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51

  成语说见钱眼开,这虽然有些贬义,但却是人的自然反应。李青山的工资高,一个月有将近200块钱,面对100块钱的奖金多少还能有些淡定。但像高黎谦、刘雄这种小青工,工资才60多块钱,而且一个是刚结婚,另一个正准备结婚,都是严重缺钱的时候,见到100块钱的外快,岂有不眉开眼笑之理。
  这其中,又数杜晓迪最为兴奋,她的工资最低,家境也比师傅和师兄差,这一下子拿到200块钱,简直就要欢喜得晕过去了。刚才谁说是双喜临门来着,这么会工夫又增加了一喜。师傅总说自己前十几年命苦,但终归会遇到贵人,从此守得云开见月明。
  自己的贵人,难道就是旁边这位明眉皓目,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酒窝的小处长吗?
  杜晓迪只觉得自己的心都乱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铁杆同僚
  没人对奖金表示拒绝,这毕竟是国家的钱,不是安东辉私人掏出来的,不拿白不拿,拿了还是一种荣耀。
  签字领完钱之后,安东辉趁热打铁,邀请众人出去吃饭。几个徒弟不敢答应,都看着李青山,李青山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见状便哈哈一笑,说安司长有这样的美意,大家不去就未免太不给安司长面子了。于是刘雄、高黎谦才轻松下来,说着“同去同去”,便一窝蜂地簇拥着安东辉、冯啸辰等人出了招待所。
  安东辉选定的饭馆离杜晓迪他们住的招待所不远,不过大家还是分别上了冯啸辰和安东辉的车,坐车前往那家饭馆。李青山被薛暮苍拽上了安东辉的小轿车,他的三个徒弟则坐上了冯啸辰的车。看到是冯啸辰亲自开车,三个人都惊讶了一番,随即高黎谦和刘雄便心照不宣地把杜晓迪推到了副座的位置上,还严厉地禁止她推辞。
  好在总共也就是几步路远,没等高、刘二人整出什么妖蛾子,车就已经开到地方了。杜晓迪逃也似的跳下了车,在夜色中也没人能够看出她的脸蛋已经有些微红。
  一行人在大堂里找了一张大桌子坐下。安东辉接着李青山坐了上席,薛暮苍坐在李青山的一侧。安东辉那一侧坐的是冯啸辰和那位冷司机,杜晓迪等三个青工就只能坐在下首位置了。
  冷司机估计是经常陪着安东辉出来的,也不等安东辉吩咐,便叫过服务员,点了酒菜。因为他自己和冯啸辰二人都要开车,所以他又点了一壶茶,说明是他们俩喝的。
  四冷八热(1)的菜品很快就送上来了,另外还有两瓶白酒。冷司机打算去给大家倒酒,高黎谦和刘雄赶紧抢过酒瓶子,做起了服务生。那年代对于酒后驾车管得并不严,所以高黎谦专门问了问冷司机和冯啸辰二人是否喝酒,结果俩人都是颇为自律的人,同时摆手表示不喝,高黎谦也就不便强求了。
  作为桌上唯一的女性,杜晓迪受到了一些特殊的照顾,那就是她面前的酒杯没有倒满,而是只倒了半杯,也就是一两白酒的样子吧。
  安东辉致了一个简短而高调的敬酒辞,随后大家便开动了。各种互相敬酒的环节自不必细说,诸如“感谢”、“荣幸”、“有缘”之类的酒桌套话被大家说了个遍。李青山一行都是北方来的,酒量颇佳;安东辉和薛暮苍二人也是没事就会小酌几杯的人,放开了喝每人至少也是八两以上的量。杜晓迪也不知道是真的不擅长喝酒,还是故作淑女,但面前那半杯酒也是换了好几轮,起码下去三四两的光景了。
  先前上的两瓶白酒喝完之后,冷司机让服务员又上了两瓶。大家都有些微醺,喝酒的速度放慢了一些,开始边吃菜边聊起了闲天。安东辉、薛暮苍和李青山三人岁数最大,凑成了一堆;三个小青工没资格和领导们搭讪,于是自己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冯啸辰两边都靠不上,只能和冷司机聊了起来。
  “冯处长,初次见面,以后多关照。”冷司机端着茶杯,对冯啸辰做出一个敬酒的姿态。
  “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冯啸辰客气地应着,和冷司机对碰了一下茶杯,各自抿了一口茶。喝酒的规矩是碰完就干,而喝茶就没这规矩了,碰杯也就是一个形势而已,一口闷下去二两茶水算不上什么豪爽,更像是在犯傻。
  “听说冯处长在技术上很有造诣,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冷司机颇有些八卦精神,向冯啸辰打听道。
  冯啸辰道:“我哪有什么造诣,其实我就是个初中生,初中毕业以后就当知青去了。”
  “是吗?”冷司机有些诧异,“我听李司长说,刚刚这次大营抢修,你还帮着他计算支撑臂的受力呢,他对你的水平非常欣赏的。”
  “呃……这个嘛,我算是稍微有点家学吧。”冯啸辰败了,这机械部有点邪门啊,一个司机居然都如此关心时事。
  冷司机道:“我是当兵出身的,也就是个高中文化,而且那些年你也知道的,高中读了就像没读一样,稍微懂一点数理化,还是在部队里学的。以后还要请冯处长多多指导。”
  “好说,好说。”冯啸辰敷衍着,心里总觉得哪有点不对。
  “对了,冯处长,我向你正式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冷飞云。”冷司机郑重其事地说道。
  “冷飞云?”冯啸辰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我靠,不带这样扮猪吃虎的好不好,这不就是刘燕萍给罗翔飞的那个名单上的人吗?综合处副处长,和自己同一处室,同一级别,铁杆的同僚啊!
  “原来是冷处长啊,唉,我还真以为你是安司长的司机呢。”冯啸辰拍着脑门抱歉地说道。
  安东辉在那头和李青山聊天,却也没错过冯啸辰他们这边的谈话。听到冷飞云自报了山门,他转过头来,呵呵笑着对冯啸辰道:“小冷是我们司水电处的副处长,这次成立重装办,经委要求我们派出精兵强将去充实重装办的队伍,我们就把小冷派过去了。小冷是从部队转业下来的,非常勤奋好学,能打硬仗,以后和小冯处长搭班子,你们可得互相帮助啊。”
  “安司长,你太不够意思了,这件事一直瞒到这会才告诉我。”冯啸辰用抱怨的口吻说道,他岁数小,有卖萌的资本。
  安东辉笑道:“这不是一直都没机会吗?小冷现在正在等你们重装办的调令,也算是重装办的人了。今天你和老薛都过来了,我就带他过来认认新同事。如果不是这个由头,我还请不到小冷来给我当司机呢。”
  “安司长,瞧您说的,您需要司机,随时招呼一声就行了。”冷飞云赶紧表着忠心。
  安东辉对冯啸辰说道:“你不知道吧,小冷过去在部队的时候,是给大区司令员开过车的,我能够让小冷给我开一回车,那是何等荣幸啊。”
  冷飞云更窘了,摸着头皮道:“安司长,您要批评我就直说吧,您这样说……唉,要不我敬您一杯酒吧。”
  说着,他便去拿桌上的酒瓶子,又拿了一个塑料酒杯,倒上了满满的一杯酒,足有二两的样子,然后恭恭敬敬地走到安东辉面前,说道:“安司长,我敬您这杯。小冷不管走到哪里去,都是您安司长的兵,您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吩咐。”
  安东辉也站起来,端着喝过半杯的酒,说道:“重装办是个有前途的地方,司里把你派过去,是给你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地方。到了那边要好好干,不要给机电司丢脸,明白吗?”
  “小冷明白,您就放心吧!”冷飞云答应一声,仰头把二两酒一口喝干。
  安东辉陪他喝了半杯酒,然后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可以回自己座位去了。
  俩人这一番表现,冯啸辰和薛暮苍都看在眼里,互相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这里能够琢磨出来的味道很多:冷飞云在表忠心,安东辉在托孤,同时也在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冷飞云并不是他们甩出来的锅,而是他们非常器重的人,你们可别欺负他是生人……
  这顿饭吃得皆大欢喜,散席的时候,薛暮苍和李青山已经老哥老弟地称呼开了。冷飞云和冯啸辰之间也不再互称官衔,而是分别叫起了小冯和小冷。冷飞云的岁数比冯啸辰大七八岁,但在机关里都属于小字辈,冯啸辰如果称他一句“老冷”,只怕会被老罗、老薛、老刘之类的老字辈们鄙视的。
  出了饭馆的门,冯啸辰主动提出送李青山他们一行回招待所,冷飞云则直接送安东辉和薛暮苍回各自的家。冷飞云刚才一口闷了二两白酒,但没有一点喝过酒的样子,开车是绝对没问题的。
  返回招待所这一路的时间依然很短,没等大家说点什么,就已经到了。冯啸辰停住车,打算下来与众人寒暄几句,李青山早已下了车,按着他的车门,死活不让他下来,这也是一种客气的表现了。冯啸辰的力气没李青山大,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杜晓迪跟在高黎谦、刘雄二人身后走进了招待所。他仿佛看到杜晓迪在进门之前还回头向他这边望了一眼,不等他有所表示,她便消失在门里了。
  “有机会上我们通原去玩!”走在最后的李青山向冯啸辰发着廉价的邀请。
  “一定一定,李师傅有时间来京城的话,一定联系我。”冯啸辰也说着万能的套话。
  “小杜,你怎么也进来了?”高、刘二人进了招待所,才发现杜晓迪也跟进来了,不禁诧异地问道。
  “怎么?”杜晓迪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向两位师兄反问道。
  “呃……我和小刘本来是想给你们创造个机会的。”高黎谦说道。
  “什么机会?哼,我听不懂!”杜晓迪撂下一句话,便飞跑着先上楼去了。
  “唉,这就叫有缘无份啊。”高黎谦向刘雄发着莫名的感慨。
  “这个小冯处长,倒是挺不错的……唉,可惜了。”刘雄也摇摇头,随即又喜形于色地拉着高黎谦道:
  “小高,我前天在商店里看到一件红毛衣,特别漂亮,就是贵了点。现在发了奖金,你说我去买了送给小王好不好?”
(1)四冷八热一般指的是席面上最重要的十二道菜,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四个凉菜叫四平,八个热菜叫八稳,寓意平平安安、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章
开张大吉
  李青山一行在京城又逗留了两天,逛了逛一些开放的景点,在什么东安市场之类的地方买了点稀罕商品,然后便启程返回通原去了。临行前,杜晓迪犹豫再三,给冯啸辰的新办公地点打了个电话,想道声别,结果接电话的人说冯啸辰陪着主任出门了,让她晚些时候再打。杜晓迪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打了这么一个电话,哪里经得起再折腾一次,这事也就作罢了。
  出国培训的事情,倒是正式确定下来了,高黎谦和杜晓迪都获得了资格。国家会统一为这些人举办一个出国前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日语和相关的外事政策,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地点都要再等一段时间才会通知。
  冯啸辰也顾不上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了,他出钱帮助杜晓迪圆出国梦,也只是觉得这个年轻的女焊工技术好,人品也好,因为做好事而失去这次机会太可惜了。冯处长并不是那种容易精虫上脑的人,再说,毕竟现在这个身体只是一个20岁的小屁孩,不到急着要泡妹的岁数呢。
  这些天,冯啸辰干的事情就是开着车陪罗翔飞到处跑,有时候是去物色能够拉到重装办来的人手,有时候则是去一些相关的部委拜门,告诉他们重装办成立的消息,请他们未来多多配合。
  一个部门的成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光是各种人员调动的工作,就办了一个多月时间,这还是在各级领导声称“特事特办”的前提下才完成的。至8月中旬,重大装备办公室终于把自己装备起来了,四个处室的人员全部到位。
  具体构成如下:
  重装办主任张克艰,目前主要负责经委工作,在重装办只是挂名,不参加具体工作。副主任罗翔飞,负责日常事务。
  综合处:处长谢皓亚,副处长冯啸辰、冷飞云,工作人员吴浦、周梦诗,顾施健,赵静凯;
  规划处:处长吴仕灿,副处长钟启帆、张鹤,工作人员黄明、陈默、张翰匀、胡月鸿;
  协作处:处长徐晓娟,副处长李超、王根基,工作人员费树理、韦成、马保英、王尚飞;
  行政处:处长刘燕萍,副处长薛暮苍,工作人员郑语馨、宋文华、谈泓玮、王雪。
  在所有人员都到位之后,冯啸辰就不再客串罗翔飞秘书的角色了,罗翔飞挑选了文笔不错的宋文华给自己当秘书,宋文华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比较沉默寡言,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不过罗翔飞也并不希望自己的秘书过于活络,能够帮着整理整理资料、跑跑腿之类的,就足够了,真到需要去与人沟通的时候,他还是可以随时把冯啸辰拉过来当差的。
  张克艰亲自来到永新胡同,参加了重装办的第一次全体大会,向全体工作人员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把重装办成立的意义提到了关系四化是否按期实现的高度。他的这篇讲话稿是前任秘书谢皓亚写的,应当算是谢皓亚为他做的最后一次服务吧。
  张克艰并没有刻意透露自己与谢皓亚之间的关系,不过至少在处级干部中间,没人不知道这一层关系。即便是吴仕灿这种搞科研出身的人,对于人事关系也是有几分敏感性的,像这种重要的信息,他岂能不知。
  全体大会结束之后,张克艰离开了永新胡同。罗翔飞让下面的工作人员各回各自的办公室去工作,留下了全体中层干部,开始讨论重装办的工作安排。
  “目前国家交付给咱们重装办统一协调管理的重大装备项目,一共是11项,包括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电成套设备,大型水电成套设备,大型核电成套设备,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港口成套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海上石油成套设备。未来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还会再增加其他的项目。有关新的重大装备立项的问题,老吴,就看你们规划处的了。”
  罗翔飞说到这里,向吴仕灿做了个手势。
  吴仕灿连忙表态:“罗主任,您放心吧,我已经和启帆、张鹤他们两个讨论过了,马上会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对未来的装备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论证,提出一个面向2020年的重大装备研发规划。”
  “很好。”罗翔飞表扬道,“我们的确要有这种下棋看五步的态度,当前的重大装备研发,是为了未来更多的重大装备研发,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就容易出现短视的问题,这一点,老吴,启帆、小张,你们几个要努力了。”
  这一回,他是冲着规划处的几名处长、副处长一起说的,几个人点头不迭。
  说完规划,罗翔飞又继续说道:“这11项重大装备的研发工作,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像火电装备中的60万千瓦机组,咱们早在60年代就已经立项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各部委都已经针对各自承担的重大装备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小组本身也是跨部门成立的,与咱们重装办的性质比较类似。那么,咱们重装办与这些专项工作小组的分工体现在哪里呢?我考虑,应当是在跨专项的工作协调上。比如说,大型火电机组的研发,涉及到大型工业锅炉的研发问题,而大化肥、大乙烯、煤化工等,也同样存在着大型工业锅炉的建造问题,这几个专项中的问题是否可以合并起来,统一解决?我认为,这就是我们重装办需要去协调的事情,让分散在各个专项、各个部门中的力量,能够整合起来,不要自己搞重复建设。”
  “这个问题我们协作处可以负责去协调吧。”徐晓娟插话道,她是一位40来岁的女干部,剪着短发,看起来颇为精干的样子,说话速度很快,的确有点像原来冶金局的常敏。与常敏不同的是,她是技术干部出身,不像常敏是纯粹工人出身的。常敏到下面企业去检查工作的时候,可以和企业里的干部、工人打成一片,偶尔说点“荤”一点的段子,也能应对自如。而徐晓娟则恰恰相反,谁敢拿这种事情跟她调笑,铁定是会被她收拾得灰头土脸的。
  “协作处需要去协调这些事,综合处也可以做,另外规划处也要参与,因为有些技术的研发,也是涉及到长远规划的。”罗翔飞说道。
  “明白!”被点到名的谢皓亚和吴仕灿同时回答道。
  “还有一个方面的任务,就是跨部门的协调工作。”罗翔飞又说道,“举个最近的例子来说吧,前一段时间龙山电机厂生产的和州电厂60万千瓦发电机定子,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钳夹车故障,阻塞了京龙铁路。这时候机械部、电力部和铁道部之间就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共同排除了险情。类似于这样的跨部门协调,从前是由各部委自己去完成的,而且往往是临时抱佛脚,事到临头才去进行联系,事后又缺乏必要的善后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未来,咱们重装办应当发挥协调职能,帮助承担重大装备任务的企业、部委等处理这种跨部门的突发事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事先和各个部委以及地方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通畅的联络机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