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451

  在车间一侧的一个小平台上,冯啸辰与一位60出头的老者正在俯瞰着这个场景,那老者带着满脸的欣赏之色,对冯啸辰点评着江燕。
  这位老人名叫张鲁彬,曾是原P15大飞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80年代初,P15大飞机项目下马,张鲁彬一时没了去处,结果经孟凡泽介绍,找到了冯啸辰的头上。冯啸辰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同。
  张鲁彬和他的团队都被安排在国家工业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活动,这个实验室还吸收了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专门从事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研究项目,这些人还被冯啸辰起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名字,叫做“面壁者”。
  这一次,沈阳重机要搞长管线压缩机的研究,潘才山托冯啸辰到京城去请一些专家来帮忙。冯啸辰除了到化工设计院、华青大学等地方找到一些专家之外,还来到国家工业实验室,把张鲁彬等一干“面壁者”也请到了沈阳。
  张鲁彬是搞飞机出身,他的专业是航空发动机,与压缩机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燃气轮机有很深的渊源。而其他一些专家则已经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压缩机理论,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
  这些人来到沈重后,江燕的团队可谓是如虎添翼。“面壁者”们面壁十年的成果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许多困难到了他们手上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
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
  点评过江燕,张鲁彬又指着江燕旁边正在侃侃而谈的一位老者,介绍道:
  “那是邢文蕴,他原来就是压缩机的,老专家了。70年代的时候,国家打算搞川气出川,送到2000多公里外的上海去,他就是当时负责开发输气压缩机的。结果后来发现川气可采储量计算有误,这项工程就被放弃了,而老邢也就赋闲了,最后到了咱们这个国家工业实验室。这十多年来,老邢一直都在研究长距离压缩机的问题,这次把他请过来做指导,可真是找对人了。”
  “看来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让邢工去做别的事情,把压缩机的研究放下,这十多年下来,估计他对这个行当就完全陌生了。”冯啸辰评论道。
  张鲁彬深有同感,道:“可不是吗,专心做一件事情,和改行去干别的事情,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也是多亏了你冯助理,这些年才没有把航空这摊子扔下。我的一些过去的同行,后来改行搞别的技术去了,现在我们凑到一起,再跟他们谈飞机,他们可是啥都想不起来了。”
  “也许他们在别的行业里,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吧。”冯啸辰道。
  “那倒也是。”张鲁彬点头道,接着又说道:“这也是各人选择吧,我这辈子就是认准搞大飞机了,去做别的行业,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对了,冯助理,我还想打听一下,你觉得,国家近期内有可能会重新把大飞机项目做起来吗?”
  最后这句话,张鲁彬是鼓足了勇气说出来的,也是他憋了许多年的问题。听到张鲁彬的问话,冯啸辰犹豫了一下,说道:“张总工,你应当知道,大飞机是工业的明珠,是用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堆积起来的。欧洲几个大国联手开发空中客车,前后投入了几百亿美元,到现在也就刚刚能够维持盈亏平衡。咱们国家目前经济规模连一个法国都比不上,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搞大飞机吗?”
  张鲁彬自嘲地叹了口气,道:“唉,小冯,是我天真了。其实,你说的道理我也懂,我就是有些心急了,岁数不饶人啊……”
  冯啸辰笑道:“张总工,您可别这样说,就像你的身体,再干50年都不成问题。大飞机这件事,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实力去做,但我向你保证,10年之内,这个项目肯定是要重新开始的,那时候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10年吗?”张鲁彬眼睛一亮,在他心里,曾经很悲观地认为20年之内国家都不一定有实力来搞大飞机,想不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助理却声称只需要10年时间。
  冯啸辰的身份,张鲁彬是很清楚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而且风传到下个月就会接替罗翔飞,成为装备公司的总经理。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是负责国家重大装备研制的,大飞机如果要立项,显然也是在装备公司的业务范围内,所以冯啸辰的话,要比寻常人靠谱得多。
  “再过10年,我已经是70出头了,要想大显身手,别说能力行不行,光是精力都远远不够了。不过,我的经验,还有这些年积攒的一些想法,应当还是有一些用处的。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张鲁彬谦虚地说道。
  冯啸辰道:“张总工,其实上次去工业实验室的时候,我就想约你们这些老专家谈一谈,只是当时比较匆忙,没来得及。现在我想请教一下,如果我们打算开展一些项目的预研,你们能够参与吗?”
  “什么项目?”张鲁彬问道。
  “航空装备产业,包括150座大型干线客机、新型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大型商用航空发动机;卫星产业,包括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系统;轨道交通产业,包括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高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轨道设备制造;海洋工程产业,包括大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风能利用工程、深海工作站、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配套的传感器、控制系统、仪表、精密测试仪器等等……”
  冯啸辰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向张鲁彬报出了一长串的装备名称。
  张鲁彬听得热血贲张,眼睛里都快冒出火花来了。他激动地问道:“冯助理,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你真的打算让我们这些老头子去做这些事情?”
  冯啸辰道:“当然是真的,这是吴处长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搞出来的一个产业创新规划,是面向2020年的。有些项目条件还不成熟,但也有必要进行一些预研了。据我们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我们如果再不起步,未来又要失去先机了。”
  “其实,你说的这些,我们在工业实验室也都在关注。像你说的大型商用航空发动机,我和几位同事一直都在研究,光是概念设计就拿出了十几版呢。”张鲁彬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现在我们不能满足于概念设计了,要开始进入实际的产品设计。”
  “这就需要钱了。”张鲁彬道。
  冯啸辰道:“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张总工,你估计一下,如果要搞大型航空发动机,你需要多少钱?”
  “最起码也要五……一千万吧。”张鲁彬最开始想说的是五百万,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一千万。其实在他心里,觉得一千万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更高的金额完全就是空想,所以只能提出这样一个保守的数字。
  冯啸辰笑笑,说道:“一千万恐怕也只是搭一个架子起来吧,真正要做实验,十个一千万恐怕都够呛。”
  张鲁彬也苦笑了,可不是吗,正如冯啸辰此前说的,航空产业就是拿钱堆出来的,没钱啥都做不了。这十几年,他虽说是没有丢掉自己的专业,但归根结底还是纸上谈兵。什么样的设计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完全来自于理论推导,并没有经受过实践的检验。而航空这东西光靠理论推导是没用的,现实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类智慧所及,很多想得很好的方案,一到风洞里就破绽百出,这一点张鲁彬是有切身体会的。
  可是,十个一千万,那就是一个亿,国家能拿得出来吗?
  似乎是看出了张鲁彬的想法,冯啸辰说道:“张总工,现在我的确拿不出一个亿来给你,但一千万,我想想办法应当是能够弄到的。不单是你这一千万,其他专业的资金,我也要想办法弄到。麻烦你牵头,帮我梳理一下,看看我们应当启动哪些项目,又分别需要多少资金。上半年恐怕来不及了,我打算今年下半年就启动这一组计划。”
  所谓下半年,自然就是罗翔飞退休,冯啸辰继任之后的事情了。冯啸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决定要启动预研计划的。这些项目针对的都是超前十年以上的技术,要在这些技术上进行投入,需要有足够的远见和坚定的决心。在罗翔飞任总经理的时候,冯啸辰不便提出这个方案,现在他就要接手装备公司了,也正是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了。
  冯啸辰知道,目前国家还及于经济紧张的时期,各部门都顾不上搞长远的计划。但几年之后,国家的财政状况将会逐渐好转,国际形势也会迫使中国积极追赶世界先进潮流。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技术攻关项目,并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重大成果井喷般涌现的喜人场面。
  冯啸辰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一步布局,等到国家开始有钱搞这些重大项目研发的时候,他手里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预研成果,能够迅速形成实用技术。
  至于说数以千万计的经费,那就等着冯总经理施展金手指来点石成金了。
  这些话,冯啸辰也不必向张鲁彬说得太透,他只是委托张鲁彬回到工业实验室之后,组织专家们进行讨论,拿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工业实验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容纳了不同行业的数百名专家,其中除了像张鲁彬这样年过六旬的老专家之外,还有一些因为思维太超前而在原来的研究单位被视为另类的人才,也到了让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冯助理,老张头,你们怎么站在这,不下去亲自指导一下工作呢?”
  两个人正聊得热闹,只见邢文蕴已经笑呵呵地走上了平台,向他们俩打着招呼。在他的身后,是正一边走路一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东西的江燕,听到邢文蕴说话,她也抬起头来,向冯啸辰和张鲁彬送来一个微笑。
  “我是外行,就不去给你们添乱了。怎么样,邢工,江工他们搞的压缩机,技术如何?”冯啸辰上前与二人握手致意,同时向邢文蕴问道。
  “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邢文蕴一张嘴就是一串赞美之词,全然忘了刚才在下面是如何鸡蛋里挑骨头,把那台压缩机贬得一无是处的。
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来了
  “邢老师太过奖了,其实我们做的模型问题很大,刚才邢老师给我们提了30多条意见呢,我这都记着的。”
  江燕脸上带着一些腼腆之色,纠正着邢文蕴的话。
  邢文蕴道:“提意见归提意见,但做得好就是做得好,这两件事并不矛盾嘛。哪有一出来就完美无缺的产品呢,我也是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提一些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的。”
  江燕道:“哪里哪里,邢老师刚才提出来的问题,都是切中要害的问题,有一些是我们原来也知道,但还没来得及解决的,听邢老师一说,我们就有思路了。还有一些是我们根本就没注意到的,如果不是邢老师提醒,我们可得走很长的弯路了。”
  “其实你们自己的思路就挺好,我也就是抛砖引玉罢了……”
  “您抛出来的可是十足的玉啊……”
  “呃,你们二位也别这样互相谦虚了,老中青三结合,这是咱们一贯不变的原则,邢工的经验,加上小江你们的干劲,这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冯啸辰打着圆场,接着又转头对邢文蕴问道:“对了,邢工,依您的看法,沈重的长距离压缩机,有没有希望搞出来?”
  “当然有希望,希望很大呢!”邢文蕴肯定地说道。
  “小江,你的看法呢?”冯啸辰又向江燕问道。
  江燕把头发一甩,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就从来没有怀疑过。”
  “哈哈,果然是胸有成竹。”冯啸辰笑道,“那么,依你们二位的看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达到要求的产品。”
  “一年时间。”江燕答道。
  “我也觉得差不多是一年时间吧。”邢文蕴附和道。
  冯啸辰点点头,道:“那太好了,等你们把产品拿出来,西气东输工程差不多也该启动了,各种设备招标会先后展开。如果你们的压缩机能够中标,光凭这个订单,就能够让沈重重新焕发生机。等到你们的产品正式定型的时候,我一定会回来参加你们的庆功宴。”
  “怎么,冯组长要离开沈阳吗?”江燕有些后知后觉地问道。关于冯啸辰要回京城任职的消息,在沈重并没有广泛地传播开,加上江燕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搞设计,没怎么关心厂里的八卦,所以自然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冯啸辰道:“是的,我在振兴工作小组的任职已经结束,上级会派其他人来接替我,我则要回装备工业公司去了。”
  “什么时候?”江燕问。
  冯啸辰道:“也就是下个月的样子吧。”
  江燕急了:“那我们后续的工作怎么办?资金问题、专家问题、设备问题,我们还有一大堆问题要请冯组长帮忙解决呢,你怎么能够一甩手就走了呢?这不是不负责任吗?”
  听江燕这样口无遮拦地斥责冯啸辰,旁边的几个人都笑起来了。冯啸辰道:“江工,我走了,并不意味着振兴沈阳的事情就结束了,工作小组还有其他同志留在沈阳,未来还会有人来接替我的职务,你可以请他们来解决这些问题啊。”
  江燕摇头道:“找他们可太费劲了,我还是喜欢和冯组长打交道。你明白我们要做什么,还能帮我们请到邢老师、张老师这样的专家。换成其他人,我估计光向他们解释啥叫压缩机都得费我半天工夫呢。”
  “没关系,小冯就算回京城去了,你也同样可以找他嘛。”张鲁彬在一旁起哄道,“他回去是当装备公司总经理去的,权力比现在大多了,到时候给你们帮忙不就更容易了吗?”
  “真的?”江燕转嗔为喜,笑道,“原来冯组长是要高升了,那我可不敢拦着冯组长了。不过,冯组长,咱们可说好了,以后我们如果有困难,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一定不会的!”冯啸辰承诺道,“要不我们拉钩?”
  说着,他向江燕伸出一个小拇指,做出挂钩的样子。江燕却没伸手,只是看着他的小拇指,好一会才鄙夷地说道:“你是跟你女儿学的吧?这么幼稚的事情,也就你做得出来。”
  “呃……好吧,我幼稚。”冯啸辰装出郁闷的样子叹道,结果自然又是引起了一阵笑声。
  一通说笑过后,江燕下了平台,接着回去干活去了。邢文蕴看着她的背影,点头赞道:“真不错,他们这一个团队,平均年龄刚刚满30岁,技术上可一点也不含糊。干劲也不差,看到他们,我可就放心了。”
  冯啸辰道:“咱们从80年代开始大力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江燕这批人,都是新一代的大学生,视野开阔,基本功扎实,的确是可以依靠的力量。不过,用句老话来说,对这些年轻人,咱们扶上马还得送一程,老一辈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挺宝贵的。”
  “对对对,我们还得发挥点余热才是。”邢文蕴点头不迭。
  张鲁彬却是斥道:“什么对啊,老邢,你被小冯给绕进去了。他说什么年轻人,你也不看看,他自己不就是个年轻人吗?”
  “哈哈,我还真是被绕进去了。”邢文蕴也反应过来了,他拍着冯啸辰的肩膀,说道:“小冯助理,你也别老气横秋地说人家是年轻人,你自己也是年轻人呢,我和老张才是老了,以后的世界就是你们的了。”
  正说着,冯啸辰腰里别着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通电话,刚喂了一声,就听到祁瑞仓在电话那头焦急地问道:“小冯,我问你,有个叫杜晓逸的上海晨报记者,是不是你的小姨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