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风云(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7

  每个队的行动队员大部分是从军队里挑选出来的,身手不错的军人,他们的军衔低,不用安排办公室。你们就在这里集中办公。”
  这间办公室很大,可以同时放下四套办公桌椅。这时办公室里的其他二名军官也都在,卫良弼也都做了介绍。
  三十出头,有些偏瘦,眼神深邃的上尉军官梁德佑。是行动三队的队长。
  高大健壮,面容粗犷的年轻中尉军官石鸿。行动三队副队长。
  宁志恒和王树成赶紧立正敬礼,石鸿大手一摆:“咱们兄弟以后就在一个锅里混饭吃了,别整那些虚礼,以后就以兄弟相称,叫我老石或是鸿哥。”
  “是,鸿哥!”宁志恒和王树成赶紧称呼道。石鸿哈哈一笑,倒是梁德佑不发一言,只是微笑点头。看的出来也是不爱说话的人,宁志恒心说,这人的性情倒是和自己有些相像。
  卫良弼看众人打好招呼,就说道:“老梁,他们就安排在你们小队了,都是好小伙,你多费点心,把情况给他们介绍一下。”说完转身对宁志恒道:“过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宁志恒赶紧应声称是。
  梁德佑看这情形心中一动,但面上不动半点声色,点头示意石鸿。
  于是石鸿把情况详细介绍给了宁志恒二人。
  原来整个行动科的编制和陆军一样,都实行三三编制。行动科下辖三个行动组。
  每个组又下辖三个行动队,每个行动队大致有四十人不等。
  宁志恒所在的就是行动处第一行动组第三行动队。
  宁志恒大概一算整个行动科光是一线的行动队员就是近四百人。真是规模不小啊。
  原来这个行动队也有四名军官带队,不过就在前些日子另外两个军官在一次行动中失手,一死一重伤。正好赶上军官学校提前毕业,就将宁志恒二人补充了进来。
  “你们刚从军校毕业,对军情处可能是不太了解,咱们的工作就是对内查处隐藏在军方内部的各方面军事间谍,尤其是红党和日本方面的,对外侦查获取敌方的军事情报。具体到我们行动科,专门执行具体外勤任务,说白了就是抓人,情报科提供情报,我们就动手抓人。”石鸿讲解行动科的具体工作性质。
  梁德佑在旁边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保密,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军事机密,我们都是职业军人,这里面的严重性应该清楚,千万记住!否则军法无情!”
  等介绍完情况,宁志恒想起刚才卫良弼让他去办公室,赶忙转身去隔壁办公室。
  报告后敲门进去,卫良弼示意他将门关上。挥手示意他坐下,笑着说道:“知道为什么叫你来?”
  “属下愚钝,请组长明示。”宁志恒当然不知道,不过从见面到现在,卫良弼一直对他很是和蔼可亲,言语间也温和,明显很有善意。
  “我是黄埔七期毕业的,也是贺峰老师的门生,这次是特意把你安排在我这里,这也是老师的意思。”卫良弼微笑说道。
  宁志恒喜出望外,没想到顶头上司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兄。有了这个渊源,自己在这行动科里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有背景和没背景,有靠山和没靠山肯定是不一样的啊!
  “原来竟然是师兄,我真是没有想到,只是从没有听老师提起过?”宁志恒激动地说道。
  卫良弼摆手笑道:“哈哈,我前两年在外省,也是今年才调回本部,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去拜谒恩师了。抽空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
  军事情报处在全国各地都设有情报机构,卫良弼毕业后进入军事情报处就被外派,一次行动中立了大功,再加上黄贤正的关系,今年被特意提升并调回本部。
  宁志恒知道贺峰除了自己以外还是有几个比较亲近的学生。但是确实从来没有听到过卫良弼这个名字。显然是因为军事情报处的特殊工作性质,贺峰也绝对是一个口风很严的人。
  宁志恒心里是暗自窃喜,他前世在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工作,自然知道在机关里没有靠山,没有背景,那是多么的悲催。脏活累活背黑锅的活,全是你的。好活巧活获得利益的活,永远不挨边。他本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既尝到了甜头,也更是吃够了苦头!感受极深!
  宁志恒微微低头说道:“一定,一定。进了军情处,一切都仰仗师兄关照了!”说罢欠身施礼。
  卫良弼哈哈一笑道:“志恒放心,要说无论是在军方,还是在军情处,咱们黄埔保定系都是实打实的金字招牌!走到哪都要高看一眼。过两天再给你介绍几位学长,都是军情处里的实权人物。”
  言下之意在军情处里保定系的力量很是雄厚。让宁志恒心里踏实起来。
  “那梁队长和石副队长?”宁志恒当然想搞清楚自己身边同事的底细。这对自己以后的行事至关重要。
  “那个梁德佑是前几年从二十七师里调过来的,要说进军情处的时间比我还早着些,搞业务是把好手。可毕竟没有什么根基,要不我这个职位就是他的了!”卫良弼说道。
  这就说他没有靠山,到他现在这个职位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到头了,剩下的就是熬资历了。
  “石鸿就不一样了,他是咱们黄埔军校九期毕业,不过是武汉分校,在南京这里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不过人很懂事,还好相处。”卫良弼接着说道。
  意思是说这个石鸿虽然没有什么靠山,但有黄埔军校的来历,不可轻易怠慢。在国军中只要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不出大纰漏,一般没有人来找麻烦。
  说是懂事好相处,那就说与卫良弼的关系不错,甚至有投靠的意思在里面了,就是自己人了,说话办事不用太忌讳。
  “明白了,我会多请教石副队长的。”宁志恒有前世的阅历,对卫良弼的言外之意都很理解。
  这倒是让卫良弼另眼相看,老师说这个师弟性格内向,木讷寡言。
  还怕他在军情处不通事务,吃哑巴亏,特意安排到自己的手下,多加照顾。可在他看来这个师弟倒是很机灵,一点就透。
  “看来学长手下都是精兵强将啊,那剩下的队员怎么样?”。宁志恒接着问道,这些人也要多留意一下,毕竟是要在一起工作,问清楚些好。
  “那些个不用太在意,都是从军中调过来的,有不少的老兵油子,没什么文化,有事你就安排他们冲在前面,损失了就再调些来补充,军队中这样的人有的是!”卫良弼显然没有把这些人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丘八熬到死也不过是些消耗品,是工具!没有必要考虑太多。
  其实在国党的体制里,这也是个普遍现象。这年头绝大部分都是文盲,识字的很少。像他们这些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更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的他对这些底层成员自然就没有什么重视之意。
第五章
突生变故
  两人交谈半个多小时,才结束了交谈。宁志恒回到办公室时,梁德佑对他说道:“志恒以前认识卫组长?”
  宁志恒一听就知道梁德佑是看出点什么了,毕竟多混几年资历还是能看出些门道的。
  “哪里,卫组长是我的学长,只是叙旧而已。”宁志恒也没打算隐瞒和卫良弼的关系,没有什么好顾忌的。而且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背景也是必要的,这样旁人也好拿捏对他的处事态度,这对大家都好。
  藏着掖着的反而会坏事,至于所谓的扮猪吃老虎,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
  平日里一副任人欺凌弱弱的样子,那肯定有人上来欺负你。这时候你再亮出背景和靠山,冲突已经发生了,仇也结下了。
  斗不过你的人,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就算暂时忍气吞声,早晚也会寻机报复。
  同样有背景的人,这时候是骑虎难下,干脆冲突升级,大家互拼一场两败俱伤。
  要是再碰上背景比你深厚的人,那就别说了,你就自认倒霉吧!
  还不如大家明刀明枪,摆明车马,没有背景的自然让着道走,有背景的也要他有所顾忌,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好相处!
  在前世里也算是在职场中混迹多年的老手,这一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王树成心思单纯,倒是没有多想。
  石鸿也是没有什么惊讶的,他本来就是卫良弼的亲信,卫良弼之前早就给他提过宁志恒和王树成的情况,不然你以为他真就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吗?
  不过很明显这个宁志恒和组长的关系更近一步,不然不会单独只和他谈话。
  梁德佑虽然平时不拘言笑,但人情世故还是会做的,笑着说道:“既然是组长的小兄弟,那就不是外人了,以后大家精诚合作,和睦相处,千万不要见外!”
  宁志恒没有丝毫仗势轻狂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说道:“梁队长和鸿哥都是我的前辈和学长,小弟有什么做不到的,还请多多指教!”
  这样的态度让二人很是满意,顿时对宁志恒的感觉大好,明事理懂进退,这以后就好相处了。
  这气氛马上就融洽了许多,大家不时聊了几句,感觉关系拉进了不少。
  当天下班后,宁志恒和王树成就在附近租了两间不大的房子,暂时安置下来。
  晚上梁德佑和石鸿在酒馆给二人接风,卫良弼也到场,几人推杯换盏,和乐融融。
  第二天,梁德佑集合第一行动队全体人员,把宁志恒二人介绍给了众人。
  宁志恒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队员,可以看得出来,都是些精悍的青壮军人,行动敏捷,训练有素!不逊于他们这些正规军官学校毕业生,不禁暗自点头,相比现在国军的军队素质,这些人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了。
  军情处的工作时紧时松,每天的任务,大部分都是由情报科通知行动科,然后由情报科的军官带队,行动科安排行动队出动,执行外勤任务。
  宁志恒刚过了两天的轻松日子,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外勤任务。
  这一天卫良弼推门而入,面色严肃地命令道:“情报科紧急通知,第三行动队全部便衣,马上集合,准备出发!”
  接到命令,第三行动队四名军官不敢怠慢,通知待命的队员楼下校场集合。
  同时集合到达的还有一名情报科的年轻的上尉军官。经梁德佑介绍是叫黄韬光。
  行动队员坐上军用卡车,几位军官则都座在一辆军用吉普中。黄韬光将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原来就在一个月前,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拉车时不小心摔倒,车上的客人也摔倒在地。那位客人气的大骂了一顿车夫,最后还没给钱就走了。
  这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偏偏他在急切之间夹杂了很短的一句日语,不注意的话都听不到。那名车夫白拉了一趟,没有收到一分钱,自认倒霉地走了。
  这时候在不远处的一位巡警看到了这一幕。可巧的是这位巡警还懂一点点日语,回到警察局后向上司禀报了这件事情。这位警长很敏锐地感觉到其中定有蹊跷,加上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极为紧张,大家对日本的各种话题和情况都很敏感。于是立即向上反映,情况最后报到军情处。
  情报科立刻出动,通过那位巡警很快找到了那名车夫。查出他是在北华街拉上的这名乘客,在蹲守了两天之后,终于找到这个人,并由车夫指认,确认了这个人的身份。
  这个名叫付诚的中年男子是一家贸易商行的普通文员。单身住在北华街一处房屋。他的社会关系与日本毫无交集,调查资料上也没有显示出这个人会日语。那么他突然说出的那一句日语就很奇怪了,尤其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很自然地脱口而出,判断这个人很可能是一名潜伏的日本间谍。
  根据这些情况情报科对这个人进行了监控。同时电信科也对北华街的电台进行了监听。
  南京作为国都,国家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这里的政府机构众多,有背景的商业公司数都数不过来。无论是军用电台还是商业电台多的难以统计,管理起来非常困难。
  但是如果指定出特定的地点。有的放矢的监听某一个区域,还是能够监听出一些情况的。
  很快电信科发现北华街有三台使用较为频繁的电台,其中两台都是有登记的商业电台。唯独这第三电台没有登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