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51

  待张怀彬把电话打到化工系时,高辛未告诉他,王宏泰刚刚找自己反映了一个情况,说冯啸辰到了化工系,询问钌触媒课题的进展情况,还提出了一些质疑。王宏泰向高辛未赌咒发誓,说自己并没有向冯啸辰泄露经费使用方面的问题,他只是要求高辛未尽快为他解决后续经费,以便钌触媒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王宏泰的钌触媒项目!
  张怀彬以手击额,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重装办认为出现问题的项目,应当就是这个了。对于化工系把钌触媒课题经费挪作他用的事情,张怀彬早就听王宏泰反映过,他也专门找高辛未进行过协调,但因为挪用经费的是屈寿林、吴荣根这些大牛,张怀彬也没有办法,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看来,这件事还真是捅出娄子了。
  “老高,现在麻烦了,重装办刚刚给咱们财经处打了电话,要求财经处把他们拨付的项目经费全部冻结起来。我刚刚了解了一下,其他各系承担的课题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估计主要问题就是出在你们这里。王宏泰的这个钌触媒课题,是全校资助金额最高的,显然是重装办最重视的课题,你们却把经费给挪用了,人家能不恼火吗?”张怀彬在电话里说道。
  “可是,我们也不能算是挪用啊,屈寿林、吴荣根都是课题组的负责人,他们也是有权使用这些经费的。”高辛未争辩道。
  张怀彬没好气地说道:“高主任,你说这话有意思吗?事实是怎么回事,就算人家不知道,你觉得我会不知道吗?这个课题分明是王宏泰申请下来的,你们让屈寿林他们掺和进去,他们又不了解这个方向,能发挥什么作用?我听说王宏泰想买一批实验材料和设备,你们卡着不同意,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妨碍项目执行吗?”
  “这件事也怪我们一开始考虑欠周吧。”高辛未的态度转得倒是挺快,正如张怀彬说的,这种事情瞒瞒外人也就罢了,内部的人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相信,就算是化工系挪用了王宏泰的经费,重装办为什么要把全校的经费都给冻结了呢?他们光冻结王宏泰的经费不就行了?更好的办法,应当是由重装办直接与化工系交涉,为什么要用这种迂回的方法呢?
  想到此,他又对张怀彬说道:“张处长,现在还没有证据说重装办冻结咱们学校的经费就是因为我们化工系的缘故吧?冤有头,债有主,如果真的是我们化工系出了什么问题,让他们把王宏泰这个项目的经费冻结起来也就行了,人家为什么要对整个学校下手呢?”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高主任,你们还是尽快把这件事情解决掉吧,别等着人家下来检查发现了就不好了。”张怀彬劝道。
  高辛未道:“好吧,我们再想想办法吧……”
  他说再想想办法,其实还是没有办法。他把张怀彬的要求转述给屈寿林的时候,屈寿林把眼一瞪,直接就恼了:“张怀彬是什么意思?钌触媒这个项目是化工系承担的,科技处凭什么说我屈寿林就没资格做,只有王宏泰才有资格?我上个月就已经安排我的两个研究生去整理有关钌触媒的文献了,等我现在手上的项目结束,我就准备做做钌触媒这方面的研究。我在这个行业都已经做了30多年的研究,难道还不如王宏泰的水平高吗?”
  “可是,老屈,当初申请课题的时候,是以王宏泰为负责人的。人家重装办就认王宏泰。”高辛未解释道。
  屈寿林把脖子一梗,说道:“这就证明重装办那些所谓的专家都是狗屁不通,国家的基金交给他们管理是完全错误的。老高,你跟科技处说,重装办有什么疑问,让他们直接跟我说,我来回答他们。我不怕和他们争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嘛!”
  “这……”高辛未无语了。他知道,屈寿林一旦犯了倔脾气,还真没人能够说得服他。科研这种事情,本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结果出来之前很难有什么定论。你说王宏泰的研究方法有价值,能如何证明呢?你吴仕灿是专家,人家屈寿林也是专家,凭什么吴仕灿能够决定给王宏泰50万的经费,而屈寿林就不能把这些经费拿来给自己用呢?
  不过,高辛未很快就发现不需要自己去说服屈寿林他们了。重装办经费被冻结的事情,影响到了全校好几个系,涉及到六七十位老师,一时间便在校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财经处通知各系暂停使用重装办经费的同时,一个传言迅速在学校传播开来:
  “知道咱们的经费为什么被冻结了吗?”
  “不知道啊,好端端的怎么就出了这事,我还急着要买一批实验材料呢。”
  “我告诉你吧,那是因为化工系那边出了这样一桩事……”
  “真的假的?化工系也太过分了吧?”
  “我是听我的学生说的,他说他们研究生里都传开了。”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化工系的事情,怎么连累到咱们了?”
  “这不奇怪啊,事情发生在咱们学校,人家重装办没准就怀疑咱们学校管理制度出了问题呗。”
  “这他妈真是殃及池鱼,我们招谁惹谁了?”
  “可不是吗,屈寿林那帮人也太过分了。”
  “不行,我得说说他去!”
  最初,大家对于这个传言还有些将信将疑。有的老师从学生那里听说此事之后,又专门去找自己在化工系认识的熟人打听验证,结果发现传言的确是真实的。至于说项目经费被冻结的事情是否就与化工系的这件事有关,大家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什么叫三人成虎,当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都相信了这个理由。
第三百五十章
早知今日
  “屈教授,我听到一些传言,说你们化工系在经费使用上有点小瑕疵,现在已经影响到我们这边的经费了,您看是不是可以做些调整?”
  “屈老,你可是把我们给害苦了!”
  “老屈,你这件事干得可不太地道,有点晚节不保啊!”
  “屈寿林,你他妈知道不知道啥叫廉耻啊!”
  “……”
  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到了屈寿林的办公室,有委婉劝解的,有善意批评的,有兴师问罪的,也有一上来就直接骂街的。当然,最后一类肯定都是匿名的,估计是有些实在气不过的人,也顾不上给老屈留什么面子了。
  在此前,屈寿林挪用王宏泰名下的经费,与其他人毫不相干,别人就算是知道,充其量也就是在背后嘀咕几句,不会直接向屈寿林发难。但重装办冻结所有的经费,情况就不同了,这是直接动了大家盘子里的奶酪,大家不急眼才怪。
  国家现在还很穷,能够拨给高校用于科研的经费十分有限。许多老师申请到重装办的这笔装备科技基金,几乎就是久旱逢甘霖,受苦受难的农奴见到了金珠玛米。一些老师指望着用这些经费做点有价值的成果出来,发几篇不错的Paper,提高一下自己的学术声誉。还有的导师让研究生用这些项目来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一旦被冻结,这些研究生就毕不了业了,这简直就是毁人前途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对于大家来说,这件事完全是无妄之灾,明明是屈寿林他们做的孽,却要由大家来买单,谁还能保持淡定?
  也不是没人想过要向重装办提出申诉,表示自己的课题并没有出问题,不应当冻结自己这部分经费。但随即就有人解释说,重装办此举也是有道理的,化工系出了这么恶劣的事情,人家不可能不怀疑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都有问题,先冻结整个学校的经费并不奇怪。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必须让屈寿林出来承担责任才行。
  自从高辛未向屈寿林讲过冻结经费这件事情之后,屈寿林就在等着重装办的人来和他理论。他甚至准备好了一整套的说辞,自信能够把重装办那些他认为的“伪专家”们说得掩面而走。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重装办并没有出面,反而是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前来找他理论了。
  接到第一个质疑电话的时候,屈寿林觉得有些意外。面对老朋友的指责,屈寿林很耐心地把为反驳重装办专家而准备的那番话说了一遍,声称自己并未黑心挪用年轻人的经费,而是受系里的委托,帮助年轻人完成国家的重点课题。要做课题研究,少不得就得动用一些经费,同样一笔钱,自己这个资深专家来使用,肯定会比一个年轻讲师使用更有效率,这也是在为国家节约经费嘛。
  好不容易把第一个电话应付过去,没等屈寿林喝口水润润嗓子,第二个电话又打进来了,还是同样的指责,以及真诚的规劝。解释完第二遍,紧接着又是第三个电话、第四个电话……电话之间的间隔如此短促,让人怀疑在刚才电话占线的时候,打电话的人是在一刻不停地重拨着号码,直到能够接通为止。为了骂一个人而如此锲而不舍,屈寿林不知道自己是该觉得荣幸还是觉得愤怒。
  屈寿林的耐心很快就消耗殆尽,而打进电话的人似乎也越来越暴躁,他们根本不愿听屈寿林的辩解,上来就是一针见血地指责屈寿林此举是明目张胆地欺压年轻人,是为老不尊的行为。屈寿林终于也急了,在电话里便与人对吵了起来:
  “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我们化工系怎么做事,还需要你们电子系来教吗?”
  “你们化工系做事,影响到了我们电子系的项目,我怎么就不能说你!”
  “冻结你们经费的是重装办,不关我们化工系的事情。”
  “是你们一颗老鼠屎坏了我们学校的一锅粥!”
  “你说谁是老鼠屎?”
  “你自己心里明白!”
  “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我做科研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
  “你资格老又能怎么样,老而不死谓之贼!”
  “你你你……噗!”
  急火攻心的屈寿林只觉得嗓子眼里一甜,一口老血从嘴里喷了出来。听筒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屈寿林连人带椅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冯处长,出大事了!”
  严寒气喘吁吁地跑到冯啸辰下榻的招待所,向冯啸辰通报着学校里的情况:“屈教授吐血住院了,情况非常不妙,听说已经神志不清了。”
  “不会吧?这老头这么不经骂?”冯啸辰咂舌道。
  这一场戏的幕后总导演,自然便是冯啸辰了。在了解到王宏泰的事情之后,冯啸辰就在琢磨着如何破局。他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去和化工系协商,用重装办的名义说服或者强迫化工系改变不正确的做法,把经费还给王宏泰。但这个办法未免太过消极,化工系有可能会以各种名义拖延,也可能会阳奉阴违,口头上答应保证项目经费得到合理使用,实际上却我行我素,让你干着急却毫无办法。重装办不可能派人常驻在学校里盯着经费的使用,系里如果想搞点名堂,是非常容易的。
  冯啸辰也想过索性把经费收回去,让化工系落一个鸡飞蛋打的结果。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他和吴仕灿对于王宏泰的项目都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屈寿林等人捣乱,就把项目收回去,实在是太可惜了。
  在这件事情里,王宏泰自己的毛病也是很大的。他如果态度强硬一些,哪怕不直接找重装办告状,而是以告状想威胁,高辛未他们也不敢如此放肆。可这就要说到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了,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非常软弱的,有着一种被称为“精致利己主义”的自私心态。面对着强权,他们更多的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这就让冯啸辰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冯啸辰甚至相信,如果自己拿着这件事去向高辛未发难,王宏泰很可能会站在高辛未一边说话,让冯啸辰的拳头只能打在棉花上。
  严寒的一句气话,给了冯啸辰启发。冯啸辰连夜给罗翔飞打了电话,罗翔飞则找来吴仕灿、郝亚威等人,与冯啸辰隔着一千多公里开了一个电话会议,确定下冻结上海交大所有项目经费的方案,并于次日一早用电话通知了上海交大的财经处。电话是由郝亚威打的,他是基金会里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郝亚威当初在冶金局的时候就有“冷面阎王”的恶名,一旦认真起来,那种严肃的态度隔着电话线都能够让人感觉到冷峻。他没有说明冻结经费的原因,只是强调了事态的严重性,给上海交大这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严寒在冯啸辰的指使下,在研究生中展开了宣传,把王宏泰的事情传得人人皆知,并暗示说重装办冻结经费正是因为这件事的恶劣影响。这样一来,大家的意见就都被吸引到屈寿林、吴荣根等人身上去了。用不着冯啸辰亲自出马,众人的唾沫星子就足以把屈寿林等人淹没掉。
  屈寿林被人骂吐血了,吴荣根也好不到哪去。他一天之内接到了十几个质问的电话,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人言可畏。如果面对的是重装办的吴仕灿等人,他们根本不会在意,因为他们能够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但冯啸辰发起的是群众攻势,人民群众一旦急眼了,是根本不会跟你讲理的。你伤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就会找你算账。你是个什么大牛,关人家屁事。你再牛能比秦始皇牛?老陈和老吴不也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吗?再说了,真正的大牛有这么无耻的吗,哪个老教授的悼词上没有“德高望重”一句?你们这么缺德,也配自称大牛?
  听说屈寿林、吴荣根他们的遭遇,高辛未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王宏泰,质问他是不是在外面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王宏泰对于这件事一无所知,自然是矢口否认。高辛未察言观色,认定王宏泰并无作伪,也就是说,屈寿林、吴荣根他们受到围攻的事情与王宏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想迁怒于王宏泰都找不着理由了。
  事情闹到这个程度,学校也不得不介入了。副校长焦同健亲自前往医院,看望卧床不起的屈寿林。屈寿林躺在病床上,出气多于进气,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让人看着好不心伤。
  “屈教授,有些风言风语,您不必在意。您放心,对于那些传播谣言的人,学校一定会追究他们责任的。”焦同健坐在病床前,口是心非地向屈寿林保证道。其实他哪不知道这些所谓传言都是事实,在他的心里,同样是把屈寿林给恨得要食肉寝皮的,但人家老爷子都这样了,身为学校领导,还能说啥?
  “唉,早知今日,早知今日啊……”
  屈寿林没有搭理焦同健的安慰,只是在嘴里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眼角都有些晶莹之色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闹了半天是个误会
  屈寿林因身份原因,向化工系提出辞去钌触媒课题组组长的职务,并申请办理退休手续,不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了。随后,吴荣根等几位教授也纷纷以血压不稳、胆固醇太高、前列腺增生、鸡眼复发等理由,退出了钌触媒课题组。教授们都有高尚的节操,既然不再从事这个课题的工作,那么此前使用的课题经费自然就会全额退还。他们手里都有一些其他的课题,想办法挤一挤,还是能够挤出一些钱来弥补亏空的。
  王宏泰半推半就地担任了课题组的组长,高辛未倒是没有辞掉常务副组长的职务,但他表示,自己只是替王宏泰跑腿打杂的,课题中的经费他一分钱都不会动用。
  气相色谱仪以及其他一些仪器、材料的采购清单由董红英亲自送到了物资采购处,只等重装办通知解冻项目经费,就可以开始采购。焦同健专门给物资采购处的处长打了电话,要求化工系的这些物资要纳入优先采购范围,一刻也不能耽搁。
  这些事情听起来麻烦,其实也就是几天之内的事情。冯啸辰在这些天没有再去上海交大,而是在上海的其他一些科研单位走访,与这些单位的专家们讨论课题研究方面的问题。严寒担任了他的专职联络员,每天过来向他通报学校里的情况。冯啸辰没有给他报酬,只是口头上承诺未来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帮助。严寒是个聪明人,知道能够结交冯啸辰这样一个手眼通天的国家机关干部是很有好处的,眼前的些许利益反而不必放在心上。
  几天之后,张怀彬给国家重装办打了一个电话,名义上是汇报上海交大所承担课题的进展情况,但大部分的时间却是在谈化工系钌触媒课题的事情。在电话中,张怀彬委婉地提出希望重装办派出领导前来检查工作,电话那头的吴仕灿心领神会,假意说综合处副处长冯啸辰恰好在上海公干,或许可以抽时间前去拜访。
  就这样,冯啸辰再次出现在上海交大的校园里,带着几分谦恭的神色走进了张怀彬的办公室。这次拜访,其实在几天前就应当进行了,如果没有严寒告密的事情发生,结果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
  “冯处长,咱们又见面了!”
  “张处长,冒昧叨扰,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哪里哪里,向冯处长汇报工作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