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451

  全球的产业转移,不是由谁脑子里灵机一动就发生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在欧洲爆发,但当欧洲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的时候,产业就转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洲。为了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美国资本家甚至不惜打了一场南北战争,以便把被束缚在南方种植园里有大量黑奴解救出来,投入工厂。
  等到美国人也开始富裕起来之后,产业又开始向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转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正是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日本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东亚奇迹。
  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是原来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原来靠着一个饭团加几片咸鱼就能够干上一整天活的日本工人,现在也需要开小汽车、穿西服,吃高级精美的食物,企业里再想维持微薄的薪资标准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并不仅仅体现在蓝领工人方面,白领的成本也同样值得关注。原来派一个技术员去国外做设备维修,给点基本生活补贴就可以了。而现在他们却会要求住五星级酒店,给钱少了就不愿意干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没有广场协议,日本的竞争力也是会逐渐下降的,广场协议的签署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而已。
  川端弘嗣是个老企业家,对这一切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不管中国人是带着什么样的阴谋来与他们谈外包业务的,他们都只能接受,因为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大到让他们别无选择了。
  “现在我们公司里的电焊工,清一色都是昭和十年以前出生的,现在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了,年轻人不愿意干这种辛苦的工作。一旦这些老人退休了,我们上哪去找那么多的电焊工来完成那些大型容器的制造?与其等到没有退路的时候再去与中国人合作,还不如现在就建立起合作关系,让中国人成为我们的外包商。”川端弘嗣用幽怨的语气说道。
  “可是,鉴于诸君提出的担心,难道我们不可以从东南亚或者印度去寻找这方面的代工吗?”乾贵武志询问道。
  米内隆吉大摇其头:“东南亚的那些工人根本就没法用,技术完全无法与中国工人相比。至于印度人,技术水平如何还另当别论,关键是他们实在太懒散了。一个中国工人的工作效率能够抵得上六个印度工人,如果我们到印度去寻求代工,那么最终就只能看着工期一次又一次地延误。”
  “这么说,咱们除了和中国人合作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乾贵武志道。
  “没有!”米内隆吉坚定地说道。
  那一天冯啸辰与王根基去拜访过米内隆吉之后,米内隆吉便在会社里召开了高管会议,讨论冯啸辰提出的方案。高管们几乎是全票通过了与中国人合作的建议,尤其是销售总监森重士,更是扬言如果有中国人帮忙,能够把成本降低20%,他有把握拿下目前正在谈的五个海外项目,为公司创造几亿美元的产值。
  在会上,负责供应链管理的高管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秋间会社把配套业务分包给了中国企业,那么目前承揽分包业务的那些日本供应商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参会的高管们在历数了供应商的种种不堪表现之后,一致表示,己方中断与对方的合作,完全是因为对方咎由自取,与己方无关。
  大家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供应商的死活,关秋间会社啥事呢?
  这个想法,也是今天这个会上各企业高管的想法,大家都很聪明地没有提出来。其实,那些配套商也是化工设备协会的会员,乾贵武志没有邀请他们来参会,用意也是很明显的。
  “中国的那两位官员,目前就在广岛,等着和我们签约呢,大家想想看,我们是分别和他们洽谈,还是以协会的名义与他们洽谈?”乾贵武志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内田悠抢答道:“乾贵会长,我的意见是,咱们不要和这两位官员谈,咱们应当直接和中国企业去谈。”
  “这又是为什么?”米内隆吉有些不明白,“内田君,你不觉得统一谈判比较省事吗?”
  “但是,统一谈判的价格更高啊。”内田悠阴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川端弘嗣拍了拍巴掌,说道:“内田君不愧是营销高手,考虑问题的确是很全面的。中国人主动上门来找咱们合作,如果咱们直接接受了,他们肯定会开出一个很高的合作价格。而如果我们能够分别去和各家中国企业谈,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就能够把价格压低。”
  “可是,中国是一个国有制为主的国家,这些装备企业都是属于国家的,尤其是都听命于那个重装办。我们即便是分别去谈,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串通起来,形成一个价格联盟。”米内隆吉道。
  内田悠道:“这就需要我们的技巧了,如果我们能够破坏他们的联盟,他们就会互相压价。这一点,纺织协会那边做得非常成功,我想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
  “好的,我这就去给他们答复,咱们下个月组织一个考察团,到中国去考察合作企业的生产条件,同时分别洽谈合作的具体事宜。”乾贵武志说道。
  “他们是想再导演一场生丝大战呢。”
  在得到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答复之后,冯啸辰冷笑着向王根基说道。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小鬼子玩这套把戏玩得挺溜呢。”王根基也恨恨地说道。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丝绸之乡,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生丝出口曾占全球生丝国际贸易量的80%以上。中国生丝的主要出口国便是日本,日本厂商利用中国各省之间的竞争,挑起了一场生丝大战,生生把中国出口的生丝价格从1980年的每吨3.44万美元,压低到了1985年的2.34万美元。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影响,中国出口的生丝价格从1980年到1985年之间几乎下降了一半。
  日本厂商在生丝大战中的手法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各省急于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的心态,放出风去,说哪个省的价格最低,就采购哪个省的生丝。各省明知是个坑,也不得不往里跳,互相比着降价,一直降到自己扛不住了才罢休。
  与在国际市场上降价销售相对应的,是各省在国内市场上轮番涨价抢购蚕茧,以满足出口需要,因此这个时期在生丝大战之外,还有一场蚕茧大战,同样打得天昏地暗。
  蚕茧大战的买卖双方都在国内,也算是肉烂在锅里。但生丝大战则是国人竞相降价把东西卖往国外,而且这东西原本就是国外迫切需要的,别说降价,就是涨价几成也不愁销路,可偏偏是人参卖了个萝卜价,这就不能不让人扼腕了。
  冯啸辰和王根基都是搞宏观经济管理的,对于这桩公案自然是非常了解的。国家有关部委也曾出面试图调停这两场大战,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改革之后国家大量放权,对地方已经失去了控制能力。日本人在经济情报方面一向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正是抓住了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这个漏洞,从中渔利,赚了无数的黑心钱。
  “我们不能重蹈生丝的覆辙,各企业必须步调一致,共同对外。这一次合作,并非是单纯的我们有求于日本人,日本人也同样有求于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够给日本企业带来的好处,不比他们给我们的好处少。”冯啸辰道。
  王根基笑道:“你应该说,是就目前而言。”
  冯啸辰也笑了,说道:“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凯恩斯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对于长期而言,我们都死了。日本人现在也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20年后的事,谁能看得到呢?”
  王根基道:“可你小冯能看到啊。从一开始,你就是冲着把日本人挤垮去做的,从上次引进技术,到这一次给日本人代工,你都没安着好心呢。”
  “日本人是欺负我们缺乏核心工艺,觉得能够永远让我们替他们他们打工。”冯啸辰评论道。
  王根基道:“可他们哪知道,你和老吴早就在安排搞合成氨的核心工艺开发了。上海交大那个王宏泰的课题组,你们已经追加了三期经费,前前后后花了五六百万了,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些眉目了?”
  冯啸辰在嘴边竖起一个手指头,示意王根基不要张扬,然后微笑着说道:“他那边只是一个方向,其他几个单位也都有自己的方向。不过,我跟他们说了,不到火候不揭锅,他们现在可以发表一些边缘内容的论文,核心思路这方面要严格保密,不能让人察觉到我们正在朝这些方向努力。等到时机成熟,咱们就一举申请下专利,然后就可以拿着这些专利和日本人好好玩玩了。”
  王根基看着冯啸辰,摇头叹道:“小冯啊小冯,我真无法理解,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么阴险的想法。日本人让你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必须步调一致
  新阳二化机。
  厂长奚生贵坐在办公桌前,饶有兴趣地翻看着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小册子,嘻嘻笑着与副厂长邓宗白聊着这件新鲜事:
  “《承接外包合同标准工时定额计算手册》,老邓,你别说,重装办这班子人还真能够折腾的,居然弄出这么一个东西来。你说,这日本人真的会找咱们来做外包吗?”奚生贵问道。
  邓宗白道:“我上星期去重装办开会的时候,听罗翔飞说的那个意思,没准还真有点戏呢。对了,我还打听过了,这件事是那个叫冯啸辰的小年轻给整出来的。那家伙的活动能力,我可是见识过的,好家伙,当初在日本的时候,把我们一帮老家伙都给玩得死死的。”
  “我不是听说他已经离开重装办了吗?好像是到哪读研究生去了。”
  “是在社科院读研究生,跟的还是著名经济学家沈荣儒,这一毕业出来,可就了不得了。不过,罗翔飞一直把他当心腹看,重装办有点什么大事小情的,都会叫他出来掺和呢。”
  “能掺和也好啊。”奚生贵随口应了一声,又把话头扯回了原来的主题,说道:“老邓,我刚才粗略翻了一下,这个计算手册上的工时计算,比咱们平常的算法高了三四倍呢。我记得我们造一个200立米的球罐,焊接工时是按3800计算的,每工时是3.2元,合起来工时费大概是12000元。按这个手册上的计算,焊接工时翻了一番多,是8000工时,每工时8.8元,也多了一倍多,合起来工时费就得70000块钱了,这不是坑日本人吗?”
  邓宗白笑道:“重装办的意思就是如此啊。现在日本国内的人工非常贵,他们一个工时得4000日元,合60多块钱人民币呢,咱们按8块8给他们报价,还是便宜多了。至于工时翻了一番,重装办也有解释,他们说咱们工人的工作强度大,一小时抵人家两小时,所以工时数量要多报一些。”
  奚生贵道:“一个罐子,光是焊接工时就7万块钱,这不是把日本人当冤大头了吗?依我说,别说7万块,3万块钱我都乐意干,这简直就是白拣的钱嘛。”
  邓宗白赞同道:“谁说不是呢。我在京城开会的时候,和湖西、海东那边的老时、老马都聊过这个问题,他们说了,就是1万块钱,他们也会接。现在各家厂子都开工不足,能赚回工资就行了,哪还敢想什么赚大钱的事情。”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咱们开价这么高,万一日本人不干怎么办?”奚生贵道,“依我说,差不多就行了,马马虎虎报个2万、3万的,不也比现在亏损要强得多?”
  邓宗白道:“这就是重装办找各家企业去开会的原因所在了。罗翔飞给大家分析过了,说日本国内目前劳动力成本过高,加上日元升值对日本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日本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海外代工。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日本人求着咱们,咱们当然应当报个高价了。”
  “可是,咱们报了高价,万一别的厂子搞名堂,报个低价,咱们不就傻眼了吗?”奚生贵道。
  邓宗白道:“罗翔飞在会上强调了,各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手册的计算方法来报价,不允许私下与外方议价。他还说,这是纪律,谁如果违反了,要严肃处理。”
  “娘的,重装办这帮鳖孙子现在还真牛起来了。”奚生贵骂了一句。
  “唉,是啊,自从老程出事之后,现在谁敢跟重装办呲牙啊。”邓宗白长叹道。
  邓宗白说的老程,是原北方化工机械厂的厂长程元定,因为在分包大化肥设备时出现了质量事故,而程元定倚老卖老,与重装办叫板,结果被重装办使了个阴招,不但免了他的厂长职务,还因为查出其他违法乱纪的事情,把他送进了监狱。此事一出,装备行业里的厂长经理们都觉得毛骨悚然,在遇到重装办交代的事情时,多少都带上了几分谨慎。
  “这件事和上次分包国内那五套化肥设备的情况一样,都是纳入国家重点推进的工作范围的。罗翔飞说了,咱们这次是抱团出海,必须步调一致,不能被外国人各个击破。”邓宗白转述着会议上的要求。
  奚生贵点点头道:“这倒也是对的。这几年因为咱们自相竞争,让外国人占了不少便宜。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通报批评的‘生丝大战’,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好端端的出口拳头产品,愣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竞价,最后便宜了小鬼子。搁着我是上级的领导,也会看不下去的。”
  邓宗白道:“没错,这次会上,罗翔飞专门提到了生丝大战的事情,还说咱们不能当败家子,哪家企业敢于违反统一部署,重装办一定要严查到底。”
  奚生贵道:“希望重装办能够说到做到吧。现在不少部属企业都下放给省里了,如果人家和省里说好了,为了抢业务,跟日本人降点价,我看罗翔飞也鞭长莫及,不一定能够处分得了。不过,咱们还是先老实一点,不要单独跟日本人妥协,省得成了出头鸟。如果别的企业降价了,重装办又奈何他们不得,咱们也就跟着降吧。”
  “明白,我会时刻保持关注的。”邓宗白表态道。
  类似于这样的对话,在其他企业也都进行过了。慑于重装办的淫威,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不敢违背重装办的统一安排。面对着前来洽谈分包业务的日商,企业领导们都是面露苦笑,声称在价格的问题上自己做不了主,需要请示上级。
  那本标准工时定额计算手册也没瞒过日本人的眼睛,不过在那本手册的第一页上,就印着这样一段话:为促进对外承接分包业务的顺利开展,展现我国企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打击随意哄抬工时定额、坑害外商的行为,特制订本标准。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还真是让人揪不住辫子。
  米内隆吉曾因此事前往重装办兴师问罪,问重装办是否组建了价格同盟。重装办的工作人员满脸都是无辜,解释道:“我们都是为外商着想的,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大家乱报价,岂不是哄抬价格了?”
  “可是,你们这是约定了一个不合理的价格。”米内隆吉恼道。
  “不是啊,我们规定的价格是进行过严格测算的,我们要求各家企业不得超过这个价格水平随便向外方报价,这不正是为你们外商着想吗?”对方睁着清纯的眼睛,明目张胆地说着瞎话。
  “那么,如果有哪家企业愿意在这个价格之下与我们合作,你们会不会干涉呢?”米内隆吉问道。
  工作人员很认真地回答道:“米内副总裁,我们这个手册里的工时计算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企业低于这样的工时定额与你们合作,肯定存在着欺骗现象,我希望你们能够及时举报,以便我们进行检查,并加以严肃处理。”
  “内田君,我们回去吧,完全没必要和中国人再讨论下去。”
  在日本厂商下榻的酒店里,碰了一鼻子灰的米内隆吉气呼呼地对内田悠说道。他已经看出来了,中国人显然是从生丝大战中汲取了教训,开始约束各企业自相残杀了。从他接触过的企业来看,各家企业对于这个重装办似乎还是有一些敬畏的,都不敢和重装办唱对台戏,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日本厂商还有什么利润可赚呢?
  内田悠没有像米内隆吉那样激动,他悠哉悠哉地说道:“米内副总裁,你不要总是这么性急嘛。我看过中国人编的这个工时手册了,即使按上面的计算方法,咱们的分包价格依然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恼火呢?”
  “我气愤的是中国人的这种伎俩!”米内隆吉道,“他们居然能够以政府的名义要求各家企业组成价格联盟,向我们报高价,这在西方世界里是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会受到惩处的。”
  “可这是在中国呀。”内田悠反驳道,“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有什么正当或者不正当的竞争可言呢?”
  米内隆吉瞪着内田悠,说道:“内田君,我们从日本出来的时候,你是说过的,说我们要尽量地分化中国企业,可现在这种情况,就是你说的分化吗?”
  内田悠笑得很从容,他招呼着米内隆吉坐下,说道:“米内副总裁,对付中国人,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耐心的,另外就是需要有一些技巧。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那你说说,你打算怎么解决问题?”
  “别着急,办法会有的。”内田悠说道,他话音未落,就听到房门被轻轻叩响了。他微微一笑,站起身前去开门,一边走一边对米内隆吉说道:“米内副总裁,你看,我的办法来了,让我们一起见见我的中国客人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