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51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永恒的真理。美女在旁,不想办法搭讪搭讪,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个20刚出头,荷尔蒙迸发的年轻小伙吗?
  杜晓迪没有冯啸辰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她脖子上挂了个听诊器,正把听筒按在支臂钢板上,监听着钢板里的声音。如果焊点出现破损,或者钢板里出现新的裂纹,那么钢结构上就会发出一些特定的声音。杜晓迪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监视结构有没有问题,从而保证能够在险情发生之前发出预警。
  听到冯啸辰向自己发问,杜晓迪抬起头来,看了冯啸辰一眼,说道:“冯处长,没什么变化。”
  “你需要一直这样听着吗?”冯啸辰问道。
  杜晓迪道:“这倒不用,隔一会听一下就可以了。”
  “你这身本事,是跟谁学的?”冯啸辰又问道。
  杜晓迪略有一些腼腆,应道:“我哪有什么本事,这都是跟我师傅学的。还有,小时候我爸也教过我一些。干得多了,就熟练了。”
  “你还说没什么本事,我看刚才那个在山北省焊过体育馆大梁的王师傅,对你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呢。”冯啸辰故意地说道,这种送上门来的背锅侠,不充分利用一下实在是太可惜了。
  果然,听冯啸辰说起王建国和他的体育馆大梁,杜晓迪那强装严肃的脸一下子就绷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如山花盛开、群芳吐艳,冯啸辰只觉得周围那些冰冷的钢铁也都温暖了起来,自己如置身于春天那万物生长的原野中一般。
  也许是见到冯啸辰那一瞬间的失神,杜晓迪连忙抬手去捂自己的嘴,同时把脸撇向一边,再不敢与冯啸辰对视了。
  “他就是个爱吹牛的家伙。不过,我师傅说,他的技术也还是挺不错的呢。”杜晓迪轻声细语地说道。
  “比你还差一大截吧?”冯啸辰心猿意马,随口说道。
  杜晓迪道:“唔,可能做的工作不一样吧。听他自己说,他们那个厂子是个普通的机械厂,也没什么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是搞工业锅炉的,都是压力容器,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技术不过硬,是不能上岗的。”
  “是啊,刚才我可见识过了,我们请来的这么电焊工,就属你们几个技术最好。不过,李师傅可说了,你是他最得意的徒弟,比你那两个师兄要强得多呢。”
  “我师傅是夸我呢。”杜晓迪的声音愈发地小了,似乎是觉得不好意思。在咣当咣当的车轮声中,冯啸辰几乎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对了,晓迪,你们这次是去京城参加电焊工大比武的。比武如果得了名次,会有什么奖励吗?”冯啸辰问道,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他把对杜晓迪的称呼改成了更为亲昵的一种。
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奖励
  “会有奖状的。”杜晓迪应道。
  “就这个?”冯啸辰道。不过,转念一想,除了这个还能有啥?充其量就是一个发一个大茶缸,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奖”字,或者几条毛巾、一个热水瓶之类的,这个年代的奖励不外乎如此了。
  搁在40年后,如果是这种全国性的技工大比武,优胜者得几万块钱奖金也不算稀罕事。
  没等冯啸辰感慨完,杜晓迪把头埋得低低地,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前20名……能够到日本去学习一年。”
  “去日本学习一年!”冯啸辰被惊住了,这可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大奖励啊,看来组织这次大比武的几家部委还真有点魄力,也算是一种改革思维吧。
  80年代初是中国全面学习西方的年代,各地区、各部门派往国外的考察团数不数胜。这其中,当然不排除一种猎奇和攀比的心理,考察只是一个幌子,出国去看看,顺便买点洋货,可能是大多数考察团更重要的目的。
  不过,不管动机如何,这些考察团在客观上的确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哪怕是一些诸如“赴德国考察三两事”之类的花絮性文章,也为封闭多年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
  几部委联合举办电焊工大比武,同时把排名在前20位的优胜者派往日本学习一年,这绝对是一个大手笔,对于提高全国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是有极大帮助的。能够进入前20名的人,肯定都是技术功底扎实,同时悟性超群的,他们到日本去呆上一年,必然能够带回先进的操作技术和工业生产理念,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电焊这一项技术,而是会外溢到各个生产环节。
  如果不仅仅是电焊工比武这样做,其他工种也这样做,那么几百名、几千名在发达工业国家受过培训的技术工人回到各自的单位去,就能够成为几百颗、几千颗现代工业的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这么说,你们是冲着去日本学习这个机会才到京城去的?”冯啸辰问道。
  杜晓迪的脸比刚才更热了,她小声说道:“也不是啦,我师傅说,这算是为厂争光。不过,如果能够去日本学习,也挺好的,听说日本的电焊技术比咱们强得多呢……”
  “这是不容怀疑的。”冯啸辰道,“日本人的技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博采众长,从整个西方世界学习而来的。咱们国家脱离世界潮流的时间太长了,国外很多东西我们都不了解。你如果能够到日本去呆上一年,应当是能够大开眼界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杜晓迪的窘迫感少了一些。她的确是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有机会去见识一下国外的电焊技术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只是这样一种愿望不便于公开说出来,否则容易受到别人的批判。现在既然已经说开,她也就不再遮掩了,而是好奇地向冯啸辰问道:“冯处长,你去过日本吗?”
  “嗯……”冯啸辰本能地点了点头,但随即又连忙摇了摇头。前一世的他当然是去过日本的,甚至说是个日本通都不为过,但这一世的他还真的没去过。他掩饰着回答道:“我没有去过,不过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日本人打交道挺多的。就在几天前,我还在平河电厂和两个日本人干了一仗呢。”
  “干仗?”小姑娘的眼睛瞪得滚圆,也顾不上害羞了,只是盯着冯啸辰,等着他解释怎么会有和外宾干仗这样的事情。
  冯啸辰笑道:“当然不是打架了,只是谈判而已。”
  接着,他便把平河电厂的事情向杜晓迪说了一通,其中难免有些自吹自擂之处,换来的自然是小姑娘那因崇拜而泛滥成灾的秋波。听完冯啸辰讲的事情,杜晓迪附和着说道:“日本人真是太坏了,我师傅就特别恨日本人,他说日本人没一个好东西,中国就不该和日本友好。”
  “这个……”冯啸辰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这话也有些偏激了。在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日本和中国作为亚洲的两个强国,一山容不下二虎,互相之间肯定是利益冲突的。但就当前来说,日本要寻求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需要引进日本的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因此两个国家之间是有合作空间的。这些年,咱们引进的日本设备和技术不少,也有一些日本专家到中国来帮助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对此我们应当是持欢迎和合作的态度的。另外,国家是国家,个人是个人。日本这个国家是值得我们去警惕的,但日本百姓中间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人。你如果有机会去日本学习,有可能会在那里认识很多很好的日本师傅,他们会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你,你觉得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如果能真心实意教我技术,当然是好人。”杜晓迪答道。
  “这就对了。如果有机会去学习,千万不要因为民族仇恨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就有悖于国家送你们出去学习的初衷了。”冯啸辰像个领导一样地叮嘱着。在他想来,杜晓迪这么好的技术,在比赛中拿到一个名次应当是很有希望的,届时就能够得到出国学习的机会。如果在学习中带上了情绪,那就可惜了这个机会了。
  “我懂了。”杜晓迪拼命地点着头,说道:“冯处长,你放心吧,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呃……”冯啸辰一下子被噎住了,说好了撩妹的,怎么改成领导对青工做报告了?还什么辜负领导的期望,我有这么面目可憎吗?
  “晓迪……其实,你不用这样跟我说话的,我比你大不了两岁,你也不用叫我冯处长,你叫我的名字就好了。”冯啸辰支支吾吾地说道。
  杜晓迪扑哧一笑,把眼睛转向外面黑乎乎的原野,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人家都不知道你叫啥名字,怎么叫嘛……”
  “我没跟你说过吗?”冯啸辰一愕,才想起来自己光顾着装牛逼,连自我介绍都没做过。人家光知道你是个什么冯处长,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单位当处长,微信号手机号啥都不知道,你撩个啥妹啊!
  咦,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撩这个小丫头了?我还是个不解风情的纯洁少年好不好!
  “我叫冯啸辰,冯是两点水加个马字,啸是口字旁加个严肃的肃字,辰嘛,就是早晨的晨去掉一个日字……我在国家经委冶金局工作,电话是28局5431……”冯啸辰如背相声贯口一般地说道。
  “我记不住这么多……”杜晓迪绷着脸说道,眼睛仍然看着外面,嘴唇却在微微翕动着。如果让唇语专家去解读,能够读出她念的是一串数字:28局5431。
  火车在黑暗中匀速前行,天亮时分,到达了一个大站,调度员把火车引导着开进一条岔道停靠下来。李国兴、商敬伦等人从卧铺车上跳下来,一路小跑来到钳夹车旁,正见冯啸辰、杜晓迪二人解开身上的安全带,从钳夹车上艰难地爬了下来。商敬伦和李国兴大步上前扶住了冯啸辰,杜晓迪则是由全建才、欧桂生他们搀扶下来的。
  坐在冰冷的钢结构上,吹了一宿的夜风,饶是冯啸辰、杜晓迪二人都还年轻,此时也已经觉得筋骨僵硬了。大家把他们扶进卧铺车,让他们吃了两碗热腾腾的面汤,两个人才算是缓过来了。
  “真不容易啊,昨天晚上车上很冷吧,你们受苦了!”
  李国兴看着两个人被风吹得干涩的脸,连声地说道。
  “没事,夜风吹着,还挺凉快的。”冯啸辰笑着说道。
  “唉,这也就是年轻啊,如果是我这把岁数,这会早瘫了。”李国兴叹道,接着他又转头向杜晓迪问道:“小杜师傅,你这一路监视过来,焊接点没什么问题吧?”
  “完全没问题!”杜晓迪答道。
  “太好了,李师傅和小杜师傅的技术真是太了不起了!”李国兴道。
  冯啸辰问道:“李司长,咱们在这里打算停多久?”
  李国兴道:“估计要停上12个小时。刚才你们吃面的时候,我到站长那里给部里打了个电话,部里说负责探伤的专家已经坐上了火车,不过赶到这里估计也得到晚上了。现在线路已经腾出来,我们也不用赶时间了,就在这里等着做完探伤再做下一步的决定。”
  “哎呀,那……”杜晓迪说了半句话,连忙用手挡着嘴,不再说下去了。
  冯啸辰却是明白了杜晓迪的意思,他说道:“晓迪要赶到京城去参加电焊工比武,比武的时间是明天。如果我们等上12个小时再走,只怕就来不及了。”
  李国兴摆摆手道:“不用你们再等了。部里已经联系了绥山造船厂,让他们派三名有经验的电焊工赶过来,如果发现焊接方面有问题,他们就可以处理了。做完探伤之后,就不再需要有人守着钳夹梁了。你们俩都辛苦了,一会有路过的客车,你们就抓紧时间回京城去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去哪我就去哪
  再挽留冯啸辰和杜晓迪二人,不说他们俩乐意不乐意,李国兴、商敬伦等人也得觉得脸上无光了。这俩人都与60万千瓦定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纯粹是来帮忙的。结果一个晚上大家都呆在暖暖和和的卧铺车里睡大觉,让人家两个外人在钳夹车上守着,这事怎么说都没面子。
  现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钳夹车停在岔道上,不影响正线通行,停上十天半月也不会有什么妨碍,而部里派出的专家和电焊工也正在向这边赶,冯啸辰和杜晓迪俩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也该让人家赶回京城去了。
  李国兴、商敬伦、欧桂生代表各自的单位向冯啸辰和杜晓迪表示了感谢,都承诺事后会以单位的名义向他们俩的单位发送感谢信、表扬信以及给他们俩的奖金。
  冯啸辰现在已经进入视金钱为粪土的境界,对此自然是无动于衷。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知道各单位给的奖金不会有多高的额度,撑死了每人100块钱而已,够干嘛用的?
  杜晓迪则是小脸憋得通红,一边口是心非地说着不要不要,心里却在盘算着:有奖金,会不会有30块啊,如果有30块的话,我就在京城给爸妈买点啥回去……
  二人在钳夹杂加挂的卧铺车上休息了一个来小时,然后登上了一列开往京城的过路车。也不知道李国兴他们做了什么安排,居然给二人签了两张软卧车票。要知道,处长出差都没资格坐软卧的,软卧车的乘务员直到今天还保持着管乘客叫“首长”的传统。
  冯啸辰原以为回京的这一程能够和杜晓迪再加深点感情,谁料想一句话说错,让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那是在他们刚上车的时候。走进软卧包厢,看到奢华的内部装饰,杜晓迪都有些诚惶诚恐的感觉了。待到发现包厢是有门的,而门里只有她和冯啸辰二人,她不禁有些忐忑地问道:“这一间,就咱们两个人吗?”
  冯啸辰也是被风吹昏了头,没过脑子便说了一句真心话:“恐怕没这样的好事吧!”
  “你……”杜晓迪顿时羞恼交加:这怎么就成了好事了?你心里都在想啥歪点子呢!真是的!
  就在她犹豫着要不要去找列车员换个铺位的时候,包厢里又进来了一对老夫妇,是某单位的退休老领导,果然应验了冯啸辰说的“没这样的好事”的说法。不过,杜晓迪心里已经对冯啸辰生出了戒心,开车之后便借口累了,一路蒙着头睡到了京城,对冯啸辰的搭讪也是爱理不理的。
  车到京城,冯啸辰与杜晓迪并排走出出站口,迎面就碰上了前来接站的刘雄。冯啸辰想献殷勤送杜晓迪去比赛地点的想法也落空了,只能把二人送到公交车站,看着他们上车离开,然后才自己上了另一趟公交车,返回冶金局去。
  公交车上,看到杜晓迪一脸郁郁的样子,刘雄诧异地问道:“怎么,你和冯处长,闹意见了?”
  “有什么意见好闹的,我是个小工人,他是个处长,闹得上吗?”杜晓迪没好气地说道。
  刘雄嘟囔道:“我倒觉得冯处长这人还不错,对了,师傅对他看法也挺好的,说他没什么架子,还年轻……”
  “什么没架子,哼!”杜晓迪哼了一声,没再说啥,眼睛看向了窗外。
  刘雄不明就里,加上对冯啸辰也没什么感觉,于是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在他想来,这个什么冯处长也就是一个路人甲的角色吧,正如杜晓迪说的,他们是小工人,冯啸辰是大处长,根本就不搭界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