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451

  与此同时,沈阳军分区也转达了空降兵部队以及省军区的要求,指出黄长锋并没有违法犯罪,他甚至不属于事件的当事人,而是在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进行制止,这是见义勇为的行为。当然,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他可以配合沈阳市进行的调查,但同样需要保证他的人身自由。
  这两家的来头都足够大,说出来的道理也完全成立,沈阳市当然没理由继续扣押这两个人,只能在市政府招待所给他们开了房间,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景文杰第一时间就会见了杜晓逸,问清了事情的原委,表示要马上派其他的记者过来采访,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
  大韩超市那边,反应也很快。安相秀在公安局撒泼打滚,声称自己被杜晓逸、黄长锋打成了重伤,生命垂危。沈阳市安排了最好的医院和最好的医生给她检查,发现啥事都没有。安相秀哪肯接受这个结论,哭着喊着说中国的医院水平差,又说医生敷衍,总之就是非要证明自己被打伤了,要严惩凶手。
  大韩超市的老板李东赞此时恰好就在中国,得到消息就赶到沈阳来了。他先是找了个小黑屋子与安相秀独处了几个小时,据说是在用独家秘方安慰她,从小黑屋出来之后,李东赞直奔招商局,同样提出了两点:第一,必须严惩杜晓逸、黄长锋,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折合人民币若干万元;第二,如果沈阳市不答应这个条件,大韩超市将全部撤出中国,同时他还会请韩国记者在韩国国内报道此事,让其他韩资企业不敢再到中国投资。
  要说起来,李东赞不愧是当大老板的,一眼就看出了这件事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沈阳一地。如果他仅仅以退出沈阳市相威胁,成算最多也就是五成,因为沈阳市虽然在乎大韩超市,同时也需要考虑舆论方面的压力,在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之间,沈阳很难说会如何选择。
  但以退出中国相威胁,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大韩超市目前在中国国内已经开了十几个连锁店,时下中国本土的超市还刚刚起步,大韩超市在很多城市都属于一个新鲜事物,在当地政府眼里地位非凡。如果因为沈阳的事情而导致大韩超市退出中国,这些城市的官员肯定是会怨恨沈阳的。李东赞此举,相当于把压力施加到了各个城市的政府身上,让他们再回过头来给沈阳施压。
  “冯助理,你看这事……”
  市政府的小会议室里,沈阳市副市长谭德钧满脸愁容地向冯啸辰述说着委屈,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只能把压力再转嫁给振兴工作小组了。人家是中央派下来的,脑袋够硬,就算要扛压力,也比他这个副市长更能扛。
  “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过程又是如何,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安相秀欺压员工在先,杜晓逸和黄长锋仅仅是制止她的这种作恶行为,并没有错。至于说被打成重伤之类,完全是信口雌黄,我们有医院的检查结果为证,为什么要怕他们的威胁呢?”冯啸辰道。
  谭德钧叹道:“事情是很明白的,错完全是在韩方。但人家是投资商,咱们需要他们的投资啊。就算我们可以态度强硬一点,不怕他们的威胁,可万一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中韩友好,再影响到全国的招商引资大局,我们可就担不起责任了。”
  “老谭,你别听他吹牛逼!”刚刚从京城赶过来的王根基不屑地说道,“什么全部退出中国,好像他到中国来是来学雷锋的。不为了赚钱,他凭什么到中国来?他在中国的十几家超市,一年往少处算,也能赚到几千万,他会因为一个过了气的小蜜就全部撤出中国?”
  李东赞和安相秀的那点关系,还真瞒不过外人。安相秀原本就因为失宠而有些焦躁,这一回李东赞来给她撑腰,她逮着机会,也不管什么场合便装嗲卖萌,恨不得在脑门顶上贴个标签,说自己曾是老板的旧爱。李东赞也是出于向中方施压的需要,倒是不拒绝安相秀的表现,因为这样能够给人制造出一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错觉。
  但这样的伎俩,又哪里瞒得住中国的官员呢?要论玩心眼,十个李东赞恐怕也不是一个谭德钧的对手,只是谭德钧还想要李东赞的投资,所以才不敢把事情挑明,只能任凭对方要挟。这个世界上,有阴谋,也有阳谋,但决定胜负的最终只能是实力。谭德钧就属于典型的人穷志短,明知对方在耍赖,也奈何他不得。
  王根基的情况就不同了,他是受罗翔飞指派过来给冯啸辰站台的。冯啸辰处理其他的事情没啥问题,但这件事情涉及到他的小姨子,他就有些不太方便乾坤独断了,王根基过来,就是来给他帮忙的。王根基名义上是代表装备工业公司,实际上还有他的二代背景。他一来就给冯啸辰吃了一颗定心丸,说他老爹那拨人都是支持杜晓逸和黄长锋的,韩国人这一次做得太过分了,等于是侮辱了全体中国人,这个梁子结下了,可不是能够随便揭过的。
  谭德钧知道王根基的来历,他问道:“王处长,依你的看法,我们沈阳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严查,查清大韩超市虐待员工的真相,进行严肃处理。李东赞不是说要撤出中国吗,其他地方撤不撤,咱们管不着。沈阳这家超市,绝不能让它轻易离开,要走也先把罚款交齐了再走。”王根基说道。
  谭德钧苦着脸道:“这样一来,我们这里还有几家韩资企业,恐怕就真的要被吓跑了。”
  “跑了就跑了呗,死了张屠夫,咱们还得吃混毛猪吗?”王根基满不在乎地说道。
  “这个……”谭德钧觉得自己和王根基没法说下去了,这位爷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张嘴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一套。几家韩资企业,可是沈阳市的宝贝疙瘩,哪能这样轻易就让他们跑了。
  冯啸辰笑了笑,说道:“王处长的意思,也只是说不要害怕他们的威胁。韩资企业在中国是有利益的,没人会为了一个安相秀就扔掉已经到手的利益。李东赞这样威胁我们,一小部分是为了给安相秀出气,另外一大部分恐怕是想借机敲诈,或者是敲诈一点经济利益,或者就是想争取一些超国民的政治待遇,这样以后他们再虐待员工就没人敢管了。”
  “对对,我也觉得他只是威胁。”坐在谭德钧一边的何世杰赶紧附和道。
  “可是,我们如果不答应他的条件,他的威胁就不一定仅仅是威胁了。最起码,大韩超市退出沈阳是完全可能的,这对于我们沈阳也是一个重大损失啊。”
  听到谭德钧的话,王根基忍不住又想批驳,被冯啸辰眼明手快地制止了。谭德钧这话,的确有点没骨气了,但这也是血淋淋的现实,王根基理解不了,但冯啸辰是能够理解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实际挨过打才能够得出的真知。
  “何局长,你算过没有,如果大韩超市退出沈阳,他们自己要承受多大的损失?”冯啸辰向何世杰问道。
  何世杰想了想,说道:“细账我们没有算过,但按大韩超市的营业状况来推测,一年的净利润应当在100万以上。大韩超市前期还进行了装修,还有存货等等,如果扔掉这些完全退出,损失也在50万以上。”
  “为了和我们争这一口气,损失150万,李东赞会愿意吗?”冯啸辰问道。
  谭德钧摇了摇头,道:“这个可不好说,大韩超市资本雄厚,说不定他能承受得起这个损失呢?”
  “那么,如果是全国十几家大韩超市都退出,损失3000万以上,他会愿意吗?”冯啸辰又问道。
  谭德钧道:“这个肯定是他承受不了的,不过,他也就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不可能退出整个中国市场。现在我们担心的,就是他退出沈阳怎么办。沈阳的经济刚刚有点回升的势头,任何一点损失都受不了啊。”
  冯啸辰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干脆帮他把那十几家城市的大韩超市也捆绑起来,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他如果要退出沈阳,那在别的地方也别想呆下去。”
  “怎么能够做到?”谭德钧问道。
  冯啸辰道:“上海晨报的景总编那边已经在这样做了,咱们不妨再给他添把火,让他焦头烂额。”
第六百一十三章
舆论汹汹
  “看报纸了吗,韩国人让中国员工下跪呢!”
  “窝草,丫有几个钱就牛逼啊,我真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要不依我这暴脾气……”
  “听说有个女记者上前去把那个韩国女老板打了。”
  “打得好,哪家报社的,她那份报纸,老子订上十年的!”
  “别说了,人家韩国人要求那个女记者道歉呢,听说还要判刑……”
  “凭什么呀!我还真不信了,哪家法院敢这样判!”
  “对了,那家韩国企业就是咱们市里那个大韩超市在沈阳的连锁店……”
  “居然是大韩超市,亏我前天还去买了东西呢!”
  “是啊,我原本想今天去买东西的,现在决定不去了!”
  “以后也不去了!”
  “……”
  上海晨报在国内第一家报道了发生在沈阳的事件,紧接着,另外几家副刊类媒体也进行了追踪报道,一时间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包成明接到冯啸辰的指示,让公司在各地的信息员大肆散布小道消息,把一些媒体上不便公开的事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了出去。这些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被添油加醋,安相秀被描述成了一个老电影里的地主婆形象,杜晓逸则自然就是仗义出手的女侠。至于沈阳市政府,在这个故事里充当了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成功地为大韩超市拉足了仇恨。
  国家级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统一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中韩友好依然是时下的主流,招商引资的政策也需要展现出投资商美好的一面。不过,宣传部门能够默许小媒体报道此事,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
  “抵制大韩超市!”
  “韩国超市滚出去!”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各个大韩超市入驻的城市都发生了抵制运动。运动的主力当然是各地的年轻人,有些大爷大妈们原本对此事并不了解,听到年轻人们介绍的情况,也都纷纷表示要争一口气,不能让韩国人骑到中国人头上来。时下中国的超市还很少,其主要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各地的白领精英,这个群体相对要“理性”一些,但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舆论,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暂时放弃大韩超市,以免在同龄人面前落个卖国的名声。
  “什么,建陆分店营业额下降了60%!”
  正呆在沈阳向政府施压的李东赞接到属下从浙江省会建陆市打来的电话,当时就傻眼了。明明是沈阳的事情,怎么波及到海东去了呢?没等他回过神来,明州金钦市分店的告急电话也打过来了,说这两天的营业额降到了只剩下两成。接下来,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了,全都是报告超市受到抵制的消息。
  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一则负面报道能够传播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实在是超出了李东赞的想象,这当然得益于包成明的强大执行力。按照冯啸辰的安排,辰宇信息公司这些年不以盈利为目的,一心只管跑马圈地,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上百个信息采集点,包成明一个电话,这些信息采集点的工作人员同时出动,效果比CCTV还强。
  超市是一个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其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远比工厂要大得多。抵制超市的方法也更为容易,只要有几个人举着牌子站在超市外面,再喊几声口号,哪个打算进超市的人不会先去问个明白呢?民族情绪这种事,又是最讲究从众效应的,别的事情大家还能商榷一二,涉及到民族情绪问题,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东赞在电话里冲着下属吼道。
  “总裁,主要是因为沈阳那边的事情。”下属在电话里磕磕巴巴地报告道。
  “难道是当地政府对我们采取了行动?”
  “不,完全都是老百姓自发的。”
  “那么,你们找政府帮忙调解没有?”
  “找了,政府的官员也出面了,可是没用啊。那些老百姓脾气很大,连政府官员都挨了他们的骂。”
  仿佛为了证实下属们反映的情况,各地政府官员的电话也打过来了。打电话的都是各城市分管经贸招商的副市长,或者就是当地的招商局长,总之都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以往也是和李东赞打过照面的,有一些交情。
  电话一通,对方便开始道歉,说当地发生了这种不愉快的事件,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进行协调,政府对待外商的态度是始终不变的,中韩友情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等到这些口水话说完,后面的内容就有些难听了。
  那啥,李总裁啊,我们听说,贵超市在沈阳的连锁店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这件事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才导致了我们这里的百姓对大韩超市进行抵制。如果贵超市不能妥善解决沈阳的事情,恐怕我们这里的民怨也是很难消除下去的。我们政府也是要考虑稳定的嘛,我们要为大韩超市说话,也总得有个由头不是?
  “这件事情并不是我们的错误,而是中方向我方管理人员挑衅所致,这一点请你们向当地的百姓说明。”李东赞说道。
  “这个……我们对这个情况不太了解。”对方支吾道。
  “难道你还不相信我这个老朋友的话吗?”李东赞打起了关系牌,他自称是老朋友,其实心里却知道对方不会认为他是什么老朋友,而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商,他的话在当地官员那里是有一些份量的。
  但这一回,他的算盘落空了,对方在短暂的尴尬之后,讷讷地提示道:“李总裁,我们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现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而沈阳市政府方面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也不便替你们解释。万一……呃,我是说万一啦,有点什么差池,我们也不太好向上级领导交代啊。”
  一个地方的政府是这样说的,另一个地方的政府还是这样说的。官员们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那就是在沈阳市政府作出明确表态之前,大家还是取观望态度为宜。大韩超市对于当地经济的重要性,谁都清楚,但为了一个大韩超市而犯错误,就不值当了。
  这些地方的官员,其实也都私下里与沈阳的官员联系过,探听事情的原委。沈阳市政府慑于冯啸辰、王根基等人的压力,对此事采取了拖延的方法,既不明确说是韩方的错误,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其他地方的官员一听沈阳市方面含糊其辞的回答,又焉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李东赞这回是真的慌了,剧本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啊。当初他到中国来考察,表示要在各地投资建立超市,各地的官员简直像敬神一样地围着他转,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对方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并落实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得多。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觉得中国官员都是软骨头,只要他流露出一点要撤资的意思,他们就会马上屈服。
  可谁曾想,人家恭敬他是有原因的,在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的情况下,人家当然会对他唯唯诺诺。但一旦事情发展到有可能对他们的官声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人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而不是他这个外来的投资商。说穿了,招商引资也是为了政绩,如果投资商影响了官员的政绩,人家还会把你当成座上宾吗?
  “东赞,中国人实在是太坏了,干脆咱们走吧!”安相秀看着满脸愁云的李东赞,建议道。
  “走哪去?”李东赞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不是说要撤出中国吗?既然他们这么不讲理,咱们就撤回韩国去,让他们后悔。”安相秀气呼呼地说道。
  “混蛋!”李东赞喝道,“都是你这个混蛋惹出来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罚中国职员下跪,你还拿东西打他们,你以为是在韩国吗?”
  安相秀原本是腻在李东赞身上的,听到李东赞的喝斥,吓得一下子就跪下了,可怜巴巴地拉着李东赞的衣角,垂着眼泪说道:“对不起,人家只是心里烦躁嘛。没有你在身边,相秀吃不好睡不好,天天都做恶梦,所以才做出了一点粗鲁的事情,对不起了,请原谅。”
  “心里烦躁,你可以去找一个小白脸养着啊!”李东赞怒气冲冲地训道,“你惹出这么大的事情,现在好了,十几家连锁店都受了你的连累,一天的损失就是几十万人民币,把你卖了都换不来这么多钱!”
  “可是,你不是说要退出中国吗?现在这样岂不是正好?”安相秀自作聪明地献计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