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451

  冯啸辰在心里叹了口气,说:“那咱们去跟她说说话吧?”
  “我不!”冯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冯啸辰也就不勉强她了,一个幼儿园园长,在冯啸辰眼里自然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在冯姗眼里却是高不可攀的。既然冯姗不敢去和她说话,冯啸辰自然也就算了。其实,冯姗下学期就要上小学了,在幼儿园也呆不了两个月,维持现在的状态挺好的。
  因为是开运动会,所以孩子们都不用去教室,而且是前往各班指定的位置集合。杜晓迪抬眼在运动场上找到了冯姗所在班级的牌子,领着冯啸辰和冯姗来到了班级的地方。不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已经到了,孩子们挣脱父母的手去找小伙伴玩耍去了,家长们则围在老师的身边,听着老师给他们安排活计。
  “蒋世文的家长,朱丽萌的家长,麻烦你们一会负责给孩子们记录成绩;薛惠丹的家长,一会跑步比赛的时候,你当个发令员好不好?……曹雪娇的家长,冯姗的家长,你们帮着照看一下跳远的场地,孩子们跳完之后,你们要抓紧把沙子铲平,别让后面的孩子扭着了脚……”
  曹雪娇的家长是她的父亲,一个看起来和冯啸辰岁数差不多的精壮汉子,听到老师的吩咐,他连连点头。杜晓迪见冯啸辰没啥反应,便赶紧应了一声。老师也没介意,又转头安排其他家长去了。曹雪娇的父亲已经看到了冯啸辰和杜晓迪,他走过来,热情地向杜晓迪打了个招呼:“杜老师,这回又是咱们两家负责铲沙子了。这位是姗姗的爸爸吧?过去可从来没见过呢。”
  冯啸辰见对方问到了自己头上,连忙伸出手,同时做着自我介绍:“我叫冯啸辰,幸会。”
  那男子与冯啸辰握了一下手,热情地说道:“我叫曹志远,我家娇娇和你家姗姗是好朋友。每次开运动会,都是我和杜老师负责铲沙子的,我们都挺熟悉了。”
  冯啸辰听出了曹志远话里带着的一丝无奈,于是笑着说:“铲沙子好啊,我过去当知青的时候,经常铲沙子呢。隔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技术生疏了没有。”
  “原来姗姗爸爸也当过知青啊,我也是知青出身,铲沙子的确是很专业的,就像那位家长擅长发号施令一样,让他去管发令枪,也算是专业对口呢。”曹志远哈哈笑着,顺带把另一位家长给贬损了一番。
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这个行家了
  杜晓迪原来手心里捏着一把汗,她生怕冯啸辰会对老师的安排有意见,继而大发雷霆或者整出一点什么别的事情,对于冯啸辰的破坏力,杜晓迪是非常清楚的。
  冯姗在幼儿园这几年,杜晓迪已经习惯于老师的这种区别对待了。她原本就是一个电焊工出身,虽然现在是大学教授,而且丈夫的职位也挺高,但她并不觉得自己应当搞什么特殊化。既然必须有家长去做铲沙子这样的脏活,那安排到她头上又有何妨呢?
  可冯啸辰对于这种事情会如何反应,杜晓迪就有些不踏实了。万一冯啸辰生气了,再闹点什么情绪之类的,本来一家人来参加亲子运动会这样的开心事情就变成窝心的事情了,影响到冯姗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那就更糟糕了。
  看到冯啸辰与曹志远说说笑笑地往跳远场地走,似乎一点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杜晓迪这才放心,高高兴兴地找冯姗去了。
  其实,杜晓迪的担心的确有些多余。对于老师的厚此薄彼,冯啸辰的确有些看不惯,但他还不至于为这么一点小事而对幼儿园的老师兴师问罪。铲沙子这种事情,其实也没多辛苦,以冯啸辰的年龄,做点这样的体力活又算得了什么呢?既然到了幼儿园,大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孩子的家长。在这样一个场合还要分出级别高低,以求享受不同待遇,实在是有点Low的行为了。
  这个世界上,真正有钱的人反而不喜欢挂着20斤重的金链子到处晃悠,买衣服也只是考虑是否舒适而不在乎是不是名牌,因为他们的财富已经不需要用商标来证明了。同样,身居高位的人处事反而会很低调,据说周公每次宴请外宾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对端盘子的服务员说句谢谢,倒是基层的那些科长股长动辄就要吆三喝四,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手上有点权力。再至于到大学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脾气一般都不错,被新生错当成校工,以至替新生搬行李这样的事情,也并非是什么段子,而有些在国外拿了个什么学位回来的所谓引进人才,却是成天拽得像学界泰斗一样。
  上一世的冯啸辰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国家重装办的处长,可谓是少年得志。这一世凭借穿越的金手指,职位又更上了一个台阶。也许正是因为成功来得容易,他不像那些苦哈哈熬了多年资历终于一朝修正成果的官员那样急于显示自己的威风,他在各个场合都是表现得非常谦恭的……好吧,那些被他收拾过的人肯定会把这解释为笑里藏刀,这就是题外话了。
  曹志远也是个乐天派,虽然肚子里对自己被区别对待颇有一些不愤,但也依然是嘻嘻哈哈地,与冯啸辰聊着天南地北的事情。两个人来到跳远场地,找到专门用来铲沙子的木锨,然后一边干活一边继续聊天,不一会就聊得非常熟悉了。
  “你说你的工作单位是国家装备工业公司,你们公司具体是做哪方面的装备的?不会是造核潜艇的吧?”曹志远颇为八卦地问道。
  “当然不是。”冯啸辰笑道,“我们搞的是工业装备,不是军事装备。我们公司前身是国家经委下面的重大装备办公室,后来因为机构改革而转化成了公司。目前我们的业务就是牵头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装备研制工作。”
  “太好了,太重要了!”曹志远不着边际地赞扬着,又问:“那你们具体搞过什么装备呢?”
  冯啸辰说:“这个说起来就多了,包括大型火电机组,大型冶金装备,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重载铁路和港口装卸设备,大型乙烯装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
  “等等,你刚才说大型化肥成套设备,这是指什么呢?”曹志远打断了冯啸辰的话,看着他问道。
  刚才那会,曹志远已经向冯啸辰介绍过自己的工作,是某部委下属的一个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他是负责与南美洲的政府间经贸合作的。至于具体的职位,两个人都很自觉地没有互相询问,不过从曹志远说的一些事情来推测,冯啸辰确定他最起码也是一个实职处级干部,说不定还是副司级别。然而,也许是术业有专攻,曹志远对国内工业领域的情况并不熟悉,以至于连装备工业公司的名头都不了解,或者是虽然听说过,却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这会他问起大型化肥成套设备是怎么回事,也就不奇怪了。
  冯啸辰解释说:“所谓大型化肥成套设备,大致就是两部分,30万吨合成氨装置,52万吨尿素合成装置。这两套装置一般都是配置在一起的,合成氨装置生产出来的合成氨,直接送到尿素合成装置去生成尿素。因为农民种田只能用尿素,不能直接用合成氨。”
  “对对,我知道的。过去当知青的时候就跟农民学过。那时候咱们国家好像不能生产尿素,我插队的那个地方,就是直接用氨水肥田的。氨水肥田要加很多水稀释,要不就会把庄稼烧死了。那时候,我们知青点有个女同学,她……呃,我是不是扯远了?”
  “也不算远吧。”冯啸辰笑道,“咱们现在不是在幼儿园吗,你说的那个她,不会就是娇娇的妈妈吧?”
  “不是不是。”曹志远心虚地左右看看,似乎是担心自己的老婆突然出现在面前,其实他老婆今天压根就没来幼儿园。定了定神,曹志远才把话题又扯回了原处,说:“我还记得,后来咱们国家从国外引进了13套大化肥,然后就能够生产尿素了,是不是?”
  “是有这么回事。”冯啸辰回答道。
  曹志远说的13套大化肥,是指1974年前后,中国利用中美关系缓和的机会,从国外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成套设备,其中包括13套30万吨合成氨装置,10套48万吨和3套52万吨尿素合成装置。这些装置在70年代末相继投产,形成了年产600多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一举解决了当时尿素需要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如果比较关心农业问题,一般都会知道这13套大化肥的事情。而事实上,在此后国家又先后引进了七八套大化肥装置,并利用引进成套装置的机会要求外方转让相关技术,从而形成了自主的大化肥成套装置制造能力。后面这些事情,恰恰就是重装办主持的,冯啸辰对此是再了解不过了。
  曹志远意犹未尽,继续说:“冯老师,我记得那个时候说咱们国家制造不了这么大的化肥设备,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咱们能造这种设备了吗?”
  “当然能造。”冯啸辰自豪地说,“最近滨海、新阳、凌北几个省都上马了新的大化肥装置,都是咱们国内的企业拿下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了。也就是少数的一些阀门、控制系统之类,咱们和国外还有差距,目前是用进口件替代的,不过有几家研究所也正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替代产品搞出来了,正在进行技术验证。”
  “那么,咱们的大化肥,比日本人的怎么样?”曹志远又问。
  “有差距,但已经不是代差了,能耗比他们的稍微高一点点,都在用户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关键的是,咱们自己搞的装置,价钱比日本人的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不用外汇,这可就非常了不起了。”冯啸辰说。类似于这样的说辞,他平常也经常要向别人说起的,有时候是接受记者采访,有时候是向有关的领导做汇报,所以相关数据等等,他都非常熟悉,此时向曹志远说起来也没困难。
  在冯啸辰看来,曹志远或许就是有点八卦心,想打听一下国家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仅仅是因为无聊,没话找话地打发时光。谁曾想,听完冯啸辰的介绍,曹志远却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很严肃地问道:“冯老师,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没有虚夸的成分?”
  “我没必要在曹老师你面前虚夸吧?”冯啸辰有些不悦地呛声道。曹志远过去知道杜晓迪是大学教授,所以称她为杜老师,既而也就把冯啸辰叫做冯老师了。冯啸辰不知道曹志远的职务,听对方如此客气,于是便有样学校,也管曹志远叫曹老师。这就有点像是工厂里见人就叫师傅,反正嘴甜一点也不吃亏。
  曹志远沉吟了一会,说:“冯老师,不瞒你说,我前一段时间还真动过念头,想问问咱们国内搞化肥设备的水平怎么样。这些天也是工作比较忙,没顾上,本打算等娇娇的运动会开过,我就去国家计委走一趟,了解一下这个情况的,倒没想到在这碰上你这个行家了。”
  冯啸辰心念一动,看着曹志远问道:“怎么,曹老师有这方面的项目线索吗?”
  曹志远点点头,说:“正是,阿根廷政府想建设四座大型化肥厂,改变化肥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去投标的几家都是日本企业,好像还有一家荷兰企业,我还一直以为咱们国家搞不了这样的设备呢。”
第六百六十八章
四套大化肥设备
  冯啸辰没有猜错,曹志远的确是环球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一名副局级干部,负责中国与南美的一些经济交流工作。他所在的这家机构名义上叫做经济交流中心,其实带有很强的外交政策色彩,更简单地说,就是旨在通过经济交流促进外交关系发展的一家机构。世界各国都有类似这样的机构,这也是现代国际交往的特点。
  曹志远不久前带着一个代表团去了一趟阿根廷,洽谈有关农业合作的一些事情。在与阿根廷农业部的官员会谈时,对方偶然说起了正在招标建设四家大化肥厂的事情,还礼节性地向曹志远发出了一个邀请,说欢迎中国企业去投标。
  曹志远对国内的装备工业发展情况不太了解,凭着以往的印象,觉得中国的工业装备自己用用还凑和,这种参加国际招标的事情,似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又问了自己带去的几名下属,结果下属们异口同声地表示中国的工业水平和日本相比起码有20年的差距,人家阿根廷看中的是日本人的技术,咱们中国企业如果真的跑过来投标,那可就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曹志远素知自己的这几位下属有些媚外情结,说的话不一定可信。不过,听他们说得如此肯定,曹志远也的确是心里更没有底了,于是只能哼哼哈哈地向阿根廷方面表示感谢,承诺一回国就去联系国内装备企业到阿根廷来投标,为阿根廷的农业建设出一份力气。
  这件事情在曹志远的这次出访中,也只是一个小插曲。阿根廷农业部的官员事后还真的让人给曹志远送了一份招标资料,不过却再没有提起请中国企业去投标的事情,或许内心也是觉得中国企业没这个实力吧。
  曹志远出访,是带着几项农业合作项目去的,帮助阿根廷建化肥厂的事情并不在他的工作日程之内。他带去的几个项目最终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他这一趟也算是大获成功了。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他总觉得心里有些疙疙瘩瘩的,一个念头不断地在心头浮起:万一中国企业真的能够把这四家化肥厂承接下来呢?
  据阿根廷方面透露,目前日本、荷兰的企业都已经对这四家化肥厂的项目表示了兴趣,日本人的初步报价是每套设备3亿美元左右,荷兰人则报到了4亿多。阿根廷的官员表示,即便是3亿元一套,对阿根廷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也是他们试图联系其他国家企业的原因,相当于有点病重乱投医的意思了。
  一套设备3亿,四套就是12亿。就算中国企业报价低一点,起码也有10亿吧?10亿美元的合作,比他这一趟来谈的几个农业项目金额要高出10倍了,如果能够把这个项目谈下来,那他的部门今年的业绩可就是放了卫星了。
  馅饼很诱人,可是自己能吃得下吗?曹志远对此还真是没有信心。在阿根廷的时候,他不敢对阿根廷官员说太多。一回来,他就琢磨着要去找“有关部门”了解一下情况。他能想到的“有关部门”,也就是国家计委了。这两天他正在想着找谁给他引见一下计委那边分管此事的官员,谁知道来趟幼儿园,居然遇到一位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人,只是不知道这位冯老师说话到底靠不靠谱。
  “冯老师,你在你们公司里,是分管哪方面工作的?”
  在自报了真实身份之后,曹志远试探着向冯啸辰问道。
  听说对方是个副局级干部,冯啸辰也不便再隐瞒什么了。他笑着说:“我在公司里就是个拾遗补缺的角色吧,别人不做的事情,都归我做。”
  “那可就是总经理了。”曹志远带着调侃的心态说。
  冯啸辰笑笑:“还真让曹主任猜对了,我在公司里的确是担任总经理一职的。”
  “啊?”曹志远的眼睛都瞪圆了。都是体制内的人,对于什么单位是什么级别还能不清楚吗?曹志远原来没听说过装备公司,但刚才也从冯啸辰嘴里知道了它的前世今生,掐指一算,级别和自己所在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正局级了。他在中心是副局级待遇的部门负责人,别人尊称他一句主任,其实他正式的头衔是处长而非主任。但眼前这位可就不同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总经理,公司一把手,居然也跟自己一起在这里铲沙子。
  “冯总,失敬失敬。”曹志远擦着头上的汗说,接着又不愤地说道:“你说这幼儿园的老师也真是的,怎么能让冯总你来铲沙子呢。”
  冯啸辰笑道:“这也没啥吧?我听姗姗的妈妈说,月泉幼儿园的孩子家长里可是藏龙卧虎,咱们两个小小的局级干部在这铲沙子,也不冤枉啊。”
  “对对,咱们不过是两个小小的局级干部嘛。”曹志远也迅速调整过心态来了,从刚才的接触,他已经知道冯啸辰是个挺随和的人,似乎对于铲沙子这件事还不如他的怨念更强。人家是正局级,都能这样夹着尾巴行事,自己只是副局级待遇的处长,又有啥好抱怨的?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一起铲沙子,自己能和对方处得这样熟吗?相比结交冯啸辰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总经理,铲一会沙子又算个啥呢?
  “老曹,你说的这件事,对我们非常有意义啊。”冯啸辰岔开了话头,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咱们国家的装备企业,完全能够拿下这四套大化肥装置,技术水平不会比日本人差。价格方面,比日本人低20%完全没问题,如果日本人敢降价,我们可以再降20%。”
  “20%再降20%,那岂不是相当于降了40%?三六一亿八,你是说,一套大化肥设备,咱们只需要1.8亿美元就能够拿下?这个价钱,不会亏吧?”曹志远吃惊地问。
  冯啸辰微微一笑,说:“老曹,你要知道,日本人报3亿美元,是有虚头的,实际上的成本不会超过2亿,他们卖的都是技术的钱。咱们没他们那么黑心,再加上咱们的劳动力成本低,造价本来就比他们低,所以就算是1亿8000万,我们同样能够赚钱,而且……嘿嘿,不瞒你说,我们赚得还不少呢。”
  “这是真的?”曹志远脸上绽放着笑容。以他对阿根廷农业部的了解,一套设备用不着报到1.8亿的低价,只要报到2.5亿,对方肯定就会怦然心动了。如果质量上不比日本人差太多,他再从中周旋,把这四套设备拿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照冯啸辰的说法,1.8亿一套都是稳赚的,谈到2.5亿,这中间的利差得有多少?他们中心作为牵线方,从中收取一点提成也不为过吧?可别误会,老曹不是想中饱私囊,而是要以环球中心的名义收取提成,也就是为单位创收的意思了。时下国家财政非常紧张,各单位的经费都严重不足,创收是公开合理而且受到提倡的事情。环球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个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都有一定的创收任务。能够促成这样一桩交易,让国内企业赚到不少于3亿美元的利润,中心提个300万不过分吧?三八二十四,这可就是2000多万人民币啊,自己那个“(享受副局级待遇)”中的“()”,恐怕就可以拿掉了吧?
  他越想越是兴奋,不觉便把木锨放下了,想拉着冯啸辰好好地说一说。这时候,旁边一位老师走过来,面无表情地提醒着:“这两位家长,你们赶紧把沙坑弄好,跳远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曹志远抬头看着那老师,就有想说理的冲动了。有没有搞错,这里是两个局级干部在讨论一笔10亿美元的出口业务,你居然让我们赶紧把沙坑弄好,10亿美元,够请多少个勤杂工了?
  冯啸辰看出曹志远的心态,连忙拉了他一把,笑着说:“老曹,项目的事情,明天到我们公司去谈,我安排我们项目管理部和战略规划部的同志和你对接。今天咱们还是先干好本职工作,别把孩子们的脚给扭了。”
  “呃呃,对对,冯总说得对,咱们先……呃,先干好本职工作。”曹志远也只能顺着冯啸辰的话头说了。
  就在这时,只听得旁边有人惊讶地喊了一声:“咦,这不是冯总吗,你怎么会……这这这,真是的,怎么能让您来铲沙子呢?”
  听到声音,冯啸辰、曹志远和刚才那位催促他们干活的老师一同扭过头去,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位老师,她吃惊地张大嘴,喊了一声:“园长,您……您认识这位家长?”
  走过来的,正是刚才冯姗向冯啸辰遥指过的那位据说是日理万机的园长,她狠狠地瞪了那老师一眼,然后大步走到冯啸辰的面前,满怀歉意地说:“冯总,真的是你啊,你怎么……原来你女儿就在我们幼儿园啊,怎么从来没听我家老冷说过呢?”
  冯啸辰冲园长微微一笑,说道:“嫂子,我也是刚刚才知道你就是我家姗姗的园长。我说带姗姗去见你,她还不敢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