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51

  可谁曾想,冯啸辰居然告诉她说林北重机的确是正厅级企业,那么他这个副处长就是实打实的副处级了,比何春梅还要高上半级,这怎么可能呢?
  何春梅下意识地又看了看工作证的封皮,然后仔细辨认了一下钢印。应当是没错的,前些年听说过有人用萝卜私刻公章的事情,但钢印这东西好像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不是随便哪个私人就能够刻出来的。一些重要的证件上所以使用钢印,也就是因为难以造假。
  “冯……冯处长,你,你请坐。”
  一向从不知怯场为何事的何春梅突然变得结巴了,她站起身来,招呼着冯啸辰和陈抒涵在办公室的木制沙发上坐下,又叫来一名工作人员给他们二人倒上茶水,然后才拖过一把椅子,坐在冯啸辰二人的对面,小心翼翼地问道:“冯处长,小陈前两天说要租楼,莫非是帮你们林北重型机械厂租?”
  “不是,是咱们南江省的一家企业,要在新岭建一个办事处,委托陈姐负责。陈姐前两天没说明白,我是专程送介绍信过来的。”冯啸辰说着,从兜里又掏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何春梅。
  这一回,何春梅可再无轻慢之心了,她伸出双手接过信箱,抽出里面的信笺,先扫了一眼落款的公章,不禁又惊呆了。
  那公章上写的是:中德合资辰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这……这是在东山地区新建的那家合资企业?”何春梅讷讷地问道。
  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的成立,在南江省可是一件绝顶的大事,省报专门在头版发了一条消息,配了好几张成立仪式的照片。何春梅每天读报,哪会错过这样的大新闻,她只是没有想到,这家合资企业居然还会和自己产生瓜葛。
  “何主任也听说过这家企业?”冯啸辰问道。
  “听说过,听说过,你看,这不就是前两天报纸上登过的吗?”何春梅回身从报架上拿过一个报夹,熟练地翻到一份报纸,正欲指给冯啸辰看,突然又停下了,她看到,题头照片上站在外商身边笑得十分矜持的那个年轻人,分明就是眼前的这个冯啸辰。
  “冯……冯处长,这……这就是你吧?”何春梅用手指着照片,向冯啸辰求证道,她的眼光已经扫过了文章里的一行字:国家经委冶金局干部冯啸辰同志陪同佩曼先生抵达桐川进行考察……
  “你你怎么又是国家经委的领导?”何春梅彻底被冯啸辰的身份弄晕了,如果说冯啸辰刚才给她看的工作证还有那么一丁点造假的可能性,这报纸上言之凿凿的内容可绝对是没错的,与照片上一模一样的人脸更是不可能伪造出来。
  “我不是经委的领导,只是一个普通干部而已。我在林北重机挂职,同时被借调到经委冶金局。东山地区的这个合作项目,是冶金局协助引进的,冶金局派我来做与外商的联络工作。”冯啸辰用最简洁的语言向何春梅解释道。
  “这么说,冯处长还懂德语了?”何春梅八卦之心泛滥,好奇地问道。
  “略懂一点。”冯啸辰直接用德语回答道。
  “……”何春梅哪听得懂冯啸辰在说什么,只是觉得他那叽哩呱啦的外语颇为炫酷,眼睛里早冒出了崇拜的火星。想到家里那两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她早已有些心猿意马了。
  “情况是这样的。”冯啸辰不知道何春梅的心思,他正色道:“辰宇公司位于东山地区的桐川县,交通有些不便,与省里的联系有些困难,所以他们希望在新岭建一个联络处,负责采购、销售以及其他的一些事务。陈姐是他们选中的联络处主任,负责联络处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租咱们杨桥街道的这处房产,就是准备作为联络处的办公地点。”
  “原来是这样啊,那太好了!”何春梅满面春风地说道,她随即又用嗔怪的语气对陈抒涵说道:“陈主任,你看,前两天我问你情况,你还说你是一个个体户,原来是向我保密呢……”
  “陈姐的确是个个体户。”冯啸辰道,“她原来在琴山路开了一家个体餐馆,德国来的佩曼先生路过新岭的时候,偶然吃过陈姐做的菜,非常喜欢,所以便指定陈姐担任联络处的主任,并要求陈姐办好联络处的招待食堂,以便日后德方其他人员到南江来工作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和就餐环境。”
  “这样也行?”何春梅都听傻了,一个个体户,就是因为做菜好吃,就被外商看中了,直接任命为联络处主任,而且还特别交代要办好食堂,这算是哪个国家版本的灰姑娘啊?
  “这么说,陈主任说的要办餐厅,不是对外营业的,而是联络处内部使用的?”何春梅问道。
  冯啸辰道:“当然不是仅限于内部。何主任,你要知道,人家德国企业是非常讲究经济效益的,一个食堂如果仅仅是对内服务,平时没有人到新岭出差的时候,不就闲置起来了吗?佩曼先生的意思是,这个食堂平时可以对外服务,不求赚多少钱,只要能够把联络处的房租和人员开销应付下来就可以了,这样公司就没有额外的负担。所以,我今天来,是特地想和何主任商量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以联络处食堂的名义对外营业。”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动致富不犯法
  陈抒涵坐在旁边,听着冯啸辰满嘴跑火车地忽悠,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几分钟时间,自己就成了什么中德合资企业的驻省联络处主任,弄得原来一口一个“小陈”叫她的何春梅也迅速改了口,称呼起她的官衔来了。
  冯啸辰却是预谋在先的,早在陈抒涵跟他说私人雇工不能超过8个人的时候,他就在琢磨着如何打破这个限制。要说起来,这个规定完全就是瞎胡闹,再过几年,等中央推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有这些人为的禁锢都被会打破,届时再看这条规定就会觉得荒唐可笑了。
  冯啸辰没有时间去等待,他要抢在全民经商的风潮来临之前,先奠定自己的经济基础,所以就必须想办法绕过这些条条框框。他想到,既然个人不能雇工,那么打着合资企业的旗号,是不是就不受这些限制了呢?一家合资企业到底能够从事什么样的经营,在国家的文件上并没有详细规定,相信地方上的官员也弄不清楚。
  在政策不清的情况下,官员们做决策的依据就是看当事人的身份了。国家并没有说私人雇工多少是合适的,地方官员们便采取了最严格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就予以打击。而国家也同样没有说合资企业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这时候,地方官员就会按照最宽松的条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被人说是破坏了引进外资的重要国策。
  想明白了这一点,冯啸辰自然便把佩曼的身份又拉出来用了一回,如果佩曼知道自己被冯啸辰以一鱼两吃、三吃直至N吃的方式消费了无数次,恐怕连吐血的心都有了。
  “你们的联络处食堂要对外营业……这个倒也是有过先例了。”何春梅道,“只要你们公司允许,卫生方面没什么问题,街办是不会干涉的。对了,按照规定,从事餐饮活动的单位,每个月需要按照营业面积交纳卫生费……”
  “这个没问题,你们到时候算出来就可以了,辰宇公司是一家规范经营的公司,在这些方面是不会有问题的。”冯啸辰很干脆地回答道。
  卫生费没多少钱,何春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出一个要求,自己如果再给驳回去,未免太不给面子了。其实以联络处食堂的名义办餐馆,本身是打政策擦边球的事情,只是许多单位都这样做,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范畴。何春梅能够不干涉,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区区几块钱的卫生费算得上什么。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说了,何春梅答应马上组织人把小楼清理出来,不影响联络处入住,同时还承诺街道未来会把联络处的安全保卫工作纳入重点,确保合资企业经营的安全。陈抒涵则以联络处主任的名义表示未来街办如果有什么接待业务,“联络处食堂”可以给予费用八折的优惠。冯啸辰则更是很慷慨地表示以后会对杨桥街道的一些公益事业给予适当的赞助。
  小楼的租金也一并谈妥了,参照过去地质队租楼的费用执行,每年2400元,五年不变。第一期的租期确定为五年时间,因为陈抒涵这边肯定要对小楼进行一些改造,如果租期太短,改造的投入就很难收回来了。
  从街办出来,陈抒涵和冯啸辰向着那幢他们即将租下来的小楼走去。陈抒涵只觉得脑子晕乎乎的,都不知道眼前的一切是真是假。这么一幢楼,以后就是自己开的餐厅了,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拥有这么大的一个舞台,心里有几分激动,又有几分忐忑。
  “啸辰,我们真的要把餐厅开得这么大吗?”
  来到小楼前,看着面前的建筑物,陈抒涵喃喃地对冯啸辰问道。
  这是一幢两层高的青砖建筑,外观古朴厚重。楼的四周栽着一圈绿化树,时值初春,树枝上已经吐出了新芽,能够想象得出夏日里那蔽日的浓荫。楼门前有一大块空地,是原来那个地质队联络处的停车场,未来如果生意火爆,这里可以成为一个顾客们的等候区。还有,如果有人要在这家餐厅办婚宴,接新娘的小汽车也可以停在门口,还能留出放鞭炮的空间……
  陈抒涵想象着餐厅开张后的盛况,不禁有些痴了。
  冯啸辰看着陈抒涵的样子,笑道:“姐,这么一幢小楼算啥,以后你肯定会经营比这大得多的餐馆的。”
  “又胡说了!”陈抒涵瞪了冯啸辰一眼,斥道,说完,她又偏着头问冯啸辰道:“啸辰,你说咱们这样做,不犯法吧?”
  “犯什么法?”冯啸辰不以为然地说道,“劳动致富,怎么就犯法了?”
  “可何主任跟我说,我们这样做是搞资本主义呢。”陈抒涵道。前几天何春梅可没少给她上政治课,弄得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冯啸辰笑道:“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怎么会是资本主义呢?”
  “可是,我们要把餐馆做大,就要雇更多的人,这不就成了剥削了吗?”陈抒涵继续说道,她倒不是故意要和冯啸辰抬杠,实在是这些问题困扰她很久了,加上何春梅这几天对她的吓唬,让她心里有了些阴影。
  冯啸辰反问道:“你觉得,你雇的这些人,比如曾文霞,她是希望被你剥削呢,还是不希望被你剥削呢?”
  “当然不希望被我剥削。”陈抒涵没有想明白冯啸辰话里的玄机,想当然地回答道,“有谁愿意被剥削的?”
  “那她怎么还到春风饭店去工作?”冯啸辰道。
  “因为……”陈抒涵一下子哑了。
  是啊,自己叫曾文霞到春风饭店工作的时候,对方可真是欣喜若狂的,哪有一点担心即将被人剥削的凄凉感觉?厂里还有多少女孩子眼红她的好运气,天天缠着陈抒涵要求把她们也招进去。
  春节后,陈抒涵又在厂里的子弟中招了四个人,让曾文霞当领班,那些新招进来的小年轻一个个也都是喜笑颜开的,他们的父母见了自己都是再三感谢,丝毫不以孩子受到了剥削为耻。还有一些没有被选中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见了自己一脸埋怨的样子,像是吃了多大的亏一般。
  莫非这些人都盼着有人剥削他们?这和自己多少年来受过的教育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冯啸辰没有去给陈抒涵解释什么,观念这种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就好了。反正陈抒涵不管心里怎么想,行动上都是非常积极的,看她望着这座小楼的时候那副痴呆呆的样子,就知道她的心里其实是有一个成为大资本家的梦想的。
  “现在凌宇就在辰宇公司那边,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和他联系,或者和公司的中方经理杨海帆联系也可以。关于你的情况,我已经向杨海帆说过,他知道怎么处理。”冯啸辰向陈抒涵交代道。
  “那我们还要不要打招牌呢?”陈抒涵问道。
  “当然要打。”冯啸辰道,“门口挂两块牌子,一块是‘中德合资辰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驻新岭联络处’,另一块就是‘春风酒楼’,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这是德方经理的意思,德国人都是喜欢搞多种经营的。”
  “那会不会穿帮啊?”陈抒涵有些不踏实。冯啸辰刚才拿佩曼的旗号来吓唬何春梅,陈抒涵就已经觉得有些不合适了,正想提醒冯啸辰不要把话说漏了,万一人家德商听说了这件事,出来否认,可就麻烦了。
  冯啸辰嘻嘻一笑,道:“姐,你就不用担心了,那个德国人佩曼是听我指挥的,我叫他向东,他不敢向西,我叫他追狗,他不敢撵鸡。你尽管拿他当挡箭牌,他不敢呲牙的。”
  “你就吹吧!”陈抒涵恶狠狠地又瞪了冯啸辰一眼,今天冯啸辰说的大话实在是太多了,表现也太惊艳了,哪里还像当年那个在知青点总被别人欺负的小屁孩子。可陈抒涵又必须承认,冯啸辰的能耐的确是超出了她的想象,从最早让她开饭馆,到现在陪着外商去办合资企业,又能够从合资企业拿到介绍信来证明春风酒楼的身份,这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办到的。
  “租楼的钱,回头我拿给你。”冯啸辰道,“你抓紧时间把钱交上,然后就该开始装修,准备营业了。”
  “饭馆那边还有钱呢。”陈抒涵提醒道。
  冯啸辰道:“我知道,不过这家新酒楼要好好装修一下,你那边的钱就用在装修上吧,千万不要太节省。”
  “可是,你哪还有钱?总不能又找你爸妈要钱吧?”陈抒涵道。
  冯啸辰嘿嘿一笑,道:“这个你就别管了,我现在还有一些赚钱的办法。你尽快让酒楼能够赚到钱,以后说不定我就要指望着酒楼的收入来办大事了。”
  “你放心吧,啸辰,只要政策不变,我一定能让酒楼赚到大钱的。”陈抒涵信誓旦旦地说道,全然忘记了刚才自己还在担心什么姓资姓社的问题。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本位主义的德语专家
  南江工学院。
  五十年代建造的仿苏式主楼坐东朝西,正对着学院大门。楼前立着一尊高大的伟人像,威严地扬着手向每一位路过的师生致意。冯啸辰骑着自行车从伟人身边经过,来到楼前,锁好车,大踏步地走进了楼门。他的年龄和学校里的学生相仿,穿着也没什么异样,楼里的门卫只是瞥了他一眼,没有上前盘问,把他当成本校的学生了。
  冯啸辰在楼梯口的各单位房间号标牌上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径直上了二楼,来到走廊东头一间挂着“机械系主任办公室”字样的房间门前,抬手敲响了房门。
  “进来!”
  屋里传出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
  冯啸辰推门进去,见屋子不大,靠门的这边一侧摆着两个已经掉了漆皮的书柜,另一侧摆着一张同样陈旧的人造革沙发,靠窗的那边并排摆着两张办公桌,桌上都堆着各种书报文件之类的东西,一位半大老头正戴着老花镜坐在一张办公桌前,侧头看着进门来的冯啸辰。
  “你找我?”那老头问道。
  “您是夏主任吗?”冯啸辰问道,前来南江工学院之前,他是做过功课的,知道机械系的系主任名叫夏玉林,是个机械专家。冯啸辰也曾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回忆了一下,好像并没有关于这个夏玉林的什么印象。看他现在的年龄,估计过几年就该退休了,到冯啸辰工作的那个年代,也的确不会有关于他的什么信息了。
  老头正是夏玉林,他把冯啸辰当成了机械系的学生,不禁感觉有些恼火。所有的学生入学之后都接受过新生入学教育,每年的入学教育都是由他主讲的,学生没有理由不认识他。此外,他还给一年级的新生讲过机械概论这样的基础课,那可是整整一学期的课程,学生怎么还会问他是不是夏主任呢?
  “你是哪个专业的,多少级?”夏玉林沉着脸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