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穿越以和为贵)(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3

  魏夫人见高姑姑并不想提以前的事,心照不宣地转移了话题,笑道:“照您这么说,夕颜这病,到是宠出来的?”
  高姑姑就微微笑了笑。
  “也不知道给懋生灌了什么迷魂汤,见了她,就像见性命似的……”魏夫人忍不住抱怨起来,“说也说不得,拍也拍不得,就差没给媳妇倒洗脚水了。不过,要是家里没有这么多的嬷嬷婢女,恐怕还真给倒洗脚水了……你说,我怎么就教出这么个不省心的。先是硬得像块石头,现在好了,软得没了骨头……”
  高姑姑笑着安慰魏夫人:“这人和人之间,还是要讲缘分的!”
  魏夫人叹气道:“我也知道,可他们这缘分,也结得太深了些……要是真的生不出来,跟您老说实话吧,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懋生嘴里不说,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死活就守着她过了,那脾气……”说到这里,魏夫人就不由得摇了摇头。
  高姑姑脸上就露出揶揄的笑容:“这点,可随他父亲!”
  魏夫人一听,脸腾地就红了。
  高姑姑就在心底微微叹了一口气,想起了和魏夫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一晃眼,都快四十年了……魏夫人,也从那个不知到天高地厚根本就不知道防范于人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贵妇人了!
  她不由道:“让他们两个分开一段时间,趁着这机会把身子养好了,子嗣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就是有点担心怀上以后……”
  魏夫人哪里不明白高姑姑的意思。
  她望着东边贤集院的方向冷冷地笑了笑:“姑姑您放心……这次,我可想明白了,什么狗屁大局,什么世袭爵位的,不是懋生的儿子,那些与我都不相干……就是满门抄斩了,也不是斩得我什么人……我管它那么多……”
  *
*
*
*
*
*
  春里,位于雍州城以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它北倚目山,地势起伏,南临瓶海,百岛蹲伏,是个风景十分秀美的地方。
  高姑姑在春里的家位于目山脚下,依山而建,四进的院落渐次而高,到了后罩房,反而是院子最高的地方了。
  顾夕颜住在第三进的东边屋子旁,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一片海滩,在阳光下,闪着金子一般的光芒。
  柳眉儿赞叹道:“真漂亮!”
  顾夕颜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姐姐,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冒贸然地把你从家里叫了出来……”
  “总提这些做什么?”柳眉儿笑道,“我们两姊妹,你这个时候,不找我来陪你,还能找谁啊!再说了,相公身边有秋桂照顾,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正好和你出来透透气……你是不知道,老太君那人还好,我那个婆婆啊,出身低微,可偏偏特别喜欢在我面前摆婆婆的谱,还好你把我给喊了出来,要不然,我在她面前怕是要忍出病来了!”
  顾夕颜心中一动,道:“要不,你们就在雍州开府算了……这样我们也可以经常聚一聚!”
  柳眉儿一听,目光明亮,道:“我怎么没有想到……夕颜,你去给太君说说,你出面,她肯定答应我们到雍州来开府……”
  两人说着话,云裳撩帘而入,她手时还拿了一双软鞋,屈膝行礼后,她将软鞋递给顾夕颜,笑道:“高姑姑说,让你就穿着这鞋到鹅卵石上每天走一个钟头。”
  顾夕颜接过来就穿在脚上试了试:“这底也太薄了,在鹅卵石上走……这脚还不痛死啊。”
  云裳笑道:“上次做的,高姑姑说太厚了,这次我特意拿去给高姑姑看了……”
  正说着,红玉拎了一个小竹筐进来,远远的,就味到一股腥臭味。
  柳眉儿忙掩了鼻,笑道:“快,拿给我看看,我还从来没有见!”
  红玉笑着给两人行了礼,将东西拿了过去。
  粗糙的硬壳,黑褐色的斑块,闪着紫蓝色的光泛,看上去很脏的样子。
  柳眉儿就露出一个“恶心”的表情:“你,你还要吃这个啊!”
  顾夕颜见了也一愣。
  高姑姑前段时间开了一味方子,要用海耳汁调和她吃的那个什么“暖玉丸”。只是这海耳,齐懋生也没有听说过,后来找人问,说高昌有这种东西。他就派了四平去办这事。昨天晚上,四平才从高昌赶过来,今天一早,柳眉儿就嚷着要看看。
  这海耳,怎么看着好像鲍鱼啊!
  顾夕颜道:“四平呢?让他来一趟。”
  红玉就吩嘱门外的小丫头去叫四平。
  柳眉儿皱了眉:“这,这怎么弄啊!”
  红玉也有些为难,道:“我也不知道,等会拿了给高姑姑,看她老人家说怎么办吧!”
  “高姑姑还没空吗?”柳眉儿道。
  红玉点了点头,道:“我让嫣红去看了,说屋里还有几人等着,估计一时半会也过不来。”
  经常有慕高姑姑之名而前来求诊的人,有时候,还有人跪在她家的大门口不起来的,所以高姑姑虽然说是荣养了,实际上每天还是很忙的。
  不一会,四平来了,顾夕颜就问他:“高昌,有人吃海耳吗?”
  “有啊!”四平道,“不仅有,而且还稀少,我带回来的,都是袁总兵亲自选的,说是最好的。您看看!”
  顾夕颜就娇笑道:“走,我们去厨房做好吃的去。”
第二百五十四章
柳暗花明(四)
  大家有些疑惑地跟着顾夕颜出了门,就看见盛哥抓着一旁抄手游廊的柱子站在那时,他的乳娘章嬷嬷站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不停地朝着他招手:“来,盛哥,到嬷嬷这里来。”
  盛哥顾目四盼,就是不松手。
  顾夕颜的嘴角就翘了起来。
  盛哥今年一岁打一个月了,正是学走的年纪。高姑姑的院落是递次渐高的,因此各院之间都有梯形的带栏杆的游廊,盛哥刚来的时候,天天抓着栏杆到处走,前两天跌了一跤,现在抓住柱子就再也不肯放手了。
  看见顾夕颜她们,盛哥身边的嬷嬷婢女屈膝行礼,而盛哥嘴一扁,就哭了起来,章嬷嬷忙将盛哥抱在了怀里。
  柳眉儿见了,皱头就蹙了蹙,道:“他年纪还小,慢慢教就是……”
  章嬷嬷忙低头应了一声“是”。
  盛哥见了,就伸了手哭着要母亲抱。
  柳眉儿把孩子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待他不哭了,这才交给章嬷嬷,和顾夕颜一起去了厨房。
  顾夕颜小声地劝她:“慈母多败儿,你还是要放放手才是!”
  柳眉儿笑道:“你是没有做母亲,等你做了母亲,就知道了……”
  她的话还没有落音,她的贴身嬷嬷就不停地朝着柳眉儿使眼色。
  柳眉儿一点自觉性也没有,继续道:“我一看见他哭了,就像失了魂似的,巴不得挖心挖肝的给他看看,只求他别再哭了……”
  顾夕颜哈哈大笑起来。
  她喜欢和柳眉儿在一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柳眉儿从来把自己当“病人”或是“燕国公夫人”看,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人觉得舒适自在。
  一行人去了厨房。
  厨房里的是顾夕颜带来的几个仆妇,大家正坐在小马札上说说笑笑的理菜,看见顾夕颜进来,大家都停了手里的活给她行礼。其中一个妇人迎上前笑道:“蛋羹正在笼上,马上就好。”
  自从顾夕颜住进了高姑姑的院子,高姑姑就吩咐红玉,每天用鹿茸粉、冬虫夏草做鸡蛋羹她吃,说那是调理女子身体的良药,柳眉儿还趁着高姑姑不在偷偷尝过一口。那味道,实在是不咋地,所以她一听,就朝着顾夕颜讪笑了几声。
  顾夕颜倒是无所谓,就当是吃药好了。
  她在脑子里搜寻着,找了一个做红烧鲍鱼的菜谱说给了红玉听,让红玉试着做做,自己则和柳眉儿坐在院子中央的藤萝架下喝茶。
  柳眉儿喝的是绿茶,顾夕颜喝的却是用开水冲泡的热姜茶。
  树荫如伞,微风习习,极目远眺,碧海银沙。
  顾夕颜就惬意地叹了一口气。
  人间天堂,莫过于此。
  如果懋生能在身边,那就完美了。
  想起懋生,顾夕颜就些怅然。
  她从雍州到春里的第五天,熙照的圣旨就到了,允许燕地拥兵八千,但需派六千骑兵进驻梁地,配合熙照攻打梁地。齐懋生接到圣旨后的第三天就出发了……前两天收到了齐懋生的信,只有短短的“一切安好,请毋挂念”几个字,也不知道是真的“安好”还是假的“安好”。
  思忖中,顾夕颜感觉到有人在用手拐她。
  她抬头,看见身边的柳眉儿指着一旁的抄手游廊道:“嫣红又在帮高姑姑整理药材了。”
  顾夕颜顺势望去,就看见嫣红吃力地提着一个竹筐正延着抄手游廊往一旁放草药的库房去。
  高姑姑的院落虽然宽敞,身边却只有两个年过六旬的嬷嬷和一个十五、六岁的看门小厮服侍着,所以顾夕颜住进来后,就把高姑姑的家务事接了过来,还把翠玉和嫣红派到了高姑姑身边服侍她的日常起居。因为翠玉的关系,顾夕颜对两人都有所疏离,用杏雨和云裳的时候多了。翠玉是心知肚明,嫣红却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两人哪里做得不好,被这样闲了下来。现在顾夕颜派了差事给她,她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希望能挽回现在处于下风的劣势,所以不管是份内份外的事,她都欢欢喜喜的帮着高姑姑打点,一来二去,高姑姑也很喜欢这个勤快的小姑娘,喊嫣红的时候就比喊翠玉的时候多起来。
  柳眉儿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她看到因用力而满脸通红的嫣红,笑道:“我看,这嫣红都快成高姑姑的贴身婢女了!”
  顾夕颜自然有点明了嫣红的心思,她淡淡地笑了笑,道:“小姑娘家,多做些,也无妨!”
  两人正说着,就看见赵嬷嬷扶着高姑姑走了进来。
  顾夕颜和柳眉儿忙站了起来,请高姑姑到藤萝架下坐下,叫了杏雨给高姑姑上了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