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51

  “是的,原来是这样,他的威胁就是要用煤制油来替代从欧佩克的进口。如果这项技术得到突破,那么对于欧佩克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格雷姆说。
  布拉德曼说:“格雷姆,我记得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年时间了,最早南非人搞这项技术的时候,也曾引起过欧佩克的重视,但事后证明南非人的实验并不成功,煤制油的成本远远大于天然石油,所以它不可能实现对石油的替代。”
  格雷姆显然是懂得更多一些的,他说:“到目前为止,煤制油的成本依然是远远大于天然石油的,当然,我是指目前的油价……以及目前的煤制油技术。如果油价继续上涨,煤制油就具有了一定的经济性。而如果煤制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样可以具有经济性。”
  “那么,你认为中国人的煤制油技术是不是取得了重大突破呢?”布拉德曼问。
  格雷姆点点头,说:“我怀疑他们已经做到了。你看看这段,中国人的这个项目,投资17.2亿美元,形成年产400万吨合成油的生产能力。如果他们没有掌握足够高的技术,怎么可能投入这么多的资金来进行建设?”
  “会不会只是一种宣传策略呢?”布拉德曼猜测道。
  格雷姆皱紧眉头,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中国人是玩真的。布拉德曼,你回忆一下,那天那位冯先生对我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他没有足够硬的底牌,他敢于这样对我们说话吗?”
  “我有点看不透这个人。我一直认为他是在虚张声势,包括这一次的新闻报道也是如此。”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并没有打算建设这个项目,而只是做一次宣传?那么,后续这个工地是否还要继续施工呢?我们甚至都不需要派人到实地去考察,只需要购买一张卫星照片,就能够判断他们是否真的在建设这个项目。你觉得中国人会编一个如此拙劣的谎言来进行宣传吗?”
  布拉德曼被格雷姆问住了。事实上,他刚才的话也只是抬杠,是为了给自己的判断失误找一个证据,听格雷姆这样一说,他彻底哑了。是啊,一个投资十几亿美元的项目,建设规模是非常大的,是不是真的在进行建设,外人一眼就能够看清楚。通过高清卫星图片,欧佩克的专家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场的设备布局,如果这不是一套煤制油的设备,欧佩克专家也是能够看出来的,中国人至于费尽心机去编一个这样的谎吗?
  既然不是撒谎,那就意味着中国人的确掌握了煤制油的技术。而且一次性建设年产400万的项目,这与实验室级别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他们的技术还不成熟,不可能一下子铺开这么大的建设规模。中国人是在用这样的方法向欧佩克隔空喊话,布拉德曼作为刚刚与中方洽谈过的官员,有义务把这件事向秘书长进行汇报,再由秘书长决定是否要召开一次理事会的特别会议来讨论这个变化。
  想到此,布拉德曼再也坐不住了,他拉着格雷姆,带着那份报纸,来到了秘书长的办公室。
  秘书长听罢布拉德曼和格雷姆的汇报,又认真读了一遍报纸上的内容,也是眉头紧锁。
  “为什么和你们洽谈的,不是中国商务部的官员,而是这位装备工业公司的官员,你们考虑过没有?”秘书长向二人问道。
  格雷姆在刚才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他说:“秘书长先生,我判断,中国人上次约我们过去,并没有与我们谈判的诚意。他们更多的只是想向我传递一个强硬的信号,而他们的强硬正来自于他们所掌握的煤制油技术。这项技术应当是掌握在中国的装备工业公司手里的,所以才会有他们的官员来与我们洽谈。”
  “这就对了。”秘书长点点头,“很显然,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否则负责谈判的人员就不会是这位装备工业公司的官员。我们现在必须弄明白,中国人掌握的技术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还有,他们有多大的决心在国内推广煤制合成油,这将决定我们对中国的策略。”
  “我和格雷姆会马上到中国去,现场了解有关的情况。”布拉德曼郑重其事地说。
第七百九十四章
技术要造福于全世界
  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布拉德曼的心情非常地不好。他感觉自己被人耍了,却又找不出一个反击的办法。上一次,中方主动邀请他们过来洽谈,他是摆足了傲骄的,本以为能够把对方吓住。谁曾想,对方二话不说,直接用一篇煤制油项目开工的新闻稿,就把他给打败了,迫使他灰溜溜地回来。如果对方早一点透露这个消息,他至于用不着往返奔波吧,时差刚刚倒过来又要跑一趟,谁也受不了啊。
  中国人要建设煤制油项目,显然不是上次谈崩之后才做的决定,一个投资十几亿美元的项目,前期的论证起码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上次冯啸辰与他们洽谈的时候,煤制油项目的论证已经完成了,只等着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开工典礼。在这种情况下,冯啸辰还守口如瓶,假惺惺地与他们商讨石油供应问题,这不就是耍人吗?
  “如果我们上次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还会启动这个项目吗?”格雷姆向布拉德曼求证道。
  “他们已经估计到了我们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或者说,如果我们答应了,他们肯定会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直到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布拉德曼叹着气说。
  明知道对方搞的是一个阴谋,自己还要苦哈哈地跑过来与对方商量,人生的悲愤,莫过于此了。
  “徐先生,我们已经认真考虑了贵方在上次所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贵方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我们希望能够与贵方就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会谈,你看能不能做一个安排?”
  在商务部的大楼里,布拉德曼客气地向徐振波说。
  “完全可以。我们和欧佩克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大门永远都是对你们开放的。”徐振波的嘴比蜜还甜,满口答应了布拉德曼的要约。
  “那么,请问我们将和谁会谈呢?”布拉德曼又问。
  徐振波说:“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由我和你们进行会谈,如何?”
  “那当然是最好的。不过,上次与我们会谈的那位冯先生,能够出席吗?”格雷姆问。
  徐振波做出一个为难的样子,说:“这可就有点不太方便了,据我所知,冯先生这一段时间非常忙,除了他自身的一些业务安排之外,还有来自于很多个国家的客商等着要与他会谈。我们商务部有事情想请他过来谈谈,他都安排不出时间呢。”
  “这些其他国家的客商,和冯先生谈什么呢?”格雷姆追问道。
  徐振波说:“二位有所不知,冯先生所在的装备工业公司日前完成了一项重大装备的研发,并在我国的山北省开工建设了第一个实验项目。这个消息传出后,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泰国、意大利等国家客商的关注,纷纷向我们询问开展项目合作的事宜。冯先生这一段时间主要就是应付这些来访的客商,所以比较繁忙。”
  布拉德曼和格雷姆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布拉德曼问:“如果我猜错的话,徐先生说的应当是中国刚刚开工建设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吧?”
  “正是。”徐振波毫不掩饰地说。
  “怎么,这个项目是由澳大利亚等国家与你们共同建设的吗?”布拉德曼问。
  徐振波诧异地摇摇头,说:“怎么会呢?这个项目是由我们独立建设的。澳大利亚等国的客商到中国来,是希望引进我们的这项技术,在他们国家建设同样的煤制油项目。”
  “你说什么?澳大利亚也想建设煤制油项目?”格雷姆瞪圆了眼睛问。
  徐振波说:“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了解,他们是和装备工业公司直接接洽的。要不,你们到装备工业公司去了解吧。”
  “这……方便吗?”格雷姆问。
  徐振波大大咧咧地一摆手,说:“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欧佩克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有什么要求,我们肯定都会全力满足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感谢徐先生了……”布拉德曼应承着,心里早就骂开了。
  徐振波故意在他们面前说起其他国家来洽谈煤制油项目的事情,显然是与冯啸辰商量过的,目的也很明白,就是用来向欧佩克施压,布拉德曼岂能体会不到。但现在人家占着主动,布拉德曼明知对方是演戏,也得装作没看出来的样子。他的确需要到装备公司去走一走,实地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徐振波说可以给他们安排,他当然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
  徐振波叫来一名下属,让他去要了一辆车,陪着布拉德曼和格雷姆二人,来到了装备公司。进门说明来意之后,前台服务人员把他们带到了一间小会议室,接着又请来了几位公司职员,向布拉德曼一行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煤制气技术,其间得到了南非、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技术支持。上世纪90年代,我们曾建成了一套实验性工业装置,经过近10年的运行,效果良好。日前,我们在山北省开工建设了一套年产400万吨级的装置,采取的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预计2006年底投产,2007年中期达到设计产能。”
  装备公司战略规划部国外动态科科长陈默用流利的英语向布拉德曼和格雷姆介绍道。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世界范围内煤制油的成本仍然高于天然石油,请问贵国的这套400万吨装置投产之后,成品油的成本会达到多少?”格雷姆直言不讳地问道。
  陈默笑笑,说:“我们进行过测算,按照我们目前的设计,在装置满负荷工作的条件下,汽油的成本将不高于每吨650美元。”
  “每吨汽油不高于650美元?这怎么可能!”格雷姆脱口而出。
  汽油是用原油炼制出来的,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汽油价格也会随之上涨。目前,国际市场上汽油价格大约是每吨520美元,如果欧佩克继续执行减产涨价政策,导致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60美元的水平,则汽油价格有可能上涨到600至700美元的区间。
  假如中国的煤制油技术能够把用煤炭制造的汽油价格控制在每吨650美元之内,就意味着可以替代原油炼制的汽油了。在此前,国际上煤制汽油的成本始终都在每吨1000美元以上,对原油构不成威胁。现在如果能够把成本降到这么低的水平,恐怕那些石油储量不足的国家,都会考虑选择煤制油作为一种石油替代技术。
  而澳大利亚恰好就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另外一个满足这种条件的大国自然就是中国了。在国际油价持续上升的时候,中国和澳大利亚都会有很强的动力开展煤制油的生产尝试,这对于提高其自身的能源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你们确信能够把成本控制在这么低的水平上吗?”布拉德曼问道。
  陈默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布拉德曼,说:“这是我们的宣传资料,关于我国拥有的煤制油技术的主要参数,在上面都已经列出来了。我们正在积极寻求向其他有这方面需要的国家转让技术,这份宣传材料相当于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如果我们做不到,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陈女士所说的其他有这方面需要的国家,是指哪些呢?”格雷姆问。
  陈默说:“这样的国家是很多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泰国、印度、韩国、日本、南非等等,都属于具有这方面需求的国家。目前已经有几个国家的工业部长到了中国,我们的总经理冯啸辰先生已经与他们进行过初步的洽谈,他们对于引进中国的这项技术,都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你们的转让条件是什么?”
  “我们没有转让条件。”
  “没有转让条件?这怎么可能呢!”
  陈默微微一笑,说:“我们冯总有一个理念,他认为一项技术发明出来,就是要造福于全世界的。对于有意引进我国这项技术的国家,我们的原则是来者不拒。我们拥有强大的设备制造能力,可以同时开工建设五套年产400万吨的设备,任何一个国家希望引进这种设备,我们都是非常欢迎的,并不会附加任何条件。”
  格雷姆脸上有些难堪之色,讷讷地问道:“你刚才说,你们能够同时开工建设五套这样的设备,目前已经有这么多的国家向中国提出了购买设备的要求吗?”
  陈默说:“目前还没有,大家或许还要观望一段时间吧。不过,我国自己在近期内就有可能启动第二套、第三套400万吨级的装置建设,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形成年产1亿吨以上煤制油的生产能力。从这个目标出发,我们目前的装备制造能力还有欠缺,需要进一步补充。”
  “最后一个问题。”布拉德曼说,“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向澳大利亚等国家推介这项技术的?”
  “就是上个星期。”陈默笑吟吟地回答道,“在此前,我们并不打算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但后来我们总经理改了主意,希望尽快推广这项技术。这几天在京城与我们总经理洽谈的那些外国工业部长,都是刚刚接到消息赶过来的。”
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戏精
  从装备公司出来,布拉德曼与格雷姆又通过各种关系,联系上了目前正在京城与装备公司洽谈引进煤制油技术的那几个国家的工业部官员,从他们那里,证实了徐振波、陈默所说的情况,那就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好几个国家都打算引进这项技术。当然,这么大的项目,各个国家也不会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引进的,从最初接触到最终签约,中间拖上三两年时间也是正常的。
  “是中国的装备工业公司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请我们来了解他们新开发的技术。”澳大利亚工业部官员加勒德向布拉德曼解释道,“我们到中国之后,听取了中国国家石化设计院专家的介绍,过几天装备公司还会组织我们到几家石化机械制造企业去考察他们的生产能力。中方承诺,按照现行煤炭价格计算,他们提供的煤制油技术,能够把成品油的价格控制在每吨650美元的水平之内。”
  “你们相信这个承诺吗?”布拉德曼问。
  加勒德说:“我们此次带来了好几位石化技术专家,此外还有美国、秘鲁的专家也参加了中方的项目介绍会,他们在认真分析过中方的生产工艺之后,认为中方的承诺是有依据的。即便最终的生产过程并不像理论设计那样完美,把成品油价格控制在750美元的范围内是绝对有把握的。”
  “可是此前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只能达到1000美元的水平。”格雷姆提醒道。
  加勒德点点头,用赞赏的语气说:“你说得对,在此前,我们了解到的技术状况大约就是能够把成本控制在1000美元左右。所以,这一次我们看到中国人提供的技术,都被震惊了。我向中国石化设计院的专家了解过,他们说从五年前起,中国政府累计投入了不少于3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这项技术的研发。卖糕的,这真是在煤制油研制领域里最大手笔的一项投入。”
  “五年前……”布拉德曼捂着腮帮子呻吟起来,他的智齿又在隐隐作疼了。五年前正是中国发改委从中东油霸那里获得200亿美元贷款用于建设三家千万吨级炼油厂的时候。在当时,整个欧佩克的部长们都坚信中国人从此就被套牢在欧佩克的石油供应上了,这三家专门炼制高硫石油的炼油厂将对中东石油产生严重的依赖,这意味着欧佩克在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可谁曾想,就在炼油厂开工建设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投入了30亿美元的巨款,用于煤制油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依赖中东石油的危险,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布拉德曼甚至想象得出来,中国政府投入的这30亿美元,正是因为获得了中东油霸的贷款而省下来的钱。
  好深的布局啊,布拉德曼在心里涌起了一阵怨念。
  西方国家的政府在早些年也是颇有一些远见的,能够提前十年、二十年开展产业布局,也能够忍受相当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收益的等待。但这些年,政客和百姓都变得越来越短视了,大家想的都是及时行乐,谁还会愿意为了未来而付出代价。在一些国家,民众甚至希望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最可怕的是,这种思潮正在欧洲大陆逐渐弥漫,直接的结果就是最能够满足民众眼前利益的政党就最有希望在竞选中胜出,而他们执政之后采取的政策也恰恰就是如此。
  相比之下,中国人却一直都在含辛茹苦地为长远的未来进行积累。50年前,他们在人均收入还不到100美元的时候,就节衣缩食,通过“156项重点工程”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20年前,他们在人均收入不到300美元的时候,就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目标是在化工、冶金、电力、交通等领域形成独立自主并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能力。
  对于这样一个对手,欧佩克实在是有些过于低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