县经委的主任,有公安局长,还有一位是刚刚从温州赶过来的,是行署机关里的一个科长,名叫包成明。姚伟强悄悄告诉冯啸辰,包成明与他有些亲戚关系,当初温州地区抓十大王的时候,就是包成明向姚伟强通风报信,让他躲过了牢狱之灾。
  排座次入席的时候,自然又有一番鸡飞狗跳的谦让。张福林非要让冯啸辰坐上座,冯啸辰以自己年龄轻,级别也比张福林、王建峰二位低为由,坚持不肯。到最后,还是张福林与冯啸辰分坐了上首的两个位置,其余的人倒是好安排,各自按官衔大小坐下。姚伟强被安排坐在张福林的另一侧,冯啸辰的另一侧坐的是县长王建峰。从这个座次安排上也可以看出,姚伟强如今在县里的地位非同一般,一干县里的中层官员在场,他居然也能混到坐在书记身边的待遇。
  祝酒敬酒这些事情自不必细说了。酒过三巡,宾主开始聊起了闲话。说到冯啸辰所供职的国家重装办,张福林便感慨起来,借着酒劲说道:
  “冯处长,不是我说发牢骚,国家对我们温州真是苛刻,整个地区都没几家像样的工业企业,更不用说你们讲的什么重大装备工业了。建国30多年了,我们石阳还是一个农业县,如果不是出了姚总这样的大能人,带起一方产业,我们石阳百姓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的穷日子呢。”
第二百八十七章
骗子一条街
  “国家穷啊,所以大工业只能优先保障布局在大城市,或者三线地区。咱们温州地区地处海防前线,加上交通条件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国家在进行重工业布局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温州了。”
  冯啸辰简单地进行着解释。他知道这个道理张福林、王建峰他们也是懂的,之所以在他面前发这个牢骚,不过是习惯性地叫苦,以便未来能够争取一些好处,这也是地方官在上级领导面前的常态了。
  果然,听到冯啸辰的解释,张福林和王建峰都是点头不迭,正待再说点什么,冯啸辰话锋一转,说道:“张书记,王县长,其实我这趟到石阳来,还是挺震惊的。听说咱们石阳县的一些乡镇企业,能够仿造出欧洲市场上的轴承产品,性能也相差无几,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啊。”
  “这个……”张福林看了看王建峰,有些迟疑,不知道冯啸辰的话到底是夸奖还是讽刺。
  “冯处长,你说的这种情况嘛……的确是有,这个……呃,有时候也是因为应顾客的需要……”王建峰结结巴巴地说道。
  冯啸辰听出对方的话里有话,不禁有些诧异,问道:“怎么,王县长,这事还有什么不妥吗?”
  “冯处长,你真的没听到什么风声?”张福林看出一些端倪,试探着向冯啸辰问道。
  冯啸辰摇头道:“我还真听说过什么。前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出差,这次还是因为到建陆办点业务,顺便到温州来走走。关于温州这些小型企业的事情,我也是刚听姚总介绍的,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情况吗?”
  “唉,这个事情吧……说起来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王建峰叹了口气,开始给冯啸辰介绍开了。
  原来,石阳的这个轴承一条街,也是鱼龙混杂,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石阳作为全国轴承集散地的名气大了之后,一些不法商人就动了歪心思,开始用一些假冒伪劣的轴承产品来以次充好,赚取超额利润。
  在石阳的各乡镇里,分布着一大批轴承加工企业。有一些的确是讲究诚信经营的,生产的轴承产品质量还过得去,即便是仿造进口轴承,也主要是为了填补国内空白,替国内用户节省外汇。而另外一些企业就不同了,他们在选用材料、选择工艺等方面,都是能省就省,把成本压到极限,生产出来的产品压根就不过关,全靠欺骗采购员的眼睛,或者靠给采购员行贿来进行推销,因此而惹出的质量纠纷越来越多。在国内,甚至已经有些企业把温州地区叫做了骗子地区,像石阳的轴承一条街,有时候也会被人称为骗子一条街。
  张福林、王建峰他们到外地去开会,一开始听到的还都是赞美之词,后来味道就有些变了。有些熟悉的同僚甚至会直言不讳地要求他们好好管管治下那些奸商,别让他们再害人了。
  正因为有这样一些非议,冯啸辰提到仿造欧洲轴承的时候,两个石阳的父母官都有些脸上挂不住了,以为冯啸辰是来兴师问罪的。
  “原来是这样。”冯啸辰点了点头,他想起了一些后世的事情,便说道:“张书记、王县长,这个情况我原来还真不太清楚。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咱们石阳县,或者整个温州地区,都应当注意了,伪劣商品会败坏一个地区的名声,拖累那些诚实经营的企业。树立一个品牌要花很大的工夫,败坏一个品牌只需要一件事就足够了。咱们石阳是靠轴承起家的,石阳这块牌子,绝对不能被那些伪劣产品败坏了。”
  张福林赶紧应道:“冯处长说得对,我们县委和县政府,一直都在打击这些伪劣产品,不容许伪劣产品败坏我们石阳的名声。”
  “是这样吗?”冯啸辰向姚伟强求证道。
  “张书记和王县长他们,的确是很努力的。”姚伟强给出了一个回答,话里透出来的意思却是耐人寻味的。
  王建峰也听出了姚伟强的意思,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姚总这是在批评我们呢。唉,这事吧,不太容易。你说人家的产品是伪劣产品,有什么证据呢?咱们国家的轴承本来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可能人家顾客就用不着那么好的轴承,你说这些商店是以次充好,人家说自己是以次充次,你怎么办?”
  “可是人家冒用我们菲洛公司的牌子,这事总可以管吧?”姚伟强呛了一句,显然这也是他和县里交涉过许多回的事情了,借着冯啸辰在场的机会,又提了出来。他现在地位高了,即便面前坐的是书长、县长,他也敢呛声,看张福林和王建峰的意思,好像还真拿他没办法。
  “你是说上次那个菲络轴承的事情吧?人家是联络的络,不是你那个洛阳的洛,怎么能算是冒用呢?充其量也就算是模仿吧。”王建峰说道。
  “这样也行?”冯啸辰哭笑不得了。刚才还在和姚伟强聊山寨的事情,现在看起来,石阳的山寨产业发展得很兴盛啊,后世出现的什么康帅傅、肯麦基之类的伎俩,现在就已经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