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451

  如今,罗冶独立生产的150吨自卸车,与从海菲公司原厂进口的已经相差无几,而价格却低了两成左右,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采购罗冶的自卸车不需要用到宝贵的外汇,这对于外汇极度紧张的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
  罗冶的厂领导们信心满满,觉得有了150吨自卸车这样一个神器,罗冶未来20年都吃喝不愁了。可谁曾想,技术上突破了,市场却没有拿到。罗冶原本计划每年在国内市场上销售40辆以上的150吨自卸车,结果去年拿到的订单连20辆都不到,这其中还多亏当年冯啸辰替他们拿下了红河渡铜矿。由于冯啸辰折服了红河渡矿务局的老局长邹秉政,红河渡铜矿成为罗冶的铁杆用户,去年不到20辆的订单中,就包括了红河渡提供的8辆。
  眼看着没米下锅,罗冶的厂领导慌了神,开始进行紧张的公关,派出人员前往各处矿山联系感情,推销自卸车。王伟龙因为曾经在经委冶金局借调过,是罗翔飞的老部下,因此被厂长指派前往京城来找重装办帮助协调。也正如罗翔飞说的那样,王伟龙到京城之后,除了找罗翔飞诉苦之外,还真的去社科院找过冯啸辰,只是因为冯啸辰外出开会,两个人才没有碰面。
  “老王,我现在只是一个穷学生,你找我干嘛?”
  看着被罗翔飞用电话叫来的王伟龙,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当然是找你去救场了。”王伟龙道,“上次你去红河渡,说服了邹局长,现在邹局长成了我们罗冶的坚强后盾,不但向我们采购自卸车,还拿出一笔钱和我们合办了一个红河渡矿山机械研究所,几乎是无偿地帮我们做工业试验。我们厂长说了,请小冯你辛苦辛苦,帮我们再联系十家八家像红河渡这样的矿山,我们的业务就足够了。”
  “老王,你杀了我吧。就一家红河渡,我差点没让老邹把我给废了。你以为说动一个老邹这样的老领导那么容易?还十家八家的,你以为我是诸葛亮呀?”冯啸辰没好气地斥道。
  王伟龙那话自然是开玩笑,红河渡的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像邹秉政这种有大局观念的单位领导并不好找。就算能够说服几个单位领导,他们也不见得能够像邹秉政这样大权独揽,一个人说了算。如果是集体决策,绝大多数的企业是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这也是时下的主流了。
  “其实吧,我这次到京城来,主要还是想走重装办的门路。”王伟龙转了话头,对罗翔飞说道,“罗主任,当初引进150吨自卸车项目,是重装办牵头的,引进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重型自卸车的国产化替代。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重装办交付的技术研发任务,而且投入巨大的资金采购了设备,建立起了生产线。这个时候各家矿山不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重装办有义务出来帮我们协调啊。”
  罗翔飞叹道:“小王,你说的事情,我哪里不知道?重装办这几年主持引进的装备技术,你们是消化吸收最好的一家。当然,这其中也有客观原因,毕竟自卸车的技术复杂程度,与大化肥、火电机组这些相比是差得很多的。你们率先实现了设备的全部国产化,重装办无论如何都是应当把你们这个典型给树起来的。可现在的形势,你也是知道的,矿山的管理权也下放了,我们很难像过去那样对矿山发号施令。就算是过去,我们要说服矿山接受国产装备,也是需要费一些口舌的。现在的难度就更大了。不瞒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帮你们联系这件事,冷水矿的老潘那边答应要4台,说起来,这事也和小冯有关呢。”
  说到这里,罗翔飞无奈地笑了。他给冷水矿打电话的时候,冷水矿的矿长潘才山答应得挺爽快,但随即又说了一句,说这是看在冯啸辰的面子上。这话让罗翔飞很是不爽,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像冷水矿这样的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还真没到这个程度,如果没有当年冯啸辰在冷水矿积下的善缘,潘才山估计是不会这么给面子的。
  “看看,小冯,说了半天,还是得你出马,是不是?”王伟龙把头转向冯啸辰,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道。
  冯啸辰没有接王伟龙的话,而是对罗翔飞问道:“罗主任,难道咱们不能让经委、计委联合发一个文,规定能够国产化的装备就必须进行国内采购,这样就不存在卖谁面子的问题了。罗冶的情况,估计也不是什么特例,总不能国家的事情总是靠私人面子来解决吧?”
  “那是肯定的。”王伟龙道,说罢,他又满脸堆笑地对冯啸辰说道:“不过,小冯,老哥我现在等不及国家出政策了,我们罗冶马上就要断粮了,你就出手帮帮老哥吧。你想想看,咱们俩谁跟谁啊。”
  这话就有些近似赖皮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王伟龙的确是颇为无奈,这才不得不和冯啸辰打感情牌。他其实也不知道冯啸辰能够怎么样帮他,只是冯啸辰以往的表现太过于逆天,让王伟龙有了一些近乎迷信的崇拜。他甚至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罗翔飞出面都不如冯啸辰出面有效果。罗翔飞只能从体制内去想办法,而当前的体制却是以放权为主流,罗翔飞手里没有了权力,难以有所作为。但冯啸辰就不同了,他做事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有什么力量就借用什么力量,在没有力量的时候也能够创造出力量来。王伟龙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罗翔飞道:“小冯,你看看社科院这边能不能走得开。如果能走得开,你就去帮小王他们诊断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先渡过眼前的难关。至于政策这边,我会继续努力的,你刚才说的那个想法不错,咱们的确应当有一个国内采购的要求。不过,这个文光是经委、计委两家来发,恐怕还不够,需要协调更多的单位,这就需要时间了。”
  冯啸辰没有马上答应给王伟龙帮忙,其实也是顾忌了罗翔飞的面子。自己已经不是重装办的人了,人家找重装办解决不了的事情,还得自己出马,这难免会让罗翔飞觉得没面子。现在罗翔飞发了话,冯啸辰也就没有推脱的理由了,他点点头道:“罗主任,您放心吧。社科院那边,我有几门课是免修的,所以时间上还算比较充裕。王处长这边的事情,过去也是我联系过的,我还是做到善始善终吧。不过,我现在还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也说不好能够怎么帮王处长解决眼下的困境。”
  “你想了解什么情况,我都可以跟你说。”王伟龙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我不是要听你说,我得到你们厂去实际看一看。另外,有些事情也不一定是你能够做主的,对不对?”
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
  冯啸辰回社科院去请假,并没有费太多的周折。时下理论界观点冲突非常激烈,社科院也是鼓励学者以及研究生们多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便从实践中取得经验、验证理论。沈荣儒听冯啸辰说完罗冶的情况,只是叮嘱他注意分寸,不要做太出格的事情,然后便放他走了。
  冯啸辰随着王伟龙坐火车来到罗冶,先接受了王家的一顿家宴款待。几年前王伟龙的夫人薛莉带儿子王文军去京城看病,冯啸辰帮他们一家解决在城市里的食宿问题,薛莉一直念叨到现在。冯啸辰这几年也去过几回罗冶,每一次都要到王家去吃顿饭,与王伟龙一家也混得很熟了。
  “小冯,你上了研究生,我们还没恭喜你呢。你看,老王每次找你都是去麻烦你,我们对你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这些人情以后让我们怎么还啊。”
  餐桌上,薛莉一边拼命地给冯啸辰夹着菜,一边笑吟吟地唠叨着。
  冯啸辰笑道:“瞧嫂子说的,王哥帮过我很多忙的。在冶金局那会,我岁数小,很多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事情都不懂,王哥一直都很照顾我。还有上次我老家建那个中外合资企业的时候,王哥帮我介绍了几十位罗冶这边的退休工人过去,他们现在可都是那个厂子里的骨干呢。对了,那家公司现在的外方经理范加山,不就是你们罗冶原来退休的副书记吗,现在可是公司里的顶梁柱呢。”
  “过年的时候我还遇到范书记呢,他对你家那个辰宇轴承公司那可是一阵猛夸啊,说你小冯的经营理念是无人可比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轴承公司,一年的利润比我们罗冶还高。”王伟龙评论道。
  冯啸辰道:“老王,你可不能瞎说,辰宇轴承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和我个人可没啥关系。”
  王伟龙不屑地撇撇嘴,道:“你小冯跟我还瞒呢?老范都说了,那家公司就是你们冯家的,估计是你奶奶还有德国的那个叔叔投的资,但最后的继承人不还是你吗?”
  “这个可不好说。”冯啸辰只能打着马虎眼了。这种事情要想做得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让王伟龙觉得这家企业是晏乐琴投的资,又远比让他知道真正的投资者是冯啸辰自己要好得多了,至少资金来源不会引起什么猜疑。事实上,冯啸辰现在也就是在公开场合拒绝承认这家企业与自己有关系,诸如孟凡泽、罗翔飞乃至张主任他们,都知道这家企业是冯家的家族企业,只是这事也不算违规,所以大家都不去计较而已。
  薛莉颇为八卦地说道:“小冯,我倒是觉得,你守着家里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何必还这么辛苦地在重装办工作?挣的钱少不说,还受累受气的,我听我家老王说……”
  “你瞎说什么!”王伟龙打断了老婆的话,又转头对冯啸辰说道:“小冯,你别介意,我这个老婆就是肚子里藏不住话。上次我听原来冶金局的老同事说,你去社科院读书,也是有些隐情的,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
  冯啸辰无奈地笑笑,要不怎么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呢,自己这么点事情,居然都传到罗丘来了。他说道:“这事也不好说是真是假吧,不过,罗主任和张主任安排我到社科院读书,是爱护我的表现。这大半年时间,我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我明白,我明白。”王伟龙点头不迭,随后又说道:“我一向知道你小冯志向远大的,不像我们到了这么一把岁数,就没什么理想了,光想着单位能够稳定一点,奖金能够高一点。对了,小冯,有件事我需要事先跟你打个招呼,不瞒你说,这次我去京城,厂里的领导是专门交代过的,让我务必要找你联系一下,最好能够请你出山,帮着厂里推销一下设备。要推销,自然就会有些费用,厂领导让我问一问,你有什么要求?”
  “哪有你这么问的?”薛莉白了王伟龙一眼,说道:“小冯是咱们自己人,你不能拿他当外人看。小冯,我跟你说,我们厂里现在也搞承包制了,推销员出去推销产品,都是能够拿提成的,根据产品不同,提成的额度是2%到5%。你如果能够帮我们厂子把产品推销出去,也可以拿提成,老王刚才问你的,就是这个。”
  被薛莉戳穿了窗户纸,王伟龙有些不好意思,他掩饰着说道:“薛莉说得对,我们厂领导让我问的,就是这个意思。你现在不是重装办的干部,而是社科院的学生,拿提成就不违反规定了。其实,就算你还在重装办,拿提成也是可以的,大家不公开说出来就没事了。”
  冯啸辰笑道:“还有这样的规定呢?对了,老王,你在京城的时候,罗主任说帮你们联系上了冷水矿,能够订4台车,你们也给提成吗?”
  王伟龙有些窘,他摇着头道:“这个当然没法给了,罗主任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如果敢跟他说提成的事情,他恐怕立马就把我赶出门去了。”
  冯啸辰道:“这可不对。罗主任明确说了,潘才山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答应要4台车的,所以这4台车应当算在我的业绩里,你是不是可以跟厂领导说说,给我提个百分之几的。”
  “这……”王伟龙傻眼了。这事有点不太好算啊,冷水矿那4辆车的订单,到底算是谁的功劳呢?这订单是罗翔飞联系下来的,可罗翔飞是不可能拿提成的。如果不算在冯啸辰的头上,就相当于替厂子省了4辆车的提成,这是帮公家省钱。但如果算在冯啸辰名下,冯啸辰就可以拿到这笔钱,这是私人的收入。为了帮公家省钱,而剥夺了私人赚钱的机会,这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啊。
  15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售价是每台200万人民币,按2%的提成,也是足足4万元。4台车就是16万元,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冯啸辰如果要较这个真,也有点道理,最起码,他可以和潘才山唱个双簧,这样拿提成就顺理成章了。
  厂里定下这个提成制度,还真有推销员拿到了很高的提成,在厂子里也引起过争议。不过,时下各家厂子都在搞这样的制度,而且推销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能够干得下来的,厂领导坚持不为流言所动,慢慢地大家也就淡定了,只会羡慕那些有本事的推销员。
  这个年代正是收入差距开始出现的时候,社会上也出了不少万元户、十万元户之类的,体制内的职工对于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有羡慕,也有抱怨,但总体还是能接受的。当然,这也导致了社会风气逐渐走向笑贫不笑娼,有些人通过歪门邪道发了财,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抱以鄙夷之色,反而觉得他们有本事,并且恨自己没有这样的胆量以及这样的厚黑。
  看到王伟龙一脸纠结之色,冯啸辰笑了,说道:“老王,你别当真,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罗主任帮你们联系下的订单,我怎么可能去插手呢。”
  “为什么不能?”薛莉在旁边愤愤不平地说道,“老王,这事是怎么回事?如果真是小冯出了力,你当然要帮他去争取争取,公家的钱,不拿白不拿。”
  王伟龙无语了,他还真是拿自己的老婆没办法。不过,老婆说的似乎也没错,提成款是公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他有什么理由替冯啸辰去拒绝呢?
  “小冯,你看……”王伟龙向冯啸辰投以一个复杂的眼神。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冯啸辰的态度吧,如果冯啸辰坚决不要,那王伟龙也就不用费劲了。可万一冯啸辰有这个意思,王伟龙只能到厂里去帮他争取,这其中当然要费一番口舌。可为了十几万的提成,费点口舌又算个啥呢?
  “没必要。”冯啸辰摆了摆手,道:“老王,嫂子,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当初帮冷水矿的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现在潘才山说还我的人情,其实也只是客套,怎么能当真呢?该我拿的钱,我当然不会拒绝。但这种巧立名目,尤其是拿自己过去在职务上结下的人情来换个人的好处,有悖我的做人原则,这种钱我肯定是不会要的。”
  “我就说嘛,小冯是个讲原则的人。”王伟龙恭维道,冯啸辰这个表态,省了他很多事情,他也是如释重负。
  薛莉却很不以为然,她说道:“什么讲原则,现在大家都讲向钱看,谁还讲原则了?小冯,依我说,你就该跟厂子里要钱,这又不是谁私人的钱,凭什么不给?”
  “冷水矿这4台车,不是我的功劳,我不能要钱。”冯啸辰道,“不过,老王,你刚才就算是不提,我也打算要跟你说的。这次你请我来帮罗冶推销产品,我是打算要收费的。这也是我准备向罗主任提出的一个思路,既然行政指令已经不好用了,那么我们就逐渐学会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好了。”
  王伟龙的表情严肃起来了,他认真地说道:“小冯,你这个说法我赞成,不过,你打算如何使用经济手段呢?”
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息解决方案
  王伟龙的问题在第二天就有了答案。当他来到厂招待所,准备带冯啸辰去见厂领导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冯啸辰身边多了一个人。
  “老王,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包成明,包总,上海市辰宇商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专程从上海赶过来的,今天早上刚下火车。”
  冯啸辰笑呵呵地把那人介绍给了王伟龙。
  “包总,你好你好!”王伟龙热情地和对方握着手,刚想说点什么,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辰宇商业信息……”
  他忍不住扭头去看冯啸辰,冯啸辰大大方方地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王伟龙一下子就明白了,辰宇信息,辰宇轴承,这不分明就是一家吗?如此说来,这个包成明,分明就是帮冯啸辰打工的嘛。
  “包总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了,他原来在浙江省工作,后来毅然下海,成立了这家专门从事商业情报搜集的公司。咱们罗冶的产品要销售出去,离不开信息的支持啊。所以呢,在京城出发之前,我就给包总打了一个电话,他就从上海赶过来了。”冯啸辰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般,向王伟龙介绍着情况。
  包成明满脸笑容,对王伟龙说道:“是啊是啊,我和冯处长认识很长时间了,冯处长帮过我很多忙。这一次冯处长说是他朋友的事情,这不,我就赶紧跑过来了。王处长,你是冯处长的朋友,那我们也就是朋友了,一回生,二回熟嘛。”
  “好说,好说。”王伟龙终于回过神来了。冯啸辰不点破他自己与包成明的关系,自然是有所考虑的。有关辰宇轴承公司的事情,在罗冶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几位厂领导,并不知道冯啸辰与辰宇公司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包成明的辰宇信息公司,自然也就成了一家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算是冯啸辰请来帮忙的。只要王伟龙不说,谁会去琢磨包成明与冯啸辰之间的关系呢?
  冯啸辰昨天在王家的家宴上说要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也就是说他不会义务为罗冶帮忙,他帮罗冶解决问题是要收费的。但冯啸辰又曾经是重装办的官员,未来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有可能继续从政,如果公然收取罗冶支付的业务提成,传出去就不太好听了。现在他让这位包成明来与罗冶合作,就成了辰宇信息公司与罗冶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收取费用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没法说什么。
  这位小冯,可真是一个人精啊!王伟龙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道。
  与包成明见过,王伟龙带着二人来到了厂部会议室。厂长龙建平和副厂长水忠德、李苏宝等一干厂里的干部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冯啸辰过去也曾和他们打过交道,此时见面,不外乎也就是寒暄几句。但当冯啸辰把包成明介绍给几位厂领导时,几个人都露出了一些惊愕的神色,其中还带着几分恭敬,估计是包成明身份里那个“商业信息科技”的名头把大家给唬住了。
  “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信息。”
  包成明用一句很装逼的话强化了罗冶厂领导们对自己的敬畏感,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到,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下意识地向身边的冯啸辰扫了一下,因为他说的这句话,其实正是拾了冯啸辰的牙慧。在过去一年中,他凭着这句话征服了一大批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站在历史新高度上的智者。
  “今天的世界,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大市场,任何一家企业的原材料都可能来自于全球各地,而它的产品也同样需要销售到全球各地。如何能够准备地把握商机,在遍布五湖四海的供应商那里找到最合适同时也是最廉价的原材料,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给最需要的客户,这中间都涉及到信息的搜集和交流。我们辰宇商业信息科技公司,就是立足于当前,着眼于21世纪的全球大市场,竭诚为国内企业,尤其是像罗冶这样的国家级大企业提供信息解决方案的。”
  包成明夸夸其谈,这番话他已经背过无数次了,说出来一点磕绊都没有,而且抑扬顿挫之间都极其讲究,像极了《动物世界》里的解说词。
  果不其然,罗冶的一干人等都听傻了。眼前这位包总,说的都是中国话,每个字大家都能够听懂,可凑在一起就有点不明白是啥意思了。不过,意思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人以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非常感谢包总不远千里来到我们罗丘,为我们提供这个信息……”厂长龙建平想说两句应景的话,可说到一半就卡住了,他想不起来包成明前面是如何说的了。
  “是信息解决方案。”包成明提示道。
  “对对,是信息解决方案。”龙建平总算是把话给说全了,他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向包成明问道:“包总,你们这个信息解决方案,具体是做什么的,能请您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吗?”
  “当然可以。”包成明说道,“就以贵厂为例吧。前天冯处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到罗冶目前生产的150吨电动轮自卸车在销售上出现了一些困难,让我过来帮忙。我在我们公司的电脑上查了一下,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国内能够用得上15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大型露天矿,一共有17家。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小矿山,可能需要一些小吨位的自卸车,相信贵公司也是能够提供的,这样的小矿山大约有30多家。这个信息不知道是不是准确。”
  龙建平和几位厂领导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点点头道:“这个基本是准确的,我们掌握的大型露天矿,也是十六七家的样子。”
  包成明有了信心,继续说道:“这就对了。这样一来,贵公司要推销自卸车,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这17家大型露天矿,这就需要掌握有关他们的详细信息了。”
  副厂长水忠德道:“包总,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清楚的。事实上,你说的这17家露天矿,我们都有联系,我们销售处的销售员长年累月和他们的设备处、技术处打交道,你说有关他们的详细信息,我想我们销售处应当是能够掌握的。”
  “没错没错,我们销售处有所有这些矿山的联系方法,他们的矿长、设备处长、技术处长等等的电话号码,我们都掌握的。”罗冶的销售处长简福民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