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51

  如果换成冯啸辰来做这件事,他可能会选择把外壳拆开,用锉刀在里面锉几条缝来达到这个效果。薛暮苍不用这种更保险的办法,而是直接用脚去踹,实在是艺高人胆大,当然,也不排除是在故意装逼。这老先生一看就是那种喜欢装逼打脸的主儿,干出这种事实在太正常了。
  “经过这件事,安司长对老薛那通佩服,就别提了。后来听说老薛会下棋,两个人就成了棋友。就算是工作挺忙,两个人一个月也得见上一两回,下下棋,喝喝酒啥的。你让老薛出面陪你去,效果应当会很好的。”罗翔飞说道。
  “我明白了,我这就请老薛去帮忙。”冯啸辰说着,兴冲冲地出了门,找薛暮苍去了。
  罗翔飞让冯啸辰找薛暮苍帮忙,除了自己不便出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希望冯啸辰和薛暮苍能够尽快地熟悉起来。要想让别人成为你的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求别人帮忙。别人帮了你的忙,你欠下一个人情,别人就容易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罗翔飞想让冯啸辰在重装办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不考虑那些从其他部委调过来的干部们的想法。如果有人忌妒冯啸辰在罗翔飞那里的地位,或者是不愤他的年轻,要给他使点绊子,那么薛暮苍这个盟友对于冯啸辰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罗翔飞有十足的把握相信薛暮苍会在整个重装办形成威望,他出面给冯啸辰撑腰,远比罗翔飞直接出手要合适得多。
  薛暮苍这会已经把屋顶上的事情干完,下了梯子,正端了一盆水在洗手。冯啸辰把刘雄拉过去,向薛暮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薛暮苍瞪圆眼睛说道:“还有这样的事情?人家小姑娘是见义勇为,机械部这帮人是怎么想的!”
  “是啊是啊,薛处长,我也是觉得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冯啸辰就着他的话头说道,“我是这样考虑的,不能挤掉别人的名额,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你应该给小杜同志追加一个名额吧?20个名额和21个名额,能差多少?把每个人的置衣费扣下10美元来,也够凑出一个名额的钱吧?”
  “你说得对。”薛暮苍道,“现在你们打算怎么做?要我帮什么忙,尽管说。”
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个名目
  “这件事,不好办啊。”
  机械部培训司,负责电焊工大比武活动的副司长丁海生对找上门来的冯啸辰和薛暮苍二人说道。在他们俩旁边,坐着机电司的司长安东辉,有关杜晓迪的事迹,安东辉刚才已经向丁海生说了一遍,现在就等丁海生答复了。
  薛暮苍和冯啸辰他们是坐着冯啸辰开的吉普车到机械部来的。到了楼下之后,刘雄因为是当事人,加上级别也不够,冯啸辰便没有带他上楼,而是让他呆在吉普车里等着。薛暮苍带着冯啸辰先去了机电司,找到司长安东辉,说完情况之后,安东辉便把他们带到培训司来了。
  “丁司长,我觉得这件事情你们机械部是可以说句话的。毕竟小杜同志是参加抢险耗费了体力,所以才在后面的比赛中出现了一些瑕疵。你们完全可以给她单独安排一次测试,如果她能够在仰焊中拿到更好的成绩,就说明她的水平是足够的,你们也不需要挤掉其他参赛者的名额,直接给她增加一个名额就可以了。这件事情即便是放在公开场合说,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嘛。”冯啸辰说道。
  换到别的时候,冯啸辰这样一个年轻的副处长在丁海生面前指手画脚,丁海生肯定是要感到不悦的。但这一回他没有办法,安东辉把冯啸辰带过来的时候,口口声声说冯啸辰帮了机械部的大忙,是有功之臣,又说李国兴对冯啸辰也颇为赞赏。有两个司级干部给冯啸辰背书,丁海生也就不能太小觑他了。
  “冯处长,小杜同志的事迹,的确是非常感人的,从我们培训司的态度来说,也希望选拔这种德才兼备的工人送出去培训。但是,20个名额是早就确定好的,也上了部长办公会,突然要改成21个,如果部长问起来,我们如何解释呢?”丁海生耐心地向冯啸辰说着自己的道理。
  冯啸辰看看安东辉,问道:“这件事,安司长这边到时候能不能向部长他们解释一下?”
  安东辉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果是关于大营抢险的事情,我们司倒是可以做一个解释。事实上,有关冯处长和小杜同志,还有李青山师傅等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我们已经向部长做了报告。对了,部里还给你们特批了奖金,一会我会让下面的同志带你们去领出来。其他同志的标准是每人100元,冯处长和杜晓迪师傅是每人200元,主要是表彰你们后来守在钳夹车上的辛苦……嗯,我说到哪了?对了,我是想说,大营抢险涉及到的有关人员,部里是不会忘记的。但抢险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和大比武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就不好说了,毕竟培训的事情不是我们司负责的。如果是丁司长这边提出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丁海生顺着他的话头说道:“对啊,最关键就是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虽然之间也有联系,但到部长那里,恐怕说不太清楚。万一部长不认同这种处理,就不太好了。”
  安东辉和丁海生的这些话,冯啸辰多少能够听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说,抢修是抢修,比武是比武。杜晓迪在抢修的事情上有功,部里会发出表扬,而且还批了200块钱的奖金,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奖金发完,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再要扯到大比武上去,就不合适了。总不能说你干过一件好事,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受照顾,赏罚都是有度的,用一个去日本的培训名额来作为奖励,这个要求太高了。
  “可是,如果咱们这样做,未免太寒了工人师傅的心了。”冯啸辰无奈地说道。同时在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该去找商敬伦、欧桂生这些人说说话,或许会更好说一点。可惜不是在后世,否则找个记者发篇稿子,再雇几个水军炒作一下,冠以一两个夸张的标题,引来舆论大哗,不愁部长们不低头。
  “安司长,丁司长,如果不以抢险这件事的名义来提,是不是更好一点?”薛暮苍在旁边说话了。
  “不以抢险的名义?什么意思?”安东辉诧异地问道。如果不是因为抢险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要去特别照顾一个第21名的选手呢?
  薛暮苍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个姑娘技术上是没问题的,这一点两位司长也都承认吧?”
  “承认。”安东辉和丁海生同时答道。人家都说了可以再参加补考,而且信心满满,估计技术上应当是没问题的吧。21名和20名之间,也差不出多少,在这个问题上较真是没什么必要的。
  “她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参加了抢险,而且这件事还和咱们机械部有关系。咱们请人家帮了忙,最后还害得人家失去了一个本来应该得到的出国培训机会,咱们有点对不起人家,我想这一点你们两位司长也同意吧?”
  两个司长这回的回答没有那么痛快了,安东辉“嗯”了一声,没有明确表态,丁海生则假装没听完,做出一个等着薛暮苍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薛暮苍道:“这件事既然两位司长都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姑娘,那么再追加一个名额让她去培训,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还需要有一个名义,好向部长汇报,是不是?”
  他口口声声都说两位司长,这就相当于把丁海生给绑架进来了。安东辉自然不会驳薛暮苍的面子,所以薛暮苍说什么,他至少是不会直接反驳的。安东辉不吭声,丁海生自然也不好单独出来反对,毕竟人家说的是“两位司长”,他只是其中一位啊。
  于是,丁海生继续保持着沉默,安东辉则是向薛暮苍努了努嘴,说道:“老薛,有什么主意你就直说吧,丁司长也不是外人,不用这样拐弯抹角的。”
  我他妈怎么就不是外人了?丁海生在心里嘀咕着,嘴上却得顺着安东辉的话说:“是啊是啊,薛处长,我和安司长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什么好主意,你就贡献出来吧。”
  薛暮苍笑道:“我在想,既然两个司长都同意给她增加一个名额,而现在又不方便以这个名义向部长提出来,我们可以换一个名义啊。比如说,如果有企业赞助一个名额呢,是不是就可以了?”
  “赞助?”丁海生一愣,“哪家企业赞助?”
  安东辉则是沉了一下,然后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老丁,如果你们的大比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企业愿意提供支持,赞助你们增加一个出国培训的名额,那么你们去向部长汇报的时候,就不但不是麻烦,反而算是成绩了。”
  丁海生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是啊,原来说好是20个名额,现在有企业赞助,追加1个名额,部领导怎么会有意见呢?非但不会有意见,而且还会觉得培训司工作得力,大比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以至于有企业主动上门来提供支持,这是大大的成绩啊。
  只是,找谁来赞助呢?
  薛暮苍见丁海生的态度在松动,便把头转向了冯啸辰,问道:“小冯,你有办法联系到赞助的企业吗?”
  其实,薛暮苍在提出找企业赞助这个点子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两家企业。一家是龙山电机厂,因为大营抢修的事情,是在帮龙山电机厂做事,他们来为杜晓迪的事情买单,是说得过去的。至于另一家,那就是通原锅炉厂,毕竟杜晓迪是他们的职工,出国培训也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他们出点钱也是可以的。
  不管是龙山电机厂,还是通原锅炉厂,要拿出一些钱来做赞助都不困难,毕竟也是肉烂在锅里的事情。通原锅炉厂能够拿得出钱,但他们没有资格派人去国外接受培训,换一个方式,声称是赞助电焊工比武,出的钱用来送自己人出国,算是一种变通的方法,没准他们是会答应的。
  不过,不管是联系哪一家,都得是冯啸辰出面才合适。尤其是龙山电机厂,人家是欠着冯啸辰一个人情的。薛暮苍也考虑过了,如果冯啸辰觉得找这两家企业不方便,那他再去想点别的办法。他在经委工作这么多年,结下的善缘不少,找一两家企业化化缘,做一件好事,倒也是可以的。
  冯啸辰听到薛暮苍出的主意,想的却是另外一个方案。他没有回答薛暮苍的问题,而是向丁海生问道:“丁司长,如果可以找企业赞助的话,您觉得赞助费需要多少呢?”
  丁海生想了一下,说道:“薛处长说的这个办法,倒也可行,有一个名目,我们要向部长解释就容易一些了。至于说赞助费嘛,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并不一定要把一个人出国的费用全包下来,这些费用我们挤一挤还是可以挤出来的。我觉得……嗯,2000块钱左右,相当于提供了一趟机票吧。”
  冯啸辰松了口气,说道:“如果是2000块钱,倒是不难。对了,丁司长,赞助不一定要是国内企业吧,如果是国外企业赞助,是不是也可以。”
  “你说什么?国外企业赞助!”丁海生眼睛瞪得滚圆,看着冯啸辰的神情分明就不一样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
  听薛暮苍提出可以找企业赞助的时候,冯啸辰便准备自己来出这笔钱了。
  上次婶子冯舒怡来中国,冯啸辰托她又带了几份图纸回德国去。前些天,他已经收到冯舒怡写来的信,说那几份图纸又卖了几十万马克,目前存在德国,他随时可以调用。
  冯啸辰卖出去的这些技术,到了后世其实一文不值,这都是一些过渡性的小革新,当下能够给企业创造出一些收益,但很快就会被新的技术所取代。对于那些划时代的技术,冯啸辰是不会随便拿出来卖掉的,当然,他也没法卖,因为这样的技术不是靠一个人画画图纸就能够实现的,冯啸辰了解的只是一些核心的理念,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和一套工业体系才能将其变为现实。
  冯啸辰卖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辰宇公司积累一些资金。公司要开发新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提投入,这些钱只能由他来提供。他打算未来再向国外卖一些小发明创造,怎么也得攒个几百万在手里,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身家过百万的人,出点钱赞助一个自己颇有好感的姑娘,也是应有之义。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丁海生狮子大开口,说要个三万五万的,这样他就觉得有些不值得了。现在听说只需要2000块钱就够,他也不禁松了口气。
  不过,他肯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出钱,否则就要掀起轩然大波了。他也不方便使用辰宇公司的名义,因为公司还有30%的股权是在桐川县手里的,他虽然有决策权,但花这样的冤枉钱总得有个解释吧?
  他考虑的方案,是以德国菲洛公司的名义来做这项赞助,这家公司是他可以说了算的,而且国内的人也无从考证它的决策依据。唯一让冯啸辰拿不准的,就是机械部是否愿意接受一笔来自于国外的赞助费,这会不会犯了什么敏感神经。
  “是这样的,丁司长。”
  冯啸辰在脑子里组织着自己的语言,对丁海生说道:
  “今年年初,我去西德出差,接触过一家德国企业。它的领导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一直致力于中德友好,我听说他曾经资助过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后来,这家公司还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当时我受冶金局的派遣,去给他们做过一段时间的翻译工作。我想,如果请这家公司来为电焊工比武提供赞助,他们应当是会同意的。您刚才说赞助费大概是2000块钱人民币,也就是相当于2500马克的样子吧?这对于德国企业来说,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就是不知道咱们机械部能不能接受国外企业的支持。”
  “当然没问题!”丁海生脱口而出,说完才发现自己不够淡定,于是赶紧换了一副比较温和的口气,说道:“如果连国外企业都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那说明我们的活动办出了影响,这是一件好事啊。至于金额嘛,不一定需要很多,哪怕是2000马克,也足够了,这主要就是一个意义,咱们也不缺这点钱嘛,对不对?”
  “呃……”冯啸辰这才发现自己想岔了,他担心的是人家愿不愿意接受外企的赞助,可人家却是把外企赞助当成一种荣耀的。
  想想也是,现在正值全面开放的时候,“外国”这两个字就代表着先进、正确、潮流。你找一家龙山电机厂来赞助,人家没准会觉得你是来瞎凑热闹,但如果是菲洛公司来赞助,那就绝对不会有人说个不字。“连外国人都如何如何”,这是时下用来证明一件事正确或者错误的重要依据,别看一些领导嘴上还不时蹦出“崇洋媚外”这个词,但你如果不崇洋、不媚外,领导还不乐意呢。
  “如果丁司长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我可以马上和德方联系。他们现在派了一名专员在南江省负责合资企业的事情,2000马克的决策,他是完全可以做主的。”冯啸辰说道。
  “那好,你赶紧和他们联系吧。”丁海生说道。
  电焊工比武已经结束,明天就要召开颁奖会,所以有关出国培训之类的事情,必须马上定下来。冯啸辰不敢耽搁,他让安东辉在部里给他找了一部长途电话,直接要通了远在南江的辰宇公司,专门找佩曼说话。佩曼对于自己的老板自然是言听计从的,他马上用公司的传真机给机械部发来了一份声明,声称菲洛公司对于中国机械部举办的电焊工大比武非常赞赏,愿意赞助2000马克,用于资助一个追加的名额到日本去培训。
  拿到这份佩曼签名的传真件,丁海生马上去找了分管培训工作的副部长,向他汇报此事。丁海生把汇报的重点放在德国菲洛公司赞助电焊工大比武这件事上,对于需要追加一个名额的事情,则当成了一个不重要的条件。
  果然,听说有德国企业对电焊工大比武的事情表示赞赏,副部长龙颜大悦,表示这件事可以写成一个简报,报送有关领导,未来还可以写到总结材料里去,作为一个亮点。至于说德方要求把这笔钱用于资助一个追加的名额,副部长只问了一下丁海生经费方面的情况,知道不需要再增加经费时,便爽快地答应了。
  想想看,人家国际友人都建议我们送更多的工人出去培训,为此还专门赞助了2000马克的外汇,我们自己怎么能反对呢?20个名额是部里批准的,1个名额是外商赞助的,写材料的时候可以写成“20+1”,没准还能引起上级领导的兴趣。到时候领导一问,我们再如此这般地一解释,不就成为一段佳话了吗?
  “好了,这事已经定下了。”丁海生从副部长那里回来的时候,满面春风,对冯啸辰和薛暮苍他们说话的态度都客气了许多。一开始,人家是来求他帮忙,他可以拽一拽。可到现在,事情却成了人家送给他一个政绩,他怎么也得给别人一个好脸吧?像冯啸辰这种一个电话就能够让德国企业给中国政府提供赞助的能人,他还不得赶紧哄着点?
  “太感谢丁司长了。你看让您一直忙到下班了,要不咱们到外面随便吃点便饭?”冯啸辰热情地邀请道。
  丁海生推辞道:“今天就不麻烦冯处长了,我晚上还约了人谈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是事先说好的。否则的话,我们怎么也得做东,请冯处长和薛处长吃顿便饭的。”
  冯啸辰也不知道丁海生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对方那拒绝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他也就不强求了,只是装出遗憾的样子,说道:“哎呀,丁司长真是太敬业了,晚上还要工作,真是值得我们学习。那好吧,我们今天也不耽误丁司长的时间了,改天再来向丁司长致谢。”
  离开培训司,冯啸辰和薛暮苍随着安东辉回到了机电司。冯啸辰再次表示要请安东辉吃饭,以示感谢,安东辉摆摆手道:
  “小冯,你请我吃饭,我可不敢当,应该是我请你吃饭才对。大营抢修的事情,老李在电话里都跟我说了,当时如果不是你在现场主持,这件事我们会很被动的。刚才咱们不是把那个叫杜晓迪的女同志出国培训的事情办好了吗,我提议,咱们一块到他们住的招待所去,我代表机电司请你们全体参加了大营抢修的有功人员吃饭,向你们表示感谢,你看如何?还有,老薛,你也得去,你就算是我们这边的人。”
  “哈哈,安司长请我吃饭,我哪敢推脱啊。”薛暮苍笑着说道,他转头对冯啸辰道:“小冯,我觉得安司长这个安排不错,那几位通原锅炉厂的师傅做了不少工作,咱们请他们吃顿饭是应该的。”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冯啸辰应道,他想起刘雄还在楼下眼巴巴地等着他们的消息。估计那个杜晓迪现在也在以泪洗面,早点让她知道这个好消息,也省得小姑娘伤心了。这样一想,他也觉得大家一块到杜晓迪他们住的招待所去吃饭是个不错的主意。
  安东辉问了一句冯啸辰他们是怎么来的,听说是冯啸辰自己开车,安东辉又表示了一番惊讶。最后,大家商定冯啸辰还是开自己的吉普车,带着刘雄一道。薛暮苍则与安东辉坐部里的小轿车过去。
  电焊工们住的招待所离机械部并不远,冯啸辰开着车,花了十分钟不到就开到了。在路上,他与刘雄已经对好了口径,或者更直接地说,他向刘雄编了一套口径,成功地骗过了这个年青焊工。
  吉普车开到招待所门前,刘雄指着楼上对冯啸辰说道:“到了,我们就住这个招待所,师傅和我们两个住在二楼,小杜在三楼。对了,咱们是先去跟小杜说这件事,还是先去见我师傅?”
  冯啸辰道:“当然是先去见李师傅。哎呀,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刚才路上我都忘去买点水果和糕点啥的,这空着手去见李师傅,真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刘雄说着,便拽着冯啸辰走进了招待所的大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