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穿越以和为贵)(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03

  顾夫人一怔,婉转地说:“两家是亲戚,说这些话就太见外了。崔大姑虽然借了顾府的地方办私学,但我长年深居内院,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但请少夫人放心,等老爷一下朝我就去禀了老爷,让他亲自出面给连姑娘办这件事。”
  连夫人得了准信,又坐了一会儿,就带着连芳华告辞了。
  顾夫人让人收了礼物,满脸疑惑:“海南郡的添香书院是熙照三大女学之一,连家怎么让连姑娘跑到盛京来拜崔大姑为师?”
  顾夕颜却低头沉思。
  又过了两天,顾夕颜去给崔宝仪送春节礼,崔宝仪这次亲自接见了她:“正月十六开课,姑娘在家好好读读《四书》。”
  顾夕颜松了一口气,知道是自己写的字总算是得到了这位崔大姑的认可。
  她又听崔大姑训诫了几句就告辞了。
  春节很快来临,家里事务纷繁,顾夫人身边多亏有了顾夕颜的帮衬,加上丁执事这几年一直在管理外务,有这两个人,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到了正月十五。到了正月十六顾夕颜恢复了上课,在崔大姑那里见到了连芳华。
  连芳华见到顾夕颜非常亲热,把她拉到一边告诉她:“我的课排在你的前面,小姑姑如果不忙,课间到可以常见见。”
  顾夕颜微笑着应答,转身让赵嬷嬷打听连芳华前面的课排着谁。
  赵嬷嬷回信来说:“连姑娘前面排着方姑娘。”
  顾夕颜冷冷地笑了笑。
  家里这几天一派喜气洋洋。顾老爷升了鸿泸寺卿,从三品。家里又连请了几天的流水席。
  顾夕颜和桂官又见了一面:“你帮我打听的听,富春县境内有一个教堂,在什么地方?”
  桂官大为惊诧:“二姑娘问这干什么?”
  顾夕颜露出神秘的微笑。
  桂官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姑娘是信基督教的!”
  顾夕颜吩嘱道:“你帮我打听就是。”
  桂官点头匆匆而别。
  很快,风吹在人的脸上就不冷了,远香湖边的垂柳也开始抽芽了。
  顾府里又开始忙起来。忙着给顾夕颜打首饰,忙着给顾夕颜裁新衣,顾夕颜这才发现,春风吹开得不仅仅是幼芽,自己也好像花蕾似的,胸前经鼓鼓的,已经开始有了女子的柔美曲线。
  顾夫人的身体好像更加虚弱了,她写信给远在江南的哥哥,让他把在一直待在江南娘家的独子顾盼兮送回来。
  家里的事渐渐都移到了顾夕颜的手里,顾夕颜和桂官再会面的时候给了桂官五百两银子:“你拿了去官府里买个户籍,如果不够,再向我要。”
  桂官什么也没有说,把银子揣在了怀里。
  顾夕颜又让他打听选妃的具体日期:“一定要准确的,非常准确,什么时候干什么,都打听清楚,不能出错。”
  桂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告诉了顾夕颜一个消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徐家那位和方少卿定了亲的姑娘突然被送到普照观去了,两家的亲事肯定吹了。”
  顾夕颜不解:“什么意思?”
  桂官低声地说:“普照观是道观。自熙照152年懿容皇后在那里出家以后,普照观就一直是皇家贵人们的静修场所……”
  顾夕颜沉吟:“你是说,徐家的姑娘出了事?”
  桂官点了点头。
  两人对峙而立,相对无语。
  良久,顾夕颜道:“如果有机会就打听一下,徐家的姑娘到底出了什么事!”
  桂官目光闪烁。
  过了几天,桂官的消息就来了。选妃的日期定在了四月十二,那天是皇太后的生辰。但在这之前,凡是有资格参加选妃的女子都要于三月十日以前完成初审,也就是体验。通过初审的女子要于三月十四日进宫参加“宿选”,也就是在宫里生活一小段时间,看你睡觉打不打鼾,说不说梦话,咬不咬牙等等,最主要的,是要由宫里的女官们考察你是不是举止大方,性格柔顺,博学多才等等。四月十日以前,那些女官们就会将表现优异的女子名单送给皇后阅览,十二日正选的时候,皇后就能通过这些名单对照参选女子进行最后的裁定。
  皇太后方氏为皇后以后,先帝独宠,没有再纳妃子。到了当今皇上登基,皇后是皇太后亲自派使臣到凤台求娶的,皇上为了尊敬这位皇后,也没有通过选妃的方式纳后宫嫔妃。几位生育过皇子皇女的妃嫔都是比皇后早进宫的,就是如今宠冠六宫的皇贵妃顾氏,也是由女官的身份进的宫。皇上的几位皇子早早就定了亲事,当然也就用不着选妃了。这样算起来,熙照皇朝已有三十八年没有举办选妃事宜了。
  一时间,四月十二日的选妃成了熙照上下举国关注的聚点事件。
  顾府也没有闲着,马上就要初审了,除了要打点宫里来初审的女官外,还要给顾夕颜进行身体的保养。
  顾夫人病病歪歪地躺在床上,吩嘱田嬷嬷去请体芳斋的师傅来给顾夕颜进行汤浴。顾夕颜却道:“体芳斋的师傅虽然负责出阁女子的汤浴声名远播,但这毕竟不是什么特别的技巧,人人也请得动,人人也请得起。依我看,不如求了隔壁秦大姑,她可是戏班里的人。”
  顾夫人先是听得一怔,后来才想明白过来,蜡黄色的脸上立刻飞起一片绯红,骂道:“是哪个妖蛾子在姑娘面前胡言乱语的,非得乱棍打死不成!”
  田嬷嬷到是在一旁笑道:“我看二姑娘这话说的在理,夫人就是差了二姑娘这点胆气!”
  顾夫人听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倒是顾夕颜在一旁窃窃轻笑。
第二十六章
各有所动
  秦情的租房合约本来快到了,但这段时间顾府一是庆祝顾老爷升了官,二来是顾夕颜要参加选妃,忙得根本就没有人去找秦大姑谈这事情。关于顾夕颜的提议,顾夫人嘴上虽然说反对,实际上心里却是认为有道理的。那些男人哪个嘴里不是说的仁义道德,遇到了那千姿百媚的女子,谁管你是什么出身,抱在怀里就不放手了……想当年,顾朝容进宫的时候还是女官呢,熙照皇朝的规定是女官不得入宫为妃,最后怎样了,那么懦弱的一个皇帝,生平没有在皇太后面前说过一个不字,还不是拼命拼活地把顾朝容纳进了后宫,短短五、六年功夫,从一个七品的选侍到了皇贵妃。熙照皇帝快三百年的历史上,也只有五个女人享受过这种殊荣呢……想那顾朝容的样貌体态,还不如二姑娘顾夕颜呢……说不定顾家的姑娘就有这天赋……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田嬷嬷带了礼品新自去和秦大家说,秦大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顾夕颜第一次见到秦情的时候大大地吃了一惊,她和顾夕颜想象的风情万种完全搭不上边。
  秦情高子非常高,比顾夕颜还高一个头,身材很削瘦,相对的曲线就不那么玲珑,鹅蛋脸,鬓角很高,眉毛希疏,眼睛很大,鼻梁很高,嘴唇有点厚,皮肤非常的好,白皙、红润富有光泽,使她的人看上去很有生气,很有活力的样子。
  秦大姑见了顾夕颜也吃了一惊。相貌出众那是无庸置疑的,身姿优美得出乎她意料之外。极其修长的腿,丰胸细腰翘臀,这样身材的女子就是江南风月场里也少有,最让她觉得特别的是这位顾府二姑娘的气质,一点也没有养在深闺的羞涩,也没有高门士族的傲气,明亮的眼神波光流转,绚丽如三月里的春花般烂漫盎然,弯弯的嘴角不语而笑,亲切的如寒九里的冬日般和煦,全身上下透露着甜美、柔和的气息。
  她疑惑地问:“姑娘这副身子不是万里挑一的,也是千里挑一,为何还要……”
  顾夕颜眨着大眼睛笑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世间的事谁又说得清楚。秦大姑不用拘束,直管传些秘方与我,我保证只是自己用,决不外传。”她言词大方,模样俏丽,逗得秦大姑不由笑起来:“看姑娘说的,我这点雕虫小技,只要姑娘瞧得起。”
  田嬷嬷看见事情成了,找了借口告辞,秦大姑就领着顾夕颜进了一间浴室,墨菊在一旁伏伺,先给顾夕颜洗了一个掺有玫瑰、百合花瓣的香汤澡,然后又给她用一种带有青草香味的油按摩,颇有点现代SPA的模子。洗完后又嘱咐顾夕颜:“每天来一次,七天后就渐渐有了效果。”
  顾夕颜以前即没有机会也没有金钱能够这样享受,拉着秦大姑的衣袖作小儿撇娇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姑不如将秘方传交给我。”
  秦大姑但笑不语。
  从那以后顾夕颜每天都来,洗澡的时候和秦大姑闲谈,说些自己以前听到过的美容小常识,秦大姑渐渐把顾夕颜引为知己:“世间哪有丑女子,都是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一些女子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屑于这修饰之事,韵华失去,形如枯缟,再有学问也是发黄的珠子……”
  顾夕颜大笑,想起隔壁崔宝仪的话:“以色待人,色衰则爱驰。一个女人的根本是智慧,是才学。只有拥有了智慧和才学,才能让一个女人跨越时间的长河熠熠生辉……”
  这两个女人,一个教书授道像名伶,一个吹拉弹唱像教授……真是两个趣人。
  从内心上讲,顾夕颜更愿意到秦大姑这里来,在香喷喷的氛围里跟她学习怎样用米做脂粉,怎样用烧碱做香胰子,怎样收拾花瓣做口红……就像过家家,一切都是有趣而新鲜的。
  崔宝仪那里她还是每三天去一次,有一次崔宝仪在讲话的中途突然问她:“二姑娘认为这世界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
  顾夕颜想也不想地回答:“当然是家人了!”
  她一回答完,自己怔了怔。
  家人,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呢?
  顾家这么复杂,顾老爷那么龌龊,这样的家,自己有信心与他们相处下去吗?
  想到这里,顾夕颜补充道:“还有智慧!”
  是啊,现在自己最需要的不是家人,是智慧,是谋略。
  还有一件大事等着自己去拿主意呢!
  崔宝仪点点头,没有评价,继续讲课。
  顾夕颜恍惚了一会,很快就收敛了心事,将这个问题抛到了脑海,认真地听崔宝仪评讲《论语》。
  平心而论,崔宝仪的论语讲的晦涩难懂,没有她大学时的教授讲的好。一到下课的时间,她就迫不及待地向崔宝仪行礼告辞了,她准备下午到秦大姑那里去看看自己亲手做的脂粉成块了没有。
  顾夕颜前脚一步,后脚就有一个戴着浅紫色帷帽穿着魏紫色衣裙的女子从小轩的书架后面走了出来,崔宝仪恭敬地向那女子行礼:“刚才上课的这位就是顾府的二姑娘了。”
  那女子轻声说了一声“有劳崔大姑了”,然后脚步轻盈地走出了稻香小轩。
  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朴素有青围帷帐,雄伟健壮的马匹,沉稳内敛的马夫。见紫衣女子出来,青帷马车里跳出一个绝色女子,发如鸦青,面如春花,目如秋水,竟然是顾夕颜那天遇到过的梳月。梳月拿了脚凳伺候紫衣女子上了马车,马车夫挥鞭在空中打了一个响鞭,马车辘辘地开始驰出顾家的巷子。
  车厢内,紫衣女子已经脱了帷帽,雪肌冰肤,明眸皓齿,一双熠熠生辉的双眸,就是世间最明亮的宝石也要被它夺去了光华,坐在她身边的梳月立刻变成了庸花俗粉。
  梳月接过那紫衣女子的帷帽,眉头微蹙:“姑娘,这样好吗?我看那顾姑娘还没有连姑娘的相貌出佻……”
  能让梳月喊一声“姑娘”的,除了方少莹还有谁。
  方少莹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神色有些疲惫地倚在迎枕上。
  车马的辘辘声中,她的思绪飘得老远……御花园里寒梅怒放,她和梳月去为皇太后采第一支梅,淡香疏影间不时传来低低的嘻笑声……穿着藏青色宫衣的高桃女子,有着一张平凡而普通的脸,时时挂着亲切和煦的笑容,和五皇子杨余在雪上款款而行晏晏笑语……看见自己不卑不亢的行礼,对着梅瓶吟颂‘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杨余宛若初雪的脸庞在吟颂声中渐渐融化,像春天里的一缕风,却吹得她心如被刀剜般的疼……这一切的一切,都如鬼斧神工般的琢在了她的心尖……一个尚衣司的贱婢,竟然敢……
  方少莹藏在衣袖里的手渐捏渐紧,指甲在掌心里发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