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51

  后世学机械的学生,有限元分析是最基础的功课了,如果对着一台机器还写不出有限元分析的模型,真该怀疑他的毕业证是不是充话费送的了。考虑到目前国内没有什么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所有的计算过程都需要通过分析人员自己编程去解决,冯啸辰把分析模型进行了高度简化,把三维简化成了二维,又加进了若干约束条件。
  饶是如此,他列出来的方程也比陈邦鹏过去用的计算模型要精确得多,照着这样一组方程计算出来,将能够有效地解决齿轮载荷不匹配的问题。
  在冯啸辰写这些方程的时候,王伟龙、陈邦鹏以及另外几名技术人员都围过来了,他们或蹲或站,都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冯啸辰笔下的式子和符号。这些人中,除陈邦鹏之外都不是研究齿轮的,但涉及到车架结构、车箱结构之类的问题,同样需要用上这套应力分析的方法,所以大家都屏着呼吸,生怕打扰了冯啸辰,同时拼命地消化着冯啸辰写的这些方程里所包含的深意。
  “大致的分析框架就是如此,具体到网格的划分,陈工可以再斟酌一下。划得越细当然分析效果越好,但计算量也会呈几何级数地增长,我担心你们厂里的计算机无法负担。还有这个的接触应力方程,陈工可以再调整一下,我是外行,方程的设定可能不太确切。”
  冯啸辰写完所有的方程式,站起身来,把一叠表格递到陈邦鹏手里,微微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样……哎呀,果然是太了不起了!”
  陈邦鹏接过那叠纸,来回地翻看着,越看越是兴奋,脸上哪里还有什么不服气的神色。换成古代的风俗,他这会都打算对冯啸辰纳头便拜了。
  冯啸辰写的那些方程,有一些并不准确,比如齿轮的同心条件、重合度条件之类,在陈邦鹏这个齿轮专家的眼里显得非常不专业。但陈邦鹏看到的并不是这些东西,他关注的是冯啸辰所介绍的这套分析方法,包括如何划分有限元,如何设置应变矩阵、刚度矩阵之类,这都是他从前一直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听冯啸辰从头到尾介绍了一遍,陈邦鹏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有限元就是这么一回事,以他的智慧完全能够依葫芦画瓢地构造出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方程式,用于解决齿轮设计中存在的那些问题。
  至于说具体的算法,就更难不住陈邦鹏了。罗冶是一家大厂,前两年也已经添置了好几台计算机,陈邦鹏以及技术处的不少人都自学了ALGOL60这样的算法语法,能够熟练地编制程序,把纸面上的算法转化为计算机的算法。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陈邦鹏连声地说道,他转头看看冯啸辰,面有尴尬之色,讷讷地说道:“冯处长,刚才……唉,啥都不说了,一会吃饭的时候,我处罚三杯,向冯处长赔罪。”
  冯啸辰笑道:“陈工言重了,什么罪不罪的,你们可都是120吨自卸车研制的英雄,我崇拜你们还来不及呢。还有,大家就别叫我冯处长了,如果真把我当成朋友,那就像王哥那样,称我一句小冯就好。”
  “这……”陈邦鹏看看王伟龙,不知道该不该听冯啸辰的。
  王伟龙笑着说道:“大家都不用客气,小冯在我们冶金局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家还记得薛莉带孩子去京城看病的事情吧,小冯看到他们娘俩天天挤公共汽车太辛苦,硬是卖自己的面子帮着我们在前门那边借到了一间房子住。从那件事开始,我就认小冯是我最好的小兄弟了。大家都像我一样,把小冯当成自己的朋友,称他一句小冯就好了。”
  他这样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走上前亲亲热热地向冯啸辰打着招呼:
  “小冯,真是了不起啊!”
  “小冯,今年20几了?你这一身本事都是上哪学来的,把我们都给镇了!”
  “哈哈,把我们镇了算什么,连陈工都被镇了吧?陈工,服不服啊!”
  “陈工服不服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服了。哎呀呀,你说小冯这才20出头吧,比我家老大也大不了几岁,可能耐这么大。”
  “能耐大是一方面,最难得的是谦虚,这可就太难得了……”
  冯啸辰冲众人一一点头,笑着表示自谦。这时候,先前去做饭的那位小徐和小郭都跑过来了,通知大家饭菜已备好,可以入席。众人便簇拥着冯啸辰,来到了临时搭起的饭桌前,非要让他在主座的位置上坐下。
  说是饭桌,其实只是一块运输自卸车的时候用过的三合板,底下垫着矿石,便成了罗冶团队平时吃饭的桌子。坐的椅子到是货真价实的,都是罗冶团队自己带来的帆布折叠椅,据王伟龙介绍,这都是罗冶自己做的,就是为了进行野外作业的时候使用。
  采场上昼夜温差大,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冷水矿的矿工们都习惯于在工棚里存一些白酒。罗冶的团队入乡随俗,也备有不少白酒,此时正好拿出来欢迎冯啸辰。
  王伟龙是这一干人的领导,他率先站起来,端起酒杯向冯啸辰敬酒,并对众人说道:“大家有所不知吧?冷水矿所以能够接受咱们的工业试验,全是因为小冯的一个金点子。大家注意到采场那边那个石材厂吗?那就是小冯一手帮助冷水矿建立起来的。没有这个石材厂,冷水矿估计到现在也不会接受我们。我提议,大家一齐举杯,向小冯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小冯!”
  众人一齐端起酒杯,向冯啸辰举了起来。冯啸辰赶紧起身,高高举起酒杯,说了几句客套的话,然后与大家共饮了第一杯。
  接着,王伟龙又介绍了冯啸辰去平河电厂谈判的事情,为大家买肉买蛋的事情,还有刚才教众人有限元分析的事情,每介绍一桩,便要再提议共饮一杯。等他好不容易介绍完,冯啸辰觉得自己都快要被放倒了。
  王伟龙坐下之后,陈邦鹏站了起来,他同样端着酒杯,对冯啸辰道:“小冯老师,我不称你为小冯处长,但我要尊称你一句小冯老师。你刚才给我们讲解有限元分析,讲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在书上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懂的东西,听你一说就明白了,你就是我陈邦鹏的授业恩师。老实说,刚才我看你年轻,对你还有些看不起,现在证明我完全错了,这杯酒,你就不用喝了,算我处罚赔罪,好不好?”
  “陈工可别这样说,你让我无地自容了。”冯啸辰起身说道,“什么老师不老师的,我也就是偶然学了一点皮毛而已,刚才在大家面前献丑了。120吨自卸车是咱们国家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大型装备,罗冶的各位师傅们功不可没。这样吧,这杯酒算我敬大家的,大家一起干了,如何?”
  陈邦鹏拍着冯啸辰的肩膀笑道:“哈哈,小冯真是太谦虚了,你那一点皮毛,可超过我们这么多人了。也罢,既然小冯这么客气,大家就一起干吧!”
  陈邦鹏敬过酒,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开始敬酒,说的也无非是崇拜或者感谢之类的话。冯啸辰没敢杯杯见底,找了些理由每次只喝一小口,这才没有被放倒在地。
  敬酒的仪式过后,大家开始吃菜。冯啸辰买来的那些肉蛋被用上了一半,再加上一只四斤来重的大母鸡,这一桌子菜显得十分丰盛。众人都是素了好几个礼拜的,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开荤的机会,个个都是狼吞虎咽,吃相极其难看。冯啸辰有心不和大家抢食,奈何王伟龙直接给他夹了个鸡腿,陈邦鹏又给他妥了满满一大勺红烧肉,把他面前的海碗堆得尖尖的,他也只能跟着大吃起来了。
  把桌上的菜扫荡了个七七八八之后,大家重新端起了酒杯,开始三三两两地边喝酒边聊闲天,王伟龙和陈邦鹏坐在冯啸辰的两边,谈话的对象自然是选择了冯啸辰。
  陈邦鹏问道:“小冯,你刚才看过咱们的自卸车了,你说说看,这车怎么样?”
  “非常了不起。”冯啸辰应道。
  “是吗?你觉得哪些地方了不起呢?”陈邦鹏问道。
  冯啸辰道:“在非常简陋的技术条件下,主要依靠咱们中国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这样具有领先意义的重大装备的研制,打破了此类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无论考虑经济效益,还是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陈邦鹏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果然是经委来的,总结得很有高度,说得我们这些人都不好意思了。”
  冯啸辰陪着微笑,看着陈邦鹏,一直到陈邦鹏笑停了,他才缓缓地说道:
  “但是……”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
  王伟龙原本用筷子夹着一块肉正准备往嘴里送,听到冯啸辰说出“但是”二字,他便把筷子放下了,看着冯啸辰,等着听他的下文。
  “恕我直言,咱们这台自卸车的问题还非常多。我刚才看过了咱们的试验记录,上面记录的内容实在是让人乐观不起来:车架的钢材不过关,试验中出现了严重的裂纹现象,只能在现场进行焊接修复;电机座铸造工艺不成熟,不得不在后期进行人工修正;油气悬架的密封件质量不行,两个月时间有三处出现漏油现象;柴油机采用的是外购件,与车辆不匹配……”
  冯啸辰掰着手指头历数着自卸车存在的问题,身边的王伟龙和陈邦鹏一开始还笑眯眯地听着,偶尔还点点头表示赞同,听到后面,两个人的脸色就有些尴尬了,尼玛呀,不带这样数落人的好不好。
  “小冯,你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不过嘛,工业试验哪有不出问题的道理,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我们何必还要做工业试验呢,直接生产就好了。”
  陈邦鹏打断了冯啸辰的话,对他说道。鉴于此前冯啸辰向他露了一手,让他心服口服,陈邦鹏说话的态度还是非常委婉的,没有表示出勃然大怒的样子。
  王伟龙也是呵呵笑道:“小冯,你也太苛求了,出现这些问题太正常了,想当初我们搞45吨自卸车的时候,问题比这个多得多呢,现在45吨车不也已经定型了吗?”
  冯啸辰也笑着说道:“是啊,45吨自卸车定型了,可问题都解决了吗?120吨自卸车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多少是45吨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等到下一步我们再开发220吨自卸车的时候,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呢?”
  “这……”王伟龙和陈邦鹏傻眼了,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尖锐了,让他们没法回答啊。120吨自卸车里暴露出来的问题,还真有一多半都是45吨车的时候留下来的,这么多年了,愣是没啥起色。
  比如说,研制45吨自卸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电机座铸造工艺的问题了,后来厂里搞了一套土办法,算是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为此厂里还给相应的人员发了奖金。从那时候到现在,45吨自卸车造了上百台,每一台的电机座都是用这样的土办法解决的,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到研制120吨自卸车的时候,毛病就出来了,45吨车的土办法没法移植到120吨车上来。因为当初的土办法就是拔苗助长的方法,刚刚能够解决45吨的问题,等到车辆的载重吨位提高,电机的体积和载荷都进一步提高的时候,这个土办法就无能为力了,只能重新再开发出一套新的土办法。
  王伟龙、陈邦鹏他们都是搞技术的,哪里不知道技术需要严谨的态度,这种土办法只能是应付一时,不能一直应付下去。可问题在于,车辆一旦通过工业试验,技术就定型了,从上到下的领导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投入批量。这时候,领导不会再给你拨经费,也不会给你时间去做进一步的研究,而是会催促你赶紧进入下一个项目。这样一来,原来只打算是先应付一下的技术,这一直用下去了。
  王伟龙把45吨自卸车拿出来作为证据,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刨了个坑,反而成了冯啸辰的话柄。45吨自卸车的问题真的没有解决啊,而且连什么时候能够解决,都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小冯,你这个问题……唉,实在是没办法啊。”王伟龙叹道。
  陈邦鹏也明白了冯啸辰的意思,他跟着长叹了一声,说道:“小冯这个问题,真是太尖锐了,说得我们都无地自容了。”
  冯啸辰道:“王处长,陈工,我刚才看咱们的试验记录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工业试验的目的是暴露出问题,而我们的解决方案不应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去解决它,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产品研发具有可持续的特征。”
  “话是这样说,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应当这样。”王伟龙道,“就比如说电机座铸造的问题,我和老陈都知道现在用的钢种不合理,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铸造钢材。可造车的时间紧、任务重,哪有工夫让我们先去开发钢材,然后再来搞铸造?这次的电机座是我们和中原钢铁厂共同搞出来的,我们希望中原钢铁厂能够花一些工夫把钢材问题解决掉。”
  “解决了吗?”冯啸辰问道。
  王伟龙苦笑道:“他们倒是答应立一个项目来搞,不过嘛……”
  他没有说下去,潜台词大家也都能听明白了。
  120自卸车到目前为止只造了一台,未来打算造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原钢铁厂当然不会为了这一台车单独去开发一种钢材。再说,自卸车是罗冶的事情,中原钢铁厂只是协作厂,自然也不会有积极性去解决钢材的问题。工业试验中如果电机座不出现问题,那就皆大欢喜,这件事算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了问题,大家再想办法,比如这里加个垫片、那里补个焊点之类的,总之是能够对付过去的。至于说以后怎么办,古人不是说了吗,车到山前必有路,人还能让尿憋死?
  陈邦鹏抿了一口酒,说道:“这个真没办法,咱们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过来的,除非是把整个科研生产体制都改过来。”
  “怎么改?”冯啸辰问道。
  陈邦鹏愣了一下,然后自嘲地笑道:“我也只是随便说说,我哪知道该怎么改。我是觉得,我们应当有一些长远眼光,定一些大目标。比如说自卸车这个事情,看起来是我们罗冶一家的事,但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对于其他企业也是有用的,这就不能让我们罗冶一家来研制,而是应当由国家统一安排研究,研究好的技术再交给各家企业用于生产。就说刚才老王说的电机座钢材,如果能够开发出来,很多地方都能够用上,这就相当于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可这件事如果让我们罗冶来做,我们真的不擅长。让中钢去做呢,他们又没有积极性。”
  王伟龙也说道:“老陈说得对,这种事情,就应当是由国家统一来安排的。小冯,你知道吗,咱们罗局长就一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应当把全国的重大装备研发归口到一个单位来管理,避免各自为战。”
  “罗局长有这样的观点?”冯啸辰好奇地问道,他记得此前与罗翔飞就重大装备研制的问题做过一些讨论,罗翔飞还说打算让他去参加机械部、煤炭部组织的一个专项攻关小组,只是后来不知为什么又不了了之了。关于把重大装备研发归口管理的事情,他真没听罗翔飞说起过。
  王伟龙道:“这一段时间你一直在南江,没听说这事也是正常。据说,罗局长提出这个想法,还是受你的启发呢。”
  “是吗?这大概是以讹传讹吧。”冯啸辰说道。
  把重大装备研发归口统一管理,在历史上是真实出现的事情,只不过比现在这个时间要晚上了几年。正是因为注意到重大装备研发中各自为战的局限性,国家成立了“重大装备办公室”,负责协调重大装备的研发工作。冯啸辰在前一世就是这个办公室里的战略处处长。他深知这种统一协调的优越性,在与孟凡泽、罗翔飞接触的过程中,不时旁敲侧击地提出过这样的建议,罗翔飞说自己的想法是受到冯啸辰启发,也并不奇怪。
  “如果能够纳入统一管理,那可就太好了。”陈邦鹏说道,“咱们罗冶研发这辆自卸车,自己人怎么辛苦都好说,可一涉及到部门协调的事情,就费老鼻子劲了。人家愿意帮忙还好,人家如果不愿意帮忙,咱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说这工业试验的事情,就拖了两年多,咱们和冷水矿还是同一个系统的,都这么困难,如果是跨系统的协调,简直就难上天了。”
  “唉,跨系统协调,谈何容易啊。”王伟龙道,“老陈,我过去在罗冶的时候,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到了京城,参加了一些部门的协调会,才知道什么叫牵扯一发动全身。各个部委都有自己的想法,经委名义上是个综合协调部门,最终还是要看各家单位的脸色。”
  “是啊,这就是体制问题啊!”陈邦鹏发起了漫无边际的牢骚。这两年国家在学术思想上有所放开,许多学者都喜欢大谈体制问题,连带着社会上的人也学会了这个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往体制上扯。中央其实是乐于见到这种议论的,因为高层一直在酝酿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民间的舆论也是重要的思想准备。
  “这就是领导们操心的事情了,来来来,咱们干一个。”王伟龙举起酒杯,呵呵笑着向大家发出了倡议。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临时停车
  关于轮边减速器维修的方案很快确定下来了,先用备用的齿轮替换掉损坏的齿轮,继续进行工业试验。陈邦鹏则连夜坐火车返回罗冶,准备按冯啸辰介绍的方法,构造一个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一套减速器,再带回来更换。后面这些工作,陈邦鹏已经不需要冯啸辰再指点什么了,以他的学识和经验完全能够办到。
  冯啸辰在冷水矿又呆了几天,陪着罗冶的团队一起做自卸车工业试验,有时也到石材厂去转转,看看生产情况。石材厂的生产已经全面恢复,按照与供电所达成的协议,石材厂尽量将耗电较多的生产活动安排在后半夜。对此,待业青年们也没什么怨言。大家自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之后,就扬眉吐气了,冯啸辰更是成了众人心目中的偶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