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451

  “你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李娟嚷道,她一向是以泼辣而著称的,平时哪怕是加班费给她少算了五毛钱,她都能够跑到出纳那里撒泼打滚,骂人家祖宗八代。这一次,她原本期望能够分到一套新建的住房,听说新院长推出的新政断绝了她的希望,她便急眼了,嗷嗷叫着要去找新院长讲理。众人知道她战斗力强悍,也故意撺掇她出头。
  来永嘉把眼一立,斥道:“我说的话,我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需要你来替我解释吗?我意思非常明白,有本事的人,有用的人,在设计院就能得到重视。没本事,成天只知道无理取闹的人,在设计院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李师傅,你自己说,你是有本事的人,还是没本事的人?”
  “我就没本事,怎么着?有能耐你开除我呀!”李娟再次祭出了自己的撒泼大法,站起身,双手叉着腰,对来永嘉喊道。
  来永嘉不屑地哼了一声,转头看着其他人,问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和她一样,觉得自己是没什么本事的?”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了。李娟是个破罐子破摔的中年妇女,她的生存之道就是耍赖,所以她敢于声称自己是没本事的人。但其他人多少是要点脸的,不便像她这样作践自己。可如果像陶长根那样说自己有本事,值得院里重视,却又落入了来永嘉的圈套,使他们这一次的请愿失去了合理性。
  陶长根此时已经回过味来了,他拦住正在大发雌威的李娟,对来永嘉说道:“来院长,你也别跟我们兜圈子了。听说院务会已经决定,新建的两幢住宅楼优先分配给技术人员,有没有这回事?”
  “有。”来永嘉答道。
  “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有很多年轻的设计人员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这一点你们应当也是知道的。第二,当前我们设计院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装备工业公司委托的大乙烯装置设计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设计部门是主要的力量,将资源向生产一线倾斜,是必要的激励手段。”
  来永嘉侃侃而谈,他并不打算隐瞒什么,因为这样的事情也是无法隐瞒的。在做出向设计部门倾斜的政策时,他就准备好了要与后勤、行政部门的职工进行碰撞,这是回避不了的事情。
  陶长根冷笑道:“这不就得了吗?您说了半天,最后还是这些搞技术的吃香,我们这些大老粗是得靠边站。你说设计部门是主要力量,是不是说我们就不重要了?”
  来永嘉道:“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是重要的,但是,就目前设计院面临的问题而言,设计部门的确是更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提交大乙烯装置的设计图纸,装备工业公司就会通过法律手段封我们的账号,那么像前几天那样长时间停电的事情就会再次发生。在这种时候,谁会画图,谁就是最重要的,设计院离不开这些会画图的工程师。”
  “来院长说设计院离不开这些工程师,那么离了我们就没问题罗?”陶长根觉得自己抓住了来永嘉话里的破绽,向他逼问道。
  来永嘉笑笑,说道:“陶师傅这样理解,也可以。”
  “什么意思!来院长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多余的吗?”陶长根质问道。
  来永嘉正色道:“陶师傅,我没有说你们各位是多余的,你们也在为设计院做贡献,院里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但是,我必须明确地说,设计院最重要的职工是设计部门的技术人员,因为他们是不可替代的,换成其他人就无法完成大乙烯装置的设计。而你们各位,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在社会上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而招聘一名优秀的化工设备工程师,非常困难。这就是你们后勤部门与设计部门的区别,你们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计院只有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完成客户交给我们的任务,才能够不断地发展。而大家的福利,会随着设计院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来院长,你把话说清楚,什么叫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我在设计院工作了十多年,难道就没有一点价值吗?”
  “来院长,你这是瞧不起人!”
  “哼,我就不信,设计院能离得了我们这些打杂的!”
  “对,老子不干了!”
  众人都闹起来了。设计院过去的领导都是非常讲究领导艺术的,纵然心里觉得后勤职工不重要,嘴里也绝对不会说出来,而是会用各种冠冕堂皇的话来加以伪装。大家每一次也都是抓住了领导的这个弱点,把“公平”两个字抬出来,让领导无法偏袒技术人员那一方。
  可这一回,他们遇到了来永嘉这样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新领导,他明确告诉大家,干杂活的后勤职工有的是,技术人员才是不可或缺的。这话就属于赤裸裸的真相了,而真相往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大家没有想到来永嘉会这样强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才好,情急之下,只能以罢工相威胁。在他们想来,院领导是害怕他们罢工的,因为他们管着全设计院的水电、锅炉、卫生、食堂等等,一旦他们罢工了,设计院的各项工作都会停滞,这是领导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相比之下,似乎技术人员们罢罢工反而是没什么威胁的,充其量不过就是设计图纸晚几天出来而已,谁在乎呢?
  来永嘉听着众人的叫嚷,默不作声。待到大家有些喊累了,同时也觉得有些无趣的时候,来永嘉才说道:“有关院里的政策,我已经向大家做了解释。希望大家理解院领导的意思,回去安心工作,只要设计院的业务能够发展起来,大家的福利待遇都是能够解决的。至于刚才有几位同志说不干了,我希望这只是你们一时的气话。无故拒绝工作,是要扣发工资的。如果是蓄意罢工,根据院里的规章制度,将受到警告、记过等处分,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的,将会被开除,我希望你们中间的一些同志认清形势,不要把院里的宽容当成软弱。”
  他说话的语气很平静,脸上也没有什么激烈的表情。但越是这样,就越给人一种压迫感。众人一时都有些呆了,不知道是继续闹下去为好,还是偃旗息鼓乖乖地回去干活更好。
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让他下不来台
  向院领导请愿的行为遭遇了挫折。来永嘉是个空降干部,谁也不摸他的底,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性格,所以一时也不敢随便跟他叫板。其他的院领导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即使是在院务会上对来永嘉唱过反讽的苏乔,在下属向他哭诉的时候,也只是打着哈哈,说新院长有新院长的考虑,他这个副职也不好说什么。
  后勤的大多数职工其实还是挺本分的,他们有着一些比较朴素的价值观,诸如民不与官斗,或者知足常乐之类。有人出头去闹,他们乐得看热闹,等着别人闹下来的好处落一点到自己头上。听说那些人在领导那里吃了瘪,大家也就一哄而散了,该干嘛干嘛,还能真的不干活?
  要说起来,在设计院成立之初的50年代,后勤职工的地位就是比技术人员更低的。那时候,大学生比熊猫还稀罕,没文凭的后勤职工打心眼里觉得技术人员有本事,应当拿高薪,住好房子。自己毕竟只是个烧锅炉的,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就能干这活,自己凭什么和人家大学生平起平坐?
  到运动年代里,讲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大学生成了臭老九,二者的地位这才翻转过来了。到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反复强调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但具体落到实处的时候,就是障碍重重。各单位里的人际关系早已不像50年代那么单纯,后勤职工大多有点老资格,自不会把近年来新分配过来的大学生放在眼里。而这些大学生也的确缺乏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宽厚与淡泊,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后勤职工。
  这样一来,大家互相看不惯,还谈得上什么互敬互爱,有点好处自然就是争得你死我活。知识分子空有一肚子学问,但要论胡搅蛮缠争好处,他们基本上都是战五渣,斗争多年的结果,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格局。
  这个社会里,谁也不是傻瓜。设计院里后勤地位超过了设计部门,谁都知道这是不合理的。过去的领导默认这个结果,后勤的职工当然是偷着乐。现在换了领导,说要提高设计部门的地位,大多数后勤职工虽然不高兴,但理性上还是认同的。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一周的停电,让他们认识到了设计部门的重要性,正如来永嘉说的,没有那些技术人员,设计院根本就不会存在,哪里还有什么值得争的东西呢?
  大多数人都接受了院务会的安排,但也有少数人觉得还能再闹一闹。在他们想来,过去十几年,设计院就是按闹分配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只要闹腾得厉害,院领导就会妥协。他们丝毫也不担心这种闹腾会影响到自己在设计院的生存,他们是国有单位的正式职工,谁还能开除他们吗?至于说什么打压,那就更不怕了,想想看,一个食堂里洗菜的勤杂工,你还能打压成什么?
  李娟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今天她在来永嘉面前撒了泼,结果来永嘉没理她,这让她好生觉得失落。从行政办公楼回到食堂,她便开始了串联,号召食堂的所有职工一起罢工,让中午无法按时开饭。
  “李姐,咱们这样干不合适吧?万一院领导怪罪下来……”一位名叫邱金云的女工胆怯地提醒道。
  “怕什么,院领导能怎么怪罪下来?咱们就说煤气用完了,做不了饭,领导还能说什么?”李娟在后厨大声地嚷嚷着,丝毫不担心自己这些话被所有的人听见。
  “李娟,新院长刚来,咱们如果弄得他下不来台,恐怕不太好吧?”另外的职工也有些犹豫。
  李娟道:“咱们就是要让他下不来台。你们今天是没去开会,不知道那个姓来的说话有多气人。他说咱们这些搞后勤的,随便都能够招到,而那些设计室的大学生才是最宝贵的。咱们就得让他知道,离了咱们这些做饭的,那些大学生连饭都吃不上,我倒要看看他们饿着肚子能不能干活。”
  邱金云苦着脸,说道:“李姐,你胆子大,领导不敢拿你怎么样,我可没你那个胆子,我还是先洗菜去吧……”
  李娟把眼一瞪:“金云,你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是不是?你可别忘了,前年你家孩子出麻疹的医药费,如果不是我去帮你闹,院里能给你报销吗?你现在是忘恩负义了!”
  “……”邱金云一下子就哑了。李娟说的这事的确是真的,那一回,原本这些医药费是不能报销的,邱金云也没打算拿去报,结果李娟主动帮她去找领导签字,居然就给报出来了。那笔钱并不多,也就是几十块钱,可她从此就在李娟那里落下了一个把柄,每一次李娟都要拿这事出来胁迫她,让她不胜其烦。
  如果换成其他人,被李娟胁迫一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肯定就要翻脸,谁他妈稀罕你帮忙,你帮一次忙,我就欠你一辈子的情吗?可邱金云是个性格很软弱的人,虽然心里烦透了,可每次都不敢吱声。现在听李娟又提起这事,她也只能长叹一声,应道:“李姐,瞧你说的,我这不是……”
  李娟道:“怕什么,你没听人说吗,法不责众。如果是谁一个人出头,领导肯定要给他穿小鞋。咱们所有的人一起出头,领导还能把咱们全伙都整了?我今天把话撂在这里,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了咱们大家共同的好处。谁如果当了叛徒,以后就别想在食堂呆了。”
  此言一出,大家的脸色都变了。他们知道,李娟可是一个难缠的人,万一被她恨上,未来的麻烦是无穷无尽的。
  “哎呦,我这老胃病犯了,主任,我请个假!”掌勺的大师傅首先闪了,他不想站出来跟领导对着干,又不敢违逆李娟的意思,只能借病遁了。
  他这一开头,其他人也受到了启发,一个个都找出了理由:
  “我想起来了,我要去给我丈母娘买药,要不我也请个事假吧……”
  “我这两天舌苔黄了,不会是有什么传染病吧,最好还是别摸菜勺了……”
  “我那个来了,下不得冷水……”
  “咦,那边有个飞碟,我得去看看……”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是首鼠两端,李娟的铁杆支持者也是不少的。他们的想法和李娟相同,觉得来永嘉的新政对后勤人员太苛刻,必须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才能唤起他对于后勤人员的重视。在这些人的支持下,食堂里其他的职工也只能屈服了,大家的心态是一样的,那就是随波逐流,反正院里要打板子也打不到自己的屁股上。
  众人纷纷逃避,直接把食堂管理员王素琴给晾在那里了。她是食堂的负责人,如果大家罢工,导致中午饭没有着落,她的责任是跑不了的。刚才李娟逼着众人罢工,王素琴是敢怒而不敢言,因为她也知道李娟的厉害。可现在大家受到李娟胁迫,请假的请假,溜号的溜号,明显午饭是没戏了。李娟说什么法不责众,可这分明是给她为难嘛,她狠狠地瞪了李娟一眼,转身就上行政处报告去了。
  “什么,食堂职工罢工了?”
  听到侯超向自己汇报的事情,来永嘉脸上带着几分嘲讽的笑意说道。
  “来院长,是那个李娟……她叫大家都不能做事,还说谁做事就是跟她过不去,结果大家都怕她……”王素琴眼泪汪汪地解释道。
  “别哭嘛,小王,这有什么可哭的呢?”来永嘉摆摆手,说道,“当然,食堂出这样的事情,你这个管理员的确是有责任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你应当要建立起一定的权威,怎么能够让一个普通职工比你还有号召力呢?”
  “来院长,是我能力不足,我请求院里处分我。”王素琴做着以退为进的努力。
  来永嘉并没有要处理她的想法,毕竟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来永嘉的新政所致,他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他吩咐道:“侯处长,王主任,你们两个人现在回食堂去,传达我的意思。如果大家现在开始工作,保证中午饭按时按质供应,那么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如果大家觉得这样做能够要挟院里,让院里退步,那么他们就想错了,要准备承担相应的后果。”
  “明白!”侯超和王素琴同时应道。
  也不知道是侯超和王素琴阳奉阴违,根本不打算解决问题,还是他们的说服能力太差,无法让大家回心转意。总之,快到上午11点钟的时候,侯超黑着脸来向来永嘉汇报,说食堂那边职工的情绪很大,一时难以做通大家的工作,除非来永嘉亲自去安抚大家,否则中午饭估计是真的做不出来了。
  “安抚?凭什么?”来永嘉冷笑一声,“他们罢工导致食堂无法正常开饭,在企业里就算是严重事故。相关责任人要受到行政处分,相应的部门全部职工扣发本月奖金。侯处长,麻烦你去跟他们说,想继续干,就回到自己岗位上去,做份内的工作。如果不想干,那就回家待岗,我还就不信了,离了他们,设计院的职工就能饿死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葱
  一辆厢式货车缓缓开进了石化设计院的大门,停在办公楼下。从车头下来几名身穿白大褂、头戴白色工作帽的工作人员,绕到车后,打开了车厢门。侯超带着行政处的几名职工迎上前去,配合着这些工作人员,把一个个泡沫塑料保温箱从里面抬了下来。掀开保温箱的盖子,里面是一盒一盒热气腾腾的盒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各处室都事先得到了通知,让他们派人到楼下来领饭。众人排着队,等着行政处的人员给大家发盒饭,同时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新院长太神了,上千份盒饭,亏他怎么能一下子就订到!”
  “哈哈,没有这点本事,人家敢和食堂那帮大爷叫板?”
  “我琢磨着,没准他就是故意的。”
  “没错,肯定是早就准备好了,食堂那帮人还以为能够拿捏一下院里,谁知道是自己跳到坑里去了。”
  “这老头,太狠了……”
  “我倒是觉得,也该收拾收拾食堂那些人了,你们不觉得他们太拽了吗?”
  “就是欠收拾!”
  侯超指挥着手下人给职工们分发盒饭,看到秩序良好,这才走到一名有点领导模样的少妇身边,挤出一个笑脸说道:“范经理,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了。”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那少妇笑呵呵地应道。
  这位少妇,正是春天酒楼京城分公司经理范英。范英原是陈抒涵几年前在上海聘请的上海分店行政经理,因为业绩突出,加上人品可靠,去年被调往京城担任了京城分公司的经理,管着三家分店,其中有一家就在离石化设计院不远的地方,是这一带少有的几家高档餐馆之一。
  这一次设计院食堂职工全体罢工,侯超向来永嘉汇报,建议院领导去安抚一下职工,至少先保证能够把午饭做出来,否则1000多人没有饭吃,可就麻烦了。设计院周围倒也不是没有饭馆,但这些饭馆加起来,也无法一下子接纳1000多人的用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