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451

  冯啸辰说:“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现在是属于我们的,西方国家要想占据这个市场,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获得回报。非但如此,我们还在进军西方市场,从他们的嘴里夺食吃,这样他们就更难以消化产能,经济也就更难复苏了。”
  韩宏想了想,缓缓地点点头,说:“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以往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到国际市场上,也就是你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消化自己的产能,这就是属于转嫁危机了。这些年,咱们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很大部分都是由我们占领的,西方国家要想从我们手上把这些市场抢过去,的确是比较难的。”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条策略
  “可是……”徐振波说话了,“啸辰,你考虑过没有,西方国家闹经济危机,他们的进口就减少了,咱们的出口可主要都是面对西方国家的。我们商务部的研究中心估计,明年全国的出口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形势非常严峻呢。”
  “的确,我们的很多大型企业也表示担心西方国家受次贷危机影响,投资减少,明年的出口订单会受到影响呢。”来自于国资委的官员补充道。
  冯啸辰看了看韩宏,韩宏向他点点头,又向众人说道:“既然大家都说起这个话题了,那我这里就请小冯给大家讲讲他的想法吧。上星期他单独向我做过一次汇报,我觉得他的想法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现在各部委的同志都在,我让他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在这一干部委官员中,冯啸辰的确属于小字辈,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有资格称他一句小冯的。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冯啸辰是发改委的一个智多星,屡屡能够有一些不俗的见解,韩宏如此郑重其事地让他说话,显然是他的观点赢得了发改委领导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说,也代表着发改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冯啸辰并没有矫情,他坐直了身体,说道:“各位,韩主任让我讲,那我就说一点自己的浅见,权当抛砖引玉,请各位多多指正。”
  “哈哈,指正可不敢当,你小冯的观点,从来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徐振波笑着捧了冯啸辰一句,同时摊开了手上的笔记本,开始准备记录。其他官员也都纷纷拿起笔来,准备记下冯啸辰的观点,以便回去向各自的领导汇报。
  冯啸辰说:“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其实并不奇怪。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刚才老祁已经介绍过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观点,认为这一场危机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有征兆了。发生这样大的危机,原因在于整个西方世界脱离了实体经济,一味依靠金融市场上的击鼓传花来维持繁荣。这种游戏最终总是要结束的,而游戏结束的时候,就是危机爆发的时候。”
  “这个比喻好!”来自于央行的一位官员赞同道,“我们分析过,美国的金融市场看起来很繁荣,但其实是在互相炒作,把一些根本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概念炒成天价。我们早就说过,像这样的炒作,迟早是要垮台的,现在看起来,我们此前的预计是完全正确的。”
  冯啸辰向他笑了笑,接着说:“正因为这一次危机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虚弱,所以我们认为西方国家要从危机中恢复过来,难度是很大的。这样的危机,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危,而对于我们来说,则是机,也就是机遇。我的看法是,我们应当抓住西方国家经济萎缩的时机,大胆出击,这就叫趁你病,要你命。”
  王振斌笑道:“啸辰,你这话可太粗俗了,大家可千万别写到文件里去。”
  韩宏则顺着王振斌的话头,对全场的人严肃地说:“我提醒一下,我们今天会议上的内容,大家只能向各自的领导汇报,不能泄露给外界。这涉及到咱们国家在未来几年中的经济策略,这是不能让别人知晓的。”
  “明白!”官员们参差不齐地答应着,脸上的表情也凝重了几分。
  冯啸辰继续说:“关于我们应对危机的策略,我考虑有三个方面,思考得并不成熟,等我说完之后,请大家再补充。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是大力促进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用内需代替外需。消费方面,我想财政部和商务部的同志们应当有更多的办法。投资这方面,就需要发改委下决心了。按照凯恩斯的主张,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应当启动大规模的公共建设,用以刺激经济。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欠债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次危机,开展全面的基础建设,修铁路、修公路、搞基建,简单归纳一下,就是‘铁公基’嘛。”
  “铁公基……”在场的众人都哑然失笑了,这个叫法也的确是够有创意的。
  韩宏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解释一下。中央领导日前对未来一至两年的经济工作做出了指示,要求我们要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影响,保证国内的经济增速不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保障国内就业稳定。为此,发改委计划在近期批准一批基建项目,其中包括不少于10条客运铁路专线,2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以及若干个机场和大型港口的建设。为了保障这些建设项目的实现,国家还要加大电力、能源、钢铁等方面的投资。”
  “怪不得我看冯总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要搞这些方面的投资,不全都是你们装备工业公司的业务吗?冯总,你们一口气吃下这么多项目,也不怕消化不良吗?”一位官员调侃道。
  “不会的,我们花了20多年时间磨砺这副好牙口,就是为了啃这些硬骨头的。”冯啸辰笑呵呵地应道。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也放心了,起码我们那些大型企业不至于饿肚子了。”国资委的官员说道。
  冯啸辰接着说:“第二,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我们要占领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在萎缩,我们应当从第三世界国家来弥补。在过去十几年里,我们一直在亚、非、拉各洲进行开拓,建立起了一些销售渠道。现在,到了让这些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们要把原来点状的突破,变成面状的突破。比如在非洲,我们要全面发力,争取把欧洲人赶出去。”
  “你可真够狠的。”徐振波咂舌道,“非洲可是欧洲人的传统殖民地,现在虽然已经独立了,但在经济上仍然是严重依赖欧洲的,欧洲人把非洲看成了自己的后院。你跑到人家后院去瞎逛不算,还想把欧洲人赶出去,你也不怕欧洲人找你拼命?”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那就是咱们不必等着欧洲人来找咱们拼命,咱们要主动到欧洲去,抄他们的老窝。”冯啸辰就着徐振波的说法,杀气腾腾地说出了自己的第三点建议。
  “抄老窝?什么意思?”徐振波愣了。冯啸辰说的前两点,好歹还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内,这第三点,似乎有些过于放飞了吧?
  冯啸辰说:“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始于美国,但我们估计受到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欧洲。美国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习惯于以邻为壑的。况且欧盟的成立一直都是美国心里的痛,借着这个机会,美国肯定要想方设法地削弱欧洲,最好能够让欧盟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基于这个分析,我认为欧洲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多个国家陷入困境。我们应当在这个时候果断出手,到欧洲去抄底。”
  “抄底是什么意思?”一位官员问道。
  冯啸辰说:“抄底就是收购他们的优质资产,当然是指工业资产和技术资产,像什么普迈、双罗、希曼兹之类的,只要他们愿意卖,咱们就一律吃下。当然,那些娱乐业、房地产之类的,咱们就没必要去买了。”
  “冯总,你的心也太大了吧?”一位官员皱眉道,“普迈、双罗、希曼兹,那都是欧洲顶尖的大企业,人家怎么可能会出卖呢?”
  冯啸辰自信满满地说:“一切皆有可能。现在西方世界陷入了经济危机,投资萎靡。我们自己的市场要守着,不能让欧洲人染指。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咱们要去抢到自己手上。这样一来,这些欧洲的大企业就没了活路,他们还能撑得了几天?”
  “这就是你说的趁你病,要你命?”徐振波旧话重提。
  冯啸辰点点头,说:“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咱们能够抓住,最大限度地从西方收购一批老牌企业,那么我们的技术水平将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届时我们将从原来的跟随者,变成与西方并驾齐驱的竞争者。”
  “这个想法不错!”国资委的官员击掌叫好,“我们的企业过去也兼并过一些西方的老牌企业,整体吃下对方的技术之后,竞争力的确有了长足的提高。这一次如果真能像冯总说的那样,拿下一大批西方企业,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跻身于世界前列了。”
  财政部的官员笑道:“如果真能这样,那没啥可说的,我们财政方面肯定是全力支持,哪怕是卖裤子,也会给你们提供足够的资金。”
  大家的情绪都被冯啸辰调动起来了。尽管他说的非常简单,但在场的官员们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稍一思索便能明白他的意思,并且能够评估出他这三条策略的可行性。扩大内需、进军第三世界市场、到欧洲抄底,这三项任务当然都是非常艰巨的,但如果能够成功,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带着兴奋的心情,众人纷纷发言,对冯啸辰提出的三条策略进行补充,同时也代表自己所在的部委做出了种种保证。
第八百四十五章
希望给予更多的支持
  就在冯啸辰磨刀霍霍准备去欧洲抄底的时候,欧盟委员会也正在召开听证会,征求欧洲重点企业对于应对次贷危机影响的意见。
  “我们希望欧盟能够给予欧洲企业以更多的支持。”
  希曼兹公司销售总监艾伯特在听证会上大声地呼吁道。
  “是的,欧洲市场低迷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了。在此前,我们还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但次贷危机发生后,我们的订单数量大幅度减少,明年我们公司出现亏损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欧盟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支持,我想我们普迈公司很可能在几年内面临破产的威胁。”普迈公司的代表海因茨尔附和道。
  受到海因茨尔的启发,其他公司的代表也纷纷表态,竞相卖惨:
  “正是如此。如果我们无法从欧盟获得资助,我们将在三个月内裁员15000人,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件。”
  “我们将不得不停止五家工厂的生产,除了这五家工厂的工人会被解雇之外,为这五家工厂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不少于120家,它们的工人也将面临失业的危险。”
  “是的,我们也将进行裁员!”
  “我们很可能会申请破产保护!”
  “我们是欧洲最古老的企业之一,如果我们公司倒闭了,将是欧洲工业传统的重大损失。”
  众人都鼓噪起来,一个比一个更加危言耸听。大家都知道,这是向欧盟施压的好时候,不管公司是不是真的面临着危险,把话说得严重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能够从欧盟获得资助,简直就是白给的福利,凭什么不要呢?更何况,市场的低迷是事实存在的,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主持会议的欧盟官员博瓦德皱着眉头,逐条地记录着企业代表们的意见。他当然也知道这些人的话多少有些浮夸,都是想把事情说得更严重一些,以便让欧盟为他们的亏损买单。但欧盟就是干这种事情的,这些大企业掌握着欧洲的话语权,欧盟岂敢违背这些大企业的意志。还有,如果这些企业真的出现了大规模裁员之类的问题,欧盟也是要当背锅侠的。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
  待众人的叙述告一段落之后,博瓦德用笔头敲了敲自己的小本子,对众人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希望欧盟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呢?我的意思是说,我需要知道一些具体的做法,而不是泛泛的要求资助之类。”
  “事实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市场。”艾伯特第一个回答道,他的话引起了广泛的赞同,众人都拼命地点着头,表示认同这个要求。
  “市场?我不明白,你们需要欧盟委员会如何为你们解决市场问题?”博瓦德说。
  艾伯特说:“因次贷危机的原因,欧洲的企业投资减少了,我们公司的产品订单下降了三成。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我们关闭一些工厂,否则光是这些工厂的固定成本,就会让我们陷入严重亏损。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获得欧洲之外的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
  听到这个要求,博瓦德露出一个苦笑,说:“艾伯特先生,我们要想获得美国市场,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国商务部这一段一直在和我们协商,希望我们向美国敞开市场。你们是做发电设备的,你应当知道,美国新建的几家电厂,都得到了政府的严格要求,限制他们只能采购美国本土生产的设备。”
  “这些可恶的美国人!”在场的一位商人骂道,“他们口口声声说是我们的盟友,但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想的却不是为盟友分担压力,而是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盟友身上。这些年,我们替美国佬背的负担还少了吗?”
  “我想,这是应当由部长理事会去考虑的事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商务官员而已。”博瓦德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不背这个锅。因为这锅实在太大,不是他的小身板能够背得起的。
  关于欧美关系,博瓦德了解到的情况,又远比在场的商人们更多。他知道,这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一直在向欧盟施压,要求欧盟放松贸易壁垒,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与此之相,美国自己却在增加贸易壁垒,同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吸引国际游资前往美国进行投资。欧盟的官员都清楚,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就是要牺牲欧洲的利益,以帮助美国尽早摆脱危机。
  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欧盟还真没有什么拒绝的底气。欧洲的安全是建立在美国的保护之上的,离开了美国人的保护,欧洲就要单独面对俄罗斯的武力威胁。别看苏联解体之后,这头北极熊的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但要挑翻一个欧盟,还是绰绰有余的。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了许多小动作,不断地刺激俄罗斯的那位铁腕领导人,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吓唬欧盟,让欧盟知道自己离不开美国。
  明白了这些,对于各家企业提出的希望进入美国市场的要求,博瓦德只能是表示爱莫能助了。欧盟现在能够保护住自己的市场不被美国人侵蚀,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敢想着进入美国市场的事情。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退一步,希望欧盟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艾伯特说。他此前提出希望进入美国市场,其实也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博瓦德拒绝了前一条要求,就不便再拒绝他的后一条要求了。
  果然,博瓦德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他说:“艾伯特先生,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要求欧盟委员会帮助你们开拓市场。开拓市场难道不是一种商业行为吗?”
  “不,它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艾伯特说,“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人通过窃取我们的技术,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装备产业。现在,他们非但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不再使用我们的设备,而且还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抢夺我们的传统市场。由于他们采取的是不道德的竞争手段,我们在竞争中完全没有优势。”
  “不道德的竞争手段,你能详细说说吗?”博瓦德问。
  艾伯特说:“比如说,他们在生产中违反了关于员工福利保障的规定。据了解,他们的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时薪不到2欧元。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压低了设备成本,从而能够在价格战中把我们打败。”
  “是的,我也听说了,他们的工人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在欧洲企业里非常普遍的茶歇室,在中国的企业里是完全不存在的。”
  “还有,他们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污染了整个地球的空气!”
  “他们仿造我们的品牌!”
  大家鸡一嘴、鸭一嘴地开始数落中国,其愤慨程度,可与几百年前某人(1)的“七大恨”媲美。他们全然忘记了,仅仅是在六七年前,多数欧洲人还觉得中国人实在是很傻很天真,中国人生产的产品是那样便宜,简直就是在给欧洲人免费打工。
  “我们希望欧盟启动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严格审查,包括知识产权的审查、环境体系审查和社会责任体系审查,无法满足欧盟标准的中国企业,其产品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以及与我们签订了贸易协定的其他国家市场。”海因茨尔说,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明显地结巴了一下。
  欧盟可以制订自己的政策,但要让这些政策能够影响到其他国家,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可是,如果这种限制不包括欧盟之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那么限制的意义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在欧洲市场进入寒冬之际,大家想要的就是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所以他们最大的目的,是想让欧盟帮助他们把中国从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挤出去。
  “我会把各位的意见提交给欧盟委员会讨论。”博瓦德向众人点着头,同时说道:“不过,欧盟委员会能够给大家提供的帮助毕竟是有限的,希望你们能够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凭借自己的实力去赢得市场。我对于欧洲企业是充满信心的。”
  听证会就这样结束了,至于欧盟委员会对于企业的诉求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回应,参会的企业代表们心里也没数。欧盟委员会肯定是会支持欧洲企业的,这一点大家并不担心,但欧盟委员会的决策程序之繁琐,效率之低,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今天提出来的要求,或许会在半年后才能进入委员会的议题,然后是长时间的扯皮,扯上一年半载是再正常不过的。即便最终有了决议,这个决议也还要欧盟各国议会批准才行,其间又不知道会整出什么妖蛾子。
  大家交流着对欧盟决策体制的抱怨,向会议室外面走。海因茨尔却迎着博瓦德走了过去:
  “博瓦德先生,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欧盟委员会报告,是有关深海石油开发的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你能给我十分钟时间吗?”
注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