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1

  大使馆方面唯一可以纠缠的,就是库尼亚脸上的伤。这伤情至少从表面看来是比较严重的。但人家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的人给拘了,声称是依法办事,大使馆这边又能说啥呢?
  最终,双方达成了默契,德方同意不再追究此事,中方则表示派沃亨的员工可以随时离开,中方不会设置任何障碍。库尼亚倒是有心想再折腾折腾,但大使馆的官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声称如果他不听话,大使馆就要把他发表种族歧视言论的事情提交给德国的法院,届时他可就要惹上麻烦了。
  “总算是和平解决了。”
  送走德国大使馆官员以及派沃亨的全体员工,许威松了口气。他明白,在这件事情上,他是被装备公司这边当枪使了,最后与德国大使馆交涉的事情,都是由他出面的。那位大使馆官员虽然没话可说,但心里肯定是把他给恨上了,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国家会记住你的贡献的。”冯啸辰用领导的口吻对许威说。
  “等到红山港三期竣工的时候,我们会专门请许处长来参加竣工典礼的。”这是港建集团总经理田耀瑞对许威的承诺。在得知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之后,田耀瑞就从京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屈建中以及其他经贸委领导对冯啸辰、王根基等人的口头表扬。因为许威在场,所以田耀瑞便大方地顺便把这表扬口头复制了一份,送给了他,聊以抚慰他那受到伤害的心灵。
  外事方面的工作结束了,但接手自动卸车系统的事情却才刚刚开始。冯啸辰把从各单位借来的专家组织起来,开了两天的研讨会,把从派沃亨员工那里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在此基础上,冯啸辰选定了两家单位作为卸车系统的承包单位,其他单位的人员把手头掌握的资料移交给这两家单位之后,便纷纷打道回府了。不过,这一趟红山港之行,这些人也并非是一无所获,派沃亨的那些技术诀窍,所有的单位都得到了,他们可以在未来的技术研发中使用这些诀窍,这种免费学习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被选中的两家单位自然是最为高兴的,单位领导得到消息,马上开始进行动员,抽调更多的人手前往红山港,继续进行技术攻关。从派沃亨员工那里得到的技术只是一部分,余下的部分是需要中方自己去研究开发的。冯啸辰请参与这件事的专家们进行过评估,大家都认为已经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技术难关了,只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人力投入,再假以时日,中国人是能够自己把这套系统拿下来的。
  陈纻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打算直接返回沈阳去了。这一次他的收获最大,许多企业和研究所的专家都和他互相交换了联系方法,表示未来单位上有什么技术难题还要请他这位海归博士去帮忙指导一二。当然,这些单位同时也许下了诺言,声称陈博士在创业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麻烦,尽管开口,他们必将竭诚相助。陈纻从对国内产业界一无所知,到朋友遍天下,仅仅只花了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这个效费比实在是太高了。
  “冯总,非常感谢你给我的这次机会,我打算今天就回沈阳去了。”
  临行前,陈纻来到冯啸辰的办公室,向他辞行。
  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陈博士,你的火车是在下午吧?如果你不急着走,有没有兴趣和我去看望一下小邵?”
第六百六十一章
组织上的补偿
  红山市郊的一片平房区里,邵琦正蹲在自家的门前,用一把手工锯吭哧吭哧地锯着一根木条,在他身边还有一些已经锯好刨平的木料,看这样子,他是正准备做一件什么家具,比如厨房里用的搁物架之类。
  一个年龄与邵琦相仿的女子站在旁边,一边晾着洗好的衣物,一边低声地向邵琦唠叨着:“邵琦,你说你是何苦呢?你从来也没有跟人打过架,怎么一打就是一个外国人,而且还把人家打得这么凶。现在可好,虽然说拘留也没有执行,可是好不容易熬上来的正处级没了,还得从头开始。你别看田总、郭总他们现在说得好听,以后谁知道会怎么样呢?再说,现在田总他们在,知道你是受了冤枉,万一以后换个领导,人家揪着你这个小辫子,死活就是不肯提拔你,怎么办?”
  这女子是邵琦的妻子,名叫苏苑,也在港建集团工作,是一个工程队里的出纳。邵琦打人的事情,她还是听其他人说起来才知道的,当时就吓得够呛。邵琦再三安慰她,说是自己打外宾是情不得已,而且因为他出手打了外宾,其他那些派沃亨的员工才会乖乖地交接工作,他其实是为集团做出了贡献,集团领导是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只是部分地印证了邵琦的话。领导似乎的确没有追究邵琦责任的意思,从京城来的一个什么冯总甚至让邵琦负责交接派沃亨技术的事情。派出所因为邵琦打人一事做出了对他拘留五天的决定,但事实上却并没有执行,只是在德国大使馆的官员到红山来的时候,让邵琦到派出所去象征性地呆了几个小时。
  不过,拘留的处分一经做出,集团也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邵琦的企划部部长职务被撤销了,虽说集团领导再三表示这只是一个临时措施,不久就会恢复他的职务,但这种事情谁敢相信呢?一个人曾经被拘留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污点,带着这样一个污点还想被重新启用,还要担任正处级干部,连苏苑这种政治经验不太多的人都觉得是不可能的。
  没有了职务,邵琦多年的奋斗就被清零了,而且未来的发展还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集团正在建职工宿舍,按照邵琦原来的正处级职务,可以享受到三房两厅的待遇,现在职务被撤销,集团还会给他分这么大的房子吗?
  所有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苏苑怎么可能不牢骚满腹。她一方面抱怨集团太薄情,明明邵琦是为集团做出了贡献的,集团居然不能网开一面,另一方面则是抱怨邵琦太冲动、太实诚,派沃亨的人想走就走好了,他们想烧掉资料,与你何干,你有什么必要去对人家动手呢?
  “好了好了,你都唠叨一天了。事已至此,你说这些有什么用?”邵琦实在是忍不住了,抬起头向妻子抗议道。苏苑说的这些,其实邵琦自己也想过,他心里又何尝没有一些愤懑?但他实在不知道该指责谁更合适,集团有集团的规章制度,体制内的事情还是要讲规则的,领导们也是没办法。打人的事情并不是领导授意的,他出手打了人,受处分、被撤职,都是咎由自取,又能怨谁呢?
  “可是……”
  苏苑正想再说点什么,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声询问:
  “小邵,做家具呢?”
  小两口同时扭头看去,只见有两个人已经走到了他们面前。苏苑不认识这二人,邵琦却是认识的,其中一个是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冯啸辰,另一个则是美国回来的海归陈纻。要说起来,邵琦和陈纻反而更熟悉一些,这几天,陈纻也跟着一起去与派沃亨的员工做交接,邵琦陪过他几次,闲下来也聊过一些家常,算是有些私交了,陈纻的技术功底也给邵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冯总,陈博士,你们怎么来了?你们这是……”邵琦起身相迎,看着自己一手的木屑,也不好意思伸手去与对方握手,只是满脸狐疑地询问着对方的来意。在邵琦想来,没准这二人是到这里来找其他人的,只是偶然走过他家门前而已。
  “小邵,我和陈博士是来看你的。”冯啸辰笑着说。
  “来看我?哦哦,那快请坐吧。我家的房间小,要不二位就坐外面吧。”
  邵琦惊讶万分,他连忙交代苏苑去搬椅子给两位客人坐,顺便再拿一些茶水、瓜果过来待客。他还简捷地向苏苑介绍了一下这二人的身份,苏苑不知道陈纻其人,但却是知道冯啸辰这个人的,听说来的正是那位来头挺大的冯总,一时也慌了神,倒茶的时候好悬没把热水瓶给撞翻了。
  “小邵,这一次我们能够从派沃亨手里把工程完整地接收过来,你是首功啊。”冯啸辰坐下之后,开门见山地对邵琦说。
  “冯总过奖了,我其实没做什么,还给组织上添了这么多麻烦。”邵琦说着客套话。
  冯啸辰说:“你所做的事情,不能算是麻烦。如果不是你出手,这些德国人恐怕不会这么容易交出手里的技术。”
  “是吗?”邵琦敷衍着答道。这话在此前冯啸辰、田耀瑞都向他说过,他还有些期待领导们会看在这一点上给他一些特殊照顾,但现在看来却是落空了,心里难免有些不悦,回答冯啸辰的话也就显得有些懒散了。
  冯啸辰知道他的心思,换了一副诚恳的表情说:“小邵,国有国法,你打人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派出所方面不可能不处理,如果没有一个处理意见,外方恐怕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至于撤销你的职务,则是集团的规章规定的,如果因为你的动机正确就可以改变规章要求,未来就会有人钻这个空子,这对于集团的管理也是不利的。这些方面,你应当能够理解吧?”
  邵琦点了点头,不吭声了。冯啸辰说的是大道理,邵琦又能说啥呢。
  苏苑此时已经给客人倒好了茶水,自己也搬了个凳子坐在旁边。听到冯啸辰这番话,她不满地说道:“冯总,你说的道理,我们都懂。可小邵毕竟是为集团做事才犯了错误,职务撤销了,我们也不说啥了,该他享受的待遇呢,难道就不能保留吗?”
  “什么待遇?”冯啸辰问。
  “房子啊。”苏苑说,“集团原本答应给我们家分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是按正处级待遇分配的。现在他的职务撤了,房子还给不给了?”
  冯啸辰迟疑了一下,说:“小苏,你说的情况,我不太了解。集团这边给或者不给,我想都有可能吧。”
  苏苑说:“我问过行政处了,行政处说按规定不能给。”
  “是这样?”冯啸辰想了想,问苏苑道:“小苏,据我了解,集团建的房子,是在港区那边,位置不太好。红山市区现在已经有商品房出售了,每平方米也就是700元。集团分配的房也要交钱,你们为什么不加一点钱买市区的商品房呢?”
  “太贵了!”苏苑叹道,“集团的房80多平方米,只要交2万多块钱,如果买市区的房,同样的面积差不多要6万块,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冯啸辰笑道:“巧了,我今天就是给小邵送钱来的。因为小邵的事情比较敏感,港建集团这边不便给小邵发资金,田总委托我们装备工业集团给小邵一次性发放4万元奖金。小苏,你觉得加上这4万元,你们买市区的房够了吗?”
  说着,冯啸辰打开自己的手包,从里面掏出四叠钞票,放到了邵琦和苏苑的面前。
  “奖金?”邵琦的眼睛都直了。
  “这些……这些钱都是给我们小邵的?”苏苑也傻了眼。作为一名出纳,她当然不是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但这么多钱一下子就属于自己,这可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一刹那,她有一种感觉,邵琦这场无妄之灾,遭得值了。
  “小邵,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国家是不会忘记的,国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做出贡献的人。不过,这笔奖金的事情,你们不要说出去,毕竟这其中还涉及到外事方面的关系,如果传出去,影响很不好。”冯啸辰叮嘱道。
  “我们明白,我们明白,我们一定不会说出去的。”苏苑脸上的笑容都快绷不住了,忙不迭地答应着。
  “谢谢组织,谢谢田总和冯总。”邵琦只能这样讷讷地回应着,他心里那有关被拘留、被撤销的不满,在一刻都烟消云散了。4万元的一次性奖金,这在整个港建集团是史无前例的。倒不是说拿到这笔钱就能够弥补他的损失,而是他觉得这是组织上能够做出的最大的补偿了,毕竟他也是有错在先的,组织上就算不对他做什么,他也无话可说。
  冯啸辰看着这小两口那激动和满意的神情,在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其实,这4万块钱哪是什么装备公司发的奖金,哪怕冯啸辰是公司的总经理,他也无权为一个殴打了外宾的外单位职工发这么高的奖金。这笔钱,其实是冯啸辰自己拿出来的,他曾向王根基承诺说不会让英雄流血再流泪,但事实上各种制度的约束却使他根本不可能给邵琦什么补偿。最后,他只能是自掏腰包来做这件事情了,他当着一个隐形的亿万富翁,原本就是该做这种事情的。
第六百六十二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打着装备集团的名义给邵琦发完奖金,冯啸辰又接着问道:“小邵,你现在不当企划部长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听到这个问题,邵琦刚刚涌起来的一点欣喜感觉又荡然无存了。他摇了摇头,说:“还能怎么办,一切从头开始呗。我也想通了,我这个人天生当不了干部,还是踏踏实实干回我的老本行,做个施工员就好了。这几年,我一直都在瞎忙,家里的事情也顾不上,现在无官一身轻,我和苏苑商量好了,抓紧时间生个孩子,以后我的希望就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他嘴上这样说,脸上却满是苦楚。苏苑在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丈夫好,只能伸出一只手搭在邵琦的身上,希望能够借此给他一些支持。
  冯啸辰说:“小邵,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地方发展呢?”
  “换什么地方?”邵琦有些懒懒地问道,“就算是换一个单位,我身上这个污点还是带着的,当个普通干部当然无所谓,可是要想晋升,只怕是没希望了。既然换个地方也是当普通干部,我呆在港建集团不是更舒服一些吗?”
  “如果是到体制外去呢?”冯啸辰问。
  “体制外?”邵琦一怔,“冯总的意思,是让我去外企?”
  邵琦的这个猜测倒并不奇怪,这些年国企里的干部离开体制的也并不罕见,不过一般都是跳槽到外企,而不会跳到私企。在许多人的眼里,外企无疑是比国企更好的,而私企就属于不如国企的地方。如果是跳槽到外企去,大家都会觉得你是攀上了高枝,那是值得羡慕的。但如果你离开体制,到私企去工作,大家就会纷纷前来规劝,说国企虽然收入低一点,但好歹是铁饭碗,你怎么会想不开要去私企呢?
  正因为有这样的风气,当冯啸辰建议邵琦离开体制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冯啸辰建议他去外企了。
  冯啸辰笑了,问道:“为什么一定是外企呢,现在有些私营企业做得也非常不错,而且非常缺像你这样的管理人才,你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私企试试吗?”
  邵琦皱了一下眉头,说:“私企,我还真没想过。我知道一些私企,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化管理,连中层干部都是老板的三亲六故的,像我这种外来的人在私企里也就是打杂的角色,又受累又受气的,我还真没想过。”
  “不会吧?”一直坐在那里没吭声的陈纻终于忍不住了,他直到这个时候才悟出冯啸辰带他来看望邵琦的原因,他在心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不由得产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邵部长,你如果不介意的话,想不想到我那里去试试?”陈纻说。
  “你那里?”邵琦有些懵,“陈博士,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陈纻说:“邵部长,我跟你说过的,我是从美国回来创业的,现在准备在沈阳办一家企业,是和沈阳市政府合作的,应当算是合股制吧。我们现在就缺乏像邵部长这样有能力、有经验而且有担当的管理人才,邵部长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那里去试试,太高的位置我不敢说,一个副厂长,我应当是能够替邵部长争取到的。”
  陈纻说出这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这几天,他与邵琦交往不少,对邵琦的能力是看在眼里的。陈纻自己是个搞技术的,虽然自诩有点管理头脑,但被祁瑞仓、冯啸辰等人打击过之后,他也认识到自己的管理经验远远不足,尤其是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不足以担任一个高级管理人员。祁瑞仓倒是声称可以在沈阳物色几个原来国企里的高管来担任厂长和业务副厂长,但陈纻对此觉得并不踏实。
  这一次与邵琦接触,陈纻对邵琦的看法很不错,只是他天生在这方面缺乏敏感性,没想到要把邵琦挖到沈阳去给自己帮忙。冯啸辰在陈纻要离开之前,专门带他来看望邵琦,又当着他的面询问邵琦是否有意到体制外去发展,陈纻才恍然大悟。他稍一琢磨,觉得邵琦还真是一个理想的职业经理人的人选,便非常唐突地出言邀请了。
  “这……冯总,你和陈博士唱的是哪一出啊?”邵琦有些莫名其妙,他回想起这几天冯啸辰看他的眼神里的确带着一些奇怪的神气。他最开始还担心是自己长得太帅,而这位冯总又有一些不良嗜好……现在才明白,冯啸辰原来是存着这样一个打算。
  冯啸辰收起刚才装神弄鬼的表情,严肃地说:
  “小邵,关于你的情况,我认真思考过了,也与田总他们讨论过。你打库尼亚,事出有因,我们私下里说,你这两拳头,有功无过,是值得嘉奖的。但是,体制内有体制内的无奈,这种事情,组织上无法公开对你进行表扬,也无法给你一个积极的鉴定。你如果只是留在港建集团里,而且港建集团的老领导们都在,倒也无所谓。但你还年轻,未来的发展前途还很大,如果遇到不怀好意的人拿这件事情来为难你,你恐怕是很难摆脱这个责难的。与其背着一个包袱发展,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陈博士说的情况是真的,他准备办的沈阳集装箱厂,有陈博士自己的十几项专利,还有沈阳市的全力支持,我们装备工业公司也会予以关注,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你如果有意到他那里去发展,不难闯出一条新路。当然,如果你对陈博士的企业缺乏信心,或者是不喜欢沈阳的气候,我也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其他的企业,像你这样的人才,放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的。不过,我也多说一句,在一家企业创业之初加盟,与等到人家已经发展得很不错的时候再加盟,地位是不一样的。”
  冯啸辰这通忽悠,再次让陈纻自惭形秽了。这些话明明自己也能够想到的,为什么就说不出来呢?还有,冯总说话的时候,语气里显得那么真诚,换成自己是邵琦,估计也得被催眠成功了,这份功力,自己真是拍马也赶不上了。
  连陈纻都这么想,邵琦就更别提了。听过冯啸辰的话,他木木讷讷地呆了好一会,这才扭头去看苏苑,问道:“小苑,你觉得冯总的建议怎么样?”
  苏苑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一些了,她怯怯地问道:“冯总,您刚才说陈博士的企业很有前途,现在这家企业有多少人呢?”
  “沈阳市招商局准备拿出两家亏损企业和我合作,这两家企业的职工有1200多人。我计算过了,我们要达到每年5万标准箱的产量,的确是需要这么多人手的。”陈纻回答道。
  “你说5万标准箱,产值是多少呢?”苏苑继续问道,她是当会计的,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更关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