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451

  “瑞东,这样不好吧?”梁辰劝道,“阮厂长说过,重装办对咱们有恩,如果不是重装办给咱们机会,咱们全福公司哪有今天?现在重装办要求各家企业统一报价,咱们这里如果掉了链子,不是让重装办没面子了吗?”
  董岩也劝道:“瑞东,我觉得梁辰说的有理。重装办发这个文件,就是担心咱们国内的企业互相压价,最后让日本人占了便宜。这两年咱们浙江省出口的生丝价钱都压到什么程度了,不就是因为跟其他省竞争的结果吗?最后吃亏的都是咱们中国人。”
  “这有什么办法?”王瑞东道,“咱们中国人就这样,能怪人家吗?再说了,重装办定的这个价钱也太黑了,十多万的设备,给人家报30多万,日本人也不傻是不是?”
  “能卖高价,干嘛不卖呢?”董岩道,“就算是黑,那也是黑日本人的钱,对咱们中国是有利的。”
  “可是,如果照这个价钱,咱们根本就拿不到业务。同样的价,日本人干嘛不找海化设他们去做呢?”王瑞东道。
  董岩道:“这个文件提供的也只是一个指导价格,咱们的人工比海化设他们低,管理成本也低,所以价格上可以比他们略低一点。比如说吧,这样一个罐子,海化设报价估计是37万左右,咱们照着33万到35万报,还是有一点价格优势的。”
  王瑞东道:“如果我们报33万,那这桩业务就想都别想。姓郭的说了,要么就是20万,以后还有这样的业务,一年不少于1000万。要么他们就找那些国营大厂去了。”
  “这是诈你呢。”董岩说道,“国营大厂报的是30多万,他就算要压价,也压不到20万吧?”
  王瑞东道:“可是,如果那些大厂也降价了呢?”
  “我估计他们不敢。”董岩笃定地说道,“你既然说姓郭的是由李志伟陪着来的,他肯定去过海化设,而且肯定是在那里碰了一鼻子灰。马伟祥这个人我知道,他以下面的人横,但其实胆子小得很。像这种当出头鸟的事情,他肯定不敢干的。”
  要不怎么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呢,董岩作为与马伟祥发生过冲突的人,对马伟祥的了解还真不是一般的,他这番分析,与马伟祥的心理分毫不差。
  王瑞东听罢,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明天再去和姓郭的谈谈,如果他能再涨点价,咱们再落一点价,能接就接过来。这种送上门的业务,不做白不做,万一被人家抢走了,咱们哭都没地方哭去。”
  董岩无奈了,他毕竟不是全福公司的人,无法替全福公司做决策。他提醒道:“瑞东,这么大的事情,你最好还是和阮老板商量一下,不要轻易答应姓郭的。阮老板对重装办很有感情,不说什么国家利益之类的,就算是私人感情,他也不好去驳重装办的面子的。”
  “嗯嗯,我知道的。”王瑞东点头不迭。
  不过,当他和梁辰一块走出董岩的家门之后,话就完全不同了。他说道:“我姐夫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软了。什么重装办对我们有恩,其实就是拿我姐夫当个典型用用罢了,我们至于卖他们这么大的面子吗?”
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决于时间
  “老幺,楼下有你的电话。”
  “知道,谢了!”
  冯啸辰放下手里的书,出了房间,来到了宿舍楼的楼下,看到公用电话的听筒正在桌上放着。他接起电话,习惯性地说了一声:“你好,我是冯啸辰,请问您是哪位?”
  “冯处长啊,我是董岩,浙江省的董岩,你还记得我吗?”电话里传来一个带着东南沿海口音的声音。
  “哦,是董处长啊,不对不对,应当叫你董老板才对。”冯啸辰笑呵呵地应道。
  当初董岩下海就是他撺掇的结果,后来,重装办搞大化肥技术攻关,向全国的化工设计机构发出邀请,董岩也申请了一个课题,完成情况还非常不错。
  在过去几年中,董岩与冯啸辰有过一些间接的工作往来,逢年过节董岩还会给冯啸辰寄点海东的特产,以表心意。不过,冯啸辰因为平时联系过的人太多,不可能对每个人都热情回应,收到董岩寄来的东西之后,冯啸辰也就是写个明信片表示一下感谢而已,从董岩那边看来,就觉得自己可能并不入冯处长的法眼,人家不一定能够记住自己的大名了。
  听冯啸辰叫出自己过去的官衔,随后又改口称自己为董老板,董岩心中大暖,他连声说道:“没错没错,就是我,老董,冯处长记性真好,这么多年了还能记得我呢。”
  “呵呵,哪能忘了呀。”冯啸辰道,“对了,老董,你怎么把电话打到战略所来了,你听谁说我在这里的?”
  “是这样的,冯处长。”董岩解释道,“我是先把电话打到了重装办,听他们说你读研究生去了,这个电话号码是你们办公室那个小周给我的,让我中午或者晚上打过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冯处长休息。”
  冯啸辰道:“无妨的,我也没有午休的习惯。老董,你打电话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是有一点事情,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说。”董岩在那边开始有些犹豫起来了。
  冯啸辰琢磨了一下,觉得可能是涉及到董岩公司业务的事情,便说道:“你说吧,不过我可不一定能帮上你什么忙,我现在已经离开重装办了,有些事情不太适合说话。”
  “哦,是这样啊……”董岩语气有些虚了。
  “不过,有啥事你还是说说吧,说不定我能给你出点主意呢。”冯啸辰赶紧又把话给说回来了。他心想,看在老董给自己寄过几次海产品的份上,如果对方的麻烦不是特别大,那就帮他过问一下吧。
  董岩道:“冯处长,我想问一下,最近重装办下发了一个文件,是关于化工设备方面承接国外分包业务时候的工时定额标准的,这件事你了解不了解?”
  “嗯,这个我倒是了解。”
  “这件事,和冯处长你有关系没有?”
  “关系嘛……有一点点吧。”
  “我想了一下,这件事还是应该向冯处长你汇报一下。毕竟这是重装办的事,万一弄不好,对冯处长你有什么影响,那就不合适了。”董岩吞吞吐吐地说道。
  “对我有影响?”冯啸辰这才回过味来,合着老董不是来求自己办事,而是知道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前来通风报信的。唉,自己真是拿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光想着躲清静,没想到人家还是挺念旧情的。
  “老董,是什么事情,你说说看吧。分包业务这件事,老实说吧,其实是我建议重装办搞的,和我关系还挺大的。”冯啸辰终于实话实说了。
  “是吗?那就太好了!”董岩一下子兴奋起来,既然这事与冯啸辰关系很大,那么自己通风报信就是帮了对方的大忙,这也算是还了一个人情了。当然,冯啸辰对自己的情分可不是这一个消息就能够还清的,只能说是聊表寸心而已。
  “是这样的,前天……”董岩开始向冯啸辰叙述起来了。
  自从那天去找过董岩之后,王瑞东与郭培元又进行了几轮接触。涉世不深的王瑞东哪里是郭培元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对方摸清了底牌。郭培元以业务利润加上给私人的好处相利诱,使王瑞东答应了按照重装办要求50%的工时标准向池谷制作所报价。如上次所说的那种球罐,全福机械公司承诺以22万的报价承接,这个价格比海化设的报价足足低了15万。
  谈好价格之后,王瑞东向董岩做了通报,董岩当即质问王瑞东是否征求过阮福根的意见。王瑞东道:“那还用说,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问问我姐夫吗?”
  “可是,阮老板是怎么说的?”
  “他说由我定啊。”
  “你没说这是给日本人做的设备?”
  “说了。”
  “那么,你说了重装办的工时定额没有?”
  “我说那个干什么,那个关我们全福公司啥事?”
  “你……你怎么能这样!”董岩急眼了。
  原来,此时阮福根并不在会安,他因为老胃病犯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前往上海的大医院做手术去了。这个年代没有手机,阮福根这一出门,别人根本就无法联系上他,只有王瑞东知道他所住医院的电话,能够偶尔打个电话过去通报一下公司的情况。
  重装办下发涉外分包业务的工时定额标准,阮福根是不知情的。王瑞东隐瞒了这一点,光说有一桩业务,董岩算的造价是10万左右,对方乐意出22万来买,阮福根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在电话里,阮福根还结结实实地夸了王瑞东一通,说他会办事,并承诺业务做成之后,给他一个大大的红包作为提成。
  王瑞东拿到了阮福根的授权,公司里就再没有人能够阻拦他了。董岩跟他苦口婆心地说了一通大道理,王瑞东根本就听不进去。在他想来,董岩这种人和他姐夫一样,都是在旧体制下被洗了脑,凡事还要讲什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啥的。人家郭哥说了,外国人才不讲什么爱国主义呢,人家讲的都是自由。啥叫自由?能赚钱就是自由,能看小杂志就是自由,像郭哥那样潇洒就是自由。
  被郭培元洗过脑之后的王瑞东,打心眼里不服那个什么重装办,想到姐夫阮福根没事就念叨什么冯处长如何如何仁义,他就觉得不屑。那个冯处长好像和自己差不多岁数吧,凭什么在姐夫心目中,冯处长就是英明睿智光芒无限,自己则是顽劣懵懂,需要姐夫没事就扇几耳光教教做人。这一回,自己替公司拉个千儿八百万的业务过来,看姐夫还能说啥。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瑞东哪能理会董岩的规劝,他向郭培元保证,只要日本人过来,立马就可以签合同。郭培元闻讯大喜,连夜买火车票赶回京城去向内田悠汇报。他只是一个掮客,签合同这种事情,还得由池谷制作所这边的人来办,郭培元需要从京城陪同日本人一块过来。
  郭培元这样着急也是有道理的。他已经了解到,王瑞东答应这个价格,是向阮福根隐瞒了一些事情的。阮福根目前正在上海,处于耳目闭塞的状态。如果阮福根回来,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件事没准还会出些变故,因为王瑞东说过,阮福根对重装办的官员一直心存感念,让他知道此事与重装办的要求相悖,没准这个乡下农民会傻乎乎地拒绝与日方合作的。
  郭培元想,只要趁着阮福根不在的时候,与全福公司签了合同,这件事就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了。重装办要逼迫全福公司毁约,那么就涉及到合同赔偿的问题,无论由谁来出这些赔偿金,重装办都得灰头土脸。而如果重装办默许了这桩交易,马伟祥他们就有理由去要求降价了,你管不住乡镇企业,拿我们这些国企来顶缸算怎么回事?我们亏损了,由谁负责?
  一切都取决于时间,机不可失!
  董岩劝不住王瑞东,又联系不上阮福根,情急之下,便决定赶紧向冯啸辰报信了。他原先并不知道这件事与冯啸辰有多大关系,只是觉得涉及到重装办的事情,不向冯啸辰报个信未免太不仗义。他也担心万一王瑞东与对方签完合同,而国家又要追究此事,全福公司会有麻烦,他与阮福根也有这么多年的交情,怎么能看着全福公司往坑里跳而无动于衷呢?
  听完董岩的叙述,冯啸辰的背心也有些凉意了。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郭培元搞的这一手,算是釜底抽薪。如果全福公司和池谷制作所签了合同,自己再去阻止就很困难了。而且如果真的要动用行政力量对全福公司进行惩罚,也会让马伟祥这些人看了笑话,要知道,几年前重装办树起阮福根这个典型,可是把马伟祥等人得罪得很苦的。
  “老董,你跟王瑞东说,国家的要求是绝对不容许违背的,他如果敢跟日本签约,全福公司就会惹上麻烦。你让他务必要向阮福根说明这一点,我相信,以老阮的为人,他不会同意这样做的。”冯啸辰说道。
  董岩道:“我会说的,不过,冯处长,王瑞东这家伙被他姐姐和姐夫宠坏了,天不怕地不怕,我就担心你这些话不管用啊。等老阮回来,合同都已经签了,到时候可就晚了。”
  冯啸辰道:“你能拖住他多久,就拖住他多久。我马上赶过去会一会这小子,娘的,我就不信收拾不了这个小屁孩了!”
  “好的好的,冯处长,你赶紧过来吧!”董岩应道。
  放下电话,董岩松了口气,旋即想起一事:冯啸辰说王瑞东是个小屁孩,可他自己好像也就是20郎当岁吧,谁算是小屁孩呢?
第四百七十一章
离了国家你啥都不是
  “老邓,我跟你说,这事乐子大了!”
  “你说什么,那个阮福根跟日本人签了合同,把重装办的那个标准当手纸擦屁屁了?”
  “可不是吗,罗翔飞他们自己树的典型,回手给罗翔飞来了个大耳光,你说可乐不可乐?”
  “老马,你这消息可靠吗?”
  “那还能不可靠?日本人马上就要到海东来了,最迟下周他们就会签合作协议。”
  “老马,我怎么觉得,这件事和你有点关系啊?”
  “哈哈,老邓,造谣是要有证据的!我充其量也就是给他们指了条路而已,这帮私人老板,见了腥味哪有不往上凑的。”
  “唉……”
  放下电话,新阳二化机的副厂长邓宗白来到厂长奚生贵的办公室,向他转述了马伟祥通报的消息,然后叹了口气,说道:“这事闹的,咱们这些国企在这死咬着不降价,这些私人企业先把价钱降下去了,这是弄啥呢。”
  “私人企业可不就是这样吗,鼠目寸光。”奚生贵不屑地说道。
  邓宗白道:“老奚,这样一来,咱们恐怕也得降价了吧?要不这些分包的活,可就落不到咱们头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