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风云(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797

  “二少爷,是您回来了!”虾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家的二少爷是宁家上下的顶梁柱,主心骨,自从杭城一别,全家人来到重庆这个陌生的城市,就日夜盼望着这二少爷能够早日赶到重庆团圆,没有想到,今天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他上前一把抓住宁志恒的手,高兴地喊道:“二少爷,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宁志恒看到虾叔也是非常高兴,笑着说道:“是啊,总算是回来了,家里人都好吧!”
  “好,都好!”虾叔忙不迭地回答道。
  他回身马上把大门打开,然后高声喊道:“二少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了!”
  声音很快惊动了大院里的所有人,原本安静地住宅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家人们纷纷从房间里赶了出来。
  宁志恒刚刚走进大院,母亲桑素娥是最快迎出来的,身后是妹妹宁珍。
  “母亲,我回来了!”
  宁志恒轻轻地吐出一句,顿时让桑素娥眼泪落了下来,她上前一把握住宁志恒的手,埋怨说道:“你这个孩子,不是说好了半年就来重庆和我们汇合的吗?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全家人都为你提心吊胆,怎么这么不懂事?”
  听到母亲的话,宁志恒赶紧安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让您担心了,不过您放心,我又不用冲锋陷阵,坐在办公室里,能有什么危险!”
  桑素娥哼了一声,她的心中雪亮,她对这个儿子甚是了解,越是说的轻描淡写,实情就越是没那样简单。
  “你也不用搪塞我,你当兵打仗,为国杀敌,我不拦你,可总要给我们来封信吧,这么长时间,连一张纸片儿都没有,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娘?”
  桑素娥越说越气,拉着宁志恒的手不放,就开始教训起来,像是要把这么长时间的担心都倾诉出来。
  宁志恒知道母亲的心情,只好赔着笑脸,好言安慰,看着身旁的妹妹宁珍,赶紧一个眼色使了过去。
  宁珍看着宁志恒得意的一笑,这才抱着桑素娥的手臂,开口解围,说道:“母亲,二哥才回家,水都没喝上一口,你让他进去慢慢训,再说你看他身后这么多手下,给他留点面子才好吧!”
  桑素娥这才醒悟过来,看着宁志恒身后一行护卫,赶紧说道:“对,对,进来说话吧,我这就喊你父亲和大哥回来!”
  “还等你说,虾叔已经派人去喊了,我们快进去吧!”宁珍笑着说道。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走进了客厅,宁志恒四下看了看,只觉得这处宅院修建的确实不小,比之杭城的旧宅也不遑多让,看来家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还是不错,不觉暗中点头。
  很快郑姨娘也赶了过来,与宁志恒见礼,宁志恒微微点头问候,他此时在家中的地位自然不必说了,也就是母亲桑素娥能够说他两句,其他人都是对他敬畏几分,就是父亲宁良才和他交谈时,也是多以商量的口吻。
  大嫂带着侄儿铭铭也赶了过来,已经三岁多的铭铭嘴巴很甜,“二叔二叔”的叫着,让宁志恒分外喜欢,他将侄儿抱在怀中,将一块精心挑选的金镶玉长命锁挂在他的胸前。
  这一下,妹妹宁珍不依了,她在一旁不住的向二哥讨要礼物,逗得大家都是哈哈大笑,宁志恒自然是早有准备,都是刻意挑选的精致礼品,很合大家的心意。
  很快,外面脚步声传来,父亲宁良才和大哥宁志鹏闻讯赶了回来。
  全家人欢声笑语,宁志恒坐在其中,倾听着亲人们的交谈,被这浓浓的亲情围绕着,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乱世之中,自己的家人们能够平平安安的在此相聚,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看着儿子平安归来,一大家人又这么高兴,桑素娥心情大好,对宁志恒问道:“志恒,重庆现在是国都,这一次你回来就不走了吧?”
  宁志恒一愣,随即温言回答道:“还是要听上面的安排,我公务在身,身不由己呀!”
  宁良才知道宁志恒的工作性质不同一般,他早就私下详细了解过军事情报调查处这个部门,知道做这个行当的,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说的,看着宁志恒不愿多说,就赶紧打断了桑素娥的询问,开口说道:“不是和你说过,志恒的事情不要多问,他这么大了,自有分寸!你去安排一下,做几个志恒爱吃的好菜。”
  说完,他站起身来,向两个儿子示意,于是三个人起身前往书房议事。
  进了书房,父子三人分别落座,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感慨万千。
  “志恒,还是你的眼光准呐,早早的把我们家的后路布置好,你知道吗,杭城有不少人都逃到了重庆,他们说杭城沦陷时已成废墟,日本人烧杀抢掠,尸横遍地,都说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日本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如果我们宁家留在杭城,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宁良才说到这里,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可惜了杭城的那些熟悉的乡亲们,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流落何方?
  “是啊!太凶险了,幸好我们早走了几个月,不然全家人都要陷在杭城了,我们家前街的老赵一家人,就活下来了他一个,现在在我们家铺子里做工,孤零零的一个人,天天自己跟自己说话,人都快疯了,真是太惨了!”宁志鹏也是轻声叹道。
  他说起这些事情,都是满腔的痛恨和愤怒,又是阵阵的后怕,如果没有自己的二弟坚持己见,强硬处置,全家人现在只怕会和那些乡亲们一样,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悲惨遭遇。
  宁志恒听完也是半晌沉默不语,最后无奈地说道:“我们侥幸逃过劫难,可是更多的乡亲流落异乡,以后要多收容这些同乡,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宁良才和宁志鹏都是点头称是!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处理琐事
  宁志恒又详细询问了宁家在重庆的状况,正如卫良弼所说,宁家人此时在重庆过得确实不错。
  因为宁志恒提前布局,现在宁家在重庆拥有众多的房产,还在码头附近开办了货栈贸易行,现在全家人的生活比之在杭城还要强上许多,其他三兄妹家,也是在宁良才的照顾下,过得很是不错。
  尤其是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后,杭城遭受的大劫难,让这三家人都是后怕不已,要不是三房的坚持,只怕这一大家子人都要葬身在杭城了,自那以后,宁家的大小事情都是宁良才一言而决,就是一向固执的宁良生,也不再多说一句了。
  宁志恒问道:“我的老师现在怎么样?”
  宁志鹏回答道:“贺教官两个多月前才刚刚来到重庆,按照约定我们将三成的房产都交给了他,可是他坚持不要,只收了几处住宅,分给了他的几名同事,父亲和我再三相劝,可是贺教官很固执,我们也没有办法!”
  贺峰为人过于方正,又豪侠仗义,当初也是为了宁志恒的托付,还有自己的家人安危,这才帮助宁家在重庆安身,现在也不愿多占宁家的便宜,只收下了几处住宅,还是为了安置身边的好友。
  随着国民政府及所属中央机关西迁重庆,华东地区工厂、学校、团体等纷纷迁到重庆,大量人员涌入,从而使得重庆这个山城的人口急剧增加,目前已多达百万,重庆市区的房屋不仅价格高昂,一日一价,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有价无市,一房难得,很多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市民,只得流离失所,投亲靠友和逃到乡村,或是搭建简易的棚房度日。
  中央军官学校因为搬迁的时间较晚,到重庆之后,也面临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教官都是拖家带口一大家人,可是分配的宿舍狭小拥挤,根本无法安置,可是他们又是清水衙门的教官,平日里全靠薪水度日,没有别的外来收入,自然也购置不起价格高昂的市区住宅。
  宁志恒素来知道老师的脾气,点了点头说道:“老师向来是如此行事,重义轻财,要不是如此,也不交下那么多的袍泽好友,这样,你们多准备几套住宅,我明天送过去,老师的朋友多,我估计他还要送不少人。”
  宁良才连连点头说道:“当初按你说的,我们修建了很多高档住宅,除了我们自己家人居住,现在手上还有不少,你全都拿去,最好多结交些高官,这样我们宁家产业才安全,你不知道,我们抢先一步拿下了这些产业,之前有不少人盯上了我们宁家,还是你师兄出手,这才吓退了他们,我这心里正担心呢,这年头没有权势,多少家财也守不住!”
  宁良才到底是商海沉浮的老人,不做守财奴,舍得下大本钱结交人脉,做事情极有魄力,这从当初听从宁志恒的一席话,就舍得把全副身家投到遥远的重庆来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宁志恒一皱眉,竟然还真有人盯上他的产业,不过能被师兄卫良弼打发走的,应该不是什么大人物,倒也不足为虑。
  “还是父亲您看的清楚,现在重庆城里高官权贵云集,哪一个也不是好打发的,我虽说也不怕他们,可毕竟根基尚浅,以后这些住宅都要陆续送出去,送的越多,我们宁家以后的日子就越好过,大哥,你为我挑选一栋最好的住宅,我要送给我的上司,这个人愿意坐镇,以后就没有人敢打我们宁家的主意。”
  宁志恒指的当然是黄贤正,武汉会战正在紧要关头,局座和黄贤正此时还在武汉城,不日即将撤离,来到重庆,到时候自己这份大礼就要派用场了。
  宁志鹏赶紧答应,现在宁家是宁志恒做主,他素来知道这个二弟的秉性,向来是说一不二,自然不敢多说,自己听命行事就好。
  “对了,父亲,大哥,我说明一下,我这次调任军统局行动二处的处长,我的师兄卫良弼担任副处长,是我的副手,但是因为我的工作性质保密,所以以后你们不能主动的去找我,如果有急事,可以先找我的师兄,他会为你们解决。”
  宁志恒这样做,是怕万一自己身在上海,宁家人主动找上门去,找不到自己,再万一碰见谭锦辉这个影子,只怕会出纰漏,所以他要把话说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宁良才和宁志鹏听完一愣,但很快就点头答应,他们很清楚宁志恒的工作性质,都是一些隐秘的工作,有些特殊要求也不奇怪。
  宁良才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这是又升官了?志恒,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们不会多问,不过我们总该知道你的在什么地方做事吧?你之前不是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少校组长吗?现在怎么又跑到这个什么军统局去了。”
  宁志恒微微点头,军事情报调查处之前还算是个保密等级很高的情报单位,一般人是不知道这个单位的存在,可自从改组军统局之后,就已经正式亮相在普通大众面前,自己的职务也算不上秘密,告诉家人也算不上什么事情。
  宁志恒解释道:“其实都是一回事,就在上个月,军事情报调查处提升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叫军统局!我这一年多也立了些功劳,所以职务也提升了,不过这些事情不要外传,自己知道就好。”
  宁良才和宁志鹏对军统局没有什么了解,也不知道宁志恒的这个处长到底是多大的官,不过想来权力应该不小,也都是为宁志恒高兴,宁志恒现在是宁家的主心骨,他的地位高一分,宁家在战乱纷飞的世道里就多了一分依仗。
  “对了,我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志明,他现在在哪里?”
  宁志恒突然想起来,家中的三弟一直没有露面。
  宁良才回答道:“他在学校读书,晚上才回来,现在重庆搬来了很多全国知名的学校,机会难得,我将他送进了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宁志恒心中一动,“金陵大学也搬到重庆了?这个学校可是名校,志明真是好运气!”
  竟然这么巧,刚刚来到重庆就知道了金陵大学的消息,宁志恒自从离开南京,就和农夫失去了联系,茫茫人海中,想要找到农夫,就必须要先找到他的上级方博逸,而方博逸是金陵大学的教授,看来自己很快就可以和组织接上关系了。
  第二天,中央军官学校教官贺峰的家里,几位同事好友正在一起喝茶说话,今天大家正好休沐在家,就相约在贺峰的家中聚会聊天。
  “老贺,这武汉前线的战局不容乐观,日本人占领武汉已成定局,至此华中地区将沦于敌手,想想就觉得痛心!这个仗是怎么打的?”
  庞丰全也是贺峰的好友,与贺峰一批称成为中央军校的教官,也是保定系成员,他们这些人都是正值盛年的时候,被委员长抽调出军队调入军校任职,仕途不顺,在一起难免会评论时弊,发一些牢骚。
  “就是,这要是让我们来带兵,就算是日本人装备精良,兵锋犀利,可七十万打三十万,怎么也不能打成这样!”一旁的冉宏也是将茶杯在桌子上重重的一顿,郁闷地说道,“我的学生给我写信,说是部队之间毫无协作,任由日本人穿插突进,还没有开始交火,身后就是敌人了,这场仗是怎么指挥的?”
  看着手中报纸的沈浩成听到冉宏抱怨,放下报纸,无奈地说道:“老冉,你这就是想当然了,我们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各地各省的军队集中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中央军和地方军打了那么多年,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心中谁会没有猜忌和疙瘩?现在能够站在一起,对抗日本人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能够合作无间?统帅部也是头痛着呢!”
  沈浩成是重庆本地驻军的上校旅长,也是帮助贺峰和宁家购置房产的主要力量,几个朋友里,就他现在手握军权,所以对前方的情况更了解一些。
  贺峰看着几位战友争论,挥手示意,开口说道:“大家在这里不过是纸上谈兵,我们也都是久经沙场的,知道真的带起兵来,问题就多了,任何一点因素都可能影响战局的变化,不过总得来说还是实力说话,现在开战不过一年多,日本人兵锋正盛,我方难免有些应对不济,不过我相信,再接着打下去,胜利还是可期的,没有必要那么悲观!”
  “还是老贺说的有道理,日本国小人少,打消耗是拼不过我们的,关键是看我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最后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沈浩成赞成贺峰的观点。
  “可惜了,我们这些人是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为国效力了,以后要在教书匠这个位置上终老了!”庞丰全轻叹了一声,他当年也是军中骁将,现在想起昔日的风光,还是难以忘怀。
  “倒是浩成,你的年龄比我们小,现在又在军中效力,以后还是有机会上阵杀敌,不像我们,无职无权,就守在这个小小的山城发发牢骚,现在我们也是泛泛空谈,济不上什么事,说实话,如今混成这样,要不是老贺的学生孝敬了这几处宅子,我们这几家人还都挤在那间破屋子里,现在连栖身之地都没有,哪里还有闲心在这里东聊西扯!”
第五百四十四章
拜见老师
  庞丰全的话,顿时让屋子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大家都是情况境遇相同,空有报国志气,可却只能守在这里发发牢骚。
  冉宏决定转换一下话题,他笑着说道:“说起这个房子来,老贺,你那个学生可是够孝敬你的,一出手就是好几套大宅子,现在重庆的一套房子得多少钱,尤其是像这样的大宅子,已经是天价了,而且想买都买不到,我还听说一个月以前国民政府军事情报审计统计局成立了,现在叫军统局,你这位学生可是地位不低,现在已经是上校处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7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