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1

  这行人中,冯啸辰是最为淡定的,杜晓迪多少也见过一点世面,跟在冯啸辰身边,还能保持着一些从容。余下的杜家二老和小兄妹俩可就没那么好了,从走进酒楼的那一刻起,四个人就觉得手足无措,既想装出一副经常到高档酒楼来吃饭的样子,又忍不住要东张西望地看四周那琳琅满目的装饰,尤其是杜晓远、杜晓逸二人,恨不得多长出几只眼睛,以便把所有的一切都看完,回头可以到学校里去向同学们炫耀。
  “这就你们的包间,请入座吧。”
  迎宾小姐把众人带进包间,招呼着大家坐下之后,微微偏过头,向冯啸辰问道:“冯先生,现在可以上菜了吗?”
  “可以了,上菜吧。”冯啸辰淡淡地回答道。
  迎宾小姐退出去了,杜铭华和车月英看看冯啸辰,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发问。杜晓迪却抢先说出来了:“啸辰,你事先来过了吗?为什么菜就已经点好了?”
  冯啸辰笑道:“我怕点菜耽误时间,所以就先打电话把菜点好了,点的都是他们的招牌菜。”
  “这……”杜晓迪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一时又说不出来。看到父母向她投来狐疑的目光,她也只能是无奈地笑笑,毕竟冯啸辰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她还真不知道这一回冯啸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家春天酒楼,自然就是陈抒涵在新岭开的那家春天酒楼的分店了。经过两年的经营,新岭的春天酒楼已经发展成为整个新岭市最大的酒楼,每天食客盈门,说是日进斗金也并不为过。规模扩大之后,冯啸辰便与陈抒涵商量到外地去开连锁店的问题,但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今年上半年,冯啸辰在京城向杜晓迪表白,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冯啸辰便在琢磨如何照顾杜家的问题。他现在自然是不差钱的,但却知道如果直接拿钱给丈人家,杜家的老两口或许会觉得不自在,翁婿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太过复杂。灵机一动,他便想到了这个点子,当即让陈抒涵派人到通原来开了一家春天酒楼的分店,并打算给杜家老两口一份干股,然后再让他们在酒楼里做些管理工作。
  这两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私人开酒楼已经不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借一个什么合资企业办事处的名头来掩人耳目。此外,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餐饮市场也越来越红火,尤其是各地都有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吃一顿饭花上一两百块钱也不在话下。春天酒楼从一开始走的就是高档路线,在通原这样的三线城市里,这样高档次的酒楼独此一家,赚钱是不用担心的。
  在通原开一家分店,给杜家老两口一些股份,自然就解决了杜家的收入问题,用不着杜晓迪再纠结于要不要把工资寄回家里去了。让老两口参与酒楼的管理,看中的是他们在当地的人际关系,还有就是作为亲戚的忠诚。在这么远的地方开一家店,肯定无法指望陈抒涵三天两头过来检查,有自己的泰山泰水在店里守着,就不用担心职业经理人吃里爬外,损害酒楼利益了。
  要论起比通原更适合开分店的地方,当然不止一处。但事关冯啸辰的终身大事,他也就考虑不了其他问题了。陈抒涵知道在通原开分店的真实原因之后,更是极为上心,从新岭的总店里挑选了几位最得力的人员派往通原,并且亲自到通原来筹办此事。在陈抒涵的心目中,冯啸辰就如自己的亲弟弟一般,而且如果没有三年前冯啸辰带她出来开饭馆,也就没有她陈抒涵的今天,所以,对于冯啸辰的事情,她自然是要当作最最重要的事情来办的。
  有关自己在新岭开了一家春天酒楼的事情,冯啸辰其实向杜晓迪说起过,只是杜晓迪并没有记住酒楼的名称而已。这一次冯啸辰让陈抒涵到通原来开分店,并没有告诉杜晓迪,杜晓迪直到现在仍然是蒙在鼓里的。
  冯啸辰今天请杜家一家人到酒楼吃饭,就是准备正式向杜家老两口摊牌了。在事先,他给坐镇在酒楼里的陈抒涵打了电话,让陈抒涵给他安排好了包间,列好了菜单。酒楼的服务员并不知道冯啸辰是何许人也,只知道这位冯先生是老板交代过要好好照顾的贵客。
  由于事先打好了招呼,菜上得非常快。服务员如穿梭一般进进出出,转眼就摆下了满桌子精美的菜肴。酒水饮料也都上齐了,杜家老两口和冯啸辰面前的酒杯里倒的是五粮液,而杜晓迪姐弟三人面前则各摆着一只易拉罐,里面插着一根吸管。
  “是可口可乐!”
  见多识广的杜晓远再次欢呼起来,他愿意摸着古往今来所有的经书起誓,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喝如此名贵的饮料。
第三百四十一章
请你们帮忙
  陈抒涵是个做事认真而且勇于探索的人,冯啸辰则有着超前的眼光。在冯啸辰的指点下,春天酒楼从一开始就在模仿后世的经营理念,讲究内部装修,注重菜品开发,强化服务质量。在新岭的时候,春天酒楼几乎就是其他饭店的标杆,只是那些饭店的经营者缺乏冯啸辰和陈抒涵联手的魄力,无法完全效仿春天酒楼的做法。
  这家开在通原的分店,是照着新岭总店的模式复制过来的,在这样一个三线城市里,自然是鹤立鸡群,没有谁家能比得上。今天这一桌子菜,都是陈抒涵在新岭精心开发出来的招牌菜,即便放在京城、上海这种大城市,也是足够惊艳的。杜家一家人一下筷子,就再也Hold不住了,直吃得满口油光,大呼过瘾。
  这个年代的人,平时没太多油水,因此饭量都是极其恐怖的。陈抒涵帮着准备的满满一桌子菜,以冯啸辰的愚见,怎么也够十几个人吃,结果却被他们六个人吃了个精光,连盘里子的菜汁都被用馒头蹭着吃掉了。看着符合后世“光盘行动”要求的一堆盘子,冯啸辰迟疑着要不要再加几个菜,杜铭华赶紧给拦住了。冯啸辰也没坚持,他看了看杜晓远和杜晓逸,笑着问道:“怎么样,吃饱了吗?”
  “吃饱了!”杜晓远笑着答道。
  “太撑了,我准备明天和后天都不再吃饭了!”杜晓逸大声宣布道。
  “要不,你们俩去活动活动吧。”冯啸辰建议道。
  二人同时一愣,问道:“怎么活动?”
  冯啸辰对门外喊了一声,服务员应声而入,冯啸辰说道:“麻烦你带他们俩到楼上的台球室里,让他们打打台球,活动一下。顺便麻烦你跟陈总说一句,就说富贵花包间的小冯请她过来坐坐。”
  “打台球?”杜晓远和杜晓逸面面相觑,不知道冯啸辰怎么会突然做出这个安排,也不知道冯啸辰如何知道酒楼的楼上居然还有台球室。不过,年轻人毕竟有猎奇的心理,在用眼神向父母征求过意见之后,兄妹俩便欢天喜地地跟着服务员出去了。
  看到两个孩子走开,杜铭华看着冯啸辰,诧异地问道:“小冯,你这是个什么安排?还有,你刚才说的陈总是谁,你怎么会认识这里的人?”
  冯啸辰笑而不答,少顷,包间门一开,一位穿着职业套装,30出头的漂亮女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服务员,手里拎着一瓶五粮液酒。那漂亮女子先是向冯啸辰递过去一个笑容,然后微笑着向杜家二老微微欠了一下身子,说道:“您二位就是杜叔叔和车阿姨吧?我是这个酒楼的负责人,我叫陈抒涵。我敬叔叔阿姨一杯酒,你们请随意。”
  听她这样说,跟在她身后的训练有素的服务员连忙走上前,先给杜铭华和车月英面前的酒杯里倒上了酒,又找出另一个酒杯,倒了一杯酒递给那陈抒涵。陈抒涵把酒杯举起来,杜家二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见对方如此恭敬,也赶紧起身,端起了酒杯。陈抒涵与对方碰了一下杯,然后将自己杯里的酒一饮而尽,杜家二老互相看看,也跟着喝光了杯子里的酒。
  陈抒涵把自己的酒杯交给服务员,递了个眼色,服务员乖巧地退出了包间,同时关上了包间的门。到了这个时候,冯啸辰才笑呵呵地站起身,走到陈抒涵身边,伸出一只手搀着陈抒涵的胳膊,转过头对杜家二老说道:
  “杜叔叔,车阿姨,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陈姐是我过去当知青时候同在一个知青点的。当年我才14岁,啥都不会,陈姐就像我亲姐姐一样照顾了我好几年。这家春天酒楼,是陈姐开的,我也有些股份在里面。酒楼的总店是在我们南江省的新岭市,通原这家是分店,陈姐就是酒楼的老板。”
  “哦,原来这就是你说的……”杜晓迪也站了起来,用手指着陈抒涵,后知后觉地说道。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冯啸辰的确跟她说过与一位大姐合开酒楼的事情,闹了半天,这家春天酒楼就是冯啸辰名下的产业。
  陈抒涵扭头看着杜晓迪,笑着说道:“你就是晓迪吧?啸辰写信跟我说起过你的。不过他光说了你技术非常好,没说你竟然长得这么漂亮。看起来,啸辰也知道不好意思呢。”
  “陈姐,瞧您说的……”杜晓迪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对于这位初次见面的大姐也顿生了无穷的好感。
  听说这家酒楼居然是冯啸辰与陈抒涵合开的,杜家二老先是感到震惊,既而便想到了一些什么。他们俩虽然憨厚老实,却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自己的女儿是上半年在京城与冯啸辰私订终身的,而这家酒楼则是两三个月前才刚刚开业的,显然酒楼在通原开业与自己家是有莫大关系的。那么,这个准女婿把酒楼开在这里,是有什么意图呢?
  “叔叔,阿姨,其实今天我让啸辰请你们二位到这里来吃饭,是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不知道叔叔阿姨愿不愿意帮忙。”陈抒涵坐到了杜铭华的身边,露出满脸真诚之色,对二老说道。
  “陈总,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只要我们在通原能够帮上忙的,肯定会尽力。”杜铭华应道。
  陈抒涵道:“是这样的,这家通原分店,是我们春天酒楼在外地开的第一家分店。从开业两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经营效果还不错。不过,我不能一直呆在通原,酒楼里的经理和几位主管虽然都是我从总店选出来的,能力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人在酒楼里坐镇,时间长了,只怕他们会有一些想法……”
  “那是肯定的,不是自己的买卖,又这么赚钱,人家能没点想法吗?”杜铭华点头附和道。
  冯啸辰刚才说陈抒涵就像他的亲姐姐一样,杜铭华和车月英也就把陈抒涵当成了自己的晚辈。陈抒涵说起酒楼经营上的困难,杜铭华迅速地产生了代入感,像是在看自己的产业一般。一个这么赚钱的酒楼,扔在远隔几千公里的外地,老板无法时刻监控,店里的经理人难免不会动点歪心思。即便不说是把酒楼据为己有,哪怕是当只硕鼠,捞点黑钱,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
  “所以呢……”陈抒涵见杜铭华理解了她的意思,便直接进入了正题。她拖了个长腔,给了对方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才说道:“我和啸辰商量,想请杜叔叔和车阿姨到酒楼来帮忙,杜叔叔可以当酒楼的副经理,车阿姨当行政主管,你们看如何?”
  “这……”
  杜铭华和车月英都傻眼了,画风转得太快,他们俩根本就适应不过来。这么高档的一个酒楼,自己走进来都觉得战战兢兢的,现在居然要交给自己去管理,这让他们怎么敢相信呢?
  “陈姐……啸辰……”杜晓迪却是完全听明白了,眼圈里顿时就噙满了泪水。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谁,她还能猜不出来吗?陈抒涵口口声声说是请自己的父母帮忙,其实不就是要给父母一些赚钱的机会吗?她可以想象得出来,让杜铭华当副经理,让车月英当行政主管,肯定都是没有太多具体事情要做的,但却会有一份非常丰厚的工资,这是冯啸辰在变相地贴补她家。
  这种安排的聪明之处在于,请杜家二老在酒楼里当个监工,本身也是必要的,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二老不会有受到施舍的感觉,丝毫无损他们的自尊心,远比直接送钱给他们更好。冯啸辰能够把事情考虑得如此周全,他对自己的那一片用心,自己如何报偿呢?
  “陈总,我过去只是个普通工人,现在还是个残疾人,你阿姨她就是个家属工,也没啥见识。你让我们当经理和主管,我们怕干不了啊。”杜铭华磕磕巴巴地回答道。
  陈抒涵温柔地笑着,说道:“杜叔叔不用担心,我从南江派过来的几个人能力上都不错,具体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好。请叔叔阿姨来,主要就是帮着做做日常监督,保证酒楼不会出现吃里爬外的事情。这件事交给其他人我都不放心,交给你们二位,我就踏实了。”
  陈抒涵把话说到这个程度,杜铭华还能说啥。杜晓迪悟出来的事情,他也想到了,心里对冯啸辰充满了感激。冯啸辰先斩后奏,已经把酒楼开起来了,如果自己不帮着女婿照看一下,那么酒楼真的被外人捞了油水,岂不也是女婿的损失?自己两口子在酒楼做事,女婿肯定不会亏待自己,这份好意自己也只能收下了。不过,这位陈总说自己两口子不需要做什么事情,自己可不能这样想,自己两口子也就是40刚出头,还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尽可多做点事情,对得起女婿给的好处就是了。
  想到此处,杜铭华郑重地向陈抒涵和冯啸辰说道:“陈总,啸辰,你们如果信得过我和你们阿姨,那这件事我们就接下来了。你们放心,有我们在这替你们守着,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件事不平常
  从酒楼出来的时候,车月英脸上笑得开了花,杜铭华虽然刻意地板着脸,腰板却显得挺拔了许多,全然没有前几天冯啸辰与他初见时候那种颓然的模样。
  老两口最终还是接受了陈抒涵的邀请,答应出任春天酒楼通原分店的副经理和行政主管。他们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作为陈抒涵和冯啸辰的利益看管人,监督酒楼的日常经营,保证酒楼的利益不会被别有用心的高管瓜分。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在通原本地的一些关系的协调等等。
  老两口虽然都只是工厂里的工人,但毕竟也是通原本地人,拐弯抹角地也能认识一些人,远比陈抒涵千里迢迢派来的职业经理人更为熟悉本地情况。开酒楼迎的是八方客人,有这么两位本地人帮着接洽关系,总是有些好处的。
  至于二人的待遇,也在现场确定下来了。杜铭华的工资是每月120元,车月英是每月100元,遇到全酒楼都发奖金的时候,他们也有一份。除了工资之外,冯啸辰还从自己名下分给他们俩两成的股份,他们可以在年终的时候拿到这部分股份的分红。
  起先,两口子坚决不同意接受股份,最后还是陈抒涵笑吟吟地说了一个理由,说这是作为迎娶杜晓迪的聘礼。看到冯啸辰那真诚的态度,再看到女儿羞答答地不吭声,老两口最终还是点头接受了下来,同时心里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两成股份拿下来,女儿就算是卖给冯啸辰了。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年下来这两成的分红也得在几万元的水平上,这一点冯啸辰和陈抒涵都没有向老两口说,否则估计要把他们吓趴下了。
  有关工资和股份的事情,大家都瞒过了杜晓远和杜晓逸二人,省得他们知道家里多了这样一个收入来源,会变得花天酒地。这些新增的收入,老杜两口子也是有所打算的,除了拿出一部分改善生活条件之外,大部分都将存起来,作为老二、老三这两个孩子结婚之用。至于杜晓迪,他们已经不用操心了,冯家的财产不可估量,他们到时候送一份小小的陪嫁也就够了。
  把父母和弟弟妹妹送回家,杜晓迪接着送冯啸辰去招待所。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晓迪,这回你不用再操心工资的问题了吧?”
  “谢谢你,啸辰,你真是替我家考虑得太周全了。”杜晓迪低声地说道。
  “这不是应该的吗?”冯啸辰道,“谁让你是我未来的老婆呢……”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觉得脸颊上被一个热乎乎的东西碰了一下。转头看去时,杜晓迪已经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冯啸辰捂着脸上的吻痕,嘿嘿地笑了:
  这两成股份,真是值了……
  1984年的春节,晏乐琴再次回国探亲,同时也带回了冯凌宇和冯林涛俩人,让他们能够和父母团聚一阵。堂兄弟俩在德国呆了一年时间,明显成熟了许多,与冯啸辰坐在一起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味地听冯啸辰训话,而是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在冯啸辰看来还有些幼稚,但毕竟也算是今非昔比了。
  冯飞原打算到京城来与母亲团聚,但厂里临时接到任务,他就无法抽身出来了。只能让夫人曹靖敏到京城来向晏乐琴问候请安,住了几天之后,便带着冯林涛回了青东省。冯林涛将在家里呆上十几天,然后再返回京城,随晏乐琴一道回德国去继续自己的学业。
  冯立和何雪珍二人到了京城,也住进了四合院里。已经借调到京城工业大学蔡兴泉课题组里工作的杜晓迪见到了婆家奶奶和未来的公公、婆婆以及小叔子。一家人对杜晓迪的印象都非常不错,冯立、何雪珍看中的自然是杜晓迪的漂亮、本份以及贤惠,而晏乐琴则更欣赏杜晓迪的技术,觉得这样年轻就有如此过硬的技术,堪为冯啸辰的良配。
  在这些天里,晏乐琴在冯啸辰的陪同下,到重装办去走了几趟,听取了有关装备科技基金使用的情况。她毕竟还挂着一个头衔,那就是装备科技基金的理事长,甚至冯啸辰与杜晓迪双宿双飞的那个小四合院,也是借着这个名义弄到手的。
  当然,晏乐琴去重装办并非只是露露面、应付差事,她对于基金的使用的确是非常关心的。罗翔飞、吴仕灿、谢皓亚、郝亚威等人都就自己分管的方面向她做了汇报,她则亲自调阅了项目招标的有关文件,详细了解项目基金的分配情况。看到重装办在招标中严格要求,没有把资金浪费在那些不着边际的项目上,晏乐琴觉得颇为欣慰,同时表示回德国之后会向投资人做一个说明,并劝说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装备科技工作。
  过完年,晏乐琴带着两个孙子返回了德国。冯立夫妇在京城又呆了两天,然后也回南江去了。南江那边还有辰宇公司这么一个大摊子,虽说杨海帆是个很能干的职业经理人,但冯立两口子还是心里放不下,总觉得要在那里盯着才踏实。
  众人一走,热热闹闹的小四合院里便又只剩下了冯啸辰和杜晓迪两个人了。其实杜晓迪在家的时候也不多,工业大学离四合院这边还挺远的,蔡兴泉帮着在工业大学给她找了一个单身宿舍里的床位,她平时都是吃住在工业大学的,只在周末的时候回来和冯啸辰团聚。
  当然,冯啸辰也没闲着,重装办的业务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冯啸辰岂能独善其身。要说起来,重装办的许多业务都是冯啸辰揽过来的,他也算是咎由自取。比如装备科技基金这件事,原本是并不存在的,而现在却成了重装办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还是挺麻烦的一项工作。
  “小冯,我听到一些风声……”
  冯啸辰走进吴仕灿办公室的时候,吴仕灿这样对他说道。吴仕灿的眉毛皱得很厉害,像是有什么极其为难的事情一般。
  “什么风声?”冯啸辰在吴仕灿的对面坐下来,问道。
  吴仕灿道:“王宏泰那个钌触媒的项目,进展很不顺利。”
  “怎么会呢?”冯啸辰一愣,王宏泰可是他们颇为看重的一个人,有头脑,也有工作热情,而他选择的钌触媒这个研究方向,经过大家论证,也确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上次由吴仕灿做主,给王宏泰定了50万的投入,王宏泰当即就做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表示,大家对他也是充满希望的。现在吴仕灿说他的项目进展不顺利,这可是会让重装办很灰头土脸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