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451

  “第一次。”冯啸辰笑道。
  “废话,我当然知道你是第一次!”冯飞没好气地斥道,“如果你经常这样干,那就奇怪了。”
  冯啸辰道:“二叔,我的感觉是,卖火炮和卖设备也没啥区别,不外乎就是谈判嘛,比技术、比质量、比价格,这些都有优势,当然就能够卖得出去了。”
  “我觉得没这么简单。”冯飞嘟囔道,“如果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过去就卖不出去呢?”
  “那是因为你们根本没卖过东西啊。”冯啸辰道,“早些年,你们是按国家计划生产,生产多少,由国家调走多少,你们连啥叫客户都不知道。这几年,军工生产体制有所变化,军方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装备,而是要挑一挑质量和价格了,结果你们东翔厂就瞎了,闹得差点关门大吉。”
  “你这样说……好像也有点道理。”冯飞承认了。在冯啸辰去东翔厂之前,东翔厂也派了许多人出去跑业务,想靠做民品来改善经营状况,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大家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就是东翔厂的确不会做生意。
  “二叔,这趟到非洲,我还有其他的业务要办,卖火炮只是顺带帮你们的忙,你们可别有太大的期望。”冯啸辰给冯飞打着预防针。他从后世的经验中知道中国的武器出口状况还是不错的,但具体到这个年代,以及这一次的非洲之行,能不能有所斩获,他可不敢保证,这一点是需要事先向冯飞说明的。
  冯飞一听就急眼了,瞪着冯啸辰道:“啸辰,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一次是董老专门叮嘱的事情,你如果办砸了,以后回去怎么向董老交代?还有,厂里派我出来,也是因为你的缘故,如果你没把事情办成,厂里会怎么看我,又会怎么看你?”
  “不会吧,二叔,我只是随便说一句的事情,你们就讹上我了?”冯啸辰目瞪口呆,他从来也没有对董老许诺过一定能够成功,可听冯飞这个意思,好像自己不把这件事办成就不行似的。
  “怎么是讹你呢?”冯飞毫不屈服,“你这次出来,不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谁说我是为了这件事?”冯啸辰满脑门子官司,“二叔,我是代表重装办出来的,我是来谈装备出口的,你们这个火炮只是顺带好不好?”
  冯飞道:“是你弄反关系了,你这次出来是董老安排的,主要任务就是卖火炮,顺带才是卖你们那些什么装备。所以你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火炮这方面,否则,别说董老不放过你,我都不会放过你。”
  “呃……二叔,我明白为什么东翔厂要派你出来了。”冯啸辰苦着脸说道。这分明就是派了一个人来监督自己嘛,还说什么是要请自己帮忙。
  如果换成其他什么人,恐怕也没资格这样要挟冯啸辰,但冯飞就不同了,他是冯啸辰的叔叔,对冯啸辰说话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安排这样一个人来盯着冯啸辰,冯啸辰还真不便把军方的事情放在一边了。
  “二叔,这样吧,我会尽我的全力帮着你们把火炮卖出去的。不过,做生意有做生意的套路,尤其是武器交易,要迂回,不能直截了当,你明白吗?”
  “这个我不懂,总之,厂里交代下来的事情,我必须完成。至于怎么做,那就是你考虑的问题了。不行不行,我有时差了,得睡一会。”
  冯飞得意地说罢,便闭眼假寐起来。冯啸辰看着冯飞闭着眼,眼睫毛却不断忽闪着的样子,只能长叹一声。
  唉,这算是被人讹上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为什么没有中文
  飞机降落在阿瓦雷首都兰巴图,盖詹和秦重的厂长贡振兴各自带着一干下属在机场迎接。众人进行了短暂地寒暄过后,便分乘几辆车前往巴廷省。冯啸辰虽然是与盖詹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但级别不够,只能与大多数人一起坐在大巴车上。盖詹陪着机械部与外贸部的两位司长坐着小轿车,一路畅谈中阿友谊不提。
  路上的风景乏善可陈,冯啸辰在前一世没少来过非洲,看到这样的景象自然是没什么兴趣的。倒是王根基、吴仕灿、冯飞等人坐在车上,看着外面的一切都觉得新鲜,不时还惊叹几声什么,似乎是把一路的辛苦都给忘记了。
  从兰巴图到巴廷的路途并不远,车队在勉强还算过得去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来小时,前面已经隐约能够看到工厂的模样了,那标志性的大炼铁高炉显示着那正是大家要去的巴廷钢铁厂。再开近一些,扑入人们眼帘的,便是缤纷的彩旗,还有大红的条幅,有的上面写着英文,有的则写着一种大家都看不懂的文字,据陪同的秦重工作人员介绍,那是阿瓦雷的本地语言,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够认得。
  巴廷钢铁厂的厂长、总工以及负责1700毫米热轧机建设的秦重方面的人员都在厂门外迎接众人的到来。一通乱哄哄的互相介绍和致意之后,冯啸辰被带到了秦重总工胥文良和副总工崔永峰的面前。这条热轧生产线的总设计师是崔永峰,在设备制造出来之后,他便随着设备一起来到了阿瓦雷,负责指导现场的安装和调试,在这里已经呆了好几个月时间了。胥文良是前几天才从国内过来的,帮助进行了设备的最后检验,然后便留在这里等着参加投产仪式。
  “胥总工,祝贺你啊,夙愿得偿了。”
  冯啸辰一边与胥文良握手,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到秦重去的时候,就听胥文良说过,此生最大的愿望就能够自己设计一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热轧生产线。现在这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胥文良的愿望应当算是实现了。
  胥文良满脸是幸福的笑容,他摆着手说道:“冯处长,可不能这样说,这条生产线主要是永峰设计的,我只是当个顾问而已。不过,我也想清楚了,咱们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是光靠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够办到的。永峰他们这一代做出来的成绩,也是我们的成绩。要说起来,我们能够有今天的成绩,还多亏了冯处长呢。”
  “哪里哪里,我对冶金是完全是门外汉。”冯啸辰谦虚道。
  胥文良笑道:“冯处长如果说是门外汉,那这门里恐怕也没几个人敢呆着了。我们用来和三立制钢所交换专利的那些技术,可都是在冯处长的启发下搞出来的,冯处长应当没有忘记吧?”
  冯啸辰道:“我只是出了几个主意而已,直接把这些想法转变为技术的,不还是胥总工和崔总工吗?”
  和胥文良打完招呼,冯啸辰又转身了崔永峰。他伸手去与崔永峰握手的时候,不禁吓了一跳,只见崔永峰整个人瘦了一圈,原先黝黑的头发如今已经白了一半。他惊愕地问道:“崔总工,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头发都白了?”
  “是吗?”崔永峰不在意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头,然后笑着说道:“我家妞妞前一段时间看童话,说有个写童话的老爷爷,写字没有墨水的时候,就从头发里挤一点黑墨水出来,久而久之,黑头发就变成了白头发。估计我也是这样吧,画图纸的时候没有墨水了,就从头发里挤一点出来。”
  “崔老师这两年几乎每天都熬夜,又要做总体设计,又要和工人一起讨论生产工艺。尤其是这几个月在阿瓦雷调试设备,每天连4个小时睡眠都没法保证,头发可不就白了吗?”站在崔永峰身边的一位女技术员用不满的口吻向冯啸辰说道。冯啸辰认得,此人叫吴丹丹,是崔永峰的助手,估计平时没少为了生活上的事情与崔永峰拌嘴吧。
  “没办法,压力大啊。”崔永峰被吴丹丹揭了老底,只能叹着气对冯啸辰说道,“这个项目,阿瓦雷方面交给中国做,他们国内很多官员和业内的人士都是颇有微词的。我到巴廷来的这段时间,就不止一次遇到有人质问我,说我们中国的产品质量到底行不行,技术上是不是可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只要稍微出一点差错,都会成为别人的话柄。胥老师把这个项目交给我负责,你说我能睡得踏实吗?”
  “现在情况怎么样?设备的投产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拍着胸脯说道:“绝对不会有问题,我带着人已经反复检查过几十次了,胥老师也亲自检查了两遍,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我们这条生产线,融合了西德克林兹和日本三立制钢所的技术,又加进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国际80年代早期的标准,质量方面也是没说的,每个环节都可谓是精益求精。我们向冶金部和重装办都是做过保证的,要让这条热轧生产线成为中国装备在非洲的一个标杆。”
  “没错,咱们的确得让这个项目成为我们的一个标杆。”冯啸辰点头说道,说罢,他抬手指了一下头顶上的横幅,问道:“崔总工,我倒有个疑问,明天就是设备投产庆典,为什么这些横幅没有中文?”
  “中文?”崔永峰一愣,他显然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抬头看了看,然后说道:“这可能是因为阿瓦雷这个地方也没多少人懂中文吧?你看,这些横幅主要是两种语言,一种是阿瓦雷语,是写给本国人看的,另一种是英语,英语本身也是阿瓦雷的官方语言之一,另外就是为了给前来采访的外国记者看。阿瓦雷对这条生产线的投产非常重视,明天的庆典请了好几家西方媒体来报道,西方媒体的记者肯定是懂英语的,但中文就没有必要了。”
  “谁说没有必要?”冯啸辰道,“这条生产线是我们制造的,代表着中国装备工业。而到举办庆典的时候,外人看不到任何中国元素,这些条幅的内容也仅仅是庆祝生产线投产,却只字不提生产线是由谁提供的。照这样的宣传口径,有谁知道咱们中国人能够造出一条物美价廉的热轧生产线呢?”
  “有道理啊!”崔永峰一拍大腿。他是个搞技术的人,不太关注营销方面的事情。这一次巴廷钢铁厂准备的条幅只有英阿两种文字,没有中文,崔永峰也是朝着最体谅对方的方向去思考的,丝毫没有想过这样做是不是亏待了中国。现在听冯啸辰一分析,崔永峰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吗,自己满心想着通过这个项目展现中国的工业水平,可人家压根就没给你机会啊。
  “冯处长,依你看,咱们该怎么做?”崔永峰问道。
  冯啸辰道:“不行,这件事我要去和盖詹交涉一下,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蒙混过去了。”
  冯啸辰说干就干,他先找到王根基和吴仕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王根基一听就炸了,嚷嚷着要和盖詹算账。吴仕灿稍微老成一点,但也对此表示了不悦。三个人一道去找带队的机械部司长说了一通,司长有些吃不准这件事的分寸如何拿捏,索性把权力交给了冯啸辰一行,让他们以重装办的名义去与盖詹交涉,并称具体到需要他出面的时候,他再说话也不迟。
  冯啸辰原本也没打算让司长去和盖詹扯皮,以他的经验,官员们在涉及到外事的问题时,都是比较谨慎的,或者说得更愤青一点,那就是缺乏骨气。这也难怪,中国官方一直都有“外交无小事”的说法,只要是涉外的事情,大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个地方没处理好,闹出外交纠纷。在这方面,冯啸辰绝对是个另类,在他穿越之前的年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已经非常普遍,涉外的事情也没那么敏感了,国人已经能够平等地与外商进行沟通,无论是谈判还是斗争,大家都有底气了。
  “盖詹部长,能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吗?”
  冯啸辰带着王根基来到盖詹的面前,彬彬有礼地问道。
  “当然可以。”盖詹满脸堆笑,“亲爱的冯先生,刚才在机场我没有来得及和你多聊,你现在好吗?”
  “我一切都好。”冯啸辰随口应道,“盖詹部长,我希望等到庆典过后,我们可以找时间再单独地聊一聊。不过现在,我有一件与庆典相关的事情,想向你询问一下。”
  “好的,你请问吧。”盖詹说道。
  冯啸辰道:“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们挂出来的条幅上只有阿瓦雷语和英语,却没有中文呢?”
  “中文?”盖詹如刚才的崔永峰那样有些懵,他下意识地问道:“为什么要有中文呢?”
  “因为这条生产线是中国制造的。”冯啸辰回答道。
第四百八十八章
盖詹的野望
  “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啊。”
  盖詹不在意地回答道,“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于你们中国的技术以及工人们的敬业精神都是非常佩服的,这就足够了。至于横幅上的文字,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参加庆典的人员的需要,在阿瓦雷,认识中文的人是非常少的,即使是用中文写出来,也没人看得懂。”
  冯啸辰笑笑,问道:“那么,盖詹部长,你懂中文吗?”
  “不懂。”盖詹很直接地回答道。
  冯啸辰随手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本中文书,递到盖詹面前,问道:“那么,你知道这本书是用什么文字写的吗?”
  盖詹只扫了一眼,便说道:“这是中文,我当然知道。”
  “这不就行了吗?”冯啸辰笑道,“我并不需要来宾们认识横幅上写的是什么,我只需要他们知道上面写的是中文就可以了。另外,你们目前挂出来的条幅上没有说明这条生产线是由中国企业建造的,这是一个失误。我建议你们把条幅的内容改成:热烈祝贺巴廷钢铁厂引进中国1700毫米热轧机胜利投产,我觉得这样的内容更为准确。”
  盖詹明白过来了,他问道:“冯先生,你的意思是说,你希望来宾能够注意到设备的提供方,或者说,你希望把这次庆典当成你们中国企业的一次广告。”
  “你这个理解非常正确。”冯啸辰表扬了盖詹一句,不过盖詹听到耳朵里却并不觉得舒服。他好歹也是一个工业部长,而且岁数也比冯啸辰要大出了一倍,冯啸辰这个夸奖,倒像是小学老师在夸奖自己的学生一般。
  “可是,冯先生,这样是不是显得太突出贵国的作用了?”盖詹道,“这毕竟是我们阿瓦雷共和国的活动,我们会邀请贵国的官员和总工程师在主席台上就座,但要说连条幅都改用贵国文字,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冯啸辰摇着头说道:“不,恰恰相反,盖詹部长,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可以说一句事实,巴廷钢铁厂的这个项目,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利润,尤其是在我们支付了高额的技术咨询费用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递给盖詹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盖詹只觉得身体激灵了一下,他当然听得出冯啸辰的暗示是什么,因为冯啸辰所说的高额咨询费,恰恰是进了盖詹自己的腰包的。冯啸辰的意思很明白,你拿了我们的钱,就得给我们干活,否则的话……
  其实盖詹也知道冯啸辰的话是胡扯,中方以技术咨询的名义支付给盖詹的钱,不过是区区30多万美元,相比一条热轧生产线的价钱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零头,根本谈不上是什么高额。这笔咨询费是支付给一家咨询公司的,这家咨询公司是由盖詹推荐的,表面上老板是盖詹的一个亲戚,实际的持有人则是盖詹自己。这种行贿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并不稀罕,不过盖詹是个老实人,心理素质没那么好,拿了钱总觉得有些不踏实,所以才会被冯啸辰的暗示给吓着。
  “冯先生,我认为……”盖詹支吾起来了,他想找个合适点的理由来搪塞一下冯啸辰,一时间又找不着。
  冯啸辰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盖詹部长,我指出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是把巴廷钢铁厂的这个项目当成了在非洲开拓市场的一次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非洲各国认识到中国的技术实力,进而愿意从中国引进技术。如果这一次的庆典上不能突出中国的技术,那我们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
  “这一点我能理解。”盖詹硬着头皮说道,“可是,如果我们太强调中国在这件事情里的作用,我们内阁的重要性就被淡化了,我想我们的首相是会觉得不高兴的。”
  “我听说你们的首相任期已经快满了,盖詹部长有必要如此在乎他的想法吗?”冯啸辰笑呵呵地说道,“事实上,我认为盖詹部长你本人就具有成为首相的潜质,如果你能够成为阿瓦雷的新首相,我想我们双方的合作肯定会更愉快一些的。”
  冯啸辰的话一出口,盖詹便吓得脸色苍白,他左右看看,发现没人关注他们俩,这才稍稍放心。他压低声音说道:“冯先生,你可不能随便这样说,我只是一个政府部长而已,怎么敢觊觎首相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呢?”冯啸辰道,“如果盖詹部长有更多的业绩,再如果你能够得到邻国官员的广泛支持,而且你又有足够的经费来运作此事……”
  盖詹只觉得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可不是吗,一个不想当首相的部长不是好部长,盖詹自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部长,他为什么就不能成为阿瓦雷的新首相呢?说到业绩,其实巴廷钢铁厂新落成的这条热轧生产线,就是盖詹的业绩。如果他能够促成更多的建设项目,那么他的业绩将会更加辉煌。至于说得到邻国官员的支持,这一点盖詹就有些弄不明白了。
  “盖詹部长,我认为,你应当在明天的庆典上强调这条生产线的投产是阿瓦雷与中国紧密合作的结果,而促成这一合作的,除了你盖詹部长,还能有谁呢?在明天的庆典之后,我希望你能够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其他国家的官员们介绍中国的工业装备,一旦他们通过盖詹部长你的介绍,与中国形成了合作,他们肯定会感谢你的。”冯啸辰给盖詹灌着迷魂汤。
  “可是,如果这些国家需要工业装备,他们肯定会优先向欧洲企业采购的。”盖詹提醒道。
  冯啸辰道:“恐怕不一定吧?盖詹部长,你想想看,你们阿瓦雷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从中国引进这条生产线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