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

  冯啸辰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老夫人,我能不能冒昧地问一句,您和他是什么关系?”
  “他,他是我的丈夫。”老太太一字一板地说道。
  冯啸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实在没有料到如此狗血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面前。他看着老太太,说道:“您是姓晏,名讳是晏乐琴吗?”
  “正是,我就是晏乐琴!”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冯啸辰的手,她的力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冯啸辰都感觉到了手腕上有一丝的疼痛。
  “年轻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晏乐琴迫不及待地问道。
  冯啸辰面色平静,他缓缓地说道:“我叫冯啸辰,我父亲叫冯立,冯维仁是我爷爷……奶奶!”
  叫完这句,他双膝一曲,恭恭敬敬地跪倒在晏乐琴的面前。
  不管冯啸辰现在的灵魂是来自于何方,他的身体实实在在就是眼前这位老夫人的嫡亲孙子,这种血脉联系起来的感情是任何超自然的力量都无法抹杀的。
  从前面这个身体中继承过来的记忆告诉冯啸辰,他的爷爷冯维仁与奶奶晏乐琴早年都在德国生活,二战期间,他们被困在德国,有家难归。1945年,德国战败,随后又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冯维仁欣喜若狂,当即决定要返回中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所有的才华。
  那时候,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冯华还刚满周岁,而且正在生病,难以经受长途奔波。夫妻俩商量之后,决定由冯维仁先带着9岁的长子冯立和5岁的次子冯飞返回中国,晏乐琴带着冯华留在德国。等冯维仁在国内安顿下来之后,晏乐琴再带冯华回去,一家人得以团聚。
  谁曾想,冯维仁回国不久,内战就爆发了。面对着兵荒马乱的局面,冯维仁也不敢让晏乐琴涉险归来。时局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国府兵败如山倒,新政权迅速建立了起来。西方国家对新政权采取了封锁和敌视的态度,一堵铁幕横亘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晏乐琴从此失去了冯维仁的消息。
  在国内,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让冯维仁无暇他顾,为了避免“海外关系”对冯立、冯飞兄弟俩的影响,冯维仁对外隐瞒了晏乐琴在德国的消息,只说自己的妻子早已亡故。甚至在家里,为了避免年幼的冯啸辰和冯凌宇兄弟俩出去乱说,冯维仁和冯立夫妇也一直是守口如瓶,声称晏乐琴已经不在人世了。在冯啸辰兄弟俩心目中,只知道自己的奶奶曾经是一位温柔、美丽、聪颖的大家闺秀,却不知道她还带着他们的三叔呆在遥远的异国。
  到了80年代初,尽管运动已经结束,但已成惊弓之鸟的冯立夫妇还是不敢向孩子们说出真相。冯立曾经考虑过,如果政策一直保持着开放的态势,那么过上几年,他或许可以想办法与远在德国的母亲联系一下,看看她是否依然健在。不过,这个想法仅仅存在于冯立的头脑之中,冯啸辰是毫不知情的。
  这一次,冯啸辰来到德国,他还真想过要找机会去凭吊一下爷爷曾经呆过的地方,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寻找自己的奶奶,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奶奶仍在人世。
  刚才晏乐琴向他打听在南江的故人,虽然没说出冯维仁的名字,但冯啸辰却已经能够猜出,眼前这位老夫人所说的故人,正是自己的爷爷。毕竟,南江人、在克虏伯工作过,1945年回国,能够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的人是非常罕见的。那一刻,聪明过人的冯啸辰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位老太太,不会是爷爷在德国时候的红颜知己吧?不不不,不是红颜知己,而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自己的亲生奶奶。
  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冯啸辰,又听到冯啸辰自报家门,晏乐琴愣了一下,眼泪便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她一把抱住冯啸辰的头,仔细地在冯啸辰的面上寻找着熟悉的痕迹,泣不成声地说道:“你是立儿的孩子,你都长这么大了!”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罗翔飞、乔子远、刘燕萍等人都惊呆了,他们围上来,看着这俩人抱在一起痛哭的样子,都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好不容易,冯啸辰缓过劲来,他一把搀住晏乐琴,给她和罗翔飞等人做起了相互的介绍。罗翔飞听说晏乐琴是冯维仁的夫人,是冯啸辰的亲奶奶,惊得目瞪口呆。乔子远也直拍大腿,说自己与冯老共事这么多年,居然从来不知道冯夫人还在德国。至于刘燕萍,关注的重点从来都是与众不同的,她拼命地拉着冯啸辰,责怪他有这样的海外关系却守口如瓶,看着冯啸辰的眼神分明已经带着几分崇拜和艳羡了。
  等冯啸辰把代表团里的人介绍完,晏乐琴也把随她一起到酒店来的那个小萝莉介绍给了冯啸辰,原来此人正是冯啸辰三叔冯华的女儿,名叫冯文茹,今年才11岁,是个中德混血孩子。冯华娶的是一位德国太太,按照德国的风俗,随了夫姓,改名叫冯舒怡,这个名字可能是德语的音译,冯啸辰也懒得去考证了。
  “啸辰,你不能让冯老夫人站在这大厅里说话呀。这样吧,小刘,你去让服务员开一个房间,让小冯和他奶奶、妹妹到屋里去谈,咱们大家就先别打扰他们了。”
  罗翔飞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恢复了正常的思维能力。他向刘燕萍做着交代,同时招呼着其他人各自离开,不要再围观这祖孙两代相认的场面。
  “文茹,快去给你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就说你的堂哥到德国来了,现在就在卡尼酒店,让他们马上过来。”晏乐琴向小萝莉冯文茹吩咐道,她说的是汉语,想必在家里也是经常用汉语交流的。
  “好的!”冯文茹用德语答应道,随后便一溜烟地奔向服务台找电话去了。这小姑娘一看就透着几分机灵,冯啸辰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她。
  刘燕萍帮忙给安排了一间小会谈室,冯啸辰向她道谢之后,带着晏乐琴进会谈室去交谈。冯文茹打完电话,也跑进了会谈室,坐在晏乐琴身边,侧着头饶有兴趣地看着天上掉下来的这个中国堂哥,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在和冯啸辰用莫尔斯电码交流。
  不提冯啸辰如何向晏乐琴介绍国内的事情,只说冶金局代表团这边,此时已经有些炸锅了。罗翔飞、胡志杰、刘燕萍三人坐在罗翔飞的房间里,面面相觑,一时都难以消化这个爆炸性的事件。
  “海外关系?政审的时候怎么没有查出来,是不是冯啸辰欺骗了组织?”胡志杰黑着脸说道。
  “我看不像吧。”罗翔飞道,“我在南江省的时候,也没听说过冯夫人在德国的消息。更早一些时候,我与冯老在一起共事,他也没提过这件事,倒是好像说过他夫人已经不在了。从这次小冯的表现来看,他对于冯夫人的出现,应当是毫无心理准备的。如果他事先知道有个奶奶在德国,他到德国之后,能不去联系吗?”
  “我也觉得可能是巧合。”刘燕萍道,“这位冯夫人先是找了服务台,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我是中国代表团的人,她才向我打听的。据说,从前也有过几个中国代表团到柏林来,冯夫人也找过他们。还有,刚才小冯和她相认的场面,罗局长是看到的,胡书记您没看到,那可真是感人啊,我觉得这不像是他们事先约好的表演。”
  有罗翔飞和刘燕萍两个人作证,胡志杰也没法说什么了。不过,他的脸依然是铁青的,他说道:“就算冯啸辰事先不知道这件事,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该怎么办?这个晏老太太是冯啸辰的亲奶奶,如果她想让冯啸辰留下来继承遗产,那该怎么办?还有,冯啸辰下一步还适不适合参加咱们和德国企业的谈判工作,他会不会把咱们的谈判底价泄漏给德国人?”
  “泄漏底价这种事情,我想小冯应当是不会做的,我对他的觉悟还是比较放心的。至于说留下来继承遗产……呃,应当是说是继承家产,这就不好说了。”罗翔飞说到这里,心里也不禁有些打鼓了。
  刘燕萍也犯愁了:“是啊,有海外关系,如果他要求留下来在德国留学怎么办?咱们一个代表团出来的时候是9个人,回去的时候只剩下8个人了,怎么向组织交代?”
第六十二章
提前进入四化
  其他团员没有参加领导们的会议,众人凑在一起,把这件事当成最有趣的八卦聊了起来。这两年,国门打开之后,海外关系这个词已经由过去的贬义变成了褒义。
  在以往,谁家里有海外关系,那就意味着会有无尽的麻烦,大大小小的运动都会涉及到你,家里的孩子要想入党、参军、提干、升学,都要比别人困难十倍不止。
  而现在,有海外关系却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这意味着你会有来自于海外的华侨汇款,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艺。据说在海外的华侨都是腰缠万贯,随随便便就能送你一台电冰箱、一台彩电啥的,能够让你一夜之间就提前进入四个现代化了。
  当然,以官方的眼光来看,海外关系还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是需要提起警惕的。但这种观点也就是在正式的会议上说说,私底下,那些局长、书记啥的,不同样要找这些人拉关系、换外汇吗?
  “哈哈,这个小冯,真是好人有好报啊。他把自己的外汇零用钱都借给我了,弄得我还挺不好意思的。现在可好了,有个在德国的亲奶奶,他还能缺外汇吗?”郝亚威笑着说道,他这几天脸上露出的笑容,比在冶金局的时候一个月露出的都多得多,这显然是得益于那台物美价廉的莱卡相机了。
  冀明也道:“可不是吗,下一步,咱们都得找小冯换外汇了,我估计他奶奶肯定会给他一大笔零花钱的,这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亲孙子啊。”
  “零花钱算啥,冰箱、彩电、收录机,这些东西肯定会给他配齐罗,就算不疼孙子,她还能不疼儿子?”杨永年说道。
  何莉莉有她自己的关注点,她说道:“如果我是小冯,我就会提出让我奶奶帮我联系在德国留学。我爸爸单位有个副处长就是这样的,他爷爷是在美国的,前两年才和国内联系上,那个副处长立马就辞了公职,到美国留学去了。别看一个副处长在国内挺值钱的,跟能够去美国留学相比,算个……”
  她本想说个鄙夷的词汇,话到嘴边,突然想起这一屋子人都是处长、副处长,自己似乎不适合这样打脸,于是赶紧停住,代之以一个“你懂的”这样的表情。
  杨永年听出了她的潜台词,却并不以为忤,他说道:“本来就是这样,如果我有海外关系,能把我弄到国外来留学,我也能把这个副处长给扔了。”
  “一个副处长算个鸟啊!”冀明道,“我打听过了,人家德国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都有1000多马克,当个小学老师起码是2000马克起,一年还能涨个30、50的。老郝,你是正处,工资才多少?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吧?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个莱卡,你天天抽黄金叶,连包前门都舍不得买,临了还买不起一台相机,你说这个处长当着有什么意思?”
  “怎么说开我了?”郝亚威有些窘,他省烟钱买相机的事情,在冶金局的中层干部里也算是公开的笑话了,可这里还有外事局来的何莉莉呢,这种丑事让一个外单位的年轻姑娘听去,岂不丢人?
  “莉莉,你可得有心理准备哦,小冯这一认亲,没准后面的工作就指不上他了,咱们团就剩你一个翻译,你等着哭吧。”杨永年帮郝亚威岔开了话头,拿着何莉莉开涮了。
  何莉莉把头发一甩,说道:“那有啥办法,让领导去头疼呗。反正你们冶金局的那些专业词汇,我是弄不懂的。”
  “唉,罗局长和胡书记他们,估计正在头疼呢。”郝亚威同情地说道。
  所有的人都坚信,冯啸辰要一步登天了。相比他在冶金局的临时身份,能够出国留学无疑是一条金光闪闪的正道。各单位里都有过类似的新闻,一些平常不学无术的烂仔,都能被海外的亲戚弄出国去,冯啸辰精通德语,而且还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再加上一个在德国的亲奶奶,想出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啸辰,要不要我帮你联系一下,到德国来学习两年?”
  在宾馆的小会谈室里,急匆匆带着德国媳妇赶过来的三叔冯华这样对冯啸辰问道。
  关于冯维仁已经去世的消息,众人都已经知道了。在哭过,伤感过之后,大家把话题带回到了现实。晏乐琴对于远在中国的两个儿子和一干儿媳、孙子自然是充满着牵挂,冯华对于两个已经毫无印象的哥哥也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并且愿意为两个哥哥家里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通过交谈,冯啸辰了解到了这几位在德国的亲人的现状。晏乐琴此前一直在柏林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与冯维仁一样,都是冶金和机械的内容,前几年才退休下来。冯华学的是金融学,目前是德国明堡银行的一个高管。至于德国婶子冯舒怡,则是学法律出身,目前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执业律师。
  堂妹冯文茹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一个11岁的小孩子,还在读小学的阶段。
  对于中国的经济现况,晏乐琴和冯华都是有所了解的。这几年到德国来的中国人也不少了,他们偶尔会和这些人接触一下,除了打听冯维仁的消息之外,余下的就询问中国的经济、社会等等。他们知道,一个中国工人的月工资只相当于50到100马克,虽然两个国家有商品价格方面的差异,但这点钱能够维持起什么水准的生活,他们还是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在见到冯啸辰之前,晏乐琴就曾无数次地与冯华聊过,说如果万一能够联系上在国内的冯维仁、冯立、冯飞等人,一定要给他们多寄一些钱,帮他们买一些中国人稀缺的大家电,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知道周围有其他一些华侨帮着在国内的子侄联系赴德留学的事情,冯华也早就和母亲商量过,如果两个哥哥家里的孩子想出来留学,他会尽全力提供帮助。
  冯华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很自然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曾羡慕过其他的小孩子有哥哥、姐姐。那时候,母亲晏乐琴总是跟他说,他有两个哥哥,都在中国,有朝一日中德之间的关系缓解了,他可以回中国去找这两个哥哥。这么多年来,两个哥哥的形象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今天乍一见到外貌酷肖自己的大侄子,冯华都有一种忍不住要落泪的感觉了。
  “啸辰,你的德语这么好,而且你还说跟爷爷学过冶金和机械,那你到德国来留学是很容易的事情。奶奶在德国的教育界还有一些朋友,我明天就给他们打电话,给你联系一个好学校,上一个好专业。学费、生活费之类的,你完全不用操心。”
  晏乐琴满脸慈爱地对冯啸辰说道。她在心里想象着冯啸辰戴上博士帽,一脸帅气的样子,并且把这个样子与50年前冯维仁的形象叠加到了一起。
  “奶奶,叔叔,留学的事情,还是从长计议吧。”冯啸辰微微笑着,婉拒了两位长辈的好意。如果他不是一个穿越者,那么这么好的机会,他是肯定不会拒绝的,国内有许多与他同龄的年轻人,在国外攀上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都要哭着喊着让人家帮忙联系留学。可如今这个冯啸辰是有着两世经历的,留学这件事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
  见侄子一脸的风轻云淡,冯华心里微微一凛。老实说,他是做好了国内亲戚抱着他的腿要这要那的心理准备的,无它,因为这种事他已经见过不少了。眼前这个侄子,不过就是19岁的年龄,面对着如此的诱惑,脸上没有丝毫的激动和失态,仅凭这份定力,就不愧是他冯华的好侄子了。
  “怎么,啸辰,你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冯华问道。
  冯啸辰道:“三叔,你和奶奶的苦心,我都明白。不过,我现在是国家机关工作,我这一次到德国来,是来谈一项重大的装备引进项目,这个项目谈好了,能够让中国的冶金能力和冶金装备制造技术提升一个档次。这个时候,我还真不能去想自己的前途问题,还是先把工作做好,再考虑其他不迟。”
  冯华听罢这话,狐疑地看了母亲一眼,又转回头来,对冯啸辰问道:“你刚才不是说,你在这个代表团里,只是一个普通的翻译,而且还是一个临时借用人员吗?项目谈得好不好,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这毕竟是我的工作吧,工作做到一半就放手,总不太好。”冯啸辰解释道。
  “你完全可以辞掉这份工作。”冯华说道,“以你的才华,到德国来留几年学,你奶奶就是冶金和机械的教授,她亲自指导你,你拿一个冶金学或者机械工程的博士学位也不是难事。到时候,德国产业界所有的工作你都可以随便挑选,还需要在乎你现在的这份临时工作吗?”
  冯啸辰笑了笑,说道:“可是,三叔,我并不打算在德国工作啊。”
第六十三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为什么!”冯华的眼睛立起来了,“我跟你奶奶商量过了,如果跟你们联系上,我就想办法给你们办移民。你们年轻一辈,先到德国来留学,然后留在德国工作。你父母和你二叔二婶他们不可能走留学的路子,我可以想其他办法。这样咱们一家人又能够团圆了。你爷爷没等到这个时候,难道你还想让咱们家再分开吗?”
  冯啸辰摇摇头道:“其他人的想法,我不知道。不过,我没想过移民到德国来,我还是想留在中国的。”
  冯华道:“你傻呀,德国是什么生活条件,中国是什么生活条件,你还没有体会吗?我虽然没回过中国,可是我也听人说过,你们家里连卫生间都没有,这样的生活是人过的吗?”
  “华儿,不能乱说!”晏乐琴赶紧斥责道,冯华说的,算是话糙理不糙,但当着国内来的侄子,说国内的生活不是人过的,也未免太伤人的自尊了。
  冯啸辰呵呵一笑,道:“奶奶,没事,三叔说得对,国内的生活条件,的确不是人过的。”
  “那你还犹豫什么?”冯华问道。
  冯啸辰道:“其实道理很简单的,那就是,爷爷没做成的事情,我们这些孙辈,总得替他做成吧?”
  “爷爷……”冯华一下子有些懵了,自己的老爹想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些侄子辈去替他做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