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451

  岩崎直弘对着手下大声地命令道,全然没有了平日里那份淡定的模样。
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
  田雄哲也和内田悠接到消息就赶过来了。岩崎直弘把杜晓迪留下的检测报告递给田雄哲也,田雄哲也只看了一小段,就颓然地瘫坐下去了:
  “怎么可能,居然是钢材成分出错了!”
  这几天,田雄哲也和他的小伙伴们猜测过各种事故原因,也进行了反复的查证,但有一个方面是他们没有质疑过的,那就是钢材本身的问题。按照设计,分馏塔的底座使用的是40号铬钼结构钢,这种钢材由日本仙户制钢所生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钢结构,池谷制作所过去的很多工程也都使用过这种钢材。
  仙户制钢所是日本的一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已经有90年的历史,在日本国内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田雄哲也从来也没有怀疑过仙户制钢所生产的钢材会有什么质量问题,他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是完全按照仙户制钢所提供的材料成分和技术指标来进行结构受力计算的。这些天,他和小伙伴们把模型算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参数都反复核对过,唯有钢材的技术数据,他们从未怀疑。
  可眼前的这份报告,言之凿凿地声称分馏塔的底座用钢成分与仙户制钢所声称的40号铬钼结构钢存在严重差异,其中铬的含量低了三分之一,钼、钛、锰、钒之类的比重也有差异,而且都是偏低。至于这意味着什么,田雄哲也心里像明镜一般透亮。
  特种钢材与普通钢材相比,多出来的就是钢材里含的各种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比铁要贵得多,所以合金元素的比例越高,钢材的价格也就越高。如果一种钢材中声称自己含有1%的铬,而实际上只有0.7%,那么它的价格就是虚高的,而与此同时,它的各种性能也必然达不到指定的要求。
  最关键的是,钢材的型号与焊接时使用的焊料是要相互匹配的,分馏塔的底座焊接工艺要求使用74号焊丝,就是因为这个底座是使用40号铬钼钢制造的。如果钢材中各种合金元素的比例与40号铬钼钢不同,那么焊丝的选择也得相应地改变,否则就无法达到最优的熔接效果。
  分馏塔的倾倒,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受力超过底座的设计强度,二是底座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这些天,田雄哲也他们做了大量的计算,确定在更大的风力条件下,分馏塔底座的受力也不会高于设计强度,所以原因就只能是从后一条去查了。
  底座在受力条件下焊缝开裂,说明焊缝的强度不足。田雄哲也怀疑是工人操作有误,或者是用错了焊丝,但却万万没有想到,问题居然在于钢材成分有误,说好的40号铬钼钢,其中的铬钼含量居然不够。
  田雄哲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多日,各种数据都已经刻在脑子里了。他一看分析报告,就意识到这份报告是真实的,因为它完美地解释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如果照着报告上的数据来计算,那么结果就与现实完全吻合了。
  “难道是钢材用错了?”内田悠问道。
  “这不可能,所有的钢板上都有拓印上去的标号,切割之前是要进行核对的。”岩崎直弘断然否认,分馏塔底座是在工地上放料建造的,如果说是钢材用错了,就意味着是他的锅了。
  田雄哲也摇了摇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调查的时候专门查过钢材的放料记录,型号并没有差错。”
  “那么……难道是仙户制钢所的钢材有问题?”内田悠脸色有点白,这可是一个很骇人听闻的猜想。
  “这不可能吧,仙户制钢所……怎么可能出这种错?”岩崎直弘也认为内田悠的猜测过于离奇。谁不知道,仙户制钢所在日本可是一块金字招牌,钢材上仙户的Logo几乎就是品质的保障。任何一个在日本做工业的人,宁可怀疑自己中午吃的饭团其实不是米饭而是面疙瘩,也绝对不会怀疑仙户的钢材会有质量问题。
  “那么,就是这份报告有问题了?”内田悠又说道,“也许中国人只是拿了一份假报告来诈我们,目的是让我们替他们澄清。”
  田雄哲也道:“这也不可能,我们做一个检测是很容易的,只要到现场去取点样……这样吧,我先让助手去做一下钢材成分的检测,看看结果再说。如果真的是仙户的钢材出了问题,那……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在佩罗市的一个宾馆里,杜晓迪正在向冯啸辰报告着自己与岩崎直弘交涉的情况。冯啸辰是昨天才匆匆赶到的,杜晓迪拿去向岩崎直弘兴师问罪的那几份报纸,也是他翻译了之后交给杜晓迪的。
  原来,在杜晓迪与王瑞东离开京城之后,冯啸辰便接到了外交部门转过来的情况通报,说墨西哥当地报纸在诽谤中国技术工人的水平。冯啸辰看到这些报纸的传真件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猜测已经应验了,日本人果然在栽赃甩锅。再往后,已经抵达墨西哥的杜晓迪打来电话,惴惴然地报告说自己发现日本人使用的钢材存在成分对不上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检测的时候搞错了。
  “哈哈,对不上就对了!”冯啸辰在电话里就笑喷了。这个年代,全世界都在相信日本神话啊,谁能想到20多年后会爆出那么多日企造假的丑闻。按照后世披露出来的情况,仙户制钢所在钢材数据上造假的事情,此时已经发生好几年了,只是盛名之下,没人会往这个方面去质疑。也就是富有经验的杜晓迪,能够凭着一丝细微的颜色差异,猜测出钢材成分有异,这才专门找地方去进行检测。换个其他人,哪会想到这一点呢?
  “你是说,仙户的钢真的有问题?”杜晓迪听到冯啸辰的话,也是惊得目瞪口呆。她是干电焊这行的,又在日本培训过,对于仙户制钢所的大名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时下正值“日本制造”如日中天的时候,让她去怀疑日本的钢材有问题,这实在太颠覆她的三观了。
  “相信你的检测结果,这一次的问题,的确就是钢材问题!”冯啸辰说道。
  “那好吧,我把这个情况向他们通报一下。”
  “不忙……”冯啸辰脑子里灵光一闪,连忙吩咐道:“晓迪,你先不要声张,等我过去再说。”
  “什么?你过来?”
  “没错,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可就太可惜了!”
  冯啸辰说走就走,他通过外交部的关系紧急办了签证,同样经美国转机赶到了墨西哥。到达佩罗市之后,他设法找到了前几天那些诋毁了中国工人的报纸,把上面的相关内容翻译出来,然后交给杜晓迪,对她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接着就在宾馆里等着看后面的好戏了。当然,这场戏演到最后,他这个总导演是要粉墨登场客串个角色的。
  “啸辰,你怎么就确信日本的钢材会出问题呢?”
  杜晓迪汇报完情况,依然有些忐忑地向冯啸辰问道。那块钢材,她反复检测了四五遍,直到万无一失,才出具了检测报告。但饶是如此,她还是觉得自己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弄错了,原因无它,那就是日本人怎么可能会出错呢?
  “日本人凭什么就不会出错呢?”冯啸辰反问道。
  “因为……”杜晓迪无语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日本人多精细啊,日本人多敬业啊,日本人……鞠躬的时候多虔诚啊。
  冯啸辰笑道:“晓迪,其实日本人也是人,是人就会出错。但日本人与其他人又有不同,那就是这个国家处在一个地震频发的海岛上,形成了一种极其悲观与充满危机感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让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一旦犯了错误,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隐瞒,然后是推诿,到这些都做不到的时候,他们就会以极端的方式去逃避。”
  “嗯,好像是有点这个意思。”
  杜晓迪想起自己在日本的那些日子,感觉周围的日本人的确有点像冯啸辰描述的那样。
  “日本经济正在面临着转折,广场协议的恶果开始呈现,整个日本社会都将进入停滞,在这个时候出现广泛的造假行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池谷制作所即使认识到了钢材的质量问题,也会选择三缄其口,不会公之于众。因为一旦仙户制钢所的问题暴露出来,池谷制作所此前做过的工程质量也会遭到质疑,这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了的损失。”冯啸辰分析道。
  杜晓迪道:“那咱们要把这份报告公布出去吗?”
  “当然不能公布。”冯啸辰道,见杜晓迪一脸诧异的样子,他又笑着说道:“日本人造假坑害墨西哥人,关我们啥事?我们抓住了他们的把柄,就得好好利用利用,得从他们身上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日本人要想保密遮丑,我会成全他们,不过嘛,封口费可得好好算算哟。”
  “啸辰,你也太阴险了!”杜晓迪半嗔半怒地斥责道。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池谷的封口费
  “杜小姐,非常感谢你提供的检测报告,我们对杜小姐的认真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为了表彰你的工作态度,我已经向岩崎先生提出建议,给你个人单独发一份5万日元的奖金!”
  岩崎直弘的办公室里,内田悠满脸笑容地对杜晓迪说道。
  这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杜晓迪刚回到工地,就得到通知,让她一个人到岩崎直弘那里去谈话。她走进岩崎直弘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屋里除了岩崎直弘之外,还有内田悠和田雄哲也。因为知道杜晓迪懂日语,所以他们把翻译给打发走了,以免人多口杂。
  时下日元已经升值,而人民币则进行了政策性的贬值,5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2000多元,是中国国内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这样一笔奖金,如果落到毕建新这样的工人头上,的确算是一笔大钱了,但相对于杜晓迪在这件事情中的作为而言,就是微薄得令人齿冷。
  想想看,田雄哲也他们一干技术人员,从日本飞到墨西哥来,折腾了十天时间都没有找出事故的原因,而杜晓迪单枪匹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贡献的价值恐怕是500万日元都无法买到的。内田悠提出用区区5万日元来作为奖励,这其中的奥妙就值得人玩味了。
  杜晓迪本性单纯,并不擅长于这种商场上的勾心斗角,不过,与冯啸辰在一起相处了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地,也长了不少社会见识,不再是10年前那般天真呆萌了。对于内田悠的话,她只是还以微微一笑,说道:“内田先生,奖励之类的,就免了,我只是关心池谷制作所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对于此前由于内田先生说话不严谨而给墨西哥媒体造成的误解,池谷制作所打算如何进行澄清。”
  “正如杜小姐所说,墨西哥媒体上的报道,只是一种误解,如果刻意去进行澄清,反而容易导致一些新的质疑。此外,杜小姐提供的检测报告是真实无误的,但这份报告并不能证明电焊人员对这次事故不负有责任,我们要进行澄清,也是缺乏依据的。”内田悠脸上笑容不减,但说话的内容却是毫不示弱。
  “是吗?”杜晓迪笑了,“钢材成分有误,意味着此前的焊接工艺规范是不正确的,使用74号焊丝并不能产生出最佳的熔接强度,这一点,田雄先生应当清楚吧?”
  “嗯嗯,的确不是最佳,不过,我们重新计算过,即使是钢材成分有偏差,使用74号焊丝也是能够保证所需强度的。”田雄哲也红着一张脸回答道。
  他是搞技术的,并不擅长于说谎。事实上,他昨天已经带着手下对钢材进行过检测,又根据检测出来的钢材成分配比计算过,确定焊缝开裂的原因就在于焊丝与钢材不匹配,导致熔接强度不足。
  他把这个结论告诉了内田悠和岩崎直弘,但这两位都要求他不得泄露这个结果,而是要一口咬定这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一旦这件事暴露出来,对仙户制钢所的损害不说,池谷制作所也是会受到连累的。
  内田悠今天约谈杜晓迪,就是想把这件事糊弄过去,拿几万日元堵上杜晓迪的嘴,让她不要声张此事。在他想来,杜晓迪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电焊工,凭空多拿到一年的工资,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哪里还会计较其他的事情。可他不知道,杜晓迪并非一个电焊工,而是一名高校副教授。杜晓迪的工资不高,一年也就是2000元左右,可她有一个身家过亿的老公,就连她父母,凭着在通原的春天酒楼里所拥有的股份,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拿2000块钱来封口,你他妈是寒碜谁呢?
  “田雄先生,这就是你们得出的结论吗?”
  听到田雄哲也的狡辩,杜晓迪的笑容更灿烂了。她原本就是漂亮姑娘,现在年龄大了一些,又多了几分少妇的风韵,展颜一笑,的确是让人觉得春风满面。不过,她随后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感觉到寒意袭袭,一种不妙的感觉笼罩了几个日本人的身心。
  “如果田雄先生和你们的技术团队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实在是让人对池谷制作所的技术水平感到担忧。钢材中的铬含量偏低,使用74号焊丝无法保证焊层中形成预期的晶格结构,这样焊层的抗拉伸力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方面的计算模型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难道田雄先生从来也没有看过这方面的文献吗?”
  “文献……”田雄哲也愣住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当然是要成天和文献打交道的,可眼前这个女工,居然也提文献的概念,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吗?他扭头看了看岩崎直弘,发现对方也是一脸惊愕,不明白眼前出了什么岔子。他再回转头,用试探的语气问道:
  “杜小姐,你不是中国派来的电焊工吗,你怎么会了解这些?”
  “我当然是一名电焊工。”杜晓迪答道,“作为电焊工,研究焊接工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关于高铬钢焊接工艺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发表在焊接学报上,其中主要讨论的就是关于焊层晶格结构与抗拉伸强度的关系问题,田雄先生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我回国之后可以给你邮寄一份复印件。”
  “焊接学报,焊层晶格结构与抗拉伸强度的关系研究……那篇文章我看过,那位作者名叫杜……我的天啊,你不会就是中国京城工业大学的杜晓迪教授吧!”
  田雄哲也下意识地站起了身,用手虚指着面前的杜晓迪,眼睛里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杜晓迪说的那篇论文是去年发表的,在国际焊接领域里曾掀起了一场小小的波澜,田雄哲也是干这行的,哪能不知道这篇文章。
  记得当初他还跟手下感慨,说这样好的一篇文章居然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真是让人叹服。他当时就记下了作者的名字,想着有朝一日去中国出差的时候,可以顺便去拜访一下。不过,在他想来,这个名叫杜晓迪的研究人员,应当是一名老学者,最不济也应当是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可谁能想到,这个杜晓迪居然是一位漂亮的青年女学者,而且此时就坐在他的面前。
  “田雄君,你说什么?”内田悠有些懵了,他看着田雄哲也问道。
  田雄哲也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暗自揶揄自己太迟钝了。杜晓迪只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就能够发现钢材有问题,而且提交了如此专业的一份检测报告,这岂是一个普通电焊工能够做到的?人家敢把报告提出来,显然就是知道这份报告的份量的,自己还在人家面前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不是上赶着送脸被人打吗?
  如果他此前能够稍稍理智一点,岂能想不起来杜晓迪这个名字他是见过的,发表在焊接学报上的那篇文章,显示出杜晓迪是一位精通焊接工艺与力学计算的行家,这样一位行家出手了,哪还有他抵赖的余地。
  “内田君,我们不用再隐瞒什么了,这位杜女士,是全球排得上号的焊接技术权威,我们现在用的其中一个模型,就是杜女士提出来的。她既然已经分析了钢材的成分,自然知道了这次事故的真实原因。在她面前否认这个事实,是毫无意义的。”田雄哲也用一种沮丧的语气向内田悠说道。
  内田悠一怔,随即转回头来,用鹰隼一般犀利的目光盯着杜晓迪,质问道:“原来杜女士并不是一名电焊工,而是一名技术专家。那么我想问问,你隐瞒身份潜入我们的安装工地,有什么动机?”
  杜晓迪并不慌张,她冷冷一笑,说道:“我当然是一名电焊工,岩崎先生考核过我的资质。至于说我来到佩罗工地,动机也很简单,贵公司出了质量事故,不去查找真正的事故原因,而是试图把责任推到中国人身上,我受中国装备工业集团公司的委托,前来查证,以便洗清贵公司泼在我们中国企业身上的污水,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你刺探我们工地的技术秘密,我们有权起诉你!”岩崎直弘也跳了起来,色厉内荏地威胁道。
  杜晓迪道:“很好啊,我非常欢迎贵公司起诉我,我愿意在法庭上公开我的身份以及动机,对了,还有我发现的钢材成分上的问题。我想,几位应当不敢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吧?”
  “这……”
  几个日本人都傻眼了。杜晓迪是拿着全福公司的派遣证明来的,她也的确是一名优秀电焊工,她进入佩罗工地是经过池谷制作所的管理人员允许的,所以并不违法。岩崎直弘说要起诉她,还真找不到什么理由。至于说刺探技术秘密,人家只是在工作的时候发现钢材成分有异,并向制造商提出质疑,这有什么不对吗?
  一旦日方起诉杜晓迪,那么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会暴露在媒体面前,池谷制作所想瞒也瞒不住了,这个损失,谁敢承担?
第五百一十二章
贪得无厌的冯助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